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8-11-18

1988-11-18新闻联播 文字版

李鹏总理与霍克总理会谈 中澳签署两项经济协定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李鹏总理与霍克总理会谈<br/> 中澳签署两项经济协定<br/> 本报堪培拉11月17日电 记者王荣久报道:正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说,他希望中澳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和开拓一些共同感兴趣的合作领域。<br/> 李鹏总理是在今天下午同澳大利亚总理罗伯特·霍克举行大组会谈时作上述表示的。会谈中,两国总理对澳大利亚将使用中国运载工具发射通讯卫星的合作项目表示满意。<br/> 今天下午的会谈主要就双边关系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说,他的国家重视同中国的关系。澳大利亚高兴地看到,澳中两国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澳大利亚希望进一步发展这种合作关系。这对双方都有益处。<br/> 霍克还说,澳中两国贸易关系基础牢固。贸易额呈现增长趋势。澳政府愿意增加对中国的出口,也鼓励进口中国商品。<br/> 李鹏总理说,中澳两国关系发展很好。我们希望继续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李总理告诉霍克总理,由于中澳两国近年来贸易发展很快,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br/> 双方都表示,欢迎对方到自己国家投资。两国将在业已存在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努力,进一步发展经济、贸易和技术等方面的合作。<br/> 会谈是在澳大利亚议会大厦进行的,气氛亲切、友好。两位总理对会谈结果表示满意。<br/> 据新华社堪培拉11月17日电 (记者徐耀林)中国和澳大利亚今天下午在这里签署了避免双重税协定和渔业协定。中国总理李鹏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出席了签字仪式。<br/> 中国外长钱其琛代表中方签署了这两项协定。澳国库部长基廷和初级产业和能源部部长凯林分别代表澳方签署了避免双重税和渔业协定。<br/> 避免双重税协定目的在于促进和保障彼此在对方的投资。<br/> 根据渔业协定,澳大利亚将允许中国派渔船在澳西北部沿海试捕鱼类一年,额度为4800吨。<br/> (附图片)<br/> 十一月十七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在堪培拉举行会谈。<br/> 新华社记者 崔宝林摄(传真照片)

