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圣贤语录与文化现象
包遵信
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评估,在热闹了一阵之后,据说有趋于冷寂的势头。我不知道这“冷寂说”是否有根据,但现在的文化研究没能越出学术的狭小范围,则是确凿无疑的事,以致人们一时还很难区分文化史和思想史、哲学史究竟有什么不同,难怪有人就将传统哲学的某些特点当作了文化的特点,并作了相当夸张的渲染。固然,哲学也是文化,而且按照有的学者的说法,它还是文化的最高层次,但正因为它是最高层次,那就不能把那些哲学家们的玄理妙义,简单地当作普通民众都已接受、理解了的东西。所以,哲学史研究虽然有助于文化史研究,但毕竟不能等同于文化史研究。
有关文化的定义各式各样,但几乎每种说法都肯定文化不只是指先哲们的鸿文巨册,也不单是那些辉煌灿烂的历史文物,它更多地还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禁忌巫术、打卦算命……这些民风习俗,都散发着文化的民族特色。这是活的文化,人们从理智上对它或许深恶痛绝,可是言谈举止却又涂抹不掉它的印痕。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说法,那些成为理论体系的经典文化是“大传统”,衣食住行等习俗文化则是“小传统”。“大传统”和“小传统”是什么关系?不同文化也不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就要比我们习常理解的“知”与“行”或“理论”与“实践”复杂得多。中国传统文化大传统的经典,只是教人怎样成圣成贤,圣贤是人的理想的最终目标。圣贤当然好,可是有几人真的达到?经典上讲的那些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做不到还偏要讲,固然可以给人一个向上努力的目标,可是更多的是会造成人们讲归讲,做归做,道德伦理的说教和人们实际行为脱了节。以后出现那么多的假道学,就是很好的例证。假道学之所以假,未必就是他们不相信道学,敢于背离道学,而是道学的矫情饰性实在难于做到。那些对道学不甚了了的,也要以“道学”自重,甚而有人想攻击“道学”也只敢说是反对“伪学”,可见在他们的心目中,认为道学讲的那番道理还是无可非议的。当年韩侂胄打击异己,就曾以讲“道学”为根据,但他说这是打击“伪道学”,而当时一些官僚们举荐进士,说自己所荐之人如果是“伪学”就“甘伏朝典”(见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可见“道学”在人们心目中还是好的,即便要反对它,也不敢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能指斥它是“伪学”。
传统文化以道德伦理为中心,伦理价值的取向制约了人们一切活动。但是道德规范脱离了人的本性,就难于和人的道德实践合辙,理想和现实,原则和行为,总要分为两橛。因此,仅止从典籍理论来研究传统文化,充其量也只能揭示传统文化一部分性质,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可能被我们忽略了。只有扩大我们研究的视野,注意到民众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才能对传统文化的特点有一真切的了解。刘啸同志写了一本书《圣贤语录与文化现象》(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它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把文化的范围局限在传统学术思想的小圈圈,而能注意到典籍以外那些活的文化。我觉得这是应该提倡的。
文化研究一定要摆脱学院式的方法,跳出旧的玄理式的思想框架,开拓新的思路,采用新的视角,从现实活的文化出发,以实证的材料,理性的精神,进行具体的分析。停留在文献学的范围,争论得面红耳赤,如果与现实隔了一层,那就可能像《韩非子》上讲的“郑人争年”一样,根本没办法检验谁是谁非,人们也无法从中得到建设现代新文化的启发。把眼光从书本转向社会,不但能扩大视野,也会促进研究方法的改进和更新。当然,这样的探索需要时日,但认准了目标,努力去做,就会有新的突破。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老街
徐志茂
老街确实古老。倚山傍岩、南北相向的房舍,全是松柏木板造就,屋顶龙蟠兽踞,屋檐云飞雾卷。只因年代久远,雕梁画栋斑驳出许多怪状。倘是风大一点,那房舍,便像年轻人嚼怪味胡豆,嘎嘎地响着清脆。
因为三县交界,逢十天半月,老街也会热闹起来。肩挂猎枪、腰佩猎刀的山民,都大大咧咧地来进行物资交换。也讲价钱,甚至为一两分钱吵得天摇地动。吵完分手,下次见面却成了朋友,从腰间取下酒壶,倒出自家酿的包谷酒,大口喝着。
