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吴学谦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演讲
阐述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对国际形势立场
本报伦敦3月15日电 记者李云飞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今天下午在享有盛誉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向近300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作了题为《今日世界上的中国》的演讲。演讲会由英国前首相、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主席詹姆斯·卡拉汉勋爵主持。
吴学谦外长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而实行的两项基本国策,一是实行改革、开放,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争取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吴外长首先谈到了9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他说,这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9.2%的速度递增;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收入都大体上翻了一番。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初步解决了10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他接着说,去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过去9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确定了加快改革、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的方针。大会提出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认中国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我们这个认识上的重大变化将有力地推动改革和开放的进程”。
他说,最近,我们决定采取两项重大措施。第一,在巩固和发展已有的不同层次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基础上,将我国沿海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使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一条有1.6亿人口、32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广阔的开放地带,作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基地。第二,我们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兴办更多的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并欢迎外商以投资或入股方式来参加我国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吴学谦透露,到目前为止,已经签订合同的外国在华投资总额达228亿美元,实际投入生产经营的外资有85亿美元,已经批准的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已超过1万家。
吴外长在演讲中指出,“近几年来,国际局势发生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东西方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然而,我们也看到,造成国际局势动荡的因素依然存在,超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远未停止,‘热点’问题还有待于解决。国际形势要真正实现缓和,还要经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还需要各国人民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重申,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他强调说,我们不屈从于任何大国的压力,而是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我们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好坏。目前中国国力还很有限,但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份量。中国不同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在裁军问题上,吴外长说,“我们认为,拥有世界最大武库的美苏两家对核裁军和常规裁军负有不可推卸的特殊责任。美苏签署的中导条约作为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是有积极意义的,是值得欢迎的。我们希望美苏继续就其它更重要领域的裁军问题进行认真谈判,达成协议,并切实付诸实施。美苏不仅应率先在数量上大幅度地削减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而且应停止试验、生产和部署一切核武器,在质量上停止核军备竞赛。美苏如能做到这一点,就将为召开由所有核国家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核裁军国际会议创造必要的条件。裁军问题关系到各国的安全,美苏应当尊重其它国家的正当权益,他们之间达成的任何裁军协议都应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安全,而不应损害别的国家或地区的安全利益。我们理解欧洲国家对美苏裁军进程的关注。欧洲国家在涉及这一地区裁军问题上的意见理应得到充分的尊重”。
