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外国用户赞誉我国航天技术
酒泉卫星中心发射成功率世界居前
本报讯 记者何黄彪报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战士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发射成功率迅速提高,居国际先进水平,最近受到外国用户的高度赞誉。
这个发射中心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酒泉地区金塔县的浩瀚戈壁里,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导弹和卫星试验基地,担负着完成导弹、卫星的测试发射和主动段飞行测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事后处理等艰巨任务。30年来,他们首次用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近程弹道导弹,揭开了我国导弹试验史的第一页;之后,我国第一次自行研制的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枚“一箭三星”运载火箭、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次承揽为外国提供搭载业务的卫星,都是从这个中心发射的。据统计,他们共成功发射了多种型号的卫星19颗;试验发射各种运载火箭。战略战术导弹近千发,成功率达87%。其中,从这里发射的11颗可回收卫星,成功率达100%,居于世界前列。
这个中心的发射成功率之所以高,是由于拥有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指战员队伍。创建初期从祖国四面八方分配到此的许多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如今还有40多名战斗在试验第一线。数千名大专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已成为完成各项试验任务的中坚力量。
大力开展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是这个中心取得发射成功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从1976年到1987年,他们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404项,其中获全国、全军、国防科工委奖励的有107项。这些先进成果的获得,不仅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而且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增强了试验的能力,使中心发展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综合卫星发射基地,为祖国航天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这个中心已先后公开接待了美、法、联邦德国、瑞典等国代表团的参观访问。1987年至1988年,还分别为法国、联邦德国4个公司提供卫星搭载服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今年8月18日,联邦德国探空公司总裁霍夫曼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致电:“你们所体现的技术成就令人难忘,这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我水稻遗传育种研究重大突破
首次运用无融合生殖基因选育成功
新品种产量高抗逆性强可多代利用
本报讯 我国首次利用无融合生殖基因选育出不需年年制种、可以多代利用的无融合生殖水稻“84—15”,在世界上第一个把无融合生殖系水稻品种投入大面积生产试种,并取得明显的高产效果。最近,这项研究已通过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所作的鉴定。
所谓无融合生殖基因就是一种控制植物生育方式的基因,在它的操纵下,不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就可以产生种子。无融合生殖水稻“84—15”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陈建三副研究员等花了十年工夫,用种间杂交的方法选育出来的远缘杂种。该水稻品种的选育成功,填补了世界育种史上用无融合生殖基因固定远缘杂种优势,并把它直接用于生产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继矮化育种、三系杂交水稻、花约组织培养之后,又在第四个领域里取得世界领先成果。
这种无融合生殖水稻株型紧凑、剑叶挺拔、穗大粒多,早熟抗倒,适应性较广泛,且抗性较好(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由于这一品种无需年年制种,因此省种省时,减少投入,杂种优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优于杂交粳稻或相当于杂交粳稻,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近年来,在全国9个省、市所进行的2至4年的试种结果表明,“84—15”本身具有很高的丰产性,1987年在河南偃师县品质比较试验,第六代稻种亩产792公斤,比对照“郑粳107”增产22.2%。1988年在黄淮、江淮地区试种第七代稻种3万亩,单季亩产普遍在550—600公斤,在长江流域作双季晚稻亩产500公斤左右,比当地品种增产10%至15%以上。
专家们认为,应加强全国性多学科的协作攻关,深入探讨遗传机理,扩大种植面积,逐步建立完善“84—15”的模式化栽培技术,使这项重大成果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周弘 李春华)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增加财政拨款 发动群众捐资
