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评

  巴尔干外长会议的启示
历史上第一次巴尔干国家外长会议已于26日闭幕。会议经过共同努力,决心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促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各国舆论的欢迎。
在三天的会议中,六国外长表现出改善关系、互相谅解、减少和解决分歧的一致愿望,就共同关心的巴尔干地区国家多边合作问题交换看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并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它向全世界表明了,即使曾经在历史上成为动荡而纷争不已的巴尔干半岛,只要有关各国本着善意和友好协商精神共同努力,许多分歧和冲突可以合理地得到解决,即使暂时不能解决,也不会妨害彼此间的合作和友好相处。
巴尔干国家外长会议的成功,是巴尔干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东道主的南斯拉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次会议标志着巴尔干国家之间关系的新篇章和新进程的开始。多少年来,巴尔干半岛矛盾杂陈,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现在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尽管本地区国家之间存在分歧,但也存在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巨大可能性。捐弃前嫌,着眼未来,求同存异,发展地区性合作,更加符合各国利益,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态度,也是巴尔干地区形势发展的一个令人鼓舞的趋势。这正是外长会议取得成功的前提。会议通过的联合公报为今后巴尔干国家之间卓有成效的多边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巴尔干地区的和平和稳定,而且也有利于巴尔干各国的经济发展。
参加巴尔干国家外长会议的各国外长都强调,必须尊重巴尔干各国不同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制度,必须尊重平等、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等原则。这是会议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巴尔干国家所强调的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巴尔干,也是世界各国在处理相互关系时普遍适用的原则。国与国之间尽管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如果能真正遵循这些原则,问题就不难解决。这对全世界都是有启示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巴尔干国家外长会议的成功,意义不仅局限于巴尔干地区。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拿马局势继续动荡
德尔瓦列声称仍以总统身分留在巴拿马
美国仍承认原总统 拉美国家反应不一
本报墨西哥城2月26日电 记者郭伟成报道:巴拿马国民议会今天凌晨解除德尔瓦列总统的职务以后,德尔瓦列声称他将继续作为总统留在巴拿马。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承认德尔瓦列,拉美国家反应不一。
据墨西哥电视台报道,巴拿马代总统帕尔马今天已经宣誓就职。但是,德尔瓦列认为他命令解除诺列加国防军司令职务是“符合宪法”的,并无“超越职权”之处,国民议会以此为由解除他的总统职务是一场“非法闹剧”。他号召巴拿马人民举行总罢工抵制这一“政变行为”,并要求美洲国家组织举行特别会议听取他对巴拿马形势的申述。国防军司令诺列加在回答墨西哥电视台的电话采访时说,军队全力支持代总统,他否认存在由他本人执政的可能,并警告说,如果美国对此进行干预,巴拿马将以死抗争。
据报道,美国总统里根说,美国没有军事干预巴拿马的打算。他否认美国曾要求德尔瓦列对诺列加采取行动。美国军方发言人说,驻扎在运河区的美军将保持“正常状态”,并避免卷入事态。
在拉丁美洲,组成“拉美政治协商协调进程”的孔团和利马集团八国外长今天结束了在卡塔赫纳的第3次外长会议,并发表公报说,暂停巴拿马作为八国集团成员的活动,直到局势明朗为止,因为拉美政治协调进程规定成员国必须保持正常的民主生活。美洲国家组织理事会表示,该组织还没有断定谁是巴拿马的合法代表。
阿根廷、委内瑞拉、萨尔瓦多表示继续支持德尔瓦列总统。古巴、尼加拉瓜表示全力支持诺列加将军和新政府。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表示要居间调停。设在圣多明各的国际社会党拉美总部提出了调解建议:一,巴拿马立即举行大选;二,美国撤销对诺列加参与“国际毒品走私”的指控。(附图片)
2月26日,由巴拿马内阁推选的“代行总统职责的部长”帕尔马(中)在国民议会宣誓就职后,接受朋友的祝贺。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错综复杂的巴拿马危机
本报记者 郭伟成
巴拿马国民议会二十六日决定解除德尔瓦列总统的职务,从而引起了一场世所瞩目的政治危机。