吴外长在演讲中着重地谈到了中国与西欧国家,特别是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他说,“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同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国家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欧是制约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赞赏西欧国家推进联合的努力和增加同东欧国家的往来,愿意看到欧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在当今世界上,中国同西欧国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一致或近似的观点”。“中国和西欧加强友好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接着,吴外长在谈到中英关系时说,“近些年来,特别是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以来,中英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英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这表明,中英不仅在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方面在国际上树立了典范,而且在严守信誉、履行国际协议方面,也正在为世界其他国家创造一个新的范例。近几年来,中英经贸关系在持续发展。双方贸易额不断增长。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扩大。英国在中国的协议投资额已占西欧各国在华投资的首位。两国的科技文化教育交流和合作也更加活跃”。
吴外长最后强调,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中英关系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中英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政策。中国不仅在香港过渡期间需要同英国密切合作,过渡期后仍然需要同英国长期友好合作。长期稳定地发展中英关系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吴学谦希望中法加强经济合作
法国外长雷蒙设宴款待吴外长
本报巴黎3月16日电 记者张启华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今天在巴黎机场对记者说,中法两国关系很好,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的潜力很大。他说,中国已经决定开辟一个32万平方公里的外向型的沿海经济区,希望两国能在这方面加强合作。
吴学谦外长一行在结束了对美国、英国的访问之后,于昨日下午在归国途中抵达巴黎,今日乘飞机回国。
昨晚,法国外长雷蒙设宴款待了吴外长一行。两国外长就当前国际事务中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交换了看法。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阿间接会谈将继续举行
努拉尼说巴将有条件地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新华社日内瓦3月15日电(记者向奎观 李锐锋)最新一轮阿富汗问题间接会谈15日经历了最敏感的一天,主持会谈的联合国秘书长私人代表迭戈·科多韦斯说,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已经决定仍将继续举行会谈。
苏联和喀布尔当局曾要求这轮会谈不晚于3月15日签署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但是,在今天的会谈结束时,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的代表团都没有宣布达成协议或中断谈判。
科多韦斯对记者说,所有各方都不想匆忙达成协议,而希望达成一项可靠、全面的协议。他说:“我们将继续谈判并寻求解决办法。”
有记者问,巴阿双方代表团明天是否准备继续会谈。科多韦斯说,如果他们今天不能结束会谈,那么明天将继续进行。
他表示,他并没有因为这几天会谈进展缓慢感到灰心。他说,巴阿间接会谈是他主持过的国际谈判中最有意思、最富挑战性和最值得的。
巴基斯坦外交国务部长努拉尼对记者说,协议的最后文本尚没有完成。
“我认为,大家一起努力,在今后几天内完成这个文本是很有希望的。”
他说,在喀布尔建立过渡政府的问题最终将取得进展。他说:“就着手建立过渡政府原则上达成谅解是很重要的。这样一个谅解不损害日内瓦协议的文本,也不构成执行协议的先决条件。”
新华社日内瓦3月14日电 参加巴阿日内瓦间接会谈的巴基斯坦代表团团长、外交国务部长努拉尼今天在此间表示,如果巴基斯坦所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它就准备在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和平协议上签字。
巴基斯坦代表团和喀布尔政权代表团今天举行了两个小时的间接会谈。
努拉尼在会谈后对记者说,巴阿就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的4个文件进行的间接会谈已经取得了某些进展。
他说,“我们终归会达成协议的”。只要巴基斯坦所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它就马上在协议上签字。
巴基斯坦主张,在苏联撤军的同时,在阿富汗组成一个中立的过渡政府。巴基斯坦认为,在阿富汗不建立一个中立的过渡政府,就很难说服数百万流亡国外的阿富汗难民回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推迟从阿撤军日期
