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话剧新作《搭积木》观后
赵寰
瓦格纳的《结婚进行曲》奏响了,追光照着一个美丽而又憔悴的她——中年的歌唱演员。两个月以前,她像娜拉一样从这个鸽笼似的家出走;现在,终于又步履艰难、踉踉跄跄地转游回来了。20年代的中国,曾有人就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出走讨论过: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80年代,女剧作家沈虹光在新作《搭积木》中却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娜拉出走又回来了,怎么办?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戏剧冲突,夫妻、婚姻、家庭、生活、结婚与离婚等等众所周知、司空见惯的普通、平凡、琐碎的生活纠葛,引起很多观众的心弦共振。人们在流泪与笑声中思考着这本家家都有而又各自不同的“难念的经”啊!
男女主人公:她是已到中年的歌唱演员,他是唯唯诺诺的一科之长;她面临着事业上的最后冲刺,他承办着顶头上司的耳提面命;她自尊、自强,他自信、自负。但他俩都承担着来自社会、工作、生活上的各种压力,内心里都憋着一股闷气。他们的家庭生活更是高度失调,从两个人吃鱼一个要放醋一个不要放醋的生活琐事到一个要对方做他的女奴一个要挣扎自立不甘人下的“人权”之争。他们的心理天平倾斜了,纯真心灵扭曲了,本来就不牢固的爱情,像搭积木一样经不起碰撞,倒塌了。她出走了,两个月的流浪生活,求告无门,走投无路,人们投来的目光使她感到仿佛要剥下她的一层皮。娜拉回来了,又当怎么办?她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地委曲求全,他要借机泄愤蓄意报复;等他想迁就、和解,她又死不低头。彼此挤兑,互相撕咬。离又离不成,合又合不得。中间又有个可爱的毛毛,成为他俩难舍难分的纽带。他俩之间马拉松式的争吵,车轱辘般的折磨,却又要用中年知识分子的面子掩盖着:在孩子面前装成一切都对的神圣长者;在下级面前又装成诲人不倦的师尊圣贤;在邻里当中又赚得夫唱妇随、模范伉俪的赞扬……感情生活上生死格斗,人际关系上多变面孔,构成了这出戏的喜剧、悲剧加闹剧的多元色调,哭笑相间的剧场效果。令人观后,于细微处窥心灵的大千世界;于琐碎中悟人生的无底奥秘。中年女作家的力作,加上中年女导演陈坪的精心两度创作,再加中年演员卢吉兰、许家琅、张绍立、陈苹的通力合作,把这出反映中年男女家庭生活的话剧,演得生动,自然,默契,感人。无论是在广州或是在北京的演出都获得了成功。
作者在这出戏中,一反她过去在《“五二班”日志》和《寻找山泉》散文式的戏剧结构,用了传统的老式的话剧写法。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要尝尝三一律、四堵墙、佳构剧的滋味儿。这种戏在形式上是“陈年老窖”,在题材上是“家常便饭”。然而,作者以敏锐的观察、深刻的体会、细腻的笔触、精巧的构思,把这一切生活琐事用妙笔嵌在一个固定的时空里,透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撕开夫妻生活温情脉脉的面纱,拉开遮着的两性隐私的帷幕,叫人看到这对男女心灵深处短兵相接的肉搏战,看到这出令人哭笑交替感情振颤的悲喜剧。作者选取的细节,使用的语言,运用的技巧,本乎“不爱造作爱天然”的信条,朴素隽永,风趣自然,实践了自身的宣言:“宁要通俗而不要故作高深莫测的假深刻。”这出戏的结尾部分,由于作者又扔开了戏剧的悬念,置自己精心的“佳构”于不顾,使得戏有些拖沓、重复。观众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无力再承受那对男女轮番不已的持久战了。戏没有收煞在节骨眼上,有蛇足之嫌疑,缺点睛的一笔。
《搭积木》这类的题材,可说是全球性的热门题材,也是一本世界上家家都有的“难念的经”。《搭积木》的出现,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将不会叫国外的同类题材作品专美于前了。(附图片)
《搭积木》剧照:卢吉兰和许家琅分别饰剧中的她和他。
晓月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海边,一位摄影者
黎华强
一片激动的大海。一抹金黄的沙滩。在大海与沙滩之间,他如雕塑般站着。
一根荔木制作的拐杖,像一枚惊叹号标竖在他的身旁!
他面向大海,身体微微前倾。透过手中的海鸥牌照相机的镜头,他看到了一幅动人的鸥鸟恋海图。
他轻轻地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艺术与生命,在这一刻同时曝光!他就手抹了一把溅到脸上的水珠,然后面对大海甜甜地笑了。
此刻,他也许想得很多,也许什么也没有想。他记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起爱上了大海的,只知道,为了这一刻,他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
他从那硝烟弥漫的边境走来,自己的一条壮实有力的腿,已经种植在那片血火烧灼的土地上。然后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向家乡的土地,走向无边的大海。他曾想过,就这样一直走向海的深处。但就在这念头闪现的瞬间,他发现了大海的壮阔与瑰丽。从此,在这大海之滨,常见他举着手中的照相机,捕捉一幅幅仪态万千波澜壮阔的景象。
于是人们惊喜地发现,大海因他而显得丰富,他因大海而变得完美。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乡的山
周之德站在岁月的窗口准时牵动太阳月亮的起落绷紧一根信念的发条搏动山乡永恒的脉搏浮云已经苍老还在耕耘播雾星星已经入梦还在如泣如诉……淡忘了自己的年轮只有苍鹰知道前辈攀登的高度没有文字龟裂的巉岩是你阵痛过的历史点燃太阳点燃月亮和星辰即算枯枝落叶也有生命的欢乐记忆从不储存属于严寒的过去信守正直淳厚是你对儿女的
祝福


