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捷党各级组织纷纷行动起来
贯彻全会决议 努力推进改革
新华社布拉格2月2日电 去年12月中旬捷共中央第七次全会后,捷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贯彻全会推动改革的决议。
今年从2月1日起,全国的4.8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将陆续召开年会,各县也相继举行县代表会议,讨论落实决议的措施。捷共中央派出1800多名干部深入基层,宣讲七中全会决议,各州委也派出大批干部到基层组织帮助筹备年会的召开。
目前,贯彻改革决议正成为捷共全党的工作中心。
最近记者到西斯洛伐克州和中斯洛伐克州采访时,同政府官员、州委书记、企业领导干部和党校校长等进行了交谈。他们介绍了基层党组织贯彻七中全会决议的一些情况。
中斯洛伐克州委最近召开会议,讨论并制定了在本州范围内进行改革和完成1988年生产计划的规划。
州委根据七中全会关于干部政策的决议精神,将对干部制度进行改革,使干部年轻化,并增加妇女和非党人士的比例。今后任命干部,县一级范围内的干部年龄不超过30岁,州一级的干部不超过35岁。妇女干部的比例将达到23%。为了调动各阶层人士的积极性,还将提拔一些非党人士担任领导职务。
在即将召开的基层党组织年会和县党代表会议上,为了发扬党内民主,将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新的党委会。关于党务工作的改革,正在从党组织应集中力量对政策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摆脱政府和经济部门应承担的任务等方面考虑。
中斯洛伐克州委认为,贯彻经济改革决议,是该州党组织目前和今后工作的中心任务。
州级党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改革问题,报刊和其他宣传工具宣传的中心内容也是改革问题,使改革深入人心。


第6版(国际)
专栏:

  乔森潘宋成吁请西哈努克留任
民柬方面将派乔森潘到北京会见西哈努克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民柬联合政府民柬方面主席、民主柬埔寨负责外交事务副主席乔森潘和民柬方面副主席、民柬国民军总司令宋成2月1日联名打电报给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希望亲王继续担任民主柬埔寨主席。
西哈努克亲王秘书处今天在此间公布了这份电报。
乔森潘和宋成在电报中说,他们获悉亲王1月30日宣布辞去民主柬埔寨主席职务的消息后,于31日晚上举行了部分民柬方面领导人会议,“会上一致决定以民柬方面和民柬国民军名义,请求亲王继续担任民主柬埔寨主席,以继续领导民柬联合政府、柬埔寨爱国者和柬埔寨人民进行抗击越南侵略者的斗争,直到解放我们亲爱的祖国,建立一个独立、中立、自由、和平的柬埔寨。”
乔森潘和宋成在电报中赞扬西哈努克是“一位坚定的、伟大的爱国者”。电报说:“我们铭记亲王曾经多次说过的话:‘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战斗在一起,我们还将继续战斗在一起’。”
电报还表示,民柬方面将于最近派乔森潘到北京会见西哈努克亲王。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联邦八国外长会议闭幕
要求制裁南非 增援前线国家
新华社内罗毕2月2日电 2日在卢萨卡闭幕的英联邦关于南部非洲问题的外交部长委员会会议要求对南非实行制裁,增加对非洲前线国家的援助,并要求国际社会采取行动,使纳米比亚尽早独立。
据赞比亚《每日邮报》2日报道,南非基督教理事会要求南非军队从安哥拉撤出并停止对邻国的破坏。该理事会秘书长弗兰克·奇凯恩在卢萨卡说,比勒陀利亚政权应该同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接触,以便建立一个合法的政府。
他说,南非基督教理事会将于下周开会讨论安哥拉形势,南非必须停止对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力量的支持。
(附图片)
2月2日,英联邦8国外长在卢萨卡举行会议,讨论南部非洲问题。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

