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山东多层次发挥离退干部作用
本报讯 记者贾建舟报道:山东省各级党政组织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志趣专长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他们发挥作用,使他们为党的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山东省离退休的干部共有31.4万多人,其中身体尚好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有21万多人。涌现出先进集体333个,先进个人2283名,有5400多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山东省是怎样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的呢?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组织职级较高的老干部调查研究,发挥他们的参谋、咨询、监督作用。目前,全省共有1万多名职级较高的老同志从事参谋咨询活动,累计提合理化建议13万条;有5500多人参与完善研讨改革措施的调查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4600余篇。今年3月,省政府又聘请65位老同志担任省政府咨询顾问,分别组成工基交、农业、财贸金融、科教文卫、政法政治5个小组。他们到上百个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后,所写的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商品经济和振兴科技教育事业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组织离退休专业技术干部从事科技咨询和服务,发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全省成立了两个专门从事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作的组织:一个是山东省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它下设3个经济实体,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人才开发服务网络。另一个是山东省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协会成立以来,论证、咨询、设计、开发的项目,增加经济效益累计达数亿元。
组织革命资历较深并有一定写作能力的老干部,从事史志编纂工作。近几年来,全省从事史志编纂工作的老干部达1.4万多人。如4个革命时期斗争回忆录、《山东党史大事记》、《胶东风云》、《光照千秋》等数百种史志资料和各行各业专业史,主要是一些老同志承担完成的。
山东各地还通过组织老干部从事青少年教育、社会公益事业以及自管自教自我服务等项活动,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既有乐趣又有作为。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让“无兵不安”的道理深入人心
湖南省广泛开展国防教育
本报讯 目前,湖南省正在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人们议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时,没有忘记“无兵不安”的道理。
今年初,湖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负责人就强调,搞经济建设不能淡化国防观念,要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轨道。各地、市、县根据省里的部署,用1个多月时间对党政领导、企事业领导、青年民兵和大中小学生、居民4个层次人员进行国防意识调查,确定教育对象由过去的单纯抓民兵扩大到干部和群众。不少地方把国防教育纳入党校干部培训计划和大中小学教学计划。目前全省已有2000多名县以上干部参加了学习。各地还举办了100多期教育骨干培训班,培训了5000多名教育骨干。
在国防教育中,湖南省各级领导把国防知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后备力量建设、兵役法融为一体,使教育内容既生动又丰富,各地普遍开展了“国防知识抢答赛”、“兵役常识咨询”等活动。有1000多个共青团支部和民兵营与前线建立了联系,经常邀请前线英模到机关、学校、工厂、乡村作报告。据统计,今年清明节前后,全省有3000多个工会、共青团和民兵组织、2000多所大中小学,组织祭扫烈士陵园,以此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省、地、市、县的报刊、电台和电视台都开辟了国防教育专栏和专题节目。各地还运用报告会、座谈会、演讲会、展览等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常德、湘潭等地举行了“血壮军魂”、“血染的风采”、“祖国在我心中”等大型图片摄影展览,参观者达数万人。过去,有些单位想在机构改革时撤销武装部,现在已经改变做法;一些已经撤销武装部的单位,最近已恢复。广大干部和群众把支持军队工作,为部队排忧解难,关心烈军属生活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实际内容。全省由青年民兵组成的1.5万个拥军优属小组活跃在三湘四水,为烈军属服务已形成制度。
(李成山 张亚华)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来京探亲观光的台胞已逾两万人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王蔚)自去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以来,来北京市探亲、观光的台胞已逾2万人。
进入4月之后,来京台胞人数猛增,探亲、观光台胞达6829人,比今年第一季度多2000余人。5月份上半个月,北京市已接待了6228人。
据有关部门分析,近两个月台胞回大陆探亲、旅游增多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前一时期经台湾当局核准回大陆探亲的台胞较多,现在各种手续基本办完,已陆续进来。二是5月份开始,台湾增加了到香港的航班,香港在办理入境手续方面采取了措施,缩短了在港停留时间,同时大陆也相应增加了航班。三是天气逐渐转暖,是旅游的最好时机,台胞来京观光大量增加。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锦旗生意异军突起价格看涨,喜?
