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比富种种
  倪平
据闻某地富得“流了油”,同时比富之风盛行,比穿戴,比抽国产烟还是抽外国烟,比用钱阔绰,比红白喜事讲排场。张家娶媳妇有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显得有面子;李家要超过他,增加金手镯,更有气派。
又听说某地比富之风发展到造墓。“谁家富,看坟墓。”那里不兴火葬兴土葬,占墓地越大越神气,有石桌石凳者较仅有石碑者高出一筹,不仅为逝者造墓,还为生者造墓,甚至为学龄儿童预造坟墓。该地已登记入册的坟墓11.78万座,每年还以3万座的绝对数递增,规模盛大,兴师动众,堪称造墓运动。于是几年间,绿水之滨,青山之腰,被坟墓环绕。大片粮田被吞没,不长粮食长杂草。
建国后几十年我们提倡火葬,节约大量土地,进入“八宝山”公墓者,生前皆功勋赫赫,然归宿仅一小方盒,不足半平方米。谁料一些地方封建习俗沉滓泛起,孕育出造墓运动这样一个怪胎。
比富亦未尝不可,但要比一比谁在进一步投入扩大再生产上真有能耐?谁富在正道(不靠弄虚做假)上?谁把钱用在正道(兴办公益事业,适当改善自己的生活)上?是不是有益于世道人心?相传昔日某地有两位富翁比富,甲造一座桥,乙也造一座桥,各有千秋,都题了为自己扬名的桥名,然而人们怎么也叫不开,人们称为“斗富一桥”,“斗富二桥”,却不胫而走。昔日的两富翁与今日造墓运动的英雄相比如何?恕我直言,前者造桥有益于公众——可敬。后者造墓,侵占良田,败坏风气,有害于公众。
像这种大造坟墓的运动,难道当地有关部门无所闻无所见?不,据报道,造墓已属“狠煞”之列,还专门成立了“移风易俗办公室”。效果也是有的,已拆除了位于交通要道附近和风景区内的坟墓52座。其余呢?收绿化费,一年收65万元之多。拆除的52座坟墓在浩浩11.78万坟墓中占多大比例?65万元除以11.78万试问每座坟墓收多少绿化费?小学生一算也就一清二楚了。用绿化费一搪塞,坟墓安然无恙了。国家土地如此糟塌听之任之。这种“狠煞”狠在何处?“移风易俗”的表面文章做到这等地步!
某地商品经济繁荣,应扬其善;但那儿封建迷信盛行,比阔成风,假货不少,也不应隐其恶。这才叫实事求是。
(作者单位:文汇报)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一代报人溘然长逝
  刘尊棋
在短短一个月中,两个全国闻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出杰出贡献的报人,先后辞世。继陈翰伯同志之后,10月16日萨空了同志也溘然长逝了。他们都不自觉地响应邓大姐以最善良心意推荐的“安乐死”,辞别人世。翰伯于夜半三时还自己开灯如厕,清晨,家人抚摸两脚冰冷,检视呼吸,方知气绝。空了几年来常患“供氧不足”,日间还嬉笑如故,稍感不适,但到医院后已抢救不及!
七、八十岁在今天中国的老年人中已不算是稀少。但是,这两个老报人,凡是了解他们的人,今天都会感觉死得太早了些。
空了和我认识较早,他的大弟和我是小学和初中时代同学。他是蒙古族人,清朝时大概是吃钱粮的人家,我认识他们兄弟时,他们的父亲已经死了,只有一个寡母,家境十分贫苦。我每回到他们家去,都看到瘦小的老太太在做窝头,没有看见过什么炒菜。但空了自幼就写一手很开阔的墨笔字,还喜欢画些花鸟,大约在他十七、八岁时已参加北京的一个晚报的每星期一期的画报工作,后来做了主编,并入赘于社长,改名空了(原蒙古名译音萨达泰)。大约30年后为新闻界的一个事业家北京的《世界日报》社社长成舍我吸收,并协助他办了一个新闻学校。这个30年代中很少的新闻学校之一,在成舍我和萨空了主持下,在课堂教学与印刷工艺密切结合的教育方针下,确实培养了一批人才。
1937年7月全面抗战开始后,北平《世界日报》停刊,成舍我和空了一同在上海创办了小型的《立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共产党和民主运动领导人谈话和短小精悍的文字,很快风行沪上,但大片国土次第沦丧,上海也岌岌不保,朋友问《立报》处境,他用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复。
就在这个时候,他和邹韬奋、杜仲远等“救国会”领导人结识;上海沦陷后,空了和大多数文化界人士一样退至重庆,那以后几年间他的生活很动荡。新疆的军阀头子盛世才企图投苏联反日之机,拉拢中共党人和一批左派人士到新疆做幌子,空了和杜仲远等同时,与茅盾等一起到了新疆,预定空了主持《新疆日报》。不久,盛世才倒戈转向,杀害了陈潭秋烈士和一大批进步人士,以向国民党反动派邀功,茅盾和空了少数人幸而逃出虎口,仓惶回到重庆。1940年一部分四川民族资本家支持的《新蜀报》由鲜英主持,周钦岳任总经理,聘请空了为副总经理。这时鲜、周等都和中共靠近,约了张友渔、刘尊棋和宣谛之轮流每天为它写社论,使这张报成为《新华日报》以外,重庆民主运动的讲坛之一。
