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评论

  住房改革与观念更新
胡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是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位伟大诗人从自己的痛苦生活中为众生而咏叹的火热的希望。
这种希望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迄未实现。到了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问题本该能予解决,却又由于“种种原因”,仍然使得天下“寒士”以及其他许多人士常常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之叹!
住房紧张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成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人们注意的一个焦点。
靠原来的住房制度怎么也解决不了住房紧张,更刹不住这方面的不正之风。
怎么办呢?所喜住房制度改革终于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了。
各地的“房改”方案究竟如何?何时出台?如何试点?如何逐步铺开?如何加快步伐……诸凡此类具体内容,非本文所要说,也是本文说不了的。这里只想说一点:改革住房制度,非更新观念不可。盖改革必有阻力,而那阻力,除来自某些既得利益者之外,大抵来自与改革不相适应的观念。改一改、革一革这类观念,未始不是这场改革应有的任务。
拿“房改”来说,既然它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那么,在住房问题上与商品经济格格不入、甚或风马牛不相及的观念,恐怕是务需改革一番的了。
——总以为既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住房子理应由国家分配,而且房租理应是低低的。哪有自己多掏钱交高房租,甚或掏更多的钱买房来住之理?
这种道理,好像很有点“社会主义”味道,其实,细细想去,却是供给制思想。战争年代,物资匮乏,不得不实行供给制,于是凡参加革命之人,衣食住行,概由“公家”供给。这在当时当地是必要的。但是,久而久之,这种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似乎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模式了。以致建国已近四十年,在城市住房问题上仍然必须是“公家”分配房子,住户只付很低的房租。似乎必须如此才算是社会主义的天经地义。
殊不知在发展商品经济这个总目标下,这种道理实在不能成其为天经地义了。商品经济嘛,住房子,理应和其它消费行为一样,进入商品化的轨道。钱多的多住房,钱少的少住房,愿意多住房的就多出钱,愿意多要钱的就少住房。房子既成为商品,也可以花钱把它买下来。总之,想解决住房问题,不能总靠“公家”造、“公家”配。倘泥于此而不化,则再造多少“广厦”也不够分配。我们需得从原来的思想框框中跳开一步,把住房子的概念与商品经济思想挂钩而与供给制思想脱钩。这样,住房制度的改革就容易转动,住房这项消费才能趋于合理。
——什么级的干部规定住多少面积的房子,“官”越大,房子住得越多、越好。这也是一条所谓社会主义的天经地义,多少年来牢不可破,近些年来且愈演愈烈,竟致成了群众不满的一大话题了。
倘把这种观念放到商品经济领域中去考察一下,那就不难识别它到底是哪家的天经地义。原来它乃封建等级制度之残余影响而决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有之义。封建制度下才是衣分五色,食分九等,乘车住房都品位分明、不得僭越的哩!中国的封建主义思想影响源远流长,生命力特别强,我们这套按干部级别分配住房面积的制度,其实是在供给制中掺和了封建等级残余影响的畸形产物。如果到了当今改革浪潮汹涌澎湃之时,还在那里奉这种规定为住房制度的准绳,恐怕是大大地不对头了。
这里有一个理论问题需要弄清楚,那就是,商品经济有一个要求,要求消费品的分配应该货币化。工资分等级是应该的,工资的等级要按劳动的复杂程度、责任的轻重程度更多地拉开档次,更是应该的,因为它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但是无论领取哪一级工资的人,其一切消费——无论衣食住行、学习娱乐、劳动服务、生老病死……都应该从自己的工资和其他劳动报酬中开销,而不应该由国家按“干部级别”之类的标准,给予工资以外的、分等级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供应。以住房而论,不搞住房制度改革,也就罢了;既搞住房制度改革,那就要弄弄清楚。譬如像报纸上已公布的旧房超标加租这项改革,你那个“标”按什么来定呢?难道还要像原来那样,什么级规定可住七八间房,一百几十平米,什么级规定可住五六间房,近一百平米,什么级规定可住三四间房,五六十平米?如果按照这些规定,是不是这些干部都要超过了这些规定的住房面积才加租呢?显然,这是不合商品经济、消费品分配货币化之理的。试想,往上类推,许多级别更高的干部,还规定住宅里有会客室、会议室、办公室、工作人员服务室、甚至还有运动室、游泳池……,超过这些“标准”加租,那就恐怕只剩下摆一张床的地方才由他自己掏钱了;而往下类推,则平头老百姓的现实状况是人均才住得三四平米、五六平米,超过这个“标准”加租,那么恐怕除掉摆一张床的地方都要额外掏钱了。倘若按此搞“房改”,那还有什么改革的动力呢?既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那么在住房商品化面前,就应该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例如都以市里平均住房面积为标准,超过这个标准都要加租。往后,住多住少,不看官大官小,只看花钱多少了。这恰恰不是平均主义,而正是商品经济的出发点。
——还有另外一条,虽然不好意思说是社会主义的,却也往往被视作天经地义,奉行不误。那就是,替儿子孙子、旁及女婿外孙等等谋取房子。报纸上不是发表过这样的调查吗?多少家几代同堂挤住一间房;某些新建大楼里却有多少套房子长年锁着无人住,一查户口,户主原来是个两三岁的孩子!孩子自非什么级的干部,他之所以能“配”到房子,自非乃祖乃父之力莫办了。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干部变着法儿没完没了要房子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盖了多少房子而住房紧张问题始终解决不好的原因之一。
替儿孙置家业,这不是封建的、小农经济的观念,还是什么呢?从秦始皇之想从一世传至万世,到高老太爷之辈始终为这房那房的子孙“操心”,以至当今许多农民的一大心愿仍然是攒钱替每个儿子盖好三间房。这种一脉相承的思想根源是多么绵长!而它也未始不在我们一些共产党干部的头脑中土生土长。如今到了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年代,实在应该摒弃那种“承基”、“承业”、“承宗”的小农经济宗法社会的观念了。做子女的应该自食其力,自住其房,工资还低只能暂且少住。做父母的应该鼓励子女自立。有些国家,年轻人十八岁便不再依靠父母,并以此为荣,以此为正常,有什么不好?当然,有人想在住房方面帮子女一点忙,那也行,那就请你拿钱帮他租,帮他买;不能仗势、弄权、靠关系网,替他向“公家”去要。
在住房问题上与商品经济不相适应的观念,想必远不止此。而此类观念,住房的有,管房的有,说不定正在操持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些同志也会有。这也不足为怪,偌大的一项改革来临之际,倘若没有矛盾,没有震动,人人若无其事,无动于衷,那岂不是没有什么改革的味道了?
住房制度改革是一件大事,与人人息息相关。倘能在这一改革中真正地使住房进入商品化轨道,将可以正确地引导和调节消费,将可以减少在这个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将可以缓解人们在这方面的众多意见。这需要大家努力。而在这方面的观念能否更新,当属事关成败的重要一着,不可不正视之。