李鹏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 畅谈我国内外政策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李鹏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br/> 畅谈我国内外政策<br/> 本报堪培拉11月17日电 本报记者王荣久、新华社记者朱云龙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这里的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了讲话,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问题。<br/> 问:总理先生,你对澳大利亚同东盟国家联合提出的关于柬埔寨未来的决议有何看法?中国是否能够同意波尔布特在未来的柬埔寨政府中将不起任何作用?<br/>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告诉大家,中国在联合国关于这个问题的决议上是投了赞成票的。关于未来柬埔寨的政权,中国的主张是以西哈努克为首、由四方联合组成。四方参加政府的人员由四方各自提出,而且需要由四方共同赞成。<br/> 问:请总理谈一下,你认为中苏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并且你认为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上成功的可能性如何?<br/> 答:首先,应该说,我们对苏联的改革是支持的,因为这个改革将有利于他们本国的人民。而且,你们也知道我们的国家也在进行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改革。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欢迎它的改革。至于它的改革前景,我想,会像任何改革一样,也会遇到困难,也许它的困难会比我们的大一些。<br/> 中国和苏联是邻国,我们之间有7000公里的边界线,因此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将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安定的建设环境。中国和苏联如果关系正常化以后,我们希望下一步能发展成为好的邻居。但是不会回到50年代的结盟状态。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和睦相处。中苏关系的发展不会影响同西方的关系。事实上,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同苏联的关系的。<br/> 问:中国对将于明年1月与达赖喇嘛举行的关于“西藏地位”问题的谈判希望得出什么结果?达赖喇嘛决定不再提“西藏独立”是不是一个突破点,从而导致在西藏进行改革?<br/> 答:我们中央政府准备和达赖喇嘛进行谈判。但是,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主权问题上,在“独立”问题上,是不能谈判的。至于你刚才提到的谈判时间问题,我们还没有作出决定。<br/> 问:对国际新政治秩序有什么看法?预计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新的国家组合?<br/> 答:首先,我们认为当前国际上出现了缓和的形势,这种形势无疑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由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后的世界应该是多极的世界。对于世界上现在出现的一些地区集团,我们认为都是和平的力量。这些地区的国家联合起来用一个声音同这些大国在国际间进行对话将是强有力的。我们对出现这样一种形势感到欣慰。<br/> 问:在中国同印度尼西亚恢复外交关系的进程中还有哪些障碍?您认为中国同印尼何时能恢复外交关系?<br/> 答:从中国方面来讲不存在什么障碍。如果印度尼西亚愿意的话,明天就可以复交。但是,很坦率地讲,现在印度尼西亚也许还没有下这个决心。这里面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在印度尼西亚有众多的华人,就是华裔印度尼西亚人。我们中国政府的政策是明确的。我们认为这些原来有中国血统的人到印度尼西亚后,他们的国家应该是印度尼西亚,而不应该是中国。他们应该在那里和当地的人民友好相处,为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繁荣作出贡献。另一个问题是那里有共产党。我们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是明确的。那里的共产党是他们国内的问题。我们和那里的共产党没有什么联系。我们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地同印度尼西亚发展关系。因为毕竟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大的国家。而且,它在50年代与我国有过非常友好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在万隆会议上得到确认的。<br/> 问:您是否可以详细地谈谈上午您和霍克总理都谈了些什么?<br/> 答:因为霍克总理还没有向你们谈会谈内容,所以,我不能太详细地讲。上午我们主要就国际形势进行了交谈。我们对世界上现在出现的缓和形势感到高兴,并希望这个势头继续发展。应霍克总理的要求,我较详细地向他介绍了中苏关系问题、柬埔寨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也谈到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系问题,以及等等其它问题(全体笑)。<br/> 问:据报道,中国已经承认了星期二在阿尔及尔单方面宣布的巴勒斯坦国。总理先生,你对于这个只有象征意义的巴勒斯坦国的承认是否意味着你们将承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承认的早已存在的以色列国。如果不打算承认,那么在国际上你们将起什么作用来导致中东的和平呢?<br/> 答:你提的这个问题不太确切。中国对巴解组织和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侵略行动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所以,对这次在阿尔及尔召开的会议上通过的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我们认为这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也是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重大胜利。所以我们对这次会议的成功表示了祝贺。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1月6日作了这样的表示。<br/> 中国和以色列之间没有外交关系。如果它不放弃侵略扩张政策,那么,我想中国和它就没有建立这种接触的可能性。<br/> 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回顾性的。我们知道,你年青时曾在周恩来总理家中住过。我们对中国的一些伟大领导人如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是很有兴趣的。你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对在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他们个人之间关系的看法?<br/> 另一个问题是展望性的。1997年中国和香港将统一,那么,和台湾什么时候能统一?<br/>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可能会使你感到失望。因为我并不知道你所需要的那些事情。我虽然认识周恩来总理,也受到过他的教育,但我一直是独立生活的。当我进入政界并接触高级领导人时,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去世了。我是一个电气工程师,也许你有电气方面的问题我可以回答。(全体笑、鼓掌)<br/> 第二个问题。1997年香港的主权将移交给中国,实行一国两制。至于台湾什么时候回归祖国,什么时候进行统一,我们有个方针:要统一,要与台湾实行一国两制,而且比香港更为优惠。至于说什么时间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回答不了。我想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家也回答不了。<br/> 问:1997年前,香港有很多移民,其中相当一部分来到澳大利亚,您对此有何看法?<br/> 答:对此我并不感到不安。第一,如果将来香港回归祖国以后,香港是稳定的,繁荣的,那么,我相信,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回到香港去。当今世界上,无论是技术,无论是经济,无论是人材,都是互相交流的。因此,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br/> 问:这是您首次访问澳大利亚。您说要向澳大利亚学习,经过几天的访问,您认为首先应该学什么?答:来到澳大利亚后,我感到这里的人民和政府官员都非常友好。这种对人民友好的好习惯,我们要学习。澳大利亚是个地域很辽阔的国家。从悉尼到堪培拉,感到在短短200年间把荒凉的土地变成如此繁荣。这是需要有一种开拓精神的,否则是不会达到现在这种状况的。我们要学习澳大利亚人民的开拓精神。