这一危机的直接起因是德尔瓦列总统于二十五日晚宣布解除巴拿马“铁腕人物”诺列加的国防军司令职务。结果诺列加在军队和国民议会的支持下,反过来解除了总统的职务。现在,这场政治风波的结局如何,尚难预料,但其起因却可追溯到巴拿马从去年夏季以来的持续动乱。它既反映了巴拿马内部的军政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与巴拿马的矛盾。
去年六月,前国防军参谋长指责诺列加参与毒品走私、大选舞弊、谋杀政敌,引起了巴拿马影响巨大的政治动乱。这一动乱直接影响到巴拿马的经济形势。去年巴拿马的经济增长速度为零,外债总额达三十九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人均负债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由于同美国的矛盾,美国宣布取消了对巴拿马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巴拿马的动乱从今年二月初开始又增加了新的因素。二月十日,巴拿马前驻纽约领事何塞·布朗东向美国国会调查委员会承认,诺列加与毒品走私有“牵连”。二月十四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联邦法院通过司法程序,正式指控诺列加参与国际毒品走私和其它刑事活动,这不但加剧了美国与巴拿马的紧张关系,而且在巴拿马国内引起了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德尔瓦列开始考虑摆脱诺列加对政府形象的“损害”。事实上,德尔瓦列本人早就对国防军凌驾于政府之上不满,今年一月初,德尔瓦列已经放出风声,要在内阁设立国防部,取代国防军总司令部,以便把军队置于政府之下。同时,也有消息说,美国要求诺列加“体面辞职”。上周德尔瓦列在迈阿密与美国助理国务卿艾布拉姆斯的会晤,则被认为是德尔瓦列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和“谅解”。
德尔瓦列称,他采取罢免诺列加的措施是出于“诺列加本人和巴拿马的利益。舍此,巴拿马便不能摆脱持续已久的政治危机”。此间观察家认为,德尔瓦列罢免诺列加的目的有二:一是以此回答美国与国内反对派之指责,平息政治动乱;二是改善政府形象,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外争经济援助,内缓经济危机。然而,现在发生的事态却为德尔瓦列始料不及,这似表明,在巴拿马当局内部,反美强硬派的势力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从目前来看,美国碍着巴拿马运河的安全而有“投鼠忌器”之虞,不大可能对巴拿马采取军事行动。保持巴拿马的稳定一直是美国对中美洲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不致轻率动作。但是,强硬派在巴拿马的执政,将成美国心头之患,不能排除美国对巴拿马采取其它制裁措施的可能性。反之,诺列加看来也不会在美巴关系上走得太远,因为这也是巴拿马的经济与安全利益所系。
(本报墨西哥城二月二十六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七党联盟提名沙阿为临时政府领导人
新华社伊斯兰堡2月26日电 阿富汗抵抗力量人士今天说,阿富汗7党联盟提名工程师出身的阿赫默德·沙阿为即将成立的阿富汗临时政府的领导人。
这位人士说,阿赫默德·沙阿的提名是由阿富汗7党联盟领导人一致通过的。
阿赫默德·沙阿现年43岁,出生于喀布尔省,曾在喀布尔大学和美国分别获得工程学学士和民用工程学硕士的学位,曾在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大学担任教授。
据报道,在伊朗的8个阿富汗什叶派政党不同意7党联盟提出关于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建议。他们要求在未来的临时政府中获得与所有政党同等的代表席位。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副国务卿同印度总理会晤
新华社新德里2月26日电 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阿马科斯特26日在新德里向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通报了他在巴基斯坦进行的外交努力,即劝说巴基斯坦在不坚持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的情况下签署日内瓦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赞比亚通讯

  “铜矿之国”的经济复兴
本报记者 李文政 新华社记者 陈鹤高
在经济危机冲击非洲大陆的情况下,以卡翁达总统为首的赞比亚政府,克服困难,努力复兴经济,使国家经济形势日趋稳定。
采矿业是赞比亚经济的支柱,铜出口占其外汇总收入的95%。70年代和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发达国家为转嫁经济危机,大幅度提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第三世界国家蒙受巨大损失。在这种形势下,赞比亚铜价暴跌,再加上连年大旱和农业歉收,造成外汇收入锐减,外债猛增,粮食不能自给,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经济困难的挑战,赞比亚开始经济调整,探索复兴的道路。1984年,赞比亚政府放开物价和利率,减少政府补贴和福利开支,调整支付外债期限,限制工资增长速度,并于1985年实行外汇拍卖制度。这一系列政策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果。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在连续多年下降后,增长3.4%,其中农业增长3.1%,粮食生产出现转机。可是,由于对国际市场的信赖以及国内供求关系不稳定,赞比亚经济在刚刚复苏之时又出现了严重的消极现象:两年中货币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率达60%,外债增加到51亿美元,出现了高赤字、高利率,经济复苏受阻,人民生活受到影响。