  希土两国握手言和
廖先旺
希腊、土耳其两国长期以来严重对峙,几次造成流血冲突。这次两国总理会谈就改善关系达成谅解,促进了双方的和解,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两国领导人都认识到经济发展需要和平,不能再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上浪费时间了。
一月底,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和土耳其总理厄扎尔在瑞士达沃斯就改善两国关系举行会晤,经过两天“坦率、诚挚”的交换意见,终于达成改善两国关系的一系列谅解。长期以来希土之间严重对峙的局势有了缓解,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欢迎。
希腊、土耳其是欧洲东南部的两个邻国,都是北约组织成员国,但很久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由于历史原因,两国在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居民问题上时有龃龉,酿成严重民族对立;在塞浦路斯问题上,双方又各自支持希土两族一直互相反目;在爱琴海的领海、领空和大陆架的归属问题上曾多次发生争端;两国边界上还屡屡发生流血事件。一九八七年二月底至三月初,两国为爱琴海大陆架石油勘探问题更引起严重冲突。起因是,希腊政府宣布在其大陆架及萨索斯岛附近海上寻找和勘探石油,而土耳其政府立即表示反对,并指责希腊违犯了一九七六年两国签署的关于暂停在爱琴海勘探石油的伯尔尼协议。土耳其政府在提出抗议之后,又立即派考察船由军舰护送前往有争议的区域勘探。为此,两国几乎闹到兵戎相见。但似乎是物极必反,这次危机既是两国长期紧张关系的一次总爆发,又成了两国关系缓和的一个开端。
在去年的爱琴海危机之后,两国人民、国际社会都对两国政府的行为持批评态度。作为北约组织的成员国,它们更受到了来自北约的压力,因为北约不能坐视两个成员国的争斗使北约东南侧翼的防务安全受到损害。双方逐渐认识到频繁的危机和摩擦使两国以及整个爱琴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遭到破坏,也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
希腊和土耳其都面临艰巨的经济发展问题,对土耳其来说,它希望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希土矛盾不解决,土耳其的申请势必遭到希腊的反对,对希腊来说,爱琴海地区的形势若不缓和,其经济的重要支柱——旅游业则会因游客减少而遭受打击。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经济,邻国间的争吵不休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丧失发展自己经济的宝贵时间,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两国领导人在危机过后明智地表示要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并采取了具体行动步骤,首先双方都撤出了争议地区。后来,双方政府官员间的接触和书信往来明显增加。双方总理在去年三月至十一月间就有五次书信往来。通过这一系列频繁的外交接触,两国关系逐步缓和,终于在达沃斯达成了谅解妥协。
值得一提的是,两国总理选择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讨论会上就改善两国关系问题达成谅解妥协颇有象征意义,它表明两国政府优先考虑本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不愿再为一时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争吵不休、坐失良机的良好愿望。世界经济讨论会使两国领导人坐到一起来了,而经济问题在改善两国关系的过程中似乎起了调解人的作用。在这次两国总理会晤之后,双方决定在两国总理领导下成立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负责从事调查和促进消除双方分歧;一个负责增进两国经济、贸易、旅游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发展经济需要和平,正是这一点融解了世仇,促进了两国关系的缓和。
当然,希腊和土耳其之间要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还很多,如在爱琴海、塞浦路斯以及其它问题上,两国的分歧仍然存在。因此,人们正以关注的心情观察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秘书长发表讲话
呼吁实现纳米比亚独立
新华社联合国2月2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2日呼吁国际社会为纳米比亚的自由和独立付出更大的努力。
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1988年首届会议上说,在非殖民化的困难和复杂的问题中,纳米比亚的“紧急形势”是首当其冲的,尽管我们为纳米比亚的自由和独立作出了不少努力,这一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纳米比亚已被南非当局非法占领多年。自1978年起,联合国就一再重申安理会435号决议,要求实现纳米比亚独立。这个决议是和平解决纳米比亚问题的唯一基础。


第6版(国际)
专栏:

  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发表声明
有关国家应停止干涉中美洲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2日电 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8国副外长今天在这里发表一项声明,呼吁与中美洲冲突有关的国家停止向该地区非正规武装提供一切形式的援助。
8国副外长1日开始在这里举行了为期2天的会议。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声明指出,虽然解决中美洲冲突所作的努力已取得了实际进展,但是,这一地区的冲突和暴力局面依然存在。为此,冲突各方必须无条件和立即执行中美洲5国总统去年8月7日签署的中美洲和平协议。
8国副外长在声明中还要求与该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同样应无条件和立即停止向这一地区非正规武装提供一切支持。
声明对1月中旬在圣何塞举行的中美洲5国首脑会议的结果和5国总统表示要以对话和谈判解决冲突、继续执行和平协议的政治意愿表示“极大满意”。