老街也有名人,大名王贵富的便是。但是如果指名道姓找他,满街男女恐怕都不晓得。倘若说找天棒,揩鼻涕的细娃子也会给你带路。
天棒在老街,懒得像个脱产干部。人家视若心肝宝贝的责任地,他却拱手包给别人,自己却扛起兽皮或药材往县城里走,回到老街时身上就不知抹了什么东西,透一股轰轰烈烈的香味。
俗话说,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于是老街人断了卦:天棒是冬瓜皮的帽子,迟早会霉上顶的。
偏怪天棒非但没霉,半年前还买了一台放映机,大锣大鼓地开起电影院来。这造就了天棒在老街的特殊地位,连老爷子也翘下拇指:“天棒算个人物。”
用文人的话来评价,老爷子算得上是老街的灵魂。他年岁大,辈份高,早年闯过江湖,跑过码头,很晓得一些事情。因而,他对天棒的评价,也就非同反响。
当然也有人有意见,特别是对电影院。先前天棒跑买卖,做生意,赚的都是外山人的钱;可这电影院却赚的是老街当家人的汗水钱,媳妇们的私房钱,儿孙们的押岁钱……
意见归意见,电影却照样要看。
天棒的电影院设在至今保存完好的城隍庙内。院墙虽然高大,场地宽敞,但毕竟有判官小鬼作伴,显得不伦不类。座位全是长条青石,坐不垮,踩不烂。可就是这简陋的场地,秩序特别好,开映半年多来,从未发生过喧闹事件。
县电影公司的头脑们都觉得不好理解。其它影院,一色的翻板靠椅,一色的水泥地面,热有电扇送凉,冬有玻璃窗挡寒,偏偏骚扰四起,纠纷不断。于是,特派公司最得意的笔杆前去总结经验,向全县推广。
老街人自豪得身子都往上长了几寸。天棒更不例外。
但,笔杆内调外查了两天,经验没整出一条,反提了两条意见:第一,电影院有座无号,观众坐的坐,站的站,有伤大雅。第二,影院没有招牌,当地人称城隍庙,将现代文明和封建迷信混为一谈,有失体统。
这把天棒骇了一身冷汗。幸亏他走南闯北,懂得些“行情”,赶紧给笔杆灌酒精,塞山货。雷公不打笑脸人。笔杆限定天棒停业整顿两天,就打着酒嗝,背起山货走了。
天棒雷厉风行,忙得裤腰都能拧出水来。
重新开张这天,又逢老街赶场。天棒按惯例用打油诗写了广告,把赶场的男女老少都给套住了,巴巴的等到天黑,各自按天棒的新章程对号入座。
老爷子自然也来了,不慌不忙,点头晃脑地同熟人打招呼。走到六排中央,却见外山一个毛头小伙端坐不动,就轻轻咳声嗽,提醒那人,正主儿到了。
小伙回头斜瞥一眼,顺手往嘴里扔颗瓜子,嘎嘣一响,吐几片碎壳,身子一动不动。
“请让一下。”老爷子说。说了才觉得蹊跷:怪,往常紧挨他坐的缺牙少齿的搭挡,一个也不见了。
又一声嘎嘣响过,小伙反手伸出一张票来:“你老看清楚,这是六排一号。”旋即站起,屁股下亮出红漆写的座号。
“你娃娃问问,这位置是老爷子我包了的哟。”老爷子的嗓门高了起来。
这是实情。早先,电影院有座无号,讲究的是先来坐好,后来的站倒。老爷子们闲着无事,每每捷足先登,久而久之,那座位无人敢占。
“天棒说的,老规矩作废,要按……”
“什么规矩?滚!”老爷子真正动了肝火。
老爷子的搭挡们一见有人出头,也像笋子般陡地从人群里冒出,闹着嚷着要回到失去的位置上去。
井然有序的城隍庙仿佛一锅沸腾的杂烩汤,乱了。
天棒紧张地拿起话筒,先读了几遍拟了一个通宵的影院规划,接着求爷爷告奶奶地说着好话,最后又用课以罚款进行威胁。
一个小时过去了,天棒机械地护着放映机,失神地望着这场仍在继续的骚乱,脑袋里仿佛塞了炸药。突然,眼睛灼灼地一亮,抓起话筒:
“各位父老乡亲们,各位兄弟姐妹们,座号宣布无效,无效。一切照旧,照旧。”
喧嚣纷乱的城隍庙渐渐安静下来。
不久,老街又添了一怪:电影莫得座号卖。
“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老街人回答说。
老街不愧是老街。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关于书法之道的妙喻
陈封雄
先叔陈寅恪于一九六九年“文革”狂潮中逝世,其骨灰瓮一直暂厝广州。我们后辈去年曾拟将他的骨灰归葬杭州郊外祖茔,并立碑纪念。碑文为“陈寅恪先生之墓”七字。为此,我曾请友人托周振甫同志转恳钱钟书先生撰写碑文,因钟书先生为当代史家且亦系昔年水木清华园中学人,自度当可蒙慨允。为恐钱先生撰大字不便,我特说明撰小字亦可,嗣后再由我设法利用复印机放大。
数月后,周振甫同志转告钱先生已复信婉辞,并录信中所述有关书道见解,博识妙喻,令人叹赏。因不忍任此珠玑湮没,特转录如下,并以事先未征得钱先生首肯而擅作主张深感歉意。
“弟不工书,寻常献丑,不过尺牍、笔扎,所谓帖体,而非碑体。重诸金石,字必端正。阮文达南帖北碑之论,盖系未睹南朝碑版结体方正与北碑不异。郭沫若见南碑,遂谓世传右军兰亭序非晋宋书体,必后世伪托。其隅见而乖圆览,与文达各堕一边。以董玄宰书之秀媚而大字辄作颜平原体,即此意耳。况小字放大,终如小婢学大夫人,纤足放成大脚,贻笑识者,玷辱贞珉。至弟忝窃虚名,抚躬自惭之不暇,而何敢厚颜奋笔为标榜之资乎?乞兄善为我向封雄先生代达下情,感刻感刻。”


