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外长在纽约发表谈话
希望通过讨论改善中苏关系
新华社纽约9月29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今晚在这里接受纽约苹果电视台采访时说,他在年内访问苏联时将同苏联方面继续讨论柬埔寨问题以及苏联在蒙古境内和中苏边境驻军的问题,希望通过讨论使中苏关系向改善的方向发展。
但是,他又说,“现在不能说中苏关系有什么突破”。
他说,今年8月中苏两国副外长在北京会晤时专门就柬埔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中苏在柬埔寨问题上有了一些共同点,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重大的分歧。当时商定在联合国大会开会期间,中苏两国外交部长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他说,昨天他同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会晤时集中讨论了柬埔寨问题。苏联方面表示,他们愿意为促进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作出努力。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觉得柬埔寨问题的讨论应当继续下去,所以中国外交部长将在今年年内访问苏联。
钱部长说:过去苏联一直说柬埔寨问题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不愿讨论,现在他们讲柬埔寨问题是中苏关系中的一个阴影,所以他们愿意讨论这个问题。也可以说,双方都愿意看到柬埔寨问题尽早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钱外长在回答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时说,中美关系的主要障碍仍然是台湾问题,因为美国有一个《与台湾关系法》。但双方如能严格遵守中美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和确定的原则,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是会顺利发展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戈尔巴乔夫在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
苏联改革出发点是使国家现代化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日电 苏共中央总书记、新当选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今天在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苏联的改革和社会更新已进入新时期,现在需要实际地向前迈进,改善各方面的工作状况,特别是涉及到人民生活条件的那些方面。
戈尔巴乔夫说,苏联采取改革方针的出发点是依靠国家的经济和精神潜力,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坚决摒弃对社会主义原则的曲解,在最短时期内使国家达到现代化水平,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社会条件。
他在谈到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选举他担任国家最高职务时说:“我保证,给予我的信任和赋予我的权力将完全用于国家和苏联人民的利益上”,在这个岗位上“竭尽全力加强和提高苏维埃的威望,使苏维埃成为人民政权的有效机构”。
戈尔巴乔夫讲话后,历时不到一小时的这次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于今天下午结束。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最高苏维埃通过雷日科夫建议
苏政府成员作重要变动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日电 今天举行的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提出的部分变更政府成员的建议。
昨天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比留科娃,今天被任命为部长会议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社会发展局局长的职务。
原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社会发展局局长塔雷津被解除职务,任命他为部长会议副主席和苏联常驻经互会代表,接替原来担任这一职务的安东诺夫。安东诺夫已在今天的会议上被批准退休。
鉴于切布里科夫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今天的最高苏维埃会议解除了他所担任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新任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是64岁的克留奇科夫上将,在这之前他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克留奇科夫已在国家安全机构工作20多年。
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已于今天闭幕。


第6版(国际)
专栏:

