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剃头”诗话
黄裳
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读到夏衍同志的信(1月5日),信中引用了一首“剃头”诗。这诗我过去似曾见过。
这诗是什么人做的?无法考证了。估计其时或在清初,因为“剃头”是当时头等重大的政治问题,而诗意隐隐然含有愤懑不平之意,作者或许是一位遗民野老也未可知。其见于著录,则已在清末的《赌棋山庄笔记》里了。
“作文喜学通套言语。相传有塾师某教其徒作试帖,以剃头为题,自拟数联,有‘剃则由他剃,头还是我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等句,且谓此是通套妙调,虽八股也不过此法。所以油腔滑笔相习成风,彼此摹仿,十有五六。可慨也。”
试帖诗与八股文本是一对,不过有散文韵语之别而已。其特色同是“通套妙调”,而尤以此诗表现得最为清楚。平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未免还是过于繁琐了,现在只须背得此一诗,便可从容套出千百首“饶有唐音”的诗作来。不妨试一下看。任选一个动词与一个名词,前者仄声后者平声,只要套进去,立即可以变出一首诗来。如“赏花”、“饮茶”、“下棋”……都是可以套出诗来的。而且音调铿锵,余韵悠然。如此做诗人,真不怎样困难了。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情理欠通的句子,不过不要紧,只要音调和谐,意思如何,已是第二义事,全可置之不论的。
既然是套出来的,出现不合情理的可能性就不会没有。也就是不妨胡说八道了。要求这中间有什么思想,不免是苛求。八股文是要“代圣贤立言”的,也就是说要按照圣人的意思敷衍开去,其中决无独立思考之可能。不过这事也含着危险,既然是胡说八道,那就极可能歪曲或破坏了圣贤的原意,只图念起来好听,全不顾事实情理。这就不只是抹杀了自己,而且也糟踏了圣人。风气一旦养成,则普天下人都会照办,有时候歪理也会变成公论,那可就害莫大焉了。
“剃头”诗是按谱填词的微型范本。近来辑刻历代诗词的风气大盛,宋元以下直至清代都出现了全部收辑的总集。这当然是文化史上的大事业。不过也可以从中看出许多缺陷。词是要填的,有各种词谱为据。试一翻读,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闺情、吊古、咏物、怀远、伤别之作,除了少量真能自抒胸臆者外,大量的都是同样的腔调,同样的内容,大家千百年来都在咀嚼嚼碎了的甘蔗渣,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说穿了也无非是放大了的“剃头诗”而已。
土八股早已寿终正寝了,不过它的魂魄并未随皮囊而俱去,这也可以算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遗存吧。在现实生活里,这种按谱填词的现象并未见有多少消失。有人曾称之为洋八股,其实追根寻底还是道地的土产,传统的“剃头”诗之类。区别所在只是填进去的字面翻新了而已。这真是一种陈年痼疾,一时要想纠正很不容易。想来想去只有解放思想一法,即从“剃头”诗的套子里挣脱出来,锻炼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努力说出艺术的真话。 1988.2.24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北京的风
刘啸
北京的南方籍同胞有多少?这恐怕是个没有多大意义的数字。但我猜想大概过了百万吧。有趣的是:南人北上,在地理气候上过敏的并不是严寒,而是北京的风。若不相信,你可以留意一下他们与人聊天。
北京的春天绝不比其它季节迷人,漠北的大风裹着沙子,裹着黄土,裹着一阵跟着一阵的寒潮,把滋养万物,湿润空气的雨刮得一干二净。北京人很难体味到“蒙蒙细雨缠绵绵,柔柔春风温沁沁”的诗蕴。有人考证老舍的作品,极少有雨的场景。