目前已有21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国际社会继续欢迎巴勒斯坦国成立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目前已有21国承认巴勒斯坦国<br/> 国际社会继续欢迎巴勒斯坦国成立<br/>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综合本社记者报道,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15日在阿尔及尔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后,阿拉伯和中东地区国家以及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纷纷发表声明,承认新诞生的巴勒斯坦国。<br/> 到目前为止,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有21个国家。它们是: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也门、民主也门、卡塔尔、约旦、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土耳其、印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斯拉夫和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br/> 据新华社联合国11月16日电 本届联大主席丹特·卡普托今天对巴勒斯坦国的成立表示祝贺,并说这将给中东地区的和平带来“更大的机会”。<br/>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巴勒斯坦解放全国委员会15日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和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之后,亚洲一些国家政府领导人纷纷发贺电,表示祝贺。<br/> 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巴基斯坦总统吴拉姆·伊沙克·汗、菲律宾外交部16日祝贺巴勒斯坦国成立。<br/> 日本外务省新闻发言人16日发表谈话,对巴勒斯坦国成立宣言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向实现和平迈出重要的一步”。<br/>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综合本社记者报道:巴勒斯坦国成立后,东欧一些国家表示欢迎。<br/> 民主德国外交部发言人认为,巴勒斯坦国成立将会推动持久、公正地解决中东冲突的进程。波兰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波将按国际法同巴勒斯坦国合作。罗马尼亚通讯社声明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更需加紧努力召开有关各方,包括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巴解组织和以色列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内参加的国际会议。保加利亚祝贺巴勒斯坦国成立。

也要让别人生存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也要让别人生存<br/> 文政<br/> 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的鹰派形象素来鲜明,然而,在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的时刻,他却哀叹:“巴勒斯坦国的成立就是以色列的毁灭”。这是颇为有趣的。<br/> 按照联合国有关决议的原则,巴勒斯坦人民宣布在自己的合法领土上成立自己的国家,完全入情入理。最近召开的巴勒斯坦全委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的《政治声明》明确接受联合国242号决议,承认中东地区所有国家有和平生存的权利。看来,沙米尔的“毁灭”之说实在是无的放矢。且大有危言耸听之意。事实上,以色列40年来不断发动的侵略战争吞并了巴勒斯坦的全部土地,使得100多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谁“毁灭”了谁,不是清清楚楚的吗?<br/> 巴勒斯坦国的成立,受到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主持正义的国家的欢迎。其中道理很简单:经过几十年斗争锻炼的巴勒斯坦人民具有勇于面对现实,顺乎历史潮流的智慧和胆略。他们主张召开中东国际会议政治解决争端的和平诚意,是沙米尔的一句胡言抹煞不了的。<br/> 沙米尔为首的利库德集团残酷镇压巴勒斯坦人民的铁血政策不得人心,而他至今仍没有改弦更张的念头。于是,借巴勒斯坦国成立之机,用“毁灭”之类的无稽之谈,煽动以色列人的民族感情,妄图以此驾驭舆论。此乃沙米尔的哀叹背后包藏的东西。<br/> 须知,奴役别的民族的民族,自己也不会是自由的。沙米尔如若继续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以色列人民也不会享受和平、安定的生活。沙米尔应该明白这样一层浅显的道理:自己要生存,也要让别人生存。这是阿以争端40年的历史结论。

紧凑·充实·愉快——李总理在堪培拉的第一天

第6版(国际)<br/>专栏:澳大利亚通讯<br/><br/> 紧凑·充实·愉快<br/> ——李总理在堪培拉的第一天<br/> 本报记者 王荣久<br/> 告别了雨中的悉尼,李鹏总理今天早晨乘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专机于当地时间9点15分抵达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李总理是14日到达珀思,然后从西往东一路参观访问了帕拉布杜和恰那铁矿,于15日晚到悉尼。一路访问给李总理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今天来到首都,使李总理的澳大利亚之行达到了高潮。<br/> 堪培拉,这座只有50多年历史的花园都市,到处洋溢着中澳友好的热烈气氛。特别是今天,天气放晴,白云朵朵,给中国客人的到访增添了情趣。李鹏总理和全体随行人员一到堪培拉,不仅被友谊的气氛所包围,而且立即和着首都人民生活的拍节,度过了紧张而有意义的一天。<br/> 9点15分,专机抵达堪培拉机场,霍克总理和夫人在舷梯旁热情欢迎李总理。9点40分,李总理来到澳大利亚新议会大厦前的广场,霍克总理为他主持了联邦政府的欢迎仪式。<br/> 接着,在议会大厦内举行中国政府向澳大利亚政府赠送礼品仪式。几分钟后,两国总理单独会谈,被记者们形容为两位总理促膝谈心。这是李鹏就任总理职务后第一次同霍克总理见面。两位总理年龄相仿,一见如故。据悉,他们主要就国际形势进行了交谈。<br/> 中午没有休息。12点45分,李总理来到澳大利亚全国新闻俱乐部。他先在这里同新闻界人士共进午餐。人们看到,李总理满面笑容,边吃饭边向大家点头致意。仅仅20分钟,李总理就吃完了饭,下午1点10分对记者发表讲话。15分钟后开始回答记者提问,一共有10位中外记者提出问题,有的问题很“俏”,李总理回答得也妙。整个大厅,不时发出笑声和热烈的掌声。记者招待会下午2点才结束。<br/> 李总理来不及休息,又去议会大厦出席中澳避免双重税协定和渔业协定的签字仪式。10分钟后,李总理和霍克总理开始大组会谈,直到下午5点半。<br/> 李总理回到下榻的海特宾馆换换衣服,马上又出发前往议会大厦,出席霍克总理和夫人的欢迎宴会,并在宴会厅观看了《龙腾澳洲》舞剧片断。该剧由悉尼华人组织“澳洲侨青社”主办演出,是澳大利亚20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在“天苍苍,地茫茫,龙抬头,呈吉祥。穿云破雾何处来?十亿神州……是故乡”的主题歌旋律伴奏下,再现了澳洲华人华侨的历史功绩,赞扬了中澳两国的友好情谊。<br/> 等到李总理休息时,已近午夜。李总理一天的活动是以分来计算的。紧凑,精确,充实,愉快。这是紧张的一天,高效率的一天。澳大利亚记者称之为“堪培拉效率”。<br/> (本报堪培拉11月17日电)