穷县湄潭已无危险校舍
本报讯 记者胡跃平报道:地处贵州边远山区的湄潭县,通过多渠道集资改善办学条件,仅3年多时间,全县就完成了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和维修工作,受到国家教委和财政部的表彰奖励。
湄潭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县。县委、县政府认为,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缺乏,素质差。于是,他们坚持把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振兴经济的基础工作来抓。5年来,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从1983年的283万元增加到1987年的513万元;此外,县财政还投入了378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同时,湄潭县广泛发动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料献料,通过多渠道集资的办法来改善办学条件。永兴区委将区里唯一的一辆汽车卖掉,将所得资金1万多元全部用于永兴一小修建教学楼。解乐乡两年来发动群众集资、献工献料价值8万多元,在乡里修建了一栋教学楼。4年来,全县群众集资共436万元,改造学校危房8.4万平方米,剩余的危房已全部拆除。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文化人开始懂经济
珠海按新思路建设文化市场
本报讯 广东省珠海市文化部门深化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文化市场,初步实现三个转变:
——单一的文化体制转变为社会多渠道办文化。过去的文化体制,由于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原因,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近几年来,珠海市文化部门对文化体制进行了改革,对专业文艺团体实行精简放权,逐步向“自由组织、自负盈亏”体制过渡。与此同时,引导集体和个人办文化事业,使文化投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987年,全市文化事业国家总投资1335万元,而集体和个人办文化事业总投资达1.0737亿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8倍。文娱活动场所也由过去的5处增加到现在的74处,其中绝大多数是集体与个人兴办的。
——文化建设由单纯靠国家投资转变为文化部门办企业,企业养文,多业助文。他们冲破“文化人不懂经济”的束缚,通过外引内联办起文化企业20个,引进外资3654万港元。这些企业的发展,为发展珠海市的文化事业开辟了财源。
——文化部门的职能由单纯组织文化活动,转变为对社会文化综合规划、协调和立法的服务管理。近几年来,珠海市文化部门结合特区实际,制订了有关舞厅、桌球室、书报摊等文化经营活动的规定和实施细则,引导社会文化娱乐走上丰富多采、健康活泼的轨道。
(毕方尧)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记者来信

从厕所卫生可见文明水准和管理状况
许多集镇厕所粪尿蛆虫遍地
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发现,很多农村集镇上的厕所管理太差。一些厕所无人及时打扫,粪便满地,尿水横流,臭气冲天,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成千上万个集镇如雨后春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出现。由于发展很快,许多必要的基本建设没能够及时跟上。据了解,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厕所。农村集镇集散性强,集会高潮时,使用厕所的人数大增。因厕所太少,入厕的人要排长队。一些人便到处拉屎撒尿。这样既不卫生,也不雅观。
一些地方的厕所缺乏管理,粪便尿水遍地皆是,蛆虫满地爬,使人无法入厕。记者在湖南、安徽和东北的一些地方采访时,都遇到过这种情景。比如,我们前不久在辽宁省作环境保护考察时,发现本溪的领导对环保工作非常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这个城市所属的桥头镇经过时,发现那儿的公用厕所脏得让人无法下脚。
集镇厕所卫生状况太差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环境污染。一些集镇上的饭馆、食品铺离厕所不远,苍蝇来回飞,极不卫生。群众说:“我们农民也要讲卫生,政府应该派人把它管好。”
这些农民的意见很有道理。现在,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所谓“农民不讲卫生”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许多农民在盖新房时,都建了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但是,一些公共场合中的厕所太脏,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
有关领导不应把厕所问题看小了,要把它看作关心群众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责成主管部门抓好,彻底改变当前集镇环境卫生中这个“死角”的面貌。
本报记者 王友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杨时光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朱自清全集》出版
本报北京10月5日讯 记者李德金、陈兴贵报道: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自清全集》第一、二、三卷,明天首先将与北京和朱先生家乡扬州市的广大读者见面。这是记者今天在为此而举行的出版发行仪式上获悉的。