第5版(理论)
专栏:

  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
俞吾金
党的十三大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从十三大报告中可以看出,改革问题在我们党的心目中已上升为一种自觉的理论意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改革不再是偶尔采取的应急措施,也不再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夭折的权宜之计,相反,它成了百年大计,成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成了推进一切工作的基本动力。
时至今日,我们再也不能泛泛地谈论改革这个字眼了,而必须从理论上对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历史作用作出比较系统的思考和说明。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历史的发展表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时期结束以后,都面临着一个巩固政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毋庸讳言,推动前一个历史时期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是阶级斗争,那么,推动后一个历史时期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又是什么呢?就我国来说,尽管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曾经对此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但是,八大以后的历史事实说明,我们并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仍然把阶级斗争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基本动力,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阶级斗争为内容的政治运动,使得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长期没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十三大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中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提法,就蕴涵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的深刻的思考。这一提法表明,在建国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这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思想仍然从属于第一次飞跃之下,即仍然坚持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思想路线。在“文革”中,这一思想路线的发展在逻辑上达到了顶点。“文革”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果看不到阶级斗争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而依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十年浩劫迫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重新进行思考,我们终于认识到,真正的动力是改革。正如十三大报告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才得出的极其重要的结论。事实上,目前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中,也都根据本国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改革。改革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但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生产关系方面,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的比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还很不成熟;在上层建筑方面,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还存在不少弊病,官僚主义也比较严重,从而大大地束缚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这种局面,要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大幅度的发展,就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改革中,我们必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全面改革。改革不仅涉及到经济体制方面,而且涉及到政治体制、观念、文化、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要言之,改革是整体上的调整和转换。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又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地搞“一刀切”,而要注重试验,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
第二,改革兼有破除和建设的含义。它既要坚决地破除或矫正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又要积极地培育和建立发展生产力所必需的新组织、新机制和新规范。后一方面的任务更为艰巨,因为对新组织、新机制和新规范的扶植,必然会引起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从而出现矛盾和阻力。全部问题在于,要敏锐地推进那些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东西,不为那些披着新外衣的旧东西所迷惑。
第三,改革必须经得起考验。正如婴儿诞生时必然从母腹中带出一些脏东西一样,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某些方面的脱节,必然会出现种种消极的现象,如偷税漏税、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执法犯法、贪污盗窃、道德败坏等。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经不起考验而改变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也不能停下改革和建设专门去打扫灰尘,必须把反对这些消极现象的行动寓于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改革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性的活动,有可能走弯路,也可能出现某些挫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改革以无谬误的方式进行。改革是长期的,它必须经受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改革是使民族精神获得新解放的唯一途径
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这一精神是与它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由于长期以来的封建传统的影响,加上建国以后我们错误地把一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对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造成了经济体制的单一化、僵化和政治体制的权力过分集中化。与此相应的则是民族精神的保守化、狭隘化和僵化。保守化指小生产式的谨小慎微、不敢进取的保守心理;狭隘化指满足于一孔之见,缺乏博大的胸怀和开拓精神;僵化则指观念上的封闭和老化,缺乏民主、自由的气氛和新思想的闪光。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依靠像“文革”这样大规模的政治运动,不但不能更新民族精神,反而会把民族精神中原来保留着的好东西破坏殆尽。正如十三大报告所强调的,只有改革和开放才能冲破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束缚,冲破长期以来窒息人们思想的旧观念的束缚,使民族精神获得新的解放。经过九年改革的洗礼,积极变革、勇于开拓、尊重民主、讲求实效已蔚成风气,许多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新思想也涌现出来,反过来形成了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舆论力量和价值观念。改革更新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人民的创造力,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
改革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以前,有些人习惯于以僵化的观点,即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观点来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因而总是把它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现在我们必须在视角上有一个根本的转换,即要从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的角度来看待并理解四项基本原则,这样,它就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比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条,并不是要我们固守“穷社会主义”、“吃大锅饭”这样的信念,而是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改革中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又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条,也不是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以教条主义的方式去大谈特谈阶级斗争,而是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此等等。由此可见,不能以静止的目光来看待四项基本原则,而必须从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出发,对它的社会历史内涵作出新的阐释。


