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多种发展模式并行
  周象光
一年来,欧洲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来看,不论是改革政治、经济体制或完善现行的体制,各国都在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各国普遍认为,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一切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国家的改革已从经济管理体制扩展到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重视社会协商。在党政分开后加强了议会和地方政权的作用。在经济立法、精简政府机构等方面有较大进展。一些国家进行了重大的人事调整。在改革起步较早的国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旧体制交替并存的情况下,某些始料未及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使这些国家面临较大的困难。但是,它们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矛盾和问题会不断产生;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并采取稳妥的步骤,才能逐步克服困难,使改革取得预期的结果,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罗马尼亚继续执行1986—1990年发展战略,不断改进计划与管理体制,在全国企业推行总承包制,减少中央下达的指令性指标。实行利润基金分成制,使多劳者增加收入。对亏损企业进行了整顿。
南斯拉夫制订了新的经济政策,实行物价、进口、外汇三个市场自由化,向市场经济和市场经营方式过渡,使计划体制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让企业自主地面向国内外市场。与此同时,决定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联邦议会已通过了修改宪法的决议,正式颁布39条宪法修正案,为推进改革和摆脱社会经济危机创造了条件。
匈牙利为避免政策失误,今年提出了两个改革方案开展讨论。第一个方案步子较大,风险也大,试图通过结构改革使企业加强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二个方案则偏重于紧缩的政策。由于实行了稳定经济的计划,在改善外贸状况、抑制外债增长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出三条经验教训:要搞活经济,必须进行结构改革;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尚未协调之前,只能实行限制性的经济政策,但对企业要分别情况区别对待;为推行改革,必须辅之以政治思想工作。5月份召开的匈党全国代表会议,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班子,确定了全面改革的方针。
波兰政府今年初开始推行“价格—收入行动”计划。计划规定价格和工资均上涨36%,推迟取消食品补贴。由于对社会承受能力估计过高,又缺乏周密的配套措施,结果物价和工资都失去了控制,全国掀起抢购风,引起罢工浪潮,导致梅斯内尔政府引咎辞职。波兰统一工人党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新任总理拉科夫斯基表示,要坚决继续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但要避免采用可能激起社会反对的办法。波兰的教训受到各国的重视,一些国家认为,在价格改革问题上应持特别慎重态度。
保加利亚于年初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把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作为改革的核心,除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外,还要发展乡镇所有制、集团所有制、社会组织联合所有制和与外国合营的混合所有制。为落实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今年已把一批大中型企业的财产折价移交给企业。农业继续扩大承包范围,并把承包期限延长至50年,还规定上缴利润不超过总收入的50%。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为实现社会自治,已开始下放权力,改组机构,改变了地方行政建制,并规定了各级领导人的任期。
民主德国继续执行和完善符合集约化生产和科技革命要求的计划体制和领导体制,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采用新技术,加强企业自主权和责任心,并试行企业自筹资金和创汇留成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其实质是完善计划管理,改变过度集中的体制,在管理方面广泛运用经济手段。今年的中心工作是抓经济立法、扩大改革试点、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精简政府机构等四项任务。去年颁布的《国营企业法》、《农业合作社法》等已经生效,今年就《劳动法》草案开展了讨论。工业体制实行了改革,由三级管理体制改为两级管理制。试点企业逐渐增加,试点单位的产值,据上半年统计,已占工业总产值的30%,职工占42%。
阿尔巴尼亚提出,打破“凡是过去已决定的就是不可改变的”观念,把实践作为“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完善经济管理、改善生产关系”作为当务之急。在对外关系方面,主张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一年来,各国理论界比较活跃,对有关社会主义理论的许多传统观点重新加以认识,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涉及范围广泛,如计划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以及承包制、股份制和竞争机制等,还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所有制有哪些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党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一些国家还探讨了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实行政治多元化问题。理论界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展范围广泛的自由讨论,无疑将对各国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附图片)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以机械、化学、纺织与服装、食品加工和冶金等部门为主。图为布加勒斯特重型机械厂一角。


第7版(国际)
专栏:

  岁末国际大事回顾
●6月7日至9日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尔举行。17个国家的元首、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和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的公报是对1982年阿盟首脑会议提出和平解决中东问题非斯方案的重申和补充。会议的另一个特点是,积怨甚深的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双边关系明显缓和。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的关系有所突破,巴叙关系、约巴关系也都有了发展。
●6月15日,法国在南太平洋的属地新喀里多尼亚群岛上对立两派的领导人首次在巴黎会晤,8月再度会晤,就该岛未来的地位达成协议。11月6日,法国就新喀前途问题进行了公民投票,决定把新喀独立与否的问题推迟到1998年解决,届时由岛上公民投票决定。11月6日的公民投票为动荡多年的新喀展现出了和平的前景,但这种和平还是脆弱的。
●6月19日,海地武装部队总司令亨利·南菲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上台执政仅4个月的马尼加文人政府。不久,海地军队中下层官兵因不满南菲政权的独断专横和怂恿杜瓦利埃独裁政权时期的残余势力对群众进行恐吓和残害,于9月17日举行兵变,推翻南菲政权,由阿夫里尔上校就任海地新总统。
●6月25日,欧共体与经互会在卢森堡正式签约,决定建立外交关系。8月以后,欧共体又分别与苏联及东欧5个国家先后建交,9月底欧共体与匈牙利签署了经贸合作协定,与其它东欧国家就达成经贸协定加紧谈判。这预示着东西欧经济和贸易合作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6月27日—28日,欧共体12国首脑在西德汉诺威举行会议。会议发表了《完全实现欧洲一体化文件》,在统一货币政策合作上取得较大进展。多数成员国认为必须成立欧洲中央银行。会议一致同意在1989年6月马德里会议上讨论与此有关的正式报告。汉诺威会议的成功为欧共体在1992年底实现统一大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6月28日至7月1日,苏联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5000人出席了会议。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作了题为《关于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和深化改革进程的任务》的报告。戈尔巴乔夫建议成立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并设立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
代表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政治体制改革。会议是按公开性要求举行的,气氛活跃,最后通过了《关于苏联社会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等七项决议。
●从6月起直至9月,孟加拉国不断遭到暴雨的袭击,由此蒙受了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大水灾。全国3/4地区受淹,1000多人丧生,约3000万人无家可归,粮食损失达250万吨。洪水毁坏3000多公里的公路、200多座桥梁、1300多公里的铁路、1750公里的防洪堤坝以及800多万幢房屋。据报道,修复这些交通和城市设施至少要耗资7.9亿美元。孟加拉国的这场水灾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向孟加拉国伸出援助之手。


第7版(国际)
专栏:

6月5日,南非运输公司宣布重新雇用因罢工三个月被解雇的17000名黑人工人。图为工人们听到消息后欢呼斗争取得胜利。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美加自由贸易:现实与前景
  丁刚
今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加拿大执政的进步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连任,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遂成定局。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由加拿大进步保守党政府与美国政府于去年十月达成,定于一九八九年一月一日实施。其主要内容是,美加双方将在十年内取消全部关税和投资限制,并建立一个具有最终约束力的仲裁机构来处理两国间的贸易争执事宜。
这项协定已经美国国会通过,并由里根总统批准。在加拿大则因引起反对党的强烈不满而迫使执政的进步保守党政府提前举行大选,要求
“通过大选来决定这项协定的命运”。两个主要反对党均表示,一旦获胜,将撕毁协定,从而使得此次加拿大大选实际上成为一次“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公民投票”。
早在一九七九年,里根在竞选中就提出了实现美加自由贸易的设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北美这个大后方”。一九八五年美加决定正式开始谈判时,这个设想已经得到了加强。据分析,美国的打算是,以此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谈判,维护关贸总协定。“如果其他国家不修改贸易规则,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取消或降低关税,美国就同愿意这样做的国家签订类似协议。”这显然是要起示范作用。但是在美加谈判的两个年头里,美国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又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以及欧共体、日本等贸易伙伴的挑战。因此在美国看来,美加这对世界最大贸易伙伴除了结为一体以增强抗衡能力外似乎已别无选择。
加拿大方面也有自己的考虑。作为一个外贸占国内生产总值近百分之三十的国家,它过去一直依赖美国市场却又屡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马尔罗尼政府认为,如果没有这个协定,加拿大就有可能成为西方主要工业国中唯一缺乏有保障市场的国家。
经济界人士已经注意到,北美市场的统一将给美加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据世界经济研究所估计,由于协定的实施,到一九九九年,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额将增加十一亿美元,美国对加拿大的出口额将增加二十四亿美元。这个统一市场的形成亦会对世界贸易体系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美加两国持乐观态度的一些人士认为,在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的情势下,西方两个工业大国能达成这项协定,使世界最大的统一市场成为现实,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他们还强调,这个协定较好地解决了服务贸易这一难题,并且涉及了关贸总协定尚未涉及的取消投资限制的问题。里根政府也声称,它具有一种“榜样”的意义。
但是,也有不少人对这项协定的前景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这个协定实际上很难推动贸易壁垒的消除,其“榜样”的力量亦是十分有限的。在刚刚闭幕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中期审评部长级会议之前,美加双方都乐观地强调,这项协定的达成将会促进这轮谈判,“抹去笼罩着这次会议的阴影”。结果这次部长级会议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还应当看到,这个协定是在美国贸易政策从强调“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而发生根本变化之时出台的。它本身难免带有“自我保护”色彩,也就有可能会从一个推行“自由贸易”的榜样变为一个争取“公平贸易”的筹码。根据一些专家的预测,协定的实施会使美国,特别是加拿大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区域化。一般来说,区域内部贸易壁垒消除之后,区域内部贸易可自由流动,经济便可趋于内向。
这一点也反映在人们对将于一九九二年建成的欧洲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的看法上。
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的信号,正在寻找对策。
从整体上看,这意味着世界贸易将可能趋向于集团化、区域化。美国专家据此估计,从现在到本世纪末,增长最快、效益最高的将是集团和区域之间的贸易。贸易壁垒不会消除,而是从国与国之间转为集团与集团、区域与区域之间。当然,世界贸易的集团化、区域化趋势现在还刚刚开始。能否形成,目前还很难说。即使能够形成,也必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可以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出现是当前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反映;而与此同时,它又加强了这一发展变化的趋势。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原因也就在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