新华社莫斯科3月15日电 苏联政府今天发表声明说,如果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日内瓦间接谈判推迟签订协议,苏联军队开始从阿富汗撤出的日期也将推迟。
苏联政府的这一声明是在本月2日开始的新的一轮巴阿间接谈判未能就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达成协议之后发表的。声明强调,认为在不签署协议的情况下苏联就会像宣布的那样如期开始撤军是“极大的误解”。
苏联政府今天的声明透露,巴阿双方已同意苏军在9个月内撤走,并在头3个月内撤出一半;未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是:巴基斯坦方面坚持把签署撤军协议与建立阿富汗过渡政府联系起来,以便为数百万阿富汗难民安全回国创造条件。声明指责这是所谓“继续利用日内瓦进程来干涉阿富汗内政”。
声明还指责巴基斯坦和美国“提出了试图强迫苏联和阿富汗怎样建立双边关系的一系列其他条件”。据报道,这里指的是美巴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后,在美国停止对阿富汗抵抗力量提供军事援助的同时,苏联也不能对喀布尔政权提供军事援助。但是,喀布尔政权和苏联坚持美国应停止这种援助而苏联则有权继续提供军事援助。
另据塔斯社报道,喀布尔政权今天也发表了与苏联政府立场雷同的声明。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抵抗力量联盟选出新主席
本报伊斯兰堡3月16日电 记者史宗星报道:在昨天举行的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最高委员会会议上,古勒卜丁·希克马蒂亚尔被推选为该联盟新主席,接替本月13日提出辞职的尤尼斯·哈利斯。
这次会议是在白沙瓦举行的,持续了5个小时,除推选新主席外,还讨论了阿富汗问题面临的新形势。
希克马蒂亚尔会后对新闻记者说,联盟最高委员会一致要求哈利斯重新考虑他的辞职要求。但是,当哈利斯解释了他辞职的原因后,会议决定接受他辞去联盟主席职务。哈利斯所领导的伊斯兰党仍然是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位38岁的阿富汗抵抗力量新领导人宣布说,他将继续奉行前主席哈利斯的各项政策。希克马蒂亚尔说,联盟最高委员会本周内将再次举行会议,讨论与组织阿富汗临时政府有关的一些问题,他说,“我们考虑,不久将在阿富汗境内的某个解放区宣布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他指出,“只有阿富汗抵抗力量的临时政府才能为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铺平道路,才能使阿富汗避免内部的流血冲突”。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苏两党希望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双方领导人继续会谈并签署一系列文件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15日电(记者徐坤明、夏士华)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和苏联共产党希望在独立、主权、平等、各党对本国人民负责和充分尊重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两党的友好合作关系。
据此间权威人士透露,这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主席克鲁尼奇今天举行会谈后共同得出的结论。
南苏两党领导人今天中午在新贝尔格莱德的南共联盟中央大厦举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会谈,会谈时间超出了原定计划。
晚上,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拉·莫伊索夫在位于新贝尔格莱德的联邦大厦交换了南苏联合宣言的文本。据悉,这一文件长达10页,不仅重申了1955年贝尔格莱德宣言和1956年莫斯科声明所确定的南苏两国和两党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总结了最近30多年来两国所取得的经验,展示了今后两国、两党关系全面发展的前景,并反映了双方对争取世界和平、安全与进步的途径的看法。
今晚双方还签署了到2000年的两国长期经济合作纲要。纲要要求两国的经济合作将在支付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双方将采用新的经济合作形式,以改善两国的贸易结构。
南苏两国经济关系相当密切。苏联是南斯拉夫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在1981年至1985年期间平均每年达70亿美元。最近两年贸易中出现了一些困难,贸易额下降到57亿美元。据悉,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南在对苏贸易中约有14亿美元顺差。由于南苏贸易是记账贸易,大量顺差实际上意味着给苏联提供无息贷款。这对于目前经济困难的南斯拉夫来说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
此外,两国今晚还签署了关于在莫斯科开设南斯拉夫文化新闻中心的协议和南苏两国互相承认毕业文凭的协定。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15日电(记者王森)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莫伊索夫今晚在欢迎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宴会上讲话时强调,各国、各国人民和各党应一律平等,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本国的发展道路,各党都应有自己的观点和实践,任何人都无权垄断真理。我们应该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回顾40年前的困难时期。
莫伊索夫在谈到南斯拉夫对解决国际问题的立场时说,南斯拉夫同其他不结盟国家一道积极主张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各国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和涉及其切身利益的问题,主张解决争端问题时不使用武力和不许外部干涉,而是通过和平途径和谈判的道路解决所有争端问题。这也是解决任何国际危机的基本前提。