浪费财物粉饰人情荣誉贬值,忧!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顾月忠、徐京跃报道:锦旗门市部生意兴隆,厂家应接不暇,生产和销售领域的职工收入增加,但国家添忧,浪费严重。耀眼的锦旗有时候竟遮着很不光彩的东西。这是我们前不久采访北京、广州、南京、兰州的见闻。
北京市红旗室内装饰品公司经理赵光清说:“‘文革’期间我们做红卫兵袖章多,这几年做锦旗多。”他说,连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的人,也到这里订做锦旗。1985年该公司营业额401万元,1986年增加到465.5万元,去年又增加到575.7万元。广州市的起义路,如今成了“锦旗街”,记者老远就看到,大的小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各种各样的锦旗随风摇曳。中华戏服工艺厂旗帜门市部主任梁锦雄介绍,这条路原来只有他们一家经营锦旗业务,现在增了9家个体户。他说:“别看添了几个‘冤家’,我们的营业额还是只增不减,今年3月,是淡季吧,也搞了11万元。”兰州市的一家锦旗工艺厂,原来只有8个人,还“吃不饱”,濒临关门。突然出现的“锦旗热”,使这个厂摆脱了困境,现在这个厂的职工已增加到102人。
锦旗门市部年年增加,成千上万面锦旗流向何方?据调查,订做锦旗最多的,还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少则几面,多则上百面。南宁市防火安全委员会今年3月为“百日防火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一次订做锦旗80面。六届全运会创造了订做锦旗的纪录:1100多面。好多锦旗门市部反映,军队最大方,做旗要大的,金丝绒越高级越好,装饰越华丽越好。“反正可以报销!”这是一些同志常说的一句话。
锦旗除了用于奖励之外,如今还在许多领域许多活动中派大用场。一是“关系旗”:为了拉关系,走门子,即使对方对自己毫无帮助,也送一面旗:“感谢××单位对我厂大力帮助”。二是“人情旗”。家中失窃,民警们为破案费了神,送面旗:“人民的卫士”;住院时,大夫开了点好药,感激不尽,也送面旗。有的大夫对点心等一般礼品没兴趣,说:“这样吧,你要想表示意思,就做面大锦旗来。”三是“共建旗”。军地双方,警地双方,有的第一次握手,什么事都没干,先交换锦旗,互相吹一通。四是“骗子旗”。好多江湖医生,为了让人相信自己有“妙手回春”之术,自己掏钱做几面锦旗,落上假名假姓,硬说是死里复生的人亲赠的。五是“遮丑旗”:他那个单位一直处于后进状况,上面发的锦旗少,荣誉室显得冷清单调,自己做一批挂上。六是“进贡旗”。下级讨好上级,也打锦旗的主意……
如今在全国,锦旗知多少?谁也说不清。随之而来的是:一,原材料紧张,普遍涨价;二是浪费。在北京,同样大的一面锦旗1979年8元钱,1987年14元。在广州,去年价值33.8元的锦旗,过了年就涨到43.5元。做锦旗花费了大笔政工费,据一个单位的组织部门统计,去年的奖励费超支了5.5万元。这一面面红光耀眼的锦旗,有些只有几个小时的历史使命,亮一下相就被打入“冷宫”——库存起来。天长日久,大多霉烂变质。有的被老鼠咬成一个个窟窿,烂网一般。最令人忧虑的是“旗多必乱”:谁是先进,谁是冒牌货,谁确有一技之长,谁在滥竽充数,真真假假,实难分清。许多老同志对此很痛心,有的说:“过去人们对一枚小奖章都爱不释手,十分珍惜,现在发面大锦旗都无所谓了。锦旗的鼓舞作用正在消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愿这类报道不再是新闻
张雨杨
读罢5月13日人民日报一版关于重庆市委领导在党代会上作自我批评的报道,颇有感慨。
开展自我批评,本是共产党的老传统。可是,如今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了。在领导方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架子放不下,怕暴露自身问题会影响威信,怕群众说自己无能,以后说话不灵;二是怕承担责任,把自己问题讲多了,上级追究下来吃不消。于是有了问题不敢讲也不想讲,能推则推,能瞒则瞒。其实,实践已经反复证明,领导能正视问题,接受群众监督,承认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群众则更能信任领导,更寄厚望。
勇于承认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将导致工作失误的种种原因公布于众,这也是一种透明度,它有利于群众进一步实行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我们把今后的事办得更好。
希望能出现更多的这样的自我批评,使它不再成为新闻。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雄县用正反典型教育党员