第8版(副刊)
专栏:

三叶虫
李正堂

在浑黄的石板上,你翩然地飞着,穿过混沌的远古,飞到这个世界。
美丽的飞姿,扇动起一片欢快的韵律,荡漾着对春天的歌颂。
就在翅膀尚未收敛的瞬间,突遭天塌地陷的地壳变动——沧海成桑田,一切都很陌生……
但记忆不会消失,那欢快活泼,敏捷灵动,穿过重重岁月的隔层,终于出现在眩目且真实的阳光下。
你不会腐朽,也不会消失,你是飞着死去的,也就会飞着生下去。
永远地飞下去吧,三叶虫——大自然的绝唱,人类的魂灵。

你很古老了,告诉我,那远古世界,是何等的情景?一定都很奇特、很陌生,是我们的想象无法触及的奇梦。但有一点我敢肯定:有大片大片的三叶虫,到处飞翔、聚集、泛动,如夏夜之流萤、像银河之繁星……
这块土地很古老了,但你留给我的却永是年轻……
*三叶虫,是大约五亿年前寒武纪时代的主要生物之一,地壳的变动使其瞬间美丽的飞姿保留在石板上,颇似正在飞翔的小燕子,故其化石亦称燕子石。


第8版(副刊)
专栏:美术欣赏

吴休的诗书画
王春立
“退笔成丘意未休,龙蛇腾跃鬼神愁;河汉绵绵丹青手,满纸烟云壮神州。”这是我看了北京画院副院长吴休为“残疾人活动日”举办的诗书画义展之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吴休的画,充满了诗的意境、音乐的旋律和书法的魅力。《长沙烈士公园》(右图),乃慰悼烈士英灵之作。但画面上并没有简单地描绘先烈的陵阙,而是对作品的主题进行了深层的开掘:在水天一色、空旷晴和的背景衬托下,几株矫健的大树伸向蓝天,错落有致、刚柔并济的枝条洋溢着无限的生机,枝条上一簇簇红红的果实犹如铿锵的鼓点,敲响了整个画面。这幅画隐约地暗示着,由于烈士们在中华大地上倾洒了满腔的鲜血,才换取了今天的累累的硕果。
吴休的诗,沉郁豪放,情真意切。他在《圌山寻踪》中写道:“太白召我来,圌山断崖开;一缝通天府,双索渡蓬莱。坐对谪仙人,谈笑共举杯;幻境忽已失,怅然立春台。”可谓情景交融,物与神会。而他以草体自书此诗的条幅,神采如行云流水,染意于笔墨之外。线条的纵横展促,用笔的方圆变化仿佛达到了“剪裁妙处非尺刀”的境地。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丛林
谢玉久
南方没有孤树
雷暴远去了
大地在阵痛和痉挛中
分娩出一片次生林
缓缓行进在夏季雨里
构成南部中国的风景线
种子是经过精选的
土地是经过精选的
罩黑纱的助产婆挥舞闪电
却没能剪断那根脐带
许多觉悟了的目光
沿着脐带寻找着
关于根的传说
没有力量能把他们分开
无论遨游天空还是拥抱土地
那么,让我站进去
站成一棵消息树
昭示伐木者昭示放排人
来这里
采集南方精血孕育的灵性
扎一百只木排
随黄漂队走向邓世昌们的呐

然后,遥指这片喧腾的林子
对后人说——
看,那就叫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