两伊谈判再次破裂
德奎利亚尔将分别同双方继续会谈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日电(记者雷力利)伊朗和伊拉克外长今晚在这里恢复的直接谈判未能取得任何进展,再次宣告破裂。但是,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将与双方保持联系,并与两国外长在10月3日再次分别举行会谈。
今晚,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秘书长主持下举行了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谈判。但双方在晚餐后继续进行会谈不到7分钟,阿齐兹就离开了会场。他临行前对记者说,他将让联合国秘书长来评论今晚的会谈。
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在会谈后对记者说,今晚双方进行了
“长时间和认真”的谈判。他说,会议将于下星期一继续进行。
两伊外长于8月25日在日内瓦开始直接谈判,但不久就在海湾自由航行和阿拉伯河的分界线两个问题上陷入了僵局,使得会谈破裂。(附图片)
10月1日,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伊朗和伊拉克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恢复谈判。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七个机构领导人简介
党的建设和干部政策委员会主席格奥尔基·拉祖莫夫斯基,1936年生。历任苏联部长会议农工综合司司长、苏共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委员会第一书记、苏共中央组织党务部部长、苏共中央书记、1988年2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7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法案委员会主席。
社会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尼古拉·斯柳尼科夫,1929年生。毕业于白俄罗斯农业机械学院。历任明斯克拖拉机和重型机械厂厂长、明斯克市委第一书记、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986年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87年当选苏共中央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苏共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主席瓦季姆·梅德韦杰夫,现年59岁,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历任苏共列宁格勒市委书记、苏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科学和学校部部长,1986年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在1988年9月30日举行的中央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农业政策委员会主席叶戈尔·利加乔夫,1920年生,毕业于莫斯科奥尔忠尼启则航空学院和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历任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区委第一书记、苏共中央联邦局宣传鼓动部副部长、托木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苏共组织党务部部长、苏共中央书记、最高苏维埃联盟院法案委员会主席,1985年4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任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外交委员会主席。
国际政策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1923年生,1946年毕业于雅罗斯拉夫国立师范学院,1960年在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毕业,历史博士、教授。曾任苏共中央理论政治刊物《共产党人》编委,后来出任苏联驻加拿大大使、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长、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苏共中央书记,1987年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6月又升为政治局委员。
法制政策委员会主席维克托·切布里科夫,生于1923年,毕业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冶金学院,1944年入党。参加过卫国战争,曾任连营指挥官。战后,长期从事党务工作,曾任区委第一书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委第一书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书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晋升为大将。
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尔·克留奇科夫,生于1924年,1944年入党。1949年毕业于苏联函授法律学院。1954年毕业于外交部高等外交学校,后被派往苏联驻匈牙利大使馆任三等秘书。1967年进入国家安全机关,1978年被任命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后晋为上将。1986年在苏共27大上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加蓬安哥拉刚果首脑会晤结束
新华社弗朗斯维尔(加蓬)10月1日电 加蓬总统邦戈、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和刚果总统萨苏—恩格索今晚在这里结束了长达约20小时的会晤。
会晤结束后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说,三国总统讨论了安哥拉和平与安全问题和纳米比亚独立问题。
关于安哥拉、古巴、南非和美国四方会谈,三国总统对会谈的积极进展表示满意,并鼓励会谈各方为尽早达成一项最后协议作出一切努力,以保证非洲西南部实现持久和平。
会晤期间,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作出了一切必要的保证,以便在布拉柴维尔四方会谈结束后实施安哥拉国内的和平进程。
三国总统重申,决心支持为在安哥拉、纳米比亚和整个南部非洲创造真正和平气氛所作的一切努力。
安哥拉和刚果总统将于10月2日离开这里回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哥拉总统希望四方会谈成功
新华社弗朗斯维尔10月1日电 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今天在这里重申,希望四方会谈取得成功,以便签订一项关于安哥拉和平与纳米比亚独立的协议,并找到一项和平解决内部问题的办法。
多斯桑托斯是在加蓬、刚果和安哥拉三国总统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上述愿望的。
多斯桑托斯说,安哥拉决心使西南非洲的和平进程不要逆转,以便通过实施联合国安理会435号决议走向纳米比亚独立,然后走向解决安哥拉内部问题的民族和解进程。
他还说,古巴撤军不能同南非撤军相提并论,因为古巴军队是应安哥拉政府邀请而来的,而南非是利用其非法占领的纳米比亚领土对安哥拉进行侵略行动。
加蓬总统邦戈代表三国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应由刚果总统萨苏—恩格索召开另一次扩大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还将由赞比亚、扎伊尔、科特迪瓦和摩洛哥的元首参加。萨苏—恩格索重申,刚果支持为实现安哥拉和平与纳米比亚独立所作的努力,并呼吁全世界人民帮助安哥拉人民谋求和平,并帮助纳米比亚人民摆脱殖民统治。


第6版(国际)
专栏:

扎伊尔总统与南非总统会谈
新华社巴多利特(扎伊尔)10月1日电 扎伊尔总统蒙博托与南非总统博塔今天在扎伊尔赤道省的巴多利特就中部和南部非洲的局势举行了会谈。
会谈结束后发表的一项新闻公报说,双方讨论了关于安哥拉和平与民族和解的谈判、纳米比亚独立、安哥拉恢复和平与纳米比亚独立后中部和南部非洲的局势等问题。
公报说,关于纳米比亚问题,蒙博托重申支持实施联合国安理会435号决议,博塔向蒙博托通报了他最近同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就这个问题举行会谈的情况。双方表示希望中部和南部非洲国家保持和平关系,以促进它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几内亚比绍领导人结束访莫
新华社马普托9月30日电 几内亚比绍国务委员会主席维埃拉结束了对莫桑比克1天的工作访问后,今天离开这里。
维埃拉是作为非洲葡语5国首脑会议执行协调人对莫桑比克进行工作访问的。
他在马普托机场对记者说,他同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就目前南部非洲问题、莫桑比克冲突和安哥拉问题举行了“非常积极”的会谈。
他表示相信,安哥拉、古巴、南非和美国关于安哥拉和平和纳米比亚独立的四方会谈会取得进展。他强调,这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办法”。他说:“我们都希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希望实施联合国安理会435号决议。”
维埃拉还宣布,非洲葡语5国领导人不久将举行例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海地三军人劫持一美国班机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据外电报道,3名海地军人1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国际机场劫持了美国“美洲航空公司”的一架“A300”型“空中客车”班机。劫机者在飞机抵达纽约后被捕。
这3名军人是海地一支特种部队的成员。据说他们劫机是因为总统卫队威胁要处死他们。
这架载有220余名乘客的客机在海地太子港国际机场准备起飞时,预先潜入机场的3名海地军人以寻人为借口带着来福枪登上了飞机。他们以枪威逼,要求把他们带到纽约。在与机长谈判之后,3名劫机者交出了武器,被机长安排在一等舱内。
飞机于1日上午8点15分
(纽约时间)在纽约肯尼迪机场着陆。


第6版(国际)
专栏:

黎巴嫩一组织将释放一名美国人质
新华社贝鲁特10月2日电 黎巴嫩解放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者组织2日在一项声明中宣布,它将释放1名美国人质。
但是这个亲伊朗的黎巴嫩秘密组织并没有透露将被释放人质的姓名和释放时间。据这个组织早些时候承认,去年1月24日在贝鲁特美利坚大学校园失踪的4名美国教授是它劫持的。他们是阿伦·斯坦、杰西·特纳、罗伯特·波尔希尔和米特希尔谢尔·辛格。
这个组织曾要求释放被监禁在以色列的400名阿拉伯人以换取在黎巴嫩的4名美国人质的获释。


第6版(国际)
专栏:

智利反对派举行大规模反政府集会
新华社圣地亚哥10月1日电 由智利反对党组织的进军活动今天以在首都圣地亚哥举行大规模集会而宣告结束。
这次向首都进军是9月22日开始的。数支游行队伍分别从智利北部的阿里卡城和南部的蒙特港等地出发。10天来,他们途经58个城市,以此来制造声势号召智利人民在全国公民投票中反对皮诺切特连任总统。1日凌晨,这些游行队伍汇合在一起,参加了集会。
在有100多万人参加的集会上,基督教民主党主席帕特里西奥·埃尔文发表讲话,号召人民投反对票,以便使现任总统皮诺切特不能连任。他还希望尽快在智利恢复民主。
前总统阿连德遗孀奥滕西亚·布西及其女儿出席了集会。
智利将于10月5日对现任总统皮诺切特连任问题举行公民投票。为使皮诺切特在公民投票中败北,反对党连日来不断组织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今天的集会是智利反对派组织的最大的一次反政府活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匈取消对1956年事件出狱者限制
新华社布达佩斯10月1日电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主席团昨天作出决定,宣布全部取消对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被判刑、后来出狱人的某些限制。
在1956年10月事件的绝大多数出狱者的限制已经取消。但迄今仍约有500人受到某些限制。据报道,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主席团作出的这项决定不涉及犯叛国、间谍、反国家、杀人、抢劫罪或造成公共危害的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
全国各政党都有资格参加大选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2日电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今天在拉瓦尔品第作出一项判决,全国各政党都有资格参加今年11月16日的全国大选,竞争国民议会和各省议会的所有席位。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在判决中还说,全国各政党根据选举规章有权使用竞选标志,选举规章使选举委员会有权向1个政党或2个以及2个以上联合竞选的政党分配指定1个竞选标志。
巴基斯坦已故总统齐亚·哈克于今年5月29日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和各省议会,以后又宣布在今年11月16日举行以非政党为基础的国民议会和省议会大选。
巴基斯坦人民党领导人贝娜齐尔·布托认为哈克的宣布不符合宪法规定,并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第6版(国际)
专栏:

“发现”号在太空举行记者招待会
本报华盛顿10月2日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机组人员在美国东部时间2日11时57分在太空举行记者招待会,从离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回答记者的提问。在记者招待会开始时,机长代表全体机组人员为两年多以前遇难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致哀。
“发现”号航天飞机自9月29日发射进入轨道后,运行良好,只是盘形天线和舱内空调设备发生了故障。
“发现”号进入轨道第一天,机组人员胜利地把一颗通讯卫星安放于轨道上,这颗卫星已到达距赤道约4万公里的太平洋上空,它将处理今后从航天飞机和其他卫星传出的数据。五名宇航员感觉良好。


第6版(国际)
专栏:

黎穆斯林派重申不承认军人政府
新华社贝鲁特9月29日电 黎巴嫩议长侯赛因·侯赛尼今天在穆斯林派控制的贝鲁特西区召开会议,重申不承认最近组建的以奥恩为首的军事看守政府。
黎巴嫩代总理胡斯、前总统弗郎吉亚和一些穆斯林派议员及部长出席了这次会议。
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说,会议要求代总理胡斯继续行使其行政权,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证总统选举尽快举行。
声明还呼吁所有阿拉伯和友好国家以及国际社会为结束黎巴嫩的分裂悲剧作努力。
由于黎巴嫩基督教和穆斯林两派在新总统候选人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大选一再搁浅,9月22日杰马耶勒总统在任期的最后一刻宣布,任命以武装部队总司令奥恩为首的军事看守政府,以代总理胡斯为首的原临时政府依然存在,从而出现了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第6版(国际)
专栏:

缅甸颁布新法律严厉控制一些组织的活动
新华社仰光10月1日电 据此间缅甸官方报纸今天报道,一项新法律说,国营企业工人、公用事业人员、军人和警察一律不得参加任何工会、协会等组织。
这项法律是最近由缅甸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颁布的。
根据这项法律,所有反政府的组织都被视为非法。
这项新法律说,任何党或组织只要在多党民主大选委员会登了记,就能取得合法地位。
缅甸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昨天在解释这项新法律时说,“对一些组织和协会的活动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以防止出现意外,并“顺利地、尽快地进行自由、公正的多党民主大选”。
缅甸主要反对党——民主联盟昨天发表声明说,不允许工人和公用事业人员组成工会和协会是与民主相矛盾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德著名政治家施特劳斯病危
新华社波恩10月2日电 西德主要执政党之一——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弗兰茨·约瑟夫·施特劳斯1日在雷根斯堡突患心肌梗阻而被送往医院急救。
据巴伐利亚州政府2日在慕尼黑发表的一份公告说,“他病情严重”,“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施特劳斯现年73岁,是联邦德国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家,他曾多次访问中国。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巴基斯坦东部最近洪水泛滥,目前已有近2000个村庄被淹,31人死亡。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10月1日共同表示,希望南非当局尽快释放纳尔逊·曼德拉。
△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9月30日前往索非亚,对保加利亚进行为期一天的工作性友好访问。
△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9月29日晚抵新德里,对印度进行20小时的工作访问。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加拿大将于十一月举行大选
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十月一日在总督让·索维解散议会后不久宣布,加拿大将于十一月二十一日举行大选。
参加这次竞选的除了保守党领袖马尔罗尼外,还有自由党领袖约翰·特纳和新民主党领袖爱德华·布罗德本特。
侵柬越军摇身变成金边伪军
民柬国民军总司令部发言人九月二十六日发表声明,揭露越南侵略军改换军装和番号,摇身变成金边伪军。
声明说,今年九月一日至十日,驻扎在磅士卑、干丹和磅清扬三省的越军,有一千一百八十名换上了柬伪军装。此外,磅士卑省乌栋县和干丹省奔夏罗县越南新兵改换军装后,分别编入伪军第六十、七十团和第四十、五十团。声明指出,这些穿上伪军制服的越南士兵依然接受越军总司令部的指挥。
巴基斯坦二百多人死于暴力
巴基斯坦报纸十月二日报道,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的两个城市——海得拉巴和卡拉奇,在过去二十四小时中先后发生的空前暴力枪杀事件致使二百多人死亡。
由于暴力和骚乱,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已经瘫痪。
当局在有关地区实行了宵禁并且调来了军队帮助平息暴力事件。
信德省首席部长阿赫塔尔·阿里·卡兹说,这次暴力事件和对平民的袭击,是有计划地阴谋制造混乱的一部分。一些得到外部有力支持的有影响的人士已经卷入了这种骚乱。
阿游击队控制阿斯马尔地区
据阿富汗新闻社十月一日在伊斯兰堡发布的消息说,阿富汗游击队经过两个月的战斗,九月三十日晚上已完全控制了阿富汗东部库纳尔省的重要战略地区阿斯马尔。
消息说,该地区所有的喀布尔政府军士兵及军官携带武器向游击队投降。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重大的抉择
——公民投票前夕的智利
本报记者 李志明
从9月5日开始,智利国家电视网每天晚上播出两套特别节目,各占15分钟。千千万万电视机旁的智利人从这两套节目中可以看到现任总统皮诺切特将军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身着便装,面带微笑;另一个全身披挂,神情严峻。这是公民投票前军政府特许播出的亲政府和反政府两派分别制作的宣传节目。10月5日,智利人民将通过久违了的投票箱,决定是否接受军人执政委员会确定的唯一候选人皮诺切特再任8年总统。这是15年前已故阿连德总统的文人政府被军事政变推翻以来,智利人民面临的最重大的政治抉择。
这次公民投票实际上将决定智利现行政治体制能否继续维持。智利是南美洲仅存的两个军政府国家之一。这里的政局发展引起国际舆论界的极大兴趣,近千名外国记者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圣地亚哥市中心各旅馆因而爆满。外国观察家们一到此地,首先看到的是政府和反对党之间针锋相对的宣传战。
经历了1981—1982年的大衰退之后,智利经济恢复较快,在控制通货膨胀、财政平衡、经济增长率等方面取得了优于其他拉美国家的成绩。这是政府宣传的一张王牌。官方组织的招待会所散发的印刷精美的小册子,都着力宣扬这一点。政府告诫公众说,如果皮诺切特继续执政,政策不会变化,发展的趋势就得以保证;如果反对党获胜,经济前景就将变得不可捉摸。政府大力渲染前“人民团结”阵线政府“劣迹”,攻击反对派是不负责任的政客,为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所操纵。反对派虽然在宣传媒介方面居于劣势(不拥有电视台),也进行了强大的宣传攻势。16个政党组成的反对派联合总部集中揭露、批评军政府限制公民权利和侵犯人权,并指出政府的经济政策使社会付出的代价高昂,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失业率高,实际购买力和消费水平降低,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双方都号召选民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智利前途着想,认真思考做出决定。
此间观察家指出,智利人民虽已很长时间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但他们一直在思考,已经思考了15年。如今双方的宣传可能对少数人会产生影响,但大部分人看来早已做出决定。745万人
(总人口1200万)登记参加投票,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不少问题。记者从首都到内地遇到的多数普通智利人都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赞成或是反对,态度十分鲜明。无论赞成的还是反对的,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家人的或亲属的亲身经历和切身利益来做出判断。
距投票时间越来越近了,皮诺切特总统频频在公众场合出现,宣讲自己的政纲和抱负。反对派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双方都表示对稳操胜券信心十足,各种民意测验结果反差巨大,莫衷一是。但有一个事实却是,一个月来,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开放措施之后,反对派显示了出乎政治分析家们意外的力量。
看来,无论投票结果如何,1988年10月5日都将在智利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本报圣地亚哥10月2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