1988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南共联盟代表会议开幕
克鲁尼奇强调团结一致推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29日电(记者徐坤明、夏士华)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会议今天在贝尔格莱德开幕。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主席克鲁尼奇在会上作报告时强调指出,代表会议应保证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坚决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共盟自身革新铺平道路。
克鲁尼奇在题为《加强共产主义者联盟在克服社会经济危机斗争中的思想政治领导作用、团结和责任》的报告中指出,南共联盟代表会议是在南斯拉夫危机的转折时刻、是在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进行深刻改革的前夕举行的。
克鲁尼奇说,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在社会所有制和社会主义自治条件下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其战略方针是尊重市场和经济规律,利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经济结构,扩大经济实体的自主权。
在谈到共盟自身的革新时,克鲁尼奇指出,南共联盟的民主革新必须从改变工作方法开始,加强共盟的公开性,使盟员充分了解共盟领导机构的工作,从而能积极参与制定和执行共盟的政策。南共联盟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克服领导机构中存在的分歧,特别是反对南共联盟的联邦化倾向,因为联邦化倾向是违背南共联盟的基本原则和纲领性目标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方黄金产量将激增
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 500吨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伦敦消息:据英国一家有影响的五金交易商最近预测,西方黄金产量今年将大幅度上升。
这家交易商在其最近一份有关贵金属的报告中预计,1988年,西方国家的黄金产量可达1500吨,比1987年的1380吨增加约120吨。
除南非外,西方主要黄金生产国1988年的产量都将有所增加,其中美国的增幅最大,产量将由1987年的150吨上升到200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产量也将分别由125吨和108吨增加到145吨和135吨。南非的产量将由615吨下降为600吨。
在需求方面,报告预计,1988年全世界对黄金的需求量将由上一年的1510吨增加到1580吨,其中首饰业的需求达1100吨,占2/3以上;用于铸造金币的黄金约为200吨;电子工业部门的消费量为140吨。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经济学家预测
美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新华社华盛顿五月二十九日电 美国全国企业界经济学家联合会最近所做的调查显示,大企业的经济学家们把对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提高到了百分之二点九,而三个月前他们提出的预测是百分之二点二。
这次调查是在五月上旬美国商务部发表调整后的经济增长报告之前进行的。根据报告,美国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率达百分之三点九。
经济学家们在调查中指出,由于出口激增,美国今年的外贸赤字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国外需求的增长和国内消费支出的扩大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并将促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调高利率。
经济学家们认为高利率将使美国经济在明年出现衰退。


第7版(国际)
专栏:

卡翁达指出非洲经济危机主因
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合理
据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电 赞比亚总统卡翁达5月26日在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上就过去一年非统组织的工作提出报告,他呼吁联合国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考虑非洲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问题。
卡翁达在工作报告中说,非洲国家一年来面临着日益恶化的国际环境,初级产品价格日益下跌,而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价格猛涨,债务利率也在上升。
他强调指出,初级产品价格不合理是当前非洲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谈到非洲地区间冲突时,卡翁达称赞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通过谈判解决了彼此之间存在的争端。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大城市市长会议发出呼吁
改善城市管理 提高生活质量
据新华社伊斯坦布尔电 第二届世界大城市市长会议5月27日在这里闭幕。为期3天的会议在结束时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呼吁改善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生活。
宣言指出,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是对包括人力和物质的城市资源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第7版(国际)
专栏:

非洲儿童呼吁国际社会给予援助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电(记者陈进军)5月26日在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发言的一位最年轻的人,既不是高官显贵,也不是杰出名士,而是埃塞俄比亚的一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
九岁的埃塞俄比亚小姑娘塞拉玛维特站在讲坛上,向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陈述非洲儿童苦难和所需要的援助。
五年前,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为塞拉玛维特拍摄了一张救救儿童的宣传照片。天真微笑的塞拉玛维特的肖像成了世界许多杂志的封面,为联合国的宣传品增添了光彩。
这名九岁的小女孩说,几年前,有人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说:“我想活着!”她激情地呼吁:“我希望非洲的儿童都能活下来,请帮助他们吧!”
据统计,非洲1970年有400万儿童死亡,1980年和1985年死亡数分别为425万和446万。


第7版(国际)
专栏:美国通讯

美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本报记者 景宪法
参加经合组织第27届部长级会议的美国代表给美国农场主带回了令人沮丧的消息:美国同西欧诸国未能就最终取缔农产品补贴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美国农业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由于西欧从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地区变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地区,国际市场农产品严重过剩,美国这个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美国农业70年代的“过热”发展使农场主债台高筑,近年来美国农业债务每年均逾1500亿美元。而且,土地价格连续6年下跌。1 986年农产品出口额从1981年的430亿美元下降到260亿美元。
为了应付西欧的挑战,美国于1 985年在实施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农业补贴法案的基础上增补了一系列新的补贴条款,使小麦、玉米、水稻、乳制品等主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增强。据美国农业研究机构披露,美国政府1987年的农产品补贴高达280亿美元。
美国政府的大宗补贴和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使美国农业自去年以来开始重见起色。农业债务去年减少5%;今年以来,土地价格回升3%;去年家庭农场的破产率比1986年降低40%;据估计,今年粮食出口有望比去年增加10%,达到1.425亿吨。
但是,美国农业的根本转机仍取决于国际市场的行情。竞相加码的“价格补贴战”加重了美国的财政负担,而美国拥有的自然条件和现有的农业科技水平能使美国在同西欧的所谓“公平竞争”中占上风。因此,里根总统去年7月呼吁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在10年内全部取缔农业补贴。在刚刚结束的经合组织会议上,美国财长贝克再次敦促它们尽快就取缔补贴着手谈判。但是,这些国家的代表坚持认为,欧洲共同体在削减小麦产量、减少乳牛数目方面“已尽最大努力”。
西欧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使美国感到不安。美国农业部部长理查德·林格发誓要“扩大出口补贴以抵消其他国家的不公平贸易措施”。美国另一位高级官员也声称,美国将使用“市场开拓性补贴”这一新战略,“迫使西欧或是减少补贴,或是面临破产”。但是,美国的这种“大棒”政策会奏效吗?
(本报华盛顿电)