本报讯 河北省雄县纪委与组织、宣传、司法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针对农村有些党的基层干部在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产生攀比心理,觉得当干部吃亏,便利用手中的权力,吃吃喝喝拉关系,优亲厚友划庄基,随意贷款不偿还,少交税款占便宜等以权谋私的问题,利用县、乡两级党校迄今举办培训班85期,组织150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准则》和党的十三大文件,进行党的宗旨、性质和理想、纪律教育。
为发挥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作用,在培训中组织大家认真剖析了龙北村党支部7名成员集体骗取油田9万元私分等14起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学习和宣传了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00多个模范党员的事迹,并组成党性教育报告团,到全县17个乡镇巡回报告。在培训的基础上,纪委组织全县221个村的党支部成员开展了“怎样当好新时期农村党的干部”的讨论活动,启发大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增强党性,警钟长鸣,使党员干部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孤庄头村集资10多万元打井的消息传出后,不少技术很差的打井队找到支书张承秀承揽业务,答应事成后每眼井给他个人好处费300元。张承秀气愤地对这些人说:“不用说几百元,就是几万元,我也不出卖一颗共产党员的心。”西庄村党支部书记魏德珍,前年组织8户农民建起电缆联合体。8户农民致富后,他却退了出来,去年又和另外致富无门路的10户农民建起一小化工厂,使每户年收入都逾2000元。(成福 耀欣 振成)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围绕安全运输难点
沈阳铁路局有的放矢开展思想工作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李彦、新华社通讯员孟军报道:沈阳铁路局各级党委紧紧围绕安全运输的难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在设备旧、人员新、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安全运输好成绩。
沈阳铁路局拥有职工36万名,客、货运量均居全路前列。运输的现状是80年代的运量、50年代的定员、30年代的设备,不安全因素较多。面对这种情况,局党委认为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围绕安全运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的责任心。
今年初,全路发生4起旅客列车重大事故,事故虽然没有出在沈阳铁路局,但是局党委发动全局职工座谈出事故的原因,吸取事故教训,进行一次安全第一的教育。
沈阳铁路局还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并纳入竞赛轨道,使运输生产出现了活力。在冬运和春运期间,局、分局和站段党委带领上千名党员干部深入关键部门和岗位,使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入班组,做到生产全过程,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济南军区71个团以上单位将与驻地城镇同步房改
据新华社济南5月17日电 (记者王志耘)曾在烟台驻军中进行驻房制度改革试点的济南军区,今年将有71个团以上单位与驻地城镇同步进行房改。
济南军区这次在大范围推行房改工作是在认真总结烟台驻军房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据军区房改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烟台房改试点工作进行以来,超标准住房的干部中已有200户主动提出用大房换小房;过去三令五申也难以杜绝的干部以权谋私多占住房问题也得到解决。转业干部人走家不搬的老大难问题也出现了转机,仅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就有6户转业干部主动搬出营区。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威胁我长白山林区的朝鲜林火被扑灭
朝方感谢我方及时通报火警
新华社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辛明华)5月13日发生在朝鲜境内五峰山地区的森林火灾已于14日下午扑灭。今天下午,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命令,除留少数人员继续监视外,堵截扑火人员撤离边境。
