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缓慢的中美洲和平进程
  姚春涛 郭伟成
西半球热点——中美洲的局势,一年来在整个国际形势进一步缓和的影响下,也朝着政治解决的方向发展,但进展缓慢,近来又出现某些曲折。
尼加拉瓜问题是中美洲紧张局势的一个突出点,曾经被说成是“动乱的策源地”、“热点中的热点”。今年年初,政府军同反政府武装之间的战斗十分激烈。但3月间,双方通过直接谈判达成了临时停火协议。双方基本上遵守协议,停止了战斗。6月份以来,尽管反政府武装不肯放下武装,而且谋求永久停火的谈判又几经挫折多次中断,但政府方面仍坚持通过谈判实现和平的立场,多次单方面宣布延长停火。目前,反政府武装由于得不到美国的继续援助,弹尽粮绝,内部分裂,其残余势力大部已撤至洪都拉斯境内。因此,尼加拉瓜内战战场上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平静,给该地区的和平也带来了某些希望。
萨尔瓦多的形势虽然仍动乱不止,政府军同游击队之间的武装冲突有时规模还不小,国际舆论也将它视为中美洲地区紧张局势的症结之一,但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反战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局势也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在危地马拉,由政府、政党和教会代表组成的民族和解委员会成立一年多来,在促进国内和平、沟通政府同游击队之间的对话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一些国内有武装冲突的国家战事减少的同时,中美洲地区国与国之间的摩擦总的来说也趋于缓解。尼加拉瓜同洪都拉斯边境的局势,今年年初一度紧张,双方陈兵边界,剑拔弩张。但事实上双方出于各自的考虑,谁也不愿真正诉诸武力。
中美洲地区出现的降温趋势在今年上半年比较明显。这自然与国际大气候的变化有关,但同时也应看到,国际社会、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1月15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大力支持中美洲和平进程。今年初,中美洲五国首脑再次举行会议,重申了结束战乱、恢复持久和平与稳定的政治意愿,决心政治解决这一地区的冲突。中美洲和平协议的文本是中美洲国家自己提出的。去年8月,这个协议的签署,也是中美洲各国冲破重重障碍而取得的成果。这个协议为和平解决本地区问题,规定了应该共同遵守和履行的准则。一年来,中美洲各国为使协议的条款得以实施作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和平协议的倡导者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桑切斯的贡献尤其突出。他四处奔波,寻求各方面对贯彻实施和平协议的支持;同时为本地区一些国家的民族和解牵线搭桥,疏通渠道。
但是,中美洲的和平进程毕竟是缓慢而有起伏的,今年下半年以来处于停滞状态,并出现了某些曲折。
在中美洲和平协议的诞生地危地马拉,那里的宗教团体最近发表声明说,战争状态没有结束,而且在近几个月内还显著地升级了。在萨尔瓦多,由于政府军拒绝了游击队提出的从12月23日起在圣诞节与新年期间休战8天的建议,游击队多次袭击了政府军。
实际上,自今年9月份以来,游击队的攻势已明显加强。
最近,尼加拉瓜与洪都拉斯的矛盾又有所加深。12月20日,海牙国际法庭决定受理尼加拉瓜对洪都拉斯的控告案。尼加拉瓜指控洪都拉斯参与美国对尼加拉瓜的干涉,为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提供庇护。在尼加拉瓜欢庆其外交胜利的同时,中美洲五国的和平进程却投下了阴影,因为洪都拉斯已经威胁要退出这一和平进程。
前不久,洪都拉斯宣布,将在新年期间与美国军队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演习。与此同时,萨尔瓦多政府已经要求尼加拉瓜撤回对洪都拉斯的起诉。萨尔瓦多外长阿塞维多表示,尼加拉瓜的行动将对预定要召开的中美洲首脑会议造成障碍。萨尔瓦多并要求尼加拉瓜停止对萨尔瓦多游击队的后勤支援,尽管尼加拉瓜多次声明,它只是道义上支持游击队,而不存在实际的援助。
中美洲和平进程的缓慢和反复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主要是大国对这个地区的干涉并没有完全停止。
一年来,美国里根政府坚持对中美洲的强硬政策,对尼加拉瓜施加军事、外交和经济压力,美尼矛盾未得缓解。苏联也未采取有利于和平解决这一地区问题的切实行动。因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要实现中美洲地区的和平,有关各方还需要进行长期艰巨的努力,特别是应当排除外来干涉,让中美洲各国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岁末国际大事回顾
●11月10日至24日,我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应邀对泰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祝贺澳大利亚庆祝建国200周年。这是李鹏同志就任总理职务后的首次出国访问,它表明中国重视发展同亚太各国的友好关系。通过访问,达到了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发展合作和维护和平的预期目标,访问获得圆满成功。
●11月15日,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正式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从11月12日至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第19次特别会议,商讨建国大计。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闭幕式上庄严地宣读了成立巴勒斯坦国的《独立宣言》,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会议还通过了《政治声明》,要求召开联合国主持下的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国际会议。声明指出,国际会议应在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和保障巴勒斯坦人民包括自决权在内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召开。会议通过的决议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和称赞。目前,已有90个国家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11月15日,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使用“能源”号大型通用运载火箭成功地把“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这是苏联经过多年研制、试验后首次发射的大型实用型航天飞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是无人驾驶的,全靠自动控制系统进入轨道、绕地球飞行、返回大气层和滑翔降落。此次发射的目的是对各种控制系统和航天飞机的结构等进行综合性试验。
●11月19日,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近百万人举行“团结友爱”大会,要求加强团结,尽快解决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自治省的民族矛盾,并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为了制止科索沃局势恶化,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曾于去年10月和今年8月两次决定派特种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