第5版(理论)
专栏:

  求解人之谜
——《人学丛书》序言
李连科
古希腊传说中的斯芬克斯问道:“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俄狄浦斯猜对了:“是人”。他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然而,人又是什么呢?如果根据斯芬克斯的说法,应该给人定义为“依次用四条、两条和三条腿走路的动物”。这种对人生历程的现象描述,当然没有触及人的本质。俄狄浦斯的悲剧结局,说明他并未猜中斯芬克斯之谜背后的人自身之谜,不了解人和人的命运的底蕴。
从古至今,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始终不懈地追求和奋斗着。在探寻外部世界秘密的同时,人们不时地反观、反思自身,试图揭开这个令人困惑的人之谜。人类认识史,是人对世界之谜求解的历史,也是人求解人之谜的历史。相对于浩渺无际的大宇宙,人被称为小宇宙。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思维存在物,同大宇宙一样蕴含着无穷的奥妙。人,是日常的、普遍的社会意识的内容,更是科学认识和哲学思维的对象,因为必须凭借科学和哲学的理性力量,才能洞察作为小宇宙的人和人与人的关系,把握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关系。
所谓人学,不是指某一门具体科学,而是一个广泛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领域。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它“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8页)。人的科学包括人的自然科学、人的社会科学和人的思维科学。人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和哲学学说的总和。人是历史的人,人有人的历史,人之谜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深邃。人学因此成为古老而又常新的、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学问,人之谜无疑是科学和哲学永恒的课题。
整个人类历久不衰地求解人之谜的过程,在每个人一生中以不同形式重演着。人类认识的历史成果,正是在人们这种重演之中得以传递、吸收和保留。就是说,在人类文化摇篮里长大的每个人,都得在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理性去审视和求索人之谜的谜底。人在何种程度上解开这个亘古长存的人之谜,事关人追求的目标、选择的道路、事业的成败和生活的幸福。虽然谁也不能指望自己完全解开这个难题,但都不能不尽力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中去体味和探究人的奥秘。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迫切需要对人和人学的全面、深入的研究。现代化是人的愿望和要求,要靠人的艰苦努力去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当代的人和后代的人。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怎样才能作为现实的主体,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生活和历史,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保持和发展人类文明?这已不是局部的、地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当代的人之谜。以此为研究对象的人学没有国界,全球性的问题只有在全球的即全人类的范围内才能解决。
《人学丛书》力求发挥各界、各学科协作的优势,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展开对于人、自我和主体的科学和哲学的探讨,介绍和评价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人学思想、著作和人物。透过这些窗口,可以看到人们求解人之谜的精神劳作,看到这一永恒之谜的古代解、近代解和现代解,以及可能的未来解。希望这些研究和评述会有益于正在思索人生之谜的青年朋友,有益于虽已不年轻但仍怀着青年般的求知渴望不断进取的中年和老年朋友。愿大家的努力有助于我们国家和人民再度崛起,自立于21世纪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视角探索人的问题,对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人学思想进行评介,肯定会出现理解上的差异,甚至可能出现某些对立。至于对国外有影响的人学著作的翻译,更只是一家之言。然而,这些都服从于一个总目的:为建立一个正确的、不断深化发展的人学体系准备思想资料。这可能也是读者对我们的期望,但愿我们没有辜负这一期望。
(李连科主编的《人学丛书》将由吉林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新思维与新战略》
作者:王纪宽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新的角度,颇有见地地研究和探索了我国当前应予重视的新思维与新战略。作者的探索,围绕着三个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士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一是当前的时代有哪些新的特点?二是正在掀起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应采取什么对策?三是在通向二十一世纪的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将有哪些新变化?本书立意新颖,论述精辟,对启迪人们智慧、进行新的思维、作出各项科学决策有指导作用。


第5版(理论)
专栏:

  《谁是未来世界的强者》
主编:卢继传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论述了现代科学技术中心的几次转移,如何促进了一些地区和国家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由落后变为先进,弱者变为强者。书中展示了当代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态势和未来世界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介绍了各国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而采取的对策,并试图回答如何使中国重新进入世界科技先进行列这个人们强烈关注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