第6版(国际)
专栏:资料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乌拉圭,全称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乌拉圭河东岸,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其中90%是白人。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蒙得维的亚。
1777年乌拉圭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14年乌拉圭人民在民族英雄阿蒂加斯领导下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1825年8月25日乌拉圭宣告独立,1830年乌拉圭共和国成立。
乌拉圭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牛羊饲养业起着重要作用,全国75%的土地为牧场和草地,牛羊总数3000多万头,肉类和畜产品的出口长期占出口总额的80%,是世界主要牛肉和羊毛出口国之一。乌拉圭的农业种植面积为全国总面积的12%左右,农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1/4。
1974年,乌拉圭开始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经济一度发展较快,但1981年后经济陷入危机。1985年3月,桑吉内蒂总统执政以来,实行经济调整政策,经济逐渐好转。198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2166美元上升到2231美元。
乌拉圭矿产资源丰富,有铀、铜、锰、铁、玛瑙、紫晶、石英等。还盛产大理石、花岗岩和石灰石等建筑材料。
乌拉圭是拉美经济体系、拉美经委会、拉美一体化协会成员国之一。桑吉内蒂政府奉行和平、不结盟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主张在自决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大国干涉中美洲事务,积极支持孔塔多拉集团的和平斡旋。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众叛亲离
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通常偏向以犹太人为主体的以色列;而近来,却对特拉维夫当局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暴行提出抗议。这种“造反”现象是意味深长的。
以色列大兵在上述地区横冲直闯,大打出手,不是朝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青年射击,就是挥舞棍棒毒打巴勒斯坦妇孺,这就是居住在世界各地上千万犹太人近来每天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以色列形象”。以强凌弱,践踏人权,天理不容。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众多善良犹太人心目中那座“犹太精神”的圣殿被“玷污”了,坍塌了。正直的犹太人产生心理反叛完全顺乎情理。
残酷殴打、肆意搜捕、无理监禁和杀戮,这些残害人类的暴行,犹太民族早就深受其害,有过切肤之痛,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当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民从电视上看到以色列士兵以同样方式虐待另一个民族时,以色列当局怎能不失去他们的同情和支持,怎能不倍受他们的谴责和声讨?
世界犹太社团的人心向背表明,以色列当局在阿拉伯被占领土上的倒行逆施已把自己推向茕茕孑立、众叛亲离的境地。
·皎明·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众院表决援尼反政府武装议案在即
里根一周内发表三次讲话
本报华盛顿2月2日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为了挽救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增补援助的方案,里根总统今天晚上发表了电视讲话,向反对派作了新的让步,答应在是否发放援助总额中10%的军援问题上给国会以决定权。
这是上周末以来里根为影响明天的国会表决所作的第三次讲话,也是最后一次努力。
明天的国会表决对中美洲和美国政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白宫和国会中赞成此方案的议员同反对此方案的议员和各社会团体都全力以赴地进行了游说活动。游说的对象是30来名动摇不定的议员。
如果众院否决了里根的要求,里根任期内就无法再提出这一议案,尼反政府武装唯一赖以生存的外援来源从此被切断。如果这一要求得以通过,将是对中美洲和平进程的一大打击。


第6版(国际)
专栏:

  世界各地犹太人谴责以色列暴行
本报讯 以色列当局最近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民的残暴镇压,不仅激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和谴责,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地犹太人的谴责。
美国犹太人大会执行干事亨利·西格曼说,以色列殴打巴勒斯坦人的政策是骇人听闻的、令人厌恶的。美国有550万犹太人,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他们中的领导人平常很少批评以色列。美国主要犹太人组织主席会议的前领导人亚历山大·欣德勒在写给以色列总统的信中说,“不分青红皂白地殴打阿拉伯人……违背了犹太精神,侵犯了人类尊严的每一个原则。”他要求结束这一疯狂的行动。
罗马的犹太人领袖埃利奥·托阿夫在报上发表文章,号召意大利的犹太人同以色列脱离关系。在法国和荷兰,不少犹太人举行示威游行,抗议以色列当局镇压巴勒斯坦人,并向当地以色列大使馆递交了抗议书。在伦敦,英国犹太人代表委员会的对外事务委员会主席琼·雅各布在电台发表讲话,她说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发生的事件十分骇人听闻,令人发指。她要求以色列结束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
一些以色列在国际新闻界的老朋友也谴责以色列军队的暴行,批评以色列领导人阻挠中东和平进程。美国《纽约时报》的前主编罗森塔尔发表评论要求以色列国防部长辞职。该报还发表社论大声疾呼要求以色列停止谋杀政策。


第6版(国际)
专栏:

  乌拉圭点滴
乌拉圭地处温带,四季如春。春天,乌拉圭的天空中弥漫着一种带淡紫色的雾,草地上盛开着紫色的花朵。英国作家哈得逊被这紫色所陶醉,在1885年以“紫色国家”为题,写了一本描绘乌拉圭景色的书,此后人们惯称乌拉圭为“紫色国家”。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传说在1519年葡萄牙探险队首次到达此地时,船上一名瞭望水手忽然喊出“蒙得—维的—亚!”(葡语意即:“我看见了一座山”),蒙得维的亚便由此得名。
乌拉圭的国徽是一头雄健的公牛和一匹奔驰的骏马,不难想象畜牧业在乌拉圭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牧草丰盛。“风吹草低见牛羊,沃野千里禾谷香”。
乌拉圭几乎是个无文盲的国家,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95%。中小学为义务教育,各级学校(包括大学)均免费。由于政府对扫盲工作的重视,使乌拉圭成为南美识字率最高的国家。
乌拉圭人喜欢运动,尤以喜爱足球最为出名。乌拉圭足球队是南美劲旅,曾几次获得世界冠军。现任总统桑吉内蒂还担任着乌拉圭一个著名足球俱乐部副主席的职务。