5月13日13时26分,吉林省白河林业局7号瞭望台发现朝鲜境内双目峰南侧发生林火,距中朝边境3公里左右,严重威胁我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白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安全。吉林省党、政、军各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反映迅速,及时成立“前指”,制定扑火方案,迅速调集扑火队伍,同朝方会晤联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堵截大火入境和准备过境扑火的各项工作。5月16日,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向参加这次行动的全体同志致电表示慰问和感谢。
朝方火灾发生后,我方迅速准确地向朝方通告了火情和火点位置,使朝方能够及时组织扑火,避免了更大的损失。5月16日,中朝双方会晤时,朝方全权代表车永君对此一再表示感谢,并对吉林省组织人员和车辆随时准备协助朝方扑火表示感谢。据朝方提供的情况,这次火灾是由于3300伏高压电线被风刮断引起的。烧毁森林面积100町步(相当于100公顷左右)。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李鹏会见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总裁
据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总裁山口光秀一行。
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是日本政府向国外提供贷款的执行机构。从1979年至1987年,这个基金会已向中国提供了两批贷款,总金额约合64亿美元。现双方正就第三批贷款项目交换意见。李鹏在会见时对日本客人说,“我们之间的合作很好。总观过去,合作项目是比较成功的。”他说,过去的日元贷款主要用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如果今后能继续获得贷款的话,仍将主要用在基础设施方面。因为中国的基础设施是个薄弱环节。
山口光秀表示,基金会愿继续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优先地位的项目给予合作。
他说,今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基地建设的贷款及项目贷款的总额将达1600亿日元左右,这个数额在日本对国外同类贷款中是最大的。
李鹏还扼要地向日本客人介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情况。山口光秀说,中国进行改革的决心和具体考虑使他很受鼓舞。
经贸部部长郑拓彬今天上午会见了山口光秀一行。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空军原副政委
黄立清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向空军原副政治委员黄立清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中共中央,中央纪委,中央军委,国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军委纪委等单位送了花圈。
杨尚昆、李先念、徐向前、胡耀邦、宋任穷、杨得志、乌兰夫、廖汉生、洪学智等送了花圈。
王震、秦基伟、王平、李德生、余秋里、陈锡联、段君毅、习仲勋等参加了向遗体告别仪式,并献了花圈。他们向黄立清同志的亲属表示慰问。
黄立清同志因病于1988年3月11日在北京逝世。
黄立清是湖北省大悟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红军班长、排长、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团政治委员,军分区司令员、师长兼政委、沈阳军区防空军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我军防空军的组建和人民空军的发展壮大,为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十年动乱”中,黄立清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黄立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12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黄立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员。他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具有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坚决服从党的决定,以党的事业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原则性强,公道正派,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廉洁奉公。他工作一贯积极,敢于负责,作风深入,雷厉风行,认识问题敏锐,处理问题有魄力。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和子女,深受广大指战员的爱戴。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附图片)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生命,在黑与绿之间
