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唐老鸭的声明
  马立诚
唐老鸭是老熟人了。几年来,每星期日晚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约会,感情日隆。
可近来,这位老朋友有点不顾面子了。每次约会,都板起脸操着新学的汉语向我们宣读一份长长的声明,且要一丝不苟地念完,才肯开始杂耍。
这声明也颇令些许国人不解。说是迪斯尼的文字和造型在中国进行了商标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许将唐老鸭等在商品、包装、宣传和装璜上使用或制成商品出售,否则将是违法行为。后边就更刺激了,什么“必将受到法律制裁”云云。
或问:这不是太见外了吗?再说,各处画一点印一点你唐老鸭的尊容,不是帮你扩大影响吗?
平心而论,这牢骚还很有点国粹的依据呢。根据学者调查,咱们这儿是不作兴这一套的。你不妨试试:倘有人敲你的门,你问是谁,门外十有八九回答一个“我”!用不着通报姓名。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实乃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征。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屯子的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在这样的环境里,法律是无所谓的。只有在陌生人组成的现代化大社会中,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才需要讲个明白,才害怕空口无凭,要画个押,签个字。这样,契约、法律才有它的份量。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建立在契约上,而是发生于对对方的熟悉到了不用思索的程度:“这人我认识,没问题儿”!
去年,北京北冰洋食品公司的“维尔康”汽水走了红,正高兴,不料这商标被某地注册用了去。工商部门通知该厂停止使用“维尔康”商标。北冰洋公司惊诧道:这牌子是我们的,老少都知道,怎么还用注册么?
怪不得,这样敦厚的风土人情,唐老鸭的商标法似乎确有点多余了。
然而,这不言自明的乡土局面,渐渐就有了破绽。
今年7月初,新疆查处了1000多种假冒商品。贴着“董酒”、“郎酒”、“五粮液”商标的,都是些劣质白酒。缝着“伊里兰”牌子的羽绒衣,内芯里竟是一堆一堆的乱鸡毛。“有财大家发发,小意思”么?说不过去了。真厂家不干,买主更不干。怎么办呢?照我们古传的宋明理学的汤药,让这些厂家和经商者服下去,“灭人欲”无私奉献么?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今天,怕是医不了的了。看来,真个要在唐老鸭的声明里寻些参考了。“扩大影响”云云,竟是乱来不得的。
由是,更对这老朋友添了一层喜爱——这爱发牢骚的哑嗓子在太平洋两岸飞来飞去,饶实是件好事哩!
(作者单位:
人民日报评论部)


第8版(副刊)
专栏:

  俳句三首
忆彭总二三事
  章金树
  游布达佩斯都城风光好,登临高处看“多瑙”,当心别摔倒。
一九五九年四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彭德怀元帅率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东欧和蒙古八国。我是代表团随员,给彭总作翻译。一天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游览,大家登高远眺,见多瑙河流经该市中部,景色迷人。当从佩斯一高建筑物往下走时,因台阶较陡,光线暗淡,我便提醒彭总注意不要摔倒,他表情严肃,似乎又像开玩笑地对我说:“我还怕你摔倒呢!”
 参观军官食堂餐桌缀花草,忽见墙边耗子跑,将军可知晓?
在民主德国访问期间,彭总和军事代表团成员曾应驻德苏军总司令的邀请,前往苏军兵营参观。军官食堂内每张餐桌都铺了洁白的桌布,摆了鲜花。当彭总的视线落在食堂墙角时,发现有只老鼠在觅食。他对陪同参观的苏联将军说:“食堂里有耗子。”
  庐山怨面对仙人洞,老帅横刀立险峰,万民颂高风。
一九五九年八月庐山会议期间,通知我即刻乘机起飞,我茫然不知何故。抵达庐山后告之不许和彭总见面,并要我谈他在国外的情况。我一言未发,一字未写,从此坎坷多年。在彭总九十寿诞之际,回忆往事,写俳句三首以慰英灵。


第8版(副刊)
专栏:

  小河淌水(版画) 张志有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情趣盎然的彝族婚礼
  刘建春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彝族先民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丰富多彩的彝族婚礼充满了别样情趣。
我到时,刚巧双柏县妥甸镇一对青年男女正举行婚礼。一踏进姑娘家,热情好客的主人便把我们迎到了婚礼席上,为我们斟上喷香的米酒。我慢慢品尝米酒,留神着谁是新郎。“你不用看了,新郎要明早才来接亲。彝家结婚的风俗是大早迎亲、黑夜送亲,还有拜马樱花、背新娘等风俗,够你饱眼福的了。”同行的卢主任笑着告诉我。
入夜,我们下榻在主人家。尚在梦中,就听到唢呐声声,爆竹齐鸣。我翻身起床,见迎亲的队伍已站在门口。新郎全身披彩,神采奕奕,英俊而腼腆,充满了喜悦之情。随他而来的有羊、酒、米作为彩礼。新郎清晨踏山而来,山青水秀,洁净清爽,可见娶亲之神圣。
“彝家娶媳妇,天黑才进门。”更深夜静的子夜时分,新娘头插自己做的十八朵绒球花,系上自己绣的大红马樱花图案围腰,与自己的父母依依惜别,然后与新郎双双在门前的一株马樱花树下祭拜。传说,马樱花是一个彝族姑娘为争取自由幸福而牺牲后幻化成的花朵。人们爱护她,崇敬她。青年男女结婚,都要先祭拜马樱花,以示吉祥。
我们随送亲的队伍朝新郎家走去。突然,前面一座竹木桥挡住了去路。“小河流水清悠悠,背起新娘过河沟”,是彝家的又一风俗。只见新郎背起新娘,踏上了竹木桥。据说,这象征着新郎对新娘的关心,一对新人婚后将互相帮助,和睦共处。
在新郎家门前,一大群男女青年正在举行对歌、跌脚等庆贺活动。“啰哩啰、啰哩啰”的欢歌声,伴着铮铮作响的月琴声,在空旷的山野里缭绕不散。而动人心魄的交杯酒、妙趣横生的爬油杆,则把婚礼推向了高潮……


第8版(副刊)
专栏:

  告读者
由人民日报文艺部和贵州风华电冰箱厂主办的“风华杂文征文”,历时三个多月,今天发稿结束了。评奖工作随即开始。由于时限、版面等等诸多原因,有一些优秀征文未能刊出,这一遗憾,我们将尽量在人民日报出版社汇集出版《风华杂文征文选》一书时予以弥补。广大作者、读者对这次征文的热情支持和关心,我们由衷地表示感谢!