第8版(副刊)
专栏:

美国文坛的巨人
冯亦代
三联出版社选择《爱默森文选》为《美国文化丛书》的领衔之作,是很有眼力的。从某种意义上讲,R·W·爱默森是了解美国文化的一把钥匙。他于1837年在麻省剑桥城大学生联谊会发表题为《美国的哲人》的演说,第一次说出了“我们依赖别人的日子,对于其他国土的学识悠长的学习时期,将近结束了”的话,从此结束了美国文学从属于英国文学的历史。他在1832年曾漫游欧洲,与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及历史家卡莱尔相友善,深受他们的启发,回国后即以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发言人自居,并成为美国文艺复兴(1835—1865)运动的领袖,对梭罗、惠特曼、霍桑及狄更生等人起了影响。他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人,他相信在揭示真理时,内在的洞察力优于逻辑的经验,认为人类只有通过一己的灵魂探索,才能获得解放。
爱默森是以美国的文学家兼思想家而闻名于世的。他1803年生于波士顿的一个清教徒牧师的家庭,自幼即养成耽于读书和独立思考的习性。后毕业于哈佛神学院,26岁时任基督教一位论派牧师,开始布道,不久即对一己的宗教信仰及传道事业发生怀疑,公开反对把耶稣基督神化,致被逐出教门。1834年自欧洲返国后即定居康考德。1836年《论自然》出版,内容是浪漫主义信条的概括,为爱默森阐述理想主义的重要著作,他的后期作品中表达的思想都渊源于此书。
在爱默森的挚友中,有一位女作家的父亲勃隆森·阿尔柯特,他们两人对当时统治美国教会的加尔文教派清教徒的教义同表不满,而且爱默森深慕勃隆森之富于哲学思想,所以在定居康考德后,与勃隆森时相顾从,相互切磋,终成好友,并以兄弟相待,生活上不分彼此。勃隆森极为推崇爱默森,甚至以自己心血凝结的精神心理学手稿就教于爱默森。爱默森对手稿的评价很高,推荐给许多作家朋友阅读。据女传记作家玛德隆·比德尔所写《阿尔柯特家史》中所记,爱默森《论自然》一书的主题,便是出于勃隆森的思想。至于这一思想的光芒,一经爱默森的生花妙笔,成为美国文化传统中的一股可贵精神力量,则非勃隆森始料所及。
勃隆森的大女儿路易莎·楣因写《小妇人》一书成名,曾就读于爱默森,对这位老师十分倾倒。随着时日的飞逝,她对爱默森产生了爱慕之心,但两人年龄相差30岁,形同父女,所以路易莎·楣不敢表白。但在她所写小说中,经常以年龄悬殊而情意相投的男女间故事为题材,聊以抒发她难以告人的柔情。路易莎·楣终身不谈婚姻,虽因身负家庭生活重担,不得不如此,因为她的父亲勃隆森是个耽于空想不事生产的人,而她心底埋藏的一片痴情,也非谓无因。这可说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件令人徒呼负负的韵事。
爱默森自1820年在哈佛读书时,即开始记日记,终身不辍,内容大都成为他写论文及诗歌的根据。他的主要著作有《论文集》两卷,于1841年及1844年出版,为他打下世界声誉的基础。此外,有《诗集》两卷(1846)和《五月节》(1867),使他登上美国的诗坛,成为重要的诗人。他一生最成熟的著作是《人生的行为》(1860),全面阐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他在政治上赞成废除奴隶制并支持联邦政府。南北战争开始,从事清谈空想的超验主义者不得不面对现实,卷入于内战风云之中。
《爱默森文选》系译者张爱玲自《爱默森集》中选出。《爱默森集》由美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马克·范·道伦汇集爱默森的论文、诗歌及日记编选而成,是60年代在美国读书界颇负声誉的一本选集。张爱玲的译文首重信达,而不求流畅,所以读时是要花一番气力的;虽然张氏自己的作品,文字清新,读来似行云流水,十分隽永。这就看出一位创作家与翻译家的区别来了,盖翻译不如创作那样可以自由发挥也。


第8版(副刊)
专栏:

肖鸣是一位很有潜力的青年指挥,年仅30岁,曾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指挥艺术。最近,他在北京音乐厅成功地指挥了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的交响音乐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