中顾委常委胡乔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出席了发行仪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为《朱自清全集》前三卷的出版写了贺信,著名作家谢冰心为全集出版题了词。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学者。他在新诗、散文、文艺评论和古典文学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朱自清全集》的出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文化积累和继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自清全集》共10卷、300余万字,内容包括散文、诗歌、学术论著、日记、书信等部分,由朱自清之子朱乔森编辑。这次出版的第一、二、三卷是散文编,收入了作者生前编定的12个集子。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台湾二百多中医师将来京参加特考
新华社香港10月5日电 据台湾《自立晚报》报道,200多名台湾中医师已通过旅行社及海外亲友办妥报名手续,并将于10月18日以探亲名义组团赴北京参加中医师特考。
报名参加这次大陆中医师特考者,绝大多数在台湾已取得中医师检核资格,但因台湾从去年起停办两年中医师特考,无法取得开业资格,因而对大陆所举办的考试及发给执照相当感兴趣。台湾“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已表示对大陆发的执照“不予承认”,但他们认为,海峡两岸或许会有统一的一天,届时不可能的事也可能实现。
在应试者中,有40多人在台湾已有中医师开业执照。他们参加考试则是想“测验自己的实力”。一名医师表示,大陆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又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它的成就已获得国际上的肯定,而台湾中医业一向被置于西医的从属地位,中医界长久以来一直怀有对大陆中医药的憧憬心理。今次又是首届全国性特考,如能通过考试,可证明台湾中医师的医术水准。
参加应试的台湾中医师表示,虽然有关当局向他们警告特考含有“中共统战意味”,但“以学术观点平心而论,这次中医特考使两岸中医界产生第一次实际交流,对台湾中医药研究并无害处”。台湾中医界莫不寄望此次考试,让双方都有吸取经验的机会。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我国新法规汇编将定期出版
本报讯 自国务院决定改文件形式为国务院令公开发布行政法规以来,经国务院总理签署公开发布的行政法规,国务院不再另行文。为此,大量的法规除有关新闻、报刊播发刊载一部分外,各地区、各部门亟需新公布的法规标准文本。为适应这一形势和各方面工作上的需要,国务院法制局决定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定期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计划每年出版四辑,每季度出一辑。该汇编由国家法定的机关编辑出版,取材一律采用法律、法规被通过时的原本,准确无误,因此可作为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用的标准文本,也是公、检、法及仲裁机关审判和办案时依据的标准法规文件。汇编第一辑(第一、二季度合辑)于10月下旬公开发行。 (瑞华)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无需针与药 指到病痛除
谭培福创能量点穴疏经法
据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叶旭林、通讯员陈辉)不用吃药,不必打针,只用手指在病人身上有关穴位点压,病痛就能消除。离休军医谭培福用自己独创的“能量点穴疏经法”,为2000多名患过敏性疾病、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颈椎病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有效率达95%左右。
61岁的谭培福原为北京军区278医院副院长。他1979年离休后,潜心钻研点穴疗法,根据祖国医学有关经络、穴位理论,经过千百次的摸索,从中遴选出一批对治疗各种疾病最敏感最有效的穴位,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能量点穴疏经法”是由医师将一定的能量——力传入人体经络,调整经络的功能,使气血正常运行,达到治病的目的。一位离休老红军患过敏性鼻炎24年,并患有前列腺炎、尿潴留。经过谭培福两次点穴,已经康复如初。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9日开幕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邱永生今日获悉: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已经筹备就绪,将于10月9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这届农运会共设田径、篮球、乒乓球、中国式摔跤、自行车、射击、足球7个比赛项目,武术、蒙古式摔跤两个表演项目。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431名农民运动员将参加角逐。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世界女排超霸杯赛下旬在港举行
据新华社香港10月5日电 (记者姚达添)港九排球联会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获得汉城奥运会女排赛前三名的苏联、秘鲁和中国队以及被誉为加勒比旋风的古巴队,将于本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参加世界女排超霸杯赛。