第7版(国际)
专栏:日本通讯

提高儿童精神食粮的质量
——访日本儿童图书专家松居直先生
本报记者 于青
5月中旬,记者在一次会议上邂逅日本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理事松居直先生。会上谈兴未尽,隔日记者又找上门去。
松居先生说,他所在的福音馆书店专门出版儿童图书,每年出新书不超过50部,这一方针已坚持了20多年。该书店有职员近140人,有的编辑可能一年一本书也出不了。他认为,粗制滥造的书不可能销路好。只有保证质量,出版儿童真正感兴趣的书,书店才能长盛不衰。该书店立足出一本书至少10年内畅销,多则30年内有销路,尽量使成年人买到自己在儿童时代喜欢的书,以便介绍给下一代。因此,它每年出版的大多是再版书。
松居先生强调说,精编少出,以质取胜,这是他们出版儿童图书的秘诀。儿童图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提高儿童图书的质量就是提高儿童精神食粮的营养水平。
听说松居先生去年曾在北京、上海和昆明出版界作过讲演,还在北京师范大学讲学,记者请他谈谈对中国儿童图书出版的印象。
松居回答说,中国是出版儿童图书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坦率地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人感兴趣,而不是儿童感兴趣的。这些书是大人从对孩子有用,从灌输知识的观念出发出版的。有欠考虑的是怎样适合儿童的兴趣,儿童是否愿意看。中国儿童图书出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否出、出多少,很大程度决定于不是真正懂得儿童图书的人。不改变这种状况,儿童图书出版的发展就要受到很大限制。
作为朋友,松居先生还坦率地指出,兼收并蓄各国儿童图书的长处,增加中国和各国儿童图书出版界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此外,还要有稳定的、高水平的儿童文学创作队伍。
谈到利用儿童图书教育孩子的问题,松居先生认为,教育孩子,首先要找到能沟通孩子心灵的语言。儿童图书把人生哲理、文化知识寓于丰富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无可替代。
对孩子教育得如何,首先取决于孩子父母。父母要善于利用儿童图书教育孩子,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和看书的欲望,但切不可急功近利地先向孩子推荐那些灌输知识的书,否则易使孩子对书产生厌烦情绪。
此外,幼儿园的保育人员也要把儿童图书视为重要工具。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并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丰富多彩。平时也可以用儿童图书中的语言开导孩子,这容易得到孩子的理解和信服。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孩子在受苦 法律却沉默
四岁半的孩子本该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吉约姆却不同,他内向、抑郁,不爱玩耍,稚嫩的脸上过早地失去了笑容。幼儿园的老师不时发现他的身上印有斑斑伤痕,几经追问才得知:孩子经常挨饿,遭到母亲的打骂。晚上,他被关在厕所或盥洗室里过夜。冬天,邻居看见他光着身子瑟缩在雪地里。终于有一天,受尽折磨的吉约姆溺死在浴缸里。
法国新近出版了一本书——《受摧残的儿童》。该书列举了大量像吉约姆这样幼小的孩子遭毒打、被侮辱的惊人事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书中指出,虐待孩子,在法国已是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各阶层都有这类事发生。据统计,法国每年有五万儿童即十分钟有一个孩子在家里受虐待;世界上每星期死亡二十八万儿童,而法国每天就有两个孩子被虐待致死;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达十九万之多;少年儿童意欲自杀的人数连年增加。由于种种原因,法国至今仍有为数众多的家庭习惯采用陈旧的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打屁股、不准吃饭、威胁……是气恼的父母经常选用的武器。残疾儿、早产儿、私生子和单亲孩子,最易成为大人的出气筒。
近两个月,法国舆论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救救我们的孩子!》《孩子在受苦,法律却沉默》的标题不断出现在报刊和电视上,人们呼吁社会尽早制定有关法律,保障儿童的正当权益。不少热心于儿童事业的人,参加了为受害儿童服务的机构和活动。
·王芳·


第7版(国际)
专栏:

国际救援卫星系统投入运行
新华社巴黎5月29日电 一个国际救援卫星系统从1983年试验以来,最近投入运行。
据法新社援引设在图卢兹的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透露的消息,这个系统是美国、加拿大、法国和苏联4个国家合作的成果。整个系统拥有4颗定点在850到1000公里高的极地轨道上的卫星。这些卫星每100分钟从同一地区上方扫描一次,宽度为5000公里,以接受从海上遇难的船只,或从山区和沙漠中遇难的车辆上发出的求救讯号。然后,由卫星把求救讯号转递给位于世界各地的6个卫星数据接收站,再通知有关方面采取救援措施。
有关车辆或船上安装有遇难方位标设备,从事故发生起,它即以406兆赫频率工作,持续50个小时,发出表明它所在位置的编码信号,以便使人们可以根据每台遇难方位标设备的特有编码,辨认出遇难车辆或船只的位置。
据说,从1983年到1988年1月1日,在试验阶段中,已通过这个系统救起了1000多人。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国9岁小歌星奥莉,从小喜爱唱歌,7岁开始为公众演唱,其中有15首歌曲录制唱片销售,她唱的歌还被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播放。这是小奥莉为小朋友演唱之后,向他们赠送自己的唱片。
新华社记者 吕全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