翌年1月的皖南事变,重庆和大后方在国民党反共政策下,中共采取疏散与长期潜伏相结合的策略,保护了大批干部。空了活动于中共和民主党派间,一度“失踪”,被国民党三青团的特务组织强行隔离,与各方朋友失去联系,根据后来了解,由于空了机智应变的能力,反动派没有实现裹协他的阴谋。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共恢复谈判,形势剧变,民主党派纷纷到香港,建立和扩大自己的领导组织。中国民主同盟的领导人,在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支持下,创办了一个《光明报》,由梁漱溟任社长,空了任总编辑兼总经理,同中共在香港办的《华商报》一起,在香港和广大海外华侨中扩大了革命影响。这个《光明报》后来成为解放后北京的《光明日报》的先声。
全国解放后,空了主持和建立了新闻总署下的新闻摄影局,后来成为新华社的摄影部。他还主持和建立了民族文字和图画方面的宣传出版工作。
空了在新闻的编写方面没有遗留下很多成就,但在报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在政治和物质困难环境中,开拓、创新,在30—50年代这个伟大民主革命时期,树立了令人怀念的业绩。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半生为人作嫁衣
  ——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周达宝
  李汉平
那是一次文学界朋友的聚会。我在“小石柱”的留言簿上写道:“以爱赢得爱,以心换得心,文学是心灵和友谊的桥。”
话可赠他,亦可赠你——周达宝老师,是你用行动使我悟出这个道理。
如今,你离休了。
“三十又五秋,青丝换白头。贤人七十二,江河万古流。”有人给你打来这样的贺电。
你以专注而有韧性的爱,在文学这块园地里默默地耕耘了三十五年。你编了六十多部书。有文学前辈的:茅盾、冰心……有文学新秀的:张洁、朱苏进……文学新秀变得名噪一时了,可你还是你,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脸上带着谦逊、质朴的微笑。
你溶入北京上下班的人流,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你挎上菜篮子去市场买菜,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可是在作者们的心里,却自有属于你的、洁白无瑕的丰碑。
那个年逾花甲的老妇人,因为失去爱人而痛不欲生,她写下充满感情的文字斗胆寄给所谓的“皇家出版社”,自己却靠面包和水过日子,奄奄待毙了。你满怀热忱地登门去寻找她,你帮她修改那些不很成熟的文字。几个月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书——《霜叶红》,它的作者也因之充满活力地投入新的工作。这样的作者,这样的深情,她怎能忘记你呢?
那个长江边上的女作者,第一次进京改稿,你怕她吃食堂营养不够,每天早晨在家里煮两只鸡蛋带给她。鸡蛋递到她手里的时候,还热乎乎的,带着你的体温……这样的体恤,这样的关怀,她怎能忘记你呢?
至于我,一个青年作者,不说我的长篇处女作里点点滴滴浸润着你的心血,不说你给予我的那些慈柔和严厉,为那些慈柔我爱过你,为那些严厉我怨过你。有一件小事我老是记着,老不能忘却。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晚上常停电,我抱怨买不到蜡烛。下次我去你家,你和你爱人把一包早已备好的蜡烛递给我,我惊呆了。太细致入微的关怀是让人心颤、也让人心碎的啊!我接过那蜡烛,仿佛接过光明,接过温暖,接过无私的爱。
那夜,也许太多愁善感的我,哭了……
如今,你离休了。可友谊也会“离休”么?若是有一星儿半点儿的功利,友谊也就不是友谊了。
也许正是为了这些,我才想写下些许的文字,献给半生为人做嫁衣,却又默默无闻的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纪念碑上。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人们的心里……