●12月1日晚,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向全国发表讲话,任命人民党领导人贝娜齐尔·布托为巴基斯坦新总理。第2天,贝·布托在新总统府宣誓就职,这是巴基斯坦也是伊斯兰国家有史以来通过民选而产生的第一位女总理。
●12月1日,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被称为“20世纪瘟疫”的艾滋病正在世界各国不断发生和传播,威胁着整个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到12月1日为止,全世界14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了艾滋病,患者总数达129385人。据该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受艾滋病感染的人数大约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
●12月1—3日,我国外长钱其琛应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的邀请正式访苏,同苏联外长就中苏关系正常化、双边关系以及广泛的国际问题,特别是柬埔寨问题,进行了3轮会谈,同戈尔巴乔夫总书记进行了两小时交谈。会谈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开始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新进程。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1988年世界航天事业的非凡发展
  新华社记者 迟守政
在1988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滚滚浪潮中,航天科技的发展与研究成绩卓著,因而特别引人瞩目。太空,已从大国军备竞赛的主战场正在逐步转变为科技、经济竞争的新舞台。
今年,苏联的航天科技又有新突破。12月21日,苏联航天员季托夫和马纳罗夫创造了太空飞行整整一年的新纪录;11月,苏联和法国航天员再次登上了已绕地球运行了1.6万多圈的“和平”号轨道站,这是苏联第14次同外国航天员的联合飞行;10月29日首次发射无人驾驶航天飞机成功;7月又接连发射了两个火星探测器。
美国也从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爆炸事故的严重挫折中恢复过来,先后于9月和12月发射了“发现”号和“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美国的航天事业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此外,欧洲航天局、中国等国和以色列也为今年的世界航天活动增彩添色。欧洲已把其推力最大的“阿丽亚娜”4型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入轨道;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被先进的“长征”4号火箭送上太阳同步轨道;以色列的发射卫星能力在世界上名列第8。
这些历史性的航天活动,标志着今年航天科技的最新进展,也反映了人类开发太空的决心和勇气。
美国航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永久性的载人航天站。
今年9月,美国已同它的11个盟国就建立航天站达成一项协议。航天站的总投资为230亿美元,计划于90年代中期可以移入居民。它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航天飞机。
美国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在今后50年内投资7000亿美元,加强对太阳系和地球环境的研究;开发太阳系,并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基地,移民定居,开创空间产业。
苏联在航天科技方面采取的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方针。
预计在1994年以前,“和平”号轨道站将建成由4个实验舱组成的、重约120吨的空间站。正在研制中的大型长期载人空间站将在本世纪末建成,使它成为太空工业和科技生产基地,成为开发月球和载人考察火星的跳板。苏联还准备在本世纪末或下个世纪初,用当今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能源”号火箭来发射太阳光反射镜、能量传输卫星和太阳能发电卫星。
欧洲航天局除参加美国的航天站计划外,今后12年将集资320亿美元用于研制“海尔梅斯”航天飞机、“阿丽亚娜”5型火箭以及载人太空舱。该计划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可以预料,欧洲的航天事业将有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日本自1970年第一颗卫星上天至今,已发射了40多颗卫星。
日本今年用于航天事业的拨款为22亿美元,比去年增加15%,不久前决定在北海道建立航天产业基地。目前,日本一方面参加美国的航天站计划,同时又致力于自己的H2大型火箭和航天飞机的研制工作。
预计日本航天飞机将于90 年代中后期投入使用,并将于201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长期载人航天站和航天飞机。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也会有新的作为,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将根据本国的实际需求,建立自己的航天事业体系。
航天技术如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它已成为面向21世纪高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开发太空主要是指利用地球轨道和太阳能,开发太阳系星球的矿产资源。由于太空具有失重、真空、超低温、超高温和无污染等独特的环境,因此,太空产业可为人类工业及科技带来革命性的进展:制造超合金和复合材料、医药的精制、微生物的大量培养、革新人类通信和大地资源勘探……
空间商品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据估计,到本世纪末,航天工业的年总产值可望达到650亿美元。目前仅卫星发射和制造就有141亿美元的市场收入,其中通讯卫星占了50亿,在未来9年内,仅用于测定农业收成和勘探矿产资源的遥感卫星业务就有72亿至90亿美元的交易。去年,日本航天工业制造商的销售总额高达52亿美元。
巨大的经济利润带来了空间商品开发的积极性和激烈的竞争。
美国已在全国建立起9个研究中心,以推进空间商品化的进程;有3500多家公司经营与航天有关的业务;政府还制定了鼓励空间商业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欧洲的“阿丽亚娜”空间公司到今年的6月底为止,已签订了49个卫星发射合同,大约占了卫星发射市场的一半。美国则占了50亿美元通讯卫星发射市场中的64%,但是正受到欧洲和日本一些公司的威胁。
面对激烈的竞争,“阿丽亚娜”空间公司一面成立销售推销部,研究国际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另方面则采取种种措施,企图阻止中、苏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欧、美、日等西方国家之间,表面上是通过国际协调,确立基础航天技术,但实际上各有打算,以期自己在市场上领先。(附图片)
9月2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新华社稿


第7版(国际)
专栏:

1月17日,阿根廷前兵变首领里科中校率领叛军在16日占领的科连特斯省步兵营地前准备战斗。这个营地距布宜诺斯艾利斯约325英里。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