国际要闻简报

第6版(国际)<br/>专栏:国际要闻简报<br/><br/> 国际要闻简报<br/> 李根模就北南会谈致函李贤宰<br/> 朝鲜政务院总理李根模十六日致函南朝鲜国务总理李贤宰,建议十二月中旬举行北南高级政治军事会谈,全面缓和朝鲜北南政治军事对峙状态,并为举行北南最高级会谈创造条件。<br/> 信件正式建议,第一次北南高级政治军事会谈在板门店北方一侧的“统一阁”举行。双方代表团由七至九名组成,团长为副总理级,副团长为总参谋长级。会谈将商讨北方最近提出的一揽子和平方案,以及有助于缓和局势的其它任何问题。<br/> 国际刑警组织年会在曼谷开幕<br/> 第五十七届国际刑警组织年会十七日在曼谷开幕。中国、泰国、澳大利亚及美国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将着重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性合作,特别是加强国际通讯联络,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控制国际性的犯罪活动。会议将于本月二十三日结束。<br/> (本报专电)<br/> 国际红十字一官员在黎被绑架<br/>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一名瑞士官员十七日在黎巴嫩南部城市赛达被三名不明身份的持枪者绑架。<br/> 消息说,这位名叫彼得·温勒的瑞士官员的汽车在当地时间上午九点三十分遭到拦截,他被从汽车里绑架走。<br/> 消息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赛达办事处正在同有关当局进行接触,询问有关彼得·温勒的情况。目前尚不清楚绑架者的动机。 <br/> (据新华社)

里根总统会见撒切尔夫人 英首相欢迎美政府政策的连续性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里根总统会见撒切尔夫人<br/> 英首相欢迎美政府政策的连续性<br/>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6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在白宫的会见中表示,他们期待苏联能按照日内瓦协议于明年2月15日之前将全部军队撤出阿富汗。<br/> 在两位领导人会晤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负责欧洲和加拿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珊·里奇韦说,里根和撒切尔夫人讨论了全球性问题,其中包括经济发展、关税和贸易总协定部长会议、世界债务形势和全球环境问题。他们还就中东局势的最新发展和其他地区性问题交换了意见。<br/> 撒切尔夫人在和里根会谈之前对记者说,她欢迎美国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她说,这种连续性能使全世界感到稳定和满怀信心。

戈尔巴乔夫出访印度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戈尔巴乔夫出访印度<br/>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7日电 (记者王宪举)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乘飞机离开这里前往印度作为期3天的正式友好访问。他将在新德里出席苏联文化节闭幕仪式,接受印度政府授予他的“英·甘地和平奖”,并与拉·甘地总理等印度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举行四轮会谈。<br/> 据此间印度人士说,双方将讨论戈尔巴乔夫1986年11月第一次访印以来两国关系发展情况,并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相互合作方向。两国政府将签署核工业合作、农业和渔业合作协定以及长期贸易协定。<br/> 在国际问题方面,阿富汗、柬埔寨、苏中和印中关系,裁军和亚太地区合作将是双方会谈的主要内容。<br/> 戈尔巴乔夫这次印度之行也是苏联近期整个外交活动的一部分。法国总统密特朗将于一周后访苏。戈尔巴乔夫定于12月上半月访问古巴和英国,并将去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