本报记者 邹大毅
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听说一些布朗族村寨还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种地,很有些惊讶。这种该进博物馆的古老农作方式竟然延续到了今天,是何原因呢?听一些布朗族干部说:对刀耕火种也不能搞“一刀切”。在布朗族聚居的某些自然条件限制下,一定时期内,刀耕火种不失为解决民族生存的适宜方式。况且,布朗族近几年来的刀耕火种是比较讲究保护生态环境的。这在惯常的宣传中,倒是独树一帜的见解。
进布朗山的路,是一条50多公里长的盘山土路。路的两侧是陡坡、深沟,被遮天蔽日的树木、草丛遮掩着。土路上,被雨水冲蚀得沟壑纵横,两道深深的车辙被旱季的太阳烤得板硬。我们的“巡洋舰”在这条路上就像醉汉一样上下跳动,左右摇晃,踉跄而行。在平路上只需1个小时的路程,在这里却走了4个小时。我们感叹这公路的简陋,更感叹布朗族人民生存环境的艰难。
布朗山中有近1万布朗族人,散居在31个寨子里,多数居住在海拔1500米到2300米的高山上。这里的山,“羊见了摇头,猴见了发愁”。山连着沟,沟接着山,山上留不住水,“水在谷底流,千山渴得愁”。布朗族群众用水饮水,要到远离寨子的山谷河边去取。好一些的寨子,用竹片相接,把山泉水引到寨子外,凿水槽储水备用。很多村寨不通公路,布朗人出个寨子出个山,全靠步行,有时得走上三五天,才能出布朗山。
区委书记岩坎章告诉我们,200多年前,布朗山是一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区,林内“麂子马鹿结队走,豺狼虎豹比人多”。布朗族祖先迁居到这里后,用勤劳的双手,披荆斩棘、砍林开荒,盖起了竹楼,种下了庄稼,建立起家园。山林、草坡,成为布朗人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也成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生存条件的牺牲品。在我们的视野中,布朗山中成片的山林不多了。大多是一片林子一片草坡,这,就是刀耕火种留下的痕迹。
我们进布朗山时,正是傣历三月(阳历1月)、放火烧山的时节,白天可以看到片片绿坡上的块块焦黑的土地,晚上可以看到左一处右一处毕剥燃烧的火光。在离区公所10多公里的章加寨,我们爬上一座大山,双脚踏在了一块焦黑的土地上。黑色的草木灰踩在脚下“咯吱咯吱”直响,冒出浓烈的烟火味。
给我们带路的武装干事岩坎,就是章加寨人。他指着那些黑糊糊、光秃秃的树桩说:“我们砍地烧山,不砍老树,其它树也不齐底砍,要留出1米左右的树桩,这样,它们虽然烧伤了,但根是活的。烧过以后,不准用锄头挖,更不准用牛犁,也是为了保护树根。待到庄稼收获时节,树桩上就抽出新枝,吐出新芽了。七八年轮歇期,这里又成林了。”顺着岩坎指的方向看去,这座山紧邻的一座山上,去年丢荒的一片地,已经一片葱茏,棵棵树桩果然绽出新绿。
他用脚踹了踹地上的草木灰说:“这就是肥料,有了它,庄稼不用施肥可以长好,一亩地可以收个三五百斤旱稻。收割后的稻秆,成了山林复苏的肥料,所以在轮歇期,山林又可以长得郁郁葱葱了。”
这样做自有道理和作用,但他们为什么不搞固定耕地,不搞水田呢?岩坎回答说,这里山高坡陡,肥留不住,种一两年,地力下降,不换不行,不养地更不行。水田,也想搞。但布朗山上水源不足。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就开出那么几块田来。布朗山修水田投的工本比坝区大得多。况且村里开十几亩水田,也远远解不了全村人的饥,只能种轮歇地。
靠刀耕火种来维持人类生存的代价是高昂的。区委书记岩坎章不无痛惜地说:“过去布朗山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现在,已经降到50%了。”
布朗族人民从根本上来讲,是爱树、爱绿色的。每个布朗族的村寨旁,都有一片“风景林”,过去叫“神林”。林中树木高大,乔灌杂生,古藤老蔓,保持着原始森林的旧貌。“风景林”的树是严禁砍伐的,谁要动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就要受到乡规民约的制裁。
西双版纳州政府和勐海县政府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照顾到布朗族目前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明确划定了国有林、集体林和自有林地,刀耕火种只限在自有林地进行。
看着这黑色的土地,看着在黑土地上操劳的布朗农民,我既哀叹这黑色土地吞噬了无数绿色的生命,又感慨它养育着我们在艰难环境中奋争的布朗族同胞。(附图片)
竹楼上的布朗族新一代。 曾理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