高通货膨胀率是社会不安定的直接根源。赞比亚政府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相对稳定货币价值,一是利用本国资源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1987年5月,赞比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稳定货币价值,控制银行利率和限定外债偿付的百分比等新措施。新的复兴政策强调要利用本国资源,增加企业赢利和再生产能力;扩大出口,争取更多的外汇收入;理顺生产与消费结构,建立小工业及乡村企业。政府试图通过上述政策达到增加生产、稳定经济的目的,进而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两年内达到2%。
赞比亚政府始终把发展铜业生产放在经济的首位。1987年,政府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帮助大矿提高产量,一方面注重发展小矿山。同时,政府决定与其它国家合资开采新矿。在外汇分配上,优先照顾铜矿。1987年第三季度铜产量达12.5万多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万吨。政府争取在两年内把铜产量提高到50万吨。
另外,赞比亚为发展农业也正采取一系列措施,诸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投资,向农民发放优惠贷款等等。
赞比亚人民已在经济复兴的道路上起步,只要他们艰苦奋斗,采取合适的政策,经济复兴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总统拒绝访印邀请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2月27日电 据此间报道,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已拒绝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邀请他访问印度讨论阿富汗问题。
据报道,这两位领导人昨天已进行了电话联系。齐亚总统对他不能访问印度表示遗憾。同时,他又邀请拉·甘地总理访问巴基斯坦。
据新华社新德里2月25日电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已邀请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访问新德里。这项邀请同当前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和平努力有关。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卢泰愚的难题
本报记者 徐宝康
2月25日,卢泰愚接替全斗焕宣誓就任南朝鲜第13届总统。舆论普遍认为,卢泰愚面临的是困难重重的严峻形势。
卢泰愚19日公布了新内阁名单。新内阁保留了上届内阁负责外交、内务、法务等重要部门的8名成员,并有6人来自军方,其中包括起用被认为是“强硬派”人物的前武装力量指挥官吴子福为国防部长官。难怪反对派一针见血地指出,与其说是“组阁”,不如说是“改阁”。连共同社记者也认为它只是一个“过渡内阁”。人们记得,卢泰愚在竞选时曾许诺要组织朝野“联合内阁”,而今却自食其言,强行组成民正党“清一色”内阁。对此,在野党决不会善罢甘休,必将伺机发难。
根据新宪法,今春将制定国会议员选举法和进行新的国会议员选举。执政的民正党总裁卢泰愚,在总统选举时虽然获胜,但得票率只占36.6%。这意味着民正党只有在议员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席,卢泰愚才能摆脱“少数派总统”的困境。因此,在议员选举中谁胜谁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卢泰愚的政策走向。目前,朝野围绕选区的划分和席位比例问题始终未能达成协议。尽管卢泰愚声言“不管通过哪一种版本”,“我们将取得国会选举的胜利”,但是人们注意到,金泳三和金大中已于23日达成在野党联合协定,他们决心联合起来在议员选举中同民正党决一雌雄。这对卢泰愚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威胁。
为了控制局势,卢泰愚今后有可能象其前任一样,依靠美国和南朝鲜军人的力量,这将激发南朝鲜人民的反美情绪,加剧反政府的斗争。最近以来,围绕着美国同南朝鲜贸易摩擦等问题,在野势力和青年学生群情激奋,不断展开示威斗争。此外,一些大学生和市民还要求卢泰愚对“光州事件”负责,指责他在选举中舞弊,而工人求生存、争民主的斗争也出现了重新高涨的迹象。看来,摆在卢泰愚面前的难题实在不少。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葛罗米柯结束对匈牙利访问
匈苏两国二十六日就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结束访匈发表联合公报强调,苏联的变革与匈牙利去年制定的振兴经济和社会纲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这为广泛发展匈苏关系提供了新的条件。
葛罗米柯是本月二十三日抵达布达佩斯访问的,于二十七日离匈回国。
  中非经济共同体开首脑会议