这次杯赛是由国际排球联合会和港九排球联会联合举办的。
世界女排超霸杯赛的对阵形势:10月28日,古巴对苏联,中国对秘鲁;10月29日,古巴对秘鲁,中国对苏联;10月30日,秘鲁对苏联,古巴对中国。
经国际排球联合会批准,这次比赛将采用新的比赛规则,即双方前四局打成2∶2之后,在决胜局无论发球方或接球方胜球均可得分。在前四局,只有发球方胜球才可得分。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教科文零讯

教科文零讯
●十月四日晚,日本著名歌唱家芦京子同中央歌舞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首场联合演出。芦京子以她纯美的歌声,演唱了日本歌曲《怀念你》、《幸福在这里》、《北国之春》等。 (刘 迪)
●全国青少年书法篆刻第二届神龙大奖赛发奖仪式及金奖作品展览开幕式,十月五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大奖赛由《青少年书法报》发起,二十一家报刊、出版社联合举办,参赛者近二万五千人,参赛作品十万余件,还有三百九十一位日本青少年参赛。 (马 兴)
●十月一日至二日,台湾谜界高手吴先生的谜笺佳作参加了在福州举办的“华厦百家佳谜展猜会”。吴先生专门寄来的十二条谜笺佳作和谜底,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受到谜友和猜射者欢迎。这次谜会是由福州工人文化宫和福州灯谜协会联合主办的。共展出一千多条谜笺。 (据新华社)
●中国杰出的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马思聪作品研讨会十月四日起在广州举行,音乐家们宣读二十余篇关于马思聪作品的论文。当晚,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师生举办“马思聪作品音乐会”,演出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等代表作。 (据新华社)
●北京市妇联、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为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组织有关专家编著《儿童保健》、《儿童教育》两本书,书中回答的二百五十八个问题,是根据长达三年的儿童咨询活动中三千余位家长的咨询记录整理的。
(王娜梅)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知识分子喜与忧

千人“跳槽”为哪般?
——成都一次人才招聘活动的现场报道
本报记者 赵希龙
成都:一次人才“跳槽现象”
前不久,在成都警备区司令部招待所大院,记者目睹了一次声势较大的人才“跳槽”现象。
这是一次民间公司人才招聘。成都新型燃料工业有限公司和海口新型能源有限公司联合招聘50名各类专业的高级职员。
报名第一天,就突破了200人。此后,接连几天瓢泼大雨,也未浇凉人们的热情。原打算只在成都地区招聘,两天后,“防线”突破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据统计,7天报名人数达11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90%以上,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及工程师、经济师等中高级技术职务者占12.4%,初级技术职务者占32.8%。
突如其来的潮流,出乎人们意料。有人称“这是成都人才流动的一次‘小地震’。”有人提醒公司总经理“多吃点酵母片”——当心人才消化不良!
这是两个以开发、推广、销售一种人工合成新型民用燃料为主的民间股份制企业。进这家公司,要冒两大风险:一、绝大部分要向原单位提出辞职或停薪留职;二、公司工作满负荷、高效率、快节奏,干不好,随时会被革职。
然而,求聘者义无返顾。
这是为什么?这种“跳槽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在招聘现场,记者先后与40多位中青年求聘者进行了交谈。
寻找施展才干的舞台——原因之一
在已报名的1100多人中,91%来自全民所有制单位:科研所、设计院、高校,还有工厂、中学,少数是机关干部。其中,30岁以下者占80%。
这是一场人才的竞争。许多求聘者,尤其是年轻人竭力宣传、“推销”自己,那种自信和自我发展欲望,咄咄逼人。他们为什么要跳到这家民间公司来呢?
一位28岁的助教:“我们学院条件很好,就是人太多。老年压着中年,中年压着青年。正是富于创造的年龄,没有机会;机会到了,头发也白了。机遇,离我们年轻人太远了。”
几乎每位年轻人都这样诉说:为了寻找新的舞台,为了寻找失去的“自我”。那么,症结何在?
首先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僧多粥少”,用人论资排辈。还有个重要原因,正如北航和南开的两位研究生说:长期以来,我们在用人的观念上,重视群体,轻视个体,否定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自我意识,本来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表现自我、调节与完善自我的一种能力。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个体,必然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被当作“唯心主义”、“个人主义”、“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和“名利思想”来批判。这些看法至今依然存在于部分领导的头脑中。他们不屑于了解部下的愿望,也不懂得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许多年轻人说,在这样的单位耗下去,难以发挥才能。
寻找失去的“自我”,这是年轻人的呼声。当代青年自我意识强,参与意识强,希望有个公平竞争的舞台显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不是坏事。做领导的难道不应该考虑自己的观念的转变么?