戈尔巴乔夫在答词中首先赞扬了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起到的日益明显的积极作用。
他在谈到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改革进程时说,这一进程在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我们深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我们在苏联开始进行的改革要求党和人民作出巨大的创造性的努力。改革将是长期的。但我们确信,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福冈县知事就枪击事件向我致歉
县各界人士要求维护日中友好关系
新华社东京3月16日电(记者朱荣根、谈建荣)日本福冈县知事奥田八二今天上午专程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就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11日深夜遭到暴徒枪击事件向中国方面表示歉意,同时表示将努力协助当地警察破案,严肃处理肇事者。
奥田知事在向中国驻日本大使章曙说明了事件的经过及目前的动向后说,在日中两国政府和人民都认为有必要继续加深两国友好关系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件是非常遗憾的。他请中国方面相信,福冈县政府一定协助警察追查作案分子,迅速破案,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说,福冈县将继续为促进和发展日中友好关系而努力。
章曙大使说,在福冈县,从官方到县民,绝大多数人是主张并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但日本确有一小撮人企图破坏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关系,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
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遭枪击事件发生后,福冈县日中友好协会召开紧急理事会,通过声明,要求政府彻底查明真相。福冈县的社会党、公明党、劳动党地方组织以及许多社会名流、友好团体、总领事馆驻地附近居民等连日来也纷纷前往总领事馆或打电话、电报,表示慰问,谴责破坏日中友好的卑劣行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海湾合作委员会外长会议开幕
海湾合作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外长会议十五日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幕。六个成员国的外长或外交大臣们讨论了两伊战争的最新发展情况和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民的反以斗争问题。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沙特·费萨尔在开幕式上说,目前两伊战争的严重升级正威胁着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和海湾航运的安全。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印度几百万人罢工要政府辞职
印度各地几百万人十五日举行大罢工,要求国大党(英·甘地派)政府辞职并举行中期选举。
这次大罢工是由人民党和印共(马)等八个政党发动的。它是十五年来反对党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性大罢工。
罢工组织者发表的新闻公报说,全国的公共事业机关和工业企业职工响应了大罢工的号召。罢工使孟买、马德拉斯、班加罗尔、海得拉巴等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处于瘫痪状态。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美国苏联国防部长抵达伯尔尼
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和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分别于十五日上午和下午抵达伯尔尼,他们将于十六日和十七日举行会谈。
卡卢奇在到达苏黎世机场时说,他希望他同亚佐夫的会谈将是富有“建设性”的会谈。亚佐夫在机场说,他同美国国防部长的会谈应被看作是美苏两国首脑日内瓦会晤、雷克雅未克会晤和华盛顿会晤的延续。据透露,美苏两国国防部长将就有关地区冲突、武器控制、两国防务改革等问题进行讨论。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一艘超级油轮在海湾遭到袭击
据来自巴林的消息,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二十四点九万吨超级油轮十五日在海湾北部水域遭到伊拉克飞机的袭击。海湾航运救险人士未透露这艘油轮遭破坏和船上人员伤亡的情况。伊拉克方面也没有证实这次袭击的报道。
另据报道,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石油王后”号当天驶入海湾。这是自去年七月以来美国海军第三十九次在海湾为科威特油轮护航。(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与舒尔茨会谈时
沙米尔拒绝美中东和平计划
新华社华盛顿3月15日电 正在这里进行为期4天访问的以色列总理沙米尔今天拒绝了美国新近提出的中东和平计划。沙米尔今天上午与美国国务卿举行了将近3个小时的会谈,会谈后双方都承认对于美国两周前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中东和平计划彼此存在着分歧。
由舒尔茨提出的和平计划呼吁召开一次由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和苏联参加的中东和平国际会议,为以色列和约旦—巴勒斯坦代表团双方在5月1日前进行谈判铺平道路。
