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红山茶花
——欢迎赫尔曼·沃克的话剧《哗变》演出
刘白羽
10月18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在美国著名艺术家查尔顿·赫斯顿导演下演出美国的话剧《哗变》。
《哗变》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的长篇小说《凯恩号哗变》一举成功之后,又由他亲自改编成了话剧,演出效果轰动一时。沃克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因为他的长篇小说《战争风云》在中国广泛流传。而在美国评价:《凯恩号哗变》比《战争风云》还略胜一筹。它是沃克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此次演出,我相信很多观众是极想一睹风采的。
我收到沃克的来信,他将亲自参加《哗变》上演开幕式并邀请我出席看戏。信中有一段很富人情味、很感人的话:“你们来棕榈泉看望我是一次愉快的会面,你可能发现我的生活是退休式的,平时见客很少,只是努力写作。但老朋友来访会温暖我的心,我希望,山茶花仍留在你的记忆中,花只能开放一时,友谊是长久的。”我需要说明这里所说的山茶花的来历。我今春访美,沃克特别邀请我到距离洛杉矶百里之遥的棕榈泉他家里作客。在会客室坐定之后,我先把中译本《凯恩号哗变》送给他,他异常高兴,跟我热烈拥抱。因为这部在全世界已有上千译本的作品,又有了一个新的版本而且来自中国。他随即也把美国印的《凯恩号哗变》送我。此时,彼此之间都发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国印的是一部巨册,而中译本却是薄薄一本,查了半天,他恍然大悟说:这是根据伦敦的缩写本译的。《哗变》这个话剧在美国演出,极受欢迎,经久不衰。原因是在《哗变》中沃克不但大胆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扫雷舰上官兵之间尖锐矛盾,从而在火线上发展成为一场“哗变”;特别是在这里面成功地刻画了舰长奎格,这个刚愎自用的偏执狂,对上文过饰非,对下严厉苛刻,吹毛求疵,在战斗中又贪生怕死,仓皇逃命,将友舰弃置于敌人炮火之下而不顾,当舰只闯入台风海域,又由于他惊慌失措,指挥不当,致使军舰濒临灭顶之灾,为了挽救危局,副舰长马立克挺身而出,在全舰官兵的支持下夺了奎格的指挥权,冲出风浪,拯救了凯恩号,拯救了全船生命、拯救了美国的荣誉。
由于沃克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典型人物,此剧演出后,奎格一名,不胫而走,家喻户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这位舰长的人物,就说:你是奎格!
我觉得此剧上演,对我们描写战争的文学艺术很有启发:一个是他敢于写自己阵营中这样一场尖锐复杂的悲剧,一个是他敢于大胆塑造一个反面典型人物,因而人们从这一场不只是战火、而是人的本质、品德和灵魂的格斗中,把战争描绘得入木三分、惊心动魄。
在棕榈泉沃克家中,我们围坐在和熙的阳光下,用着丰盛的午点。当他站起来去取一瓶香槟酒时,先摘了一朵红艳艳的山茶花赠我。后来,我们的话题转到《哗变》在中国上演,并为这未来的日子干杯。后来沃克引我进入他的工作室。在这间十分宁静的房子里,阳光明亮地投入进来,书桌后两面壁头排着的四幅色泽鲜明的水彩画,这就是《凯恩号哗变》的插图,这说明作者对自己的第一部问世,从而一举成名之作,是怀着永远钟爱与珍惜之情的。
在棕榈泉,那朵红山茶花一直插在我的上衣左口袋里,我告别棕榈泉,经过长途跋涉,我把它带到洛杉矶。我深深感到这朵山茶花的火一样浓郁的生命力,正象征着大自然给予人间的情谊。正如沃克来信所说:友谊是长久的,我要说这朵山茶花永远在我灵魂中燃烧。《哗变》的演出无疑是在中美友谊之途上又铺下一块坚固的基石。我诚挚地祝贺《哗变》演出成功。


第8版(副刊)
专栏:

读《人民战争必胜》摄影画册
高梁
由晋察冀文艺研究会编辑的《人民战争必胜》大型摄影文献画册,已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全面反映晋察冀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年浴血奋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型摄影画册。
画册以活生生的形象使人看到,八路军威震平津,虎踞妙峰山,驰骋华北平原,威慑石门,封闭大同,包围太原,使日伪军丧魂失魄,惶惶不可终日。还可以看到八路军一一五师东渡黄河,挺进敌后,首战平型关的雄姿。在画册中人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严肃认真的边区参议会,民主选举县长和令人难忘的生产自救场景。
晋察冀边区也是国际朋友汇集的模范根据地,在画册中我们可以看到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黄土岭战役中于唐县孙家庄小庙内火线抢救伤员的镜头,也可以看到国际主义战士印度援华医疗队员巴斯华、柯棣华亲手建设国际和平医院的场面,更可以一睹美国航空员白戈里欧遇救与美国B29重型轰炸机驾驶员在津郊遇救、美军观察组杜伦先生参加我冀中任邱地道战以及著名教授林迈可·福莱等进入我抗日根据地的情景。这一张张照片是从珍贵革命资料中选择的。
这本画册,形象而系统地记载了晋察冀抗日斗争的各个侧面,是一册晋察冀抗日斗争历史的真实纪录,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个缩影,它生动而有力地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抗日战争胜利的真理,同时它也雄辩地证实了侵略者必败,正义战争必胜的历史规律。
画册选用的这五百余幅历史佳作,是从数万张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中选出的,由近200名专业摄影工作者创作。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甚至流血牺牲,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这些革命之花。
(附图片)
大型摄影画册《人民战争必胜》封面


第8版(副刊)
专栏:

使者
一个邮人的陨逝
王明方
我的眼睛里
蜿蜒着重重邮路
你,一个背负邮包竞走的
使者,缓缓的
坠倒了,缓缓的
天空没有一只鸟
没有一丝虚拟的痕迹
邮路笔直地
经过你最初的衣袖摆动的方向
你卧成山脉的姿势
无声无息
使者,你的微笑依旧
筑起无数条永久安详的线条
邮路穿透胸肋
目光被惊起的雁子
驮起,落下又驮起
而你,依旧静静的
在踏实的泥土下面
安息
静静的,邮路蜿蜒,
像一条绸质的挽带飘动
像一圈黑纱
缠在我心里


第8版(副刊)
专栏:

松风阁新记
洪洋
阁以松名,此地原为茂密的松林,九百年前已老松魁梧,斯人庆幸斧斤所赦,相看不归。一九六三年我初登西山,子孙不肖,斧斤无情,相看秃岭,心中惘然。
苍皮老干,撼雨摇云,翠色凌空,涛声鸣凤——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我来名之意适然”的松风阁,踏遍西山无处寻。
地球上生命之起源,人类之进化,与绿色不可分离。没绿色便没了新鲜空气,没绿色便没了肥沃土地,没绿色便没了电脑硅谷,没绿色便没了异兽珍禽,没绿色便没了灵丹妙药,没绿色便没了水秀山青,没绿色更哪来怡人的风景?
怎奈丁丁伐木之声,响彻九洲。蝉翼为重,千钧为轻,贪图小利,毁弃黄钟,从大兴安岭到高黎贡山,原始林变成了次生林,茂林变成了疏残林,成熟林变成了幼龄林;林区不见林!最新的遥感测定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已下降到百分之八点九。今日地球,人愈来愈多,树愈来愈少,未来的人类何以将息!
我今登松风阁,时值一九八八年新秋,艳阳当空,轮帆争流,极目楚天,长空一碧,俯瞰西山,人工培育的千万棵青松郁闭成林。远近山峦间,新植梅树、枫树、芙蓉树、樱花树风姿摇曳。噫!二十五年风风雨雨恩恩怨怨,所幸西山秃岭重披绿裘!东望金陵凤凰,杳杳于雾霭之中;西望武昌黄鹤,浮悬于青天之外。蓬勃兴起的鄂州市区如一弯新月,铸钢厂、电子工厂、乡镇企业星光点点。
山风忽起,松涛奏鸣娲皇五十弦、霎时热血沸于胸中,希望溢满心间,愿天下人与我同志,广植树,恒护林,俾地球上所有的电子和信息运载着绿色,迎来美好的新世纪。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走上国际论坛的评弹演员
张世英
台上,著名评弹演员蒋云仙在表演弹词《陷救樊家树》(《啼笑因缘》选回);台下,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一连从后边的座位挪了三次,直到找到了最佳座位而止。
性格豪放的女评书家,向我连连表示,“好,好啊!”她说,蒋云仙的演出不靠青春妙龄,而是靠出色的演技和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使人忘记了她的年龄和形象,是一位超越自我的演员。
蒋云仙的表演,何止吸引着刘兰芳,她还使外国的戏剧家震惊呢!两年前,香港举行第七届国际布莱希特戏剧研讨会,蒋云仙曾专程赴会为上海市青年话剧团导演李家跃的《布氏与评弹的比较》论文作示范演出。
那天,当李家跃宣读论文时,便由蒋云仙登台表演。她演出的是传统长篇弹词《啼笑因缘》中《逛天桥》一折。表演一开始,学鸡啼、犬吠的口技,就引起了外国学者的好奇和兴趣,笑声不断。她在角色中自由驰骋,跳进跳出,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晚上,蒋云仙又表演了《灰阑记》中的《二母认子》一折,在外国朋友一再鼓掌要求下,蒋云仙又一连加演了《旧货摊》、《劝夫戒赌》。著名戏剧家黄佐临看到这种情况十分高兴,他说,很好,出乎意料的好,还风趣地对蒋云仙说,你演出时有9个照相机对准了你啊!
蒋云仙1933年生于江苏常熟县,读到初中二年级因家贫不得不辍学。由于生活所迫,14岁拜苏州评弹界戏霸钱某为师,受尽欺榨。艰苦的生活迫使她刻苦学艺。刚一解放,她就逃出钱家班,自己跑码头放单挡,初露头角。1950年她又拜擅长演唱弹词《啼笑因缘》的著名评弹艺人姚荫荣为师,说唱水平大大提高。她根据自己是个女演员,嗓音好,会演话剧的条件,在评弹艺术“说噱弹唱”的基础上,增加了“演”的成份。逐渐形成了弹唱口齿清脱,嗓音变化分明,表演角色逼真的独特风格。不仅能演双挡、三挡,更擅长演单挡。她一个人能演生、旦、净、丑、末,而且角色分明,引人入胜。既能唱又能说,既能演又能弹,艺术造诣非常全面,说她是个全能的评弹演员,是不假的。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润格与品格
唐大笠
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有《自嘲》诗一首:“不学板桥要白银,学他赖账或能行。诸君且莫勤追索,待到千秋一律清。”读诗玩味,深知老先生为书债所累,酬应不暇,苦不堪言,乃发于诗,倾吐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数年前,他上京与赵朴初、启功等先生相晤,谈起近况,便随口吟出这首诗,朴老启翁听了一致叫好。朴老为安徽太湖人,他家人从北京归来说,朴初先生将这首诗写成条幅挂在家里,与其是作为书与诗加以欣赏,毋宁说是一纸出色的“安民告示”,告示索书人不要无休止地纠缠。
从发展商品经济的观点看,林老先生等观念似乎未能更新。艺术商品价值,不是堂堂正正地见诸文件与报端么!风雅的索书求画人,请掏钞票来买,艺高艺低,按质论价,全面放开搞活,也不排除联系人提取劳务费或回扣(不过要执行最新规定,回扣要写在合同纸上),其它如听小曲子、看气功表演、江湖卖艺、观赏健美等等,一律皆然,概莫能外。其理论根据是“有偿服务”,光明正大,何羞之有?达命清高,安贫乐道则有点超脱得近乎迂腐了。
郑板桥的人品画品,为人敬佩,就是他在那个时代竟然带头抬高画价,很有点商品意识。他的那份卖画的润格尚存,他写道:“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三尺价三千,赊欠尤恐赖账,礼物犹属纠缠,送白银则中心欢喜……”。三尺纸的一幅竹子,要价三千两银子,不为不高,就在乾隆年间也不算小数目。似此价格售画,此老若还健在的话,进口的彩电、冰箱、空调、小轿车,定会应有尽有的。
不过郑板桥一生没有发大财,他当上潍县县令,从政而不废艺,笔耕不辍,具有官吏兼文化人双重身份。“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县长,最后终因大旱为民请赈而丢官,过着“官罢囊空”、“聊凭卖画”的清苦生活,比起我们当前某些高价艺术家苦得多。那么,板桥的高价润格纯属游戏乎?非也。我们只要认真地研读他的润格全文,便不难发现板桥的“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无限愤懑,跃然纸上,如匕首投枪,愤世嫉俗,他决不是个好财货之徒。从这个意义上讲,板桥先生散之老人的诗文如出一辙,异曲同工,其胸中浩浩落落,清气照人,不失艺术家风格。
今日倡导“有偿服务”,体现社会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乃是社会的一个进步。在这个新形势下,文艺与商品“联姻”,保持艺术的贞洁,“有偿服务”不要与“为人民服务”打架决斗,既有润格还要有艺格、品格,这个近乎老调的调,似乎也有重弹一下的必要吧。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日报社)


第8版(副刊)
专栏:

思江南(中国画) 袁志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