环境,常让人感到窒息——原因之二
人才的软环境差,是跳槽者见异思迁的又一个原因。
在招聘表格中,有一栏“你心中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至少有70%的回答是:“和谐、理解、竞争”,“快节奏、满负荷”,“高效率、高待遇”等等。
这不是唱高调。记者与40多人对话,最强烈的感觉是,知识分子只要求专业对口、解决两地分居、有住房的情况已开始变化。随着这几年人才硬环境的改善,他们,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对环境的“口味”更大了,他们追求良好的人才软环境。
某院一高级工程师:“我在原单位住房90多平方米,又主持一个研究室工作,条件不错,但舒适不舒心。上级思想保守,没有改革劲头;单位管理混乱,人满为患,人浮于事,工作效率太低,干不成事,看着叫人生气。”
一位29岁的技术厂长:“在同龄人中我是幸运者。但厂长不好当。‘婆婆’嘴碎,‘小姑’嘴尖。要办成一件事不容易。官僚主义扯皮、推诿的事就更多。两年来,我被搞得精疲力尽。”
一工程师:“千难万难,最难的是人际关系。上司得罪不得。我是搞计算机软件的,因为口直心快,说我‘头难剃’,宁可让计算机‘趴窝’,也不让搞设计。业余搞点科技咨询,又招来同事的白眼和红眼。有些人‘大锅饭’吃得心理变态。不干事没人吭气,少一点奖金能吵翻天。这种环境,能把人憋死。”
在采访中,大家反映:目前人才软环境,国营企事业单位最差。一位35岁的工程师说:“在这种环境里活得太累。与其坐等环境改变,不如我主动改变环境,跳出来,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干法,换一种活法。”
知识贬值·求富心理——原因之三
大批知识分子涌向民间公司,还有个重要原因:求富心理。受聘者将有一半去海口工作,那里将实行高年薪工资制。
绝大多数报名者认为,“铁饭碗”吃不饱,饿不死;“大锅饭”是越吃越穷,没什么可留恋的。我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谋求富裕,光明正大。
一社会学研究生:“我夫妻俩都是研究生,家有老母和孩子,工作5年,连冰箱、彩电都买不起。我妹夫不过是一般工人,却样样齐全。丈母娘常说我这个研究生女婿是装门面的。读书有什么用?我受不了。
“有人说,知识分子应该‘安贫乐道’,我不同意。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重利轻义’,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维护和谋求正当的经济利益。提倡奉献,不是要知识分子当苦行僧。知识不值钱,国家又有困难,跳出来自找出路,没错。”
某机关一副处长:“知识贬值是因为近几年商品经济发展,引发了潜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单靠国家提高知识分子工资待遇十分有限。根本的办法是加速知识商品化,使知识分子也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者,投入市场竞争。”
“跳槽现象”另一面
人才“跳槽”也带来另外一些问题。
一是“私奔”。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跳槽”之法大致有三:停薪留职、辞职、不辞而别。据反映,像这样不辞而别的“私奔”现象似有增多之势。这对有些单位的工作有影响,课没人教了,课题研究中断,等等。
二是“孔雀东南飞”。当前,人才“跳槽”的流向是:山区向城市跳,穷困地区向富裕地区跳,西北、西南向东南沿海跳。这种流向对穷困的“老、少、边、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利。
三是“跳槽现象”给社会心理带来震荡,使部分坚守岗位的人失去心理平衡。首先是观念受到冲击。招聘现场,一位看热闹的中年知识分子对人才自由“跳槽”提出异议:还讲不讲纪律,讲不讲理想,还要不要奉献精神,顾不顾大局?他说,他们单位原来很安定,去年跳出去3名工程师,一年就阔了,弄得大家人心浮动。惶惑、消沉、羡慕、牢骚和跃跃欲试的人都有。他两手一摊:“你说怎么办?”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戈壁绿洲美 舞影共歌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团在夏收结束、农场瓜果飘香之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抒发职工“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感情。他们开展了社火、秧歌、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深受欢迎。图为该团时装表演队为职工展示新装。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