第8版(副刊)
专栏:

  清炎荷花 (中国画)  谢景臣


第8版(副刊)
专栏:

  木船谣
马寻
你是跋涉在
长空的大雁
我是降下了
风帆的木船
似曾相识的旅伴
相逢在大江北岸
一个谧静的港湾
我装载过
日光月色
我装载过
春风秋雨
如今我朦胧欲睡
晚晴的霞光
织给我梦的摇篮
夜抚弄你
矫健的翅膀
晃动我
沉重的身舷
剪不断离合悲欢
化作江水涟漪
重重叠叠涌向岸

黎明在呼唤
大雁扑向云天
默默远去的姿影
我思绪绵绵
竟没有道一声
再见
不我何曾留恋
哪一个港湾
划开梦的困惑
乘晨风乍起
让我再一次
扬起
破浪的风帆


第8版(副刊)
专栏:

  旧体诗的创新
  ——答陈章同志
  舒芜
先抄几首诗:
“唯大姑娘秘密多,几时恋得后生哥?今朝又约黄昏后,‘夜大’新开英语科。”“噪声聒耳奈伊何,小镇年来新事多;夜夜邻家姑嫂俩,闭门偷学迪斯科。”“旧垒千年日见摧,新风一代应时开:翩翩二九谁家女,逐户宣传节育来。”“姑娘相傍夜游园,各式时装耀眼新;触景生情人感慨,十年不见连衣裙。”(陈章:《小镇风情四首》)
这位陈章同志,在广东省陆丰县工委宣传部工作,与我素不相识,看了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读〈兼于阁诗话〉小得》,写信来和我讨论,并附有他作的旧体诗,其中就有上面这四首。他信中最主要的意思是:“还是应该给写格律诗的青年(包括这种现象)多点支持和鼓励为好。”他自我介绍道:“我是个回城知青,下乡期间,为出路计,啃过几本中医经典著作,回城后学医不成,倒学起诗词来,习作约有三四百首。”
我读了他《小镇风情四首》,非常叹赏,便回信给他说:写新体诗,写旧体诗,本是各人的自由,愿意写就写,不必要别人支持和鼓励。我不过是觉得,旧诗要写就得像样,而那一套格律又不太容易掌握,青年人大可不必用精神于此无用之地,更不要以为报刊上那些起码格律都不懂又毫无诗意的“旧体诗”就真是旧体诗。但是,像他这样,已经下过一番功夫,旧诗已经写得好,完全可以写下去,我一点也不反对。
还有些话现在在这里再说一说。
我之所以不大赞成现在人写旧体诗,更深一层的理由是,好不容易把那一套格律掌握了,结果完全像古人写的一样,那又何必要在古来千千万万首之后再加上你这几首呢?叶圣陶先生为我们的《倾盖集》题的《满庭芳》中有云:
“尝闻瓶酒喻,斯编启我,颇欲翻新。念瓶无新旧,酒必芳醇。谁愿操觚妄作,几千载,诗已纷纭。”说得非常之好。但我是有愧于这个题词的,我自知所写的旧体诗很“正统”,毫无翻新之处,所以我把叶老提示的“几千载,诗已纷纭”当作对我的警戒,那以后我一直没有再“操觚妄作”。叶老所指“斯编”的“翻新”,显然首先是指聂老绀弩。聂老开创了以杂文入诗,或者说诗体的杂文,他的一部《散宜生诗》已被公认为当代极创新之能事的旧体诗的高峰之一。其次大概是指荒芜兄,他的《纸壁斋诗集》《续集》,也已被探求旧体诗创新之路者珍为瑰宝,不少青年人眼中聂老既逝也许就该数“荒老”了。其他几位,在创新上各有努力,各有表现。只有我那些诗,即使怎么敝帚自珍,最多也只能暗自欣喜还有一两句略似我所喜欢的某某古人而已。我不是不想创新,我往往是有点新意总写不进去,硬写进去便不像旧诗,像了旧诗那点新意又被捏弄旧了。
有的朋友看了陈章这四首诗,说:“有点像聂绀弩。”聂老1962年从北大荒劳改回北京,将火车上所见写了《女乘务员》一首云:“长身制服袖尤长,叫卖新刊《北大荒》。主席诗词歌宛转,《人民日报》诵铿锵。口中白字捎三二,头上黄毛辫一双。两颊通红愁冻破,厢中乘客沐春光。”在那种处境中,身为“老右派”,对于一个穿着不合身的制服,受着极左政治和愚民政策的毒害的可爱的乘务员姑娘,而有一种老祖父的慈爱中夹着悲悯的心情,是这首聂诗为许多人所称赞的原因。就这一点而论,说陈这几首有些像聂老,或者差不多。不过,意境深浅究竟不同,特别是,聂诗令人越嚼越苦辣,陈诗的味道却是甘和芳洁的,这里面尤其有时代的不同,年龄的不同。我不知道陈章同志读过《散宜生诗》没有。我倒觉得他这《小镇风情》更接近黄遵宪,例如黄遵宪的《新嫁娘词》有一首:“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锣鼓声声打,打着中心只说郎。”我觉得《小镇风情》是属于这一系列的。黄遵宪是陈章同志的乡贤,我祝愿他和一切有功力有志愿的中青年诗人在旧体诗创新方面各有成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