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第四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二十六日晚在扎伊尔首都金沙萨开幕。
这届首脑会议将讨论共同体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合作问题。
中非国家共同体执行主席、加蓬总统邦戈和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在开幕会上发表讲话。
  舒尔茨结束对约旦暂短访问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在结束了对约旦的数小时访问后,二十七日离开安曼前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继续寻求对美国关于中东和平“新”建议的支持。
舒尔茨是二十七日上午从以色列飞抵约旦首都安曼的。
  南朝鲜军人向北方哨所开枪
据平壤报纸报道,二月二十六日十五时二十五分左右三十多名南朝鲜武装人员在军事分界线中部西方山西南面的非军事区内用自动武器向北方民警哨所开枪射击,严重地威胁北方执勤民警的人身安全。
报道要求南朝鲜接受北方的一再警告,不要进行冒险活动。
  法国一军舰结束访问索马里
法国印度洋舰队旗舰“马恩”号结束了对索马里历时四天的访问,二十七日离摩加迪沙驶往吉布提。
这艘一万五千吨的法国军舰二十四日到达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港以前曾在海湾执行为油轮护航任务。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塞拜疆部分居民要求并入亚美尼亚
戈尔巴乔夫呼吁两地人民要保持克制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族人冲突造成伤亡
新华社莫斯科2月26日电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今天就阿塞拜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居民要求并入亚美尼亚共和国事件发表呼吁书,要求这两个加盟共和国人民加强友谊,表现出公民责任感和克制。
戈尔巴乔夫的呼吁书是正在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首都埃里温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多尔基赫通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宣读的。戈尔巴乔夫在呼吁书中说,挑起民族纠纷和不信任,只会妨碍现有问题的解决;苏共中央将举行一次全会来专门讨论民族政策,制订解决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问题的具体措施。
据苏联出版的资料,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在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境内,同亚美尼亚不接壤,成立于1923年7月7日,80%以上的居民是亚美尼亚族人。
本月11日起,该自治州贴出传单和开大会,要求并入亚美尼亚共和国;20日,自治州的一批苏维埃代表集会通过了决议,也要求并入亚美尼亚。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市,也举行了类似集会。这个要求已被苏共中央否定。自治州委第一书记克沃尔科夫因“工作中犯错误”被解除职务。目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多尔基赫正在埃里温,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拉祖莫夫斯基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一副主席杰米契夫正在自治州首府斯捷帕纳克特处理动乱事件。
新华社莫斯科2月27日电 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多尔基赫在亚美尼亚电视台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要求并入亚美尼亚共和国一事发表讲话,透露该州的亚美尼亚族人同阿塞拜疆族人发生冲突,并有人员伤亡,但未提供伤亡人数。
今天收到25日的亚美尼亚《共产党人》报刊登了多尔基赫的电视讲话。他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的局势“正趋稳定”,但在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埃里温“情况却未改善,继续举行有各阶层居民代表参加的人数众多的群众集会,这使市民的生活复杂化起来”。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安哥拉国家电台25日晚在广播国防部的一项声明中说,南非军队在向安哥拉南部两座城镇进攻时使用大炮和出动飞机进行狂轰滥炸,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亡。
△苏联在公众抗议下决定取消在乌克兰建造一座核电站的计划,并将拟议中的第二座核电站改建在人口稀少的地区。
△西班牙政府同巴斯克民族和自由组织于上周末开始的对话因一企业主被绑架而破裂。
△美国国防部26日说,越南政府已同意于下周把在越南战争中失踪的26名美国士兵的遗骸交给美国。
(本报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