第8版(副刊)
专栏:燕舞散文征文

  风动石
  肖复兴
或许是大自然的造化,才使得人世间有的生命力神奇无比?
福建省最南端东山小镇,地偏路远且交通不便,是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处风光奇绝却颇为引人注目。那里有一块石头,三米来高,长得与一般海边常见的山石并无异样。它面朝大海,石底一角擦在山崖上,像用足尖跳着危险的芭蕾,似乎只要一阵风便可滚落崖下。可是,它偏偏滚不下去。动止声息之后,它依然巍然屹立,闲观海上月圆月缺、潮起潮落。
当地人唤它作风动石。
风动石处,常游人若织。离风动石不远有所东山二中,游人便很少知晓。但我敢说这里虽是一所普通中学,风光绝不亚于风动石。石砌而成的敦实教学楼面临大海,把刚刚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光泽毫无遮拦地拥进每一扇窗户。一楼教室里,同学们正朗读课文,闽南乡音,宛若乳燕出谷。二楼教室却静若处子,完全是另一番天地。那是学校的海洋生物标本室;墙上、桌上、柜里、瓶里,到处是虾蟹贝螺鳖藻虫鱼和舞动着裙裾的白色、红色的珊瑚。从软体到脊椎九大类1000余种海洋生物标本,琳琅满目呈现眼前,仿佛面前的大海在神奇莫测中悄悄走进这两大间教室里了。
它的主人是欧盈茂老师,60余岁,瘦小身材,黧黑面孔,正笑吟吟望我在贝类展柜前惊呆。我见过北京和青岛全国两家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没有这里陈列的贝类品种多,且不说一般少见的东方鹑螺、竖琴螺、虎纹贝,就是稀有而珍贵的唐冠螺、蕉棘螺、夜光蝾螺,在这里也应有尽有,真让人叹为观止,想不出欧老师是如何像千手观音一般把它们从海中一一取到这里的。
欧老师颇自豪地对我讲:“我们这里的贝壳和全国各博物馆比是最多的!”他告诉我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本事,而是学校教学改革,开辟第二课堂,他带领学生们踏遍全县100多公里海岸线、30几个大小岛屿。大海被他们的诚心和毅力所感动,虔诚献出对别人并不轻易示出的宝贝来。
我对这个瘦小的欧老师肃然起敬。早到退休年龄,还这样起劲带着学生在大海上奔波。退了休,即便是在自由贸易市场卖点鱼虾什么,也比学校赚得钱多呀。他却为了育人乐于清贫,淡泊名利,对这一堆生物标本一往情深。
也许,欧老师是受苦的命?四十年前,他从东山来到厦门大学海洋生物系,给一位英国教授当助手的第一天,便铁一般铸定了他的命运。解放后,他回东山教书,如一支小舢板任浪起云涌的大海颠簸。似乎英国教授成了十恶不赦的鳄鱼,大海里所有生物都长了毒。他成了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老运动员:备战紧张时,东山成了前线,他成了危险分子被遣送内地;“文化大革命”时,黄梅季节连天雨一样的批斗和审查之后,一条小船拉着一包简单的行装,把他发落到云霄烈屿孤零的小岛,与相依为命的家人和一生钟爱的生物隔绝。身世浮沉,四顾大海茫茫,他一时万念俱灰,变得沉默寡言,身子一下瘦了一圈。谁能经得起一次又一次非人的折磨?人们都觉得欧老师恐怕挺不住了,不垮下来也不会有年轻时一样的劲头了。
谁知他硬是一身瘦如干柴的骨头挺了过来。1979年,他重返东山二中,几年光景便把生物标本室搞得热火朝天,让全国所有中学望尘莫及,即便是大学或博物馆甚至国外学者都专程跑到这里取经呢。似乎大海又给了他青春活力。
欧老师对我说:“学校要不是搞教育教学改革,我想出这把力还没法出呢!”
这话谦逊,也道出实情。变革的年代给了他一试身手的舞台,是他成功的背景。他的个性也成全了他。他不屈服于命运,即便命运一次次不公平而残酷摧残,他咬咬牙,硬是挺在那里没有倒下……
我想起了那块风动石。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九成宫·石鼓文
  田德宽
前段时间,报载宝鸡市举办九成宫书法大赛的消息,使笔者为之一动。发现一处重要的“宝地”未曾游过。
宝鸡,在陕西省西部,辖凤翔、麟游、岐山、扶风等十一县。
九成宫在麟游境内,“九成宫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周建长廊,台榭参差。仰视则?遰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辟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人日月”。隋朝建的仁寿宫,到唐朝加以整新,改名九成宫。唐太宗常到此避暑。一天,太宗在一阴处“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为醴”,“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微莹心神”。唐太宗在阴凉处用棍一导就哗哗流泉,无非是说他是“真龙天子”,有比孙大圣还灵的“如意杖”。这事被宰相魏徵一写,又格外来神。现在看来,显然是歌功颂德,无异于拍马。只是这事被欧阳询一书、刻成石碑,从此,中国书法史上,楷书就有了登峰造极之作品。《九成宫醴泉铭》帖,可谓学书之路必经之地,为历代书家所推重。
岐山则有石鼓文。这里在1000多年前曾发现距当时有1500多年历史的几块鼓形大石,共10只,高2尺,径1尺余。别小看“石鼓”,它上面有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文字内容记叙先秦国君游猎的情况,所以亦称“猎碣”。石鼓文之可宝,不仅因其为我国最古之石刻,也以其笔画坚劲、结构天成,神韵超逸,上接大篆,下启小篆而为书法之瑰宝。石鼓当时散弃之地即今日岐山,唐初这里还称“陈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