北京的风是威风凛凛的,它有时竟能刮起人的恐惧感,因为楼房在抖动,6、7级大风,差不多等于3、4级地震了吧?南方人在老家是很难见到的。
北京的10月,无可争议的黄金时节。10月,北京会出现许多不够用,比如风景名胜点的停车场不够用,宾馆饭店不够用,运动场馆不够用。10月,不热不冷,鲜花盛开,空气湿润,尤其重要的是:10月不刮风。
为了让外国朋友在中国留下美好印象,邀请外宾来访,最先考虑的时间往往是10月。连小伙子也知道抓住10月,他们叫唤着:“哥们儿,快打球呀!再过几天就要刮风了。”
北京人对大风已是见怪不怪,年轻姑娘们用彩色的纱巾把眼睛及整个面部保护起来,比之南方姑娘平空多了一种打扮。当然,不管适不适应,刮大风总给生活添了些麻烦。骑自行车上下班的百万大军最有体会,风太大了,你不愿骑车了,别人也不愿骑了,公共汽车怎么也挤不上。今年1月22日“大寒”之后的第一天,刮起了9级大风,使我充分领教了北方大风的威力。
和外地来京旅行的人谈起天来,我总是说:“北京值得骄傲的东西很多,但遗憾也有一个——刮风。你们今后挑选来京的日子,躲着点。”
最近,我对北京刮风的看法有了很大转变。从一个统计材料中了解到,由于燃煤的不科学,汽车尾气剧增等污染,加上人口密度大,空气干燥,绿化率虽然有很大提高,但对风沙似乎仍然缺乏梳筛抵挡的巨大力量。
另外,我发现北京市内总是铅灰色的烟雾笼罩,极目远眺,格外朦胧,并伴有刺鼻的怪味。烟雾中多有些有害的化合物。有人统计,过去北京每年约出现100个烟雾日,现在每年已增加到200个左右的烟雾日。我每天从临街的高楼居高远望,感觉雾日比200个还要多些。目前,清理大气污染的唯一依靠就是刮风。如果你留心观察一段时间,一定会发现这么个事实:北京阳光明媚,蓝天如洗的美景,只会出现在刮风时或者大风过后的晴天。
由于厌恶那刺鼻呛喉的怪味,讨厌窗外那举目可见的令人情绪消沉的铅色烟雾,我从搬进新楼开始,一反过去对风的常态,反而希望北京天天刮风,刮大风。尽管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并不高明。呜呼——靠风净化城市空气,与以往农村的靠天吃饭有什么区别呢?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青春的思维
叶草
一个女大学生写了一本《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据说销了100万册。冲着这发行量,我便萌生了读念。写书的卖书的都懂,100万册意味着什么。偏偏作者又说她并非“大陆的琼瑶”,不是不配,是不屑。够傲的。便更浓了读兴。
很难说这是一本什么书。人有种近乎病态的追求格式的嗜好:这算诗还是散文?你瞧这语言,这结构;但也不是论著,你瞧这逻辑,这格式,显然没有三要素……实在费解。为啥一定非得是什么不可?它是东西,这就得了。东西从来就不为了是什么才来到世界。它来了,你碰上了,感兴趣,聊聊;讨厌,尽可装痴,这便是全部。
当代人太热心于思维研究:理性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视觉思维、原始思维、集体无意识……眼花缭乱。可人们似乎忘了,或是不屑于这一种类型——青春思维。其实都曾有过,因为都曾年轻。此书给我的第一体验便是提醒,这种思维并未消逝,也没有沉落。在同一地平线上,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思维群落,他们不用大脑或成熟的理智来武装,而以血、皮肤、肾上腺等建构着自己的对象世界,充满梦幻,却又生机勃勃。也许被耻笑。这是海市蜃楼,完全是幼稚的幻想。但是,面对广阔无垠的未知时空,谁又不生活在海市蜃楼,谁又不幼稚可笑?如果人活着没有海市蜃楼,失去了幻想,又何必活着?作者道,“干嘛要不信,只要是件好事情。”我想,这也许更近人生真谛,也许这正是成熟理智缺乏的品格。