第6版(国际)
专栏:

  侯赛因国王访问意大利
本报罗马2月2日电 记者史克栋报道:1月31日至2月2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对意大利进行了正式访问。先后会见了意大利总统科西加、参议院议长斯帕多利尼和总理戈里亚等领导人。双方就当前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紧张局势和召开中东和平国际会议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侯赛因国王指出,“中东问题的政治解决不容拖延”,“近来在被占领土上出现的紧张局势,如不尽快解决”,有可能“失去控制”。他认为,“目前,没有别的有效办法,只有在联合国主持下召开中东和平国际会议”。他呼吁“欧洲国家在中东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科西加总统重申“意大利支持召开中东和平国际会议”,并强调“这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出路”。
侯赛因访意期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罗马办事处负责人哈马德指出,参加中东和平国际会议应该有巴勒斯坦独立的代表团,或有巴勒斯坦代表参加的阿拉伯代表团。
据报道,意大利是侯赛因国王欧洲之行的第一站。之后,侯赛因国王还将访问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和奥地利。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苏国防部长将于下月会晤
新华社华盛顿2月2日电 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和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已商定于3月底以前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会晤。
《华盛顿邮报》今天报道,据未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对该报记者说,美苏两位国防部长希望他们的会晤安排在2月21日至23日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同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会谈之后进行,具体日期尚未确定。
这些会晤是为下次美苏首脑会晤所作积极准备的一部分。
政府官员还透露,除上述这些会晤外,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已同意接受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克罗的邀请于今年内正式访美;阿赫罗梅耶夫也已邀请克罗明年访苏。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越南和泰国恢复胡志明市和曼谷之间的航线,越南的第一班飞机2日抵达曼谷,泰国的飞机将于5日飞往胡志明市。
△科威特《舆论报》说,埃及返回阿盟的问题将是在阿拉伯领导人会晤中所要讨论的问题之一。
△巴基斯坦警方2日宣布,巴警察在西北边境省逮捕了11名阿富汗破坏分子,他们是喀布尔政权秘密警察组织的特务。
△美国和苏联第一次举行两国文化交流的前景和影响的讨论会,讨论会由艾森豪威尔世界事务研究所举办,22名苏联代表和23名美国代表参加了这次联合讨论会。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摩洛哥首相拉腊基访问突尼斯
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二日在迦太基宫接见了来访的摩洛哥首相拉腊基,双方讨论了关于加强双边关系和建立大马格里布等问题。拉腊基二日还拜会了突尼斯国民议会议长斯法尔。双方讨论了关于成立由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利比亚参加的大马格里布议会机构的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苏联伊拉克两国外长举行会谈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二日就两伊战争和海湾局势同正在莫斯科访问的伊拉克副总理兼外长阿齐兹举行了会谈。
谢瓦尔德纳泽在会谈中强调指出,必须根据联合国安理会五九八号决议,尽快把两伊冲突转入和平政治谈判的轨道。他还阐明了苏联关于在海湾建立联合国海军部队建议的实质,并表示赞赏伊拉克愿意政治解决两伊冲突的立场。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印尼外长穆赫塔尔抵泰国访问
泰国外长西提·沙卫西拉二日中午在泰国外交部同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外长穆赫塔尔·库苏马阿马查就柬埔寨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认为西哈努克在辞去民主柬埔寨主席职务之后,仍然是解决柬埔寨问题的一个重要的人物。
泰国外交部发言人沙洛·差瓦那威叻在会见后对记者说,两国外长在会谈时,西提请穆赫塔尔转告苏联,希望苏联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上真正发挥有益的作用。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欧共体委员会副主席访问芬兰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副主席科克菲尔德一月三十一日结束了对芬兰历时五天的正式访问。
访问期间,科克菲尔德分别同芬兰总理霍尔克里和外贸部长萨洛拉伊宁着重就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欧洲共同体之间的合作以及欧洲共同体内部市场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菲美将讨论有关美军基地问题
菲律宾外交部长劳尔·曼格拉普斯一日在马尼拉宣布,菲律宾将和美国讨论有关美军基地的法律问题以及宪法中与此有关的无核、劳务和基地补偿条款。
美国目前在菲律宾保存着两个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海军基地。菲美双方将于今年年中重新审议军事基地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一名法国人在东贝鲁特被枪杀
据黎巴嫩基督教电台“黎巴嫩之声”报道,法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发言人二日说,一位名叫雅克·默朗特的法国商业代理人二日下午在贝鲁特东区被枪杀。这家电台说,当时默朗特正驾车行驶在东贝鲁特的街道上,在另一辆汽车中的三名持枪人向他开枪射击,默朗特立即中弹身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