会谈结束后,舒尔茨称这次会谈是“建设性的,有价值的”,但他承认,“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消除双方分歧的方法。”沙米尔将于明天在白宫会晤美国总统里根。
美国官员认为,美国很难使沙米尔改变态度,支持美国的和平计划。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句话新闻
△日本防卫厅经理局长日吉12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答辩时说,拿各国1987年预算的数字比较,日本的防卫费“可能位居美、苏、英、西德和法国之后”,为第六位。
△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在法国电台15日广播的一次专门谈话中说,请西方国家去黎寻找它们的人质。
△苏联15日正式宣布,将于3月22日至28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雅希莫夫、贝乔夫、贝纳特基、利贝雷茨、杰钦地区举行苏捷联合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人员为1.73万人。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里根希望诺列加离开巴拿马
巴拿马拘留5名美国士兵
新华社华盛顿3月15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今天在会见国会领袖时说,他希望巴拿马的铁腕人物诺列加“离开巴拿马”,以便在这个国家“恢复民主的文职政府”。
里根拒绝回答美国是否会因指控诺列加同贩毒和诈骗有联系而将诺列加引渡到美国。
自上月诺列加操纵国会推翻了德尔瓦列政府以来,美国一直在加紧对巴拿马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
据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已于3月14日向巴拿马派遣了60名海军陆战队的安全人员和一支由44人组成的空军军事警察部队。
被推翻的巴拿马前总统德尔瓦列在由《华盛顿邮报》发表的一项书面声明中说,要是诺列加不接受要求他立即离开巴拿马的计划,他将谋求美国对巴拿马采取除军事干涉以外的更加有力的措施。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巴拿马城消息:据巴拿马军方发言人15日说,在14日和15日巴拿马科隆省“反社会分子”进行的反政府活动中,有5名美国士兵被拘留。
这位军方发言人没谈到5名美国士兵被拘留的原因。不过,他说,美国士兵已被押送到当地警察局,随后将把他们送回美国在运河区的军事基地。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意大利政府更迭频繁原因何在
本报记者 史克栋
意大利总理戈里亚执政7.5个月后,于3月11日第三次提出辞职。人们注意到,政府更迭频繁是战后意大利政治的特点。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政府的频繁更迭与意大利的历史、政治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归纳为下面4个原因:
一、党派林立。议会中,没有一党占多数。只有5000多万人口的意大利,在议会占有席位的政党多达13个,政治力量分散。天民党和共产党两大对立党派占选票的60.9%,其余近40%的选票分属11个中小政党。根据意大利的法律,只有在议会构成多数的政党,才能组成政府。但战后以来,没有任何一党能单独在议会构成多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组成联合政府。而各党派的联合因利益不同常常分裂,导致政府解体。近年来,原属第一、第二大党的天民党和共产党的力量相对削弱,而社会党力量增强,这就更加剧了党派之争,形成大党与小党“离不开又合不来”的局面。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小党在意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二、在西方各国的政治体制中,意大利政府权力受议会牵制较多,又因联合执政而过于分散。政府制订内外政策须得到议会的支持。一旦议会认为必要,就可以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在政府内部,权力分散在联合执政的各党派手中,政府采取内阁会议集体议事、集体决策的方式决定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这又限制了总理的权力。在此情况下,政府形成一项决议较为困难,只要有一党提出异议,总理就会遇到困难。
三、意大利议会的议事程序繁杂,不利于政策决策。参、众两院有965名议员,所设机构雷同,一项法律想获得通过,少则数月,多则几十年。就以曾两度导致戈里亚政府辞职的1988年度财政预算法为例,各党共提出修正案上千条,议会讨论了近5个月才勉强通过。此外,议会讨论中,有公开投票和秘密投票两种制度,由于各党之间的矛盾和党内的矛盾,往往在公开投票中得到通过的议案,在秘密投票中又被否决。
四、产生意大利战后这一政治体制和政党林立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意大利人民饱受墨索里尼法西斯独裁统治,担心独裁政权在战后死灰复燃,因此选择了对政府权力限制较大的政治体制。战后几十年来,这一政治体制一直未曾改变。鉴于政府危机太频繁,近年已有人提出要改革这一政治体制。
但是,应该看到,尽管意大利政府频繁更迭,国家机器的运转却一直比较正常,从未因此而造成国家政策的重大失误和经济的停滞不前。相反,意大利正是在政府频繁更迭的情况下,由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一跃为西方第五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意大利人对政府危机已习以为常,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不稳定中的稳定”。还有学者认为,意大利政府更迭类似其它国家的内阁改组,并不真的算得上“危机”。(本报罗马3月1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3月15日,巴拿马医护人员举行示威,抗议政府不如期支付工资,被防暴警察用催泪瓦斯驱散。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