现今不全是英雄时代,如果说英雄总顶着圣者的光环。对现今最切的概括应是“超越”。超越过去,超越他人,也超越自我。尽管不乏“等待戈多”式的迷茫,却更多地昭示着对人性弱点的搏杀。也许因此,《手记》中的她才毅然摆脱“坚实”的他,去迎接“失去爱而变得更为富有”的“一刻”;也许因此,为了“活人的骄傲”,她更愿意负责地选择这样的陈述:“我想”,“我说”;才渴望具有“不同于妈妈的事业心”;才会直面前辈那引为财富的劫难,淡漠地宣称这并不那样可怕。
作者敏感,格外留心人们怎样去活:有人不抽烟也不喝酒,不焦灼也不激动,因为这影响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这没什么用。有人既抽烟又喝酒,其乐悠悠,为了微不足道的心理满足,不在乎吃大亏。有人拖着伤腿踢决赛,还耍手腕当上研究生,因为有用,也就顾不了许多。有人却根据冰砖来选择毕业去向,活着仅仅是为了不单调,仅仅是为了好好体验生活本身。确实,中国无论哪个年代都没如此鲜明地显示出人生价值观念的对立取向。一方面:对功名利害毫无顾忌地精密算计;一方面:对实用功利毫不顾惜地轻易掷弃。然而,中国无论哪个年代也都没有如此鲜明地显示出人生价值观念的内在统一。无论你渴望的是学位还是冰砖,无论你信奉的是有用观还是无用观,你都在执著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在追求人格的雄健与丰满,都是在向世人宣告:我活着!对于热衷探索当代中国性灵的学者,这又是一个着迷的课题。
有一批年轻人在思考。青春思维的轨迹也许不是漫长沉闷的隧道,而是秀婉明朗的短笛,尽管没有时下学问人那高深莫测的玄奥与威严,却能激起你不时闪出曾有过的却不知为何又熄灭了的思想灵光——这才是重要的——启迪你去思考真正的具有实在意义的问题。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屾岩满族枕头顶艺术
赵朝勋
枕头顶——是满族“闺阃”典型的刺绣、纳纱民间艺术。这种满族男女老幼睡觉时脑下枕的长方形枕头两端镶的方形装饰品,多用红、蓝、黄、白满族八旗的颜色为基调,构图别致,色彩艳丽、和谐。它是满族“闺阃”刺绣、纳纱民间工艺品中的一颗“明珠”。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是我国满族聚居区之一,这里保存和继承了“枕头顶”这一古老的艺术,珍藏着一些传世文物,大都出在三百多年前满族先人们之手,最少的也不下百八十年。过去满族少女,从十三四岁起就要关在家里,描花样、绣纳枕头顶、袖头、鞋帮、兜兜等出嫁用品,
“闺女”家枕头顶绣的越多、越好看,就越说明这家“闺女”手儿巧,炕上活计好。闺中姐妹还不时切磋技艺,每有新花样问世总要拿出共赏共愉,它既充实了闺中意趣,也陶冶了女儿心性。一旦作为妆奁,便用红色线绳连起,一排排展示在洞房之中,能招致人们交口称赞,则是新娘的莫大欢欣。新婚的第二天,新娘总要按照满族习俗,根据枕头顶的图案、诗句的意思,钉在长方形蓝色枕头套上,双手捧着,一一送给家中的各位长辈。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和汉文化的渗入,这种古老的习俗在人们心目中有些淡化。为了挖掘古老的民间艺术,人们开始重视了。辽宁省举办了岫岩满族自治县民间工艺品展览,去年八月送往美国伊利诺州展出。我想,在人们追求现代化的今天,像“枕头顶”这样的民间艺术仍旧能够装点人们的生活,使现代生活增添几分典雅的色彩。


第8版(副刊)
专栏:

夜行车
冯永杰
通往市中心的大街
被夜色截断
灯火如鞭
驱赶着河马似的压路机
集合起不安份的石子
泼洒的墨汁
均匀地洒开
印刷崭新的坦途
禁止通行
红灯把四个大字举在空间
夜行车像受惊的牲口
一辆接一辆仓促倒退
绕道驰向
历史留下的那座桥
桥太窄
夜行车只能小心翼翼
乘客把怨言吐入桥下
溅不起一丝波纹
波纹荡漾在司机们的脸上
波纹是笑着的文字
把车笛按得富有旋律
旋律中有心跳的节拍
明天 拓宽的大道
将恢复通行
夜行车接受了
桥的颤抖的最后一吻
轻快地驰向黎明


第8版(副刊)
专栏:

宣传画  胡常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