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大”的遗风
杨群
中国是个大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五千年的文明史,确实称得上“泱泱乎大欤哉!”
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对“大”的神秘感和崇拜,滋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大心理或叫“嗜大癖”。皇帝住的地方叫“大内”,孔庙称之曰“大成殿”,封建社会全盛时期自诩为“大汉”。就是到了最后一个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也还要死撑面子,自称“大清帝国”。
远的不说说近的。从1949年人民大革命的胜利到1957年,年轻的共和国朝气蓬勃,如日初升,各方面工作取得巨大胜利。由于比较谨慎谦虚,实事求是作为政治口号,“大”字是用得很少、很谨慎。后来,随着头脑发热,“大”的使用也就成正比地膨胀起来。政治运动要“大搞”,阶级斗争要“大抓”,生产速度要“大上”,最后来了一个大灾祸——“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放卫星”还不算,前头还要冠一个“大”字,“水稻亩产6万斤”……到了“史无前例”的时候,“大”字的运用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串联”,“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叛徒、特务、走资派”还不够,根据夺权需要,还要加上“大”……全中国被淹没在一股狂热的“大”潮恶浪之中。
“大”被滥用,害多利少。“大”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往往成了主观主义,脱离实际的别名;成了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雅号;成了无视客观规律,主观蛮干的代名词。现在呢,又改头换面:有“时装大展销”,有“风筝大赛”,有“交谊舞拉丁舞大赛”,有“男女健美大赛”,有“时代曲、迪斯科精英大赛”……好一派“泱泱乎大欤哉”的盛世大观!
依我看,这一类“大”的遗风,还是降点温为好。不然我们的国民心态和社会风气又会在这一片“大”字中昏昏然陶醉起来。
另一种“大”的遗风,其势不同,其害尤甚。比如,“官倒”们刮起一股大涨价风,我们每年有“物价大检查”,收效是好的;但足以震慑各式“倒爷”们的是严查,而不在那个“大”字。
今天,我们终于从历史的失误中,从“大”的迷惘和困扰中清醒过来。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字,一个“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小”字,令人感到心里踏实。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之为害似乎尚未绝迹。君不见,由“啤酒大评比”到许多文件和宣传中高唱“下大决心,花大气力”一样,是装装门面的。时下还有一项更值得担忧的,就是许多地方不在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健全竞争机制,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上下功夫,却拚命扩大基本建设规模,此种做法和心态,尤见“大”的遗风何其顽强!
补充申明:我并非主张废弃“大”字的适当运用。(作者单位:广州市文化局)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无整体便无风格
——环境艺术透视之二
布正伟
关于如何对待首都古城风貌问题,曾引起一番不大不小的争论。至今,有一点仍未引起我们真正的重视,即不能撇开环境艺术的风格来自整体这一基本原理,去孤立地谈究竟是“传统”一点好,还是“非传统”一点好。
譬如一篇文章,首先要求的是围绕一个主旨,去组织相互联系的各个完整段落,然后才谈得上如何润色,该表现出怎样的风格。如果结构松散、段落零乱,那么堆积再多的自己所欣赏的词汇语句又何济于事呢?城市建设、环境创造也包含着这个简单而明了的道理。当前,在大兴土木的许多城市乡镇中,房子、马路、广场、花园建了不少,但多半是“散而离”,形成不了鲜明的整体印象。
两年多前,我在一位旅京的西班牙建筑师家中作客。交谈中,她直言不讳地指出,东西长安街很宽,两边的建筑物零零星星盖起来,都各自强调自己的中轴线和形体变化,缺少联系,平淡而无总体特征。其实,我们许多同行早就为这个难以挽回的局面而深感遗憾了。
环境艺术欣赏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知觉组织过程。其中,第一视觉印象、片断现象的叠合与储存等,无不与整体关系紧密牵连。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又称“完型”心理学派)关于知觉组织的理论对环境艺术的整体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基本观点是,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环境艺术不等于环境加艺术作品,同时环境艺术也不等于各美化部分之和。一切都要看所追求和所达到的整体效果。
然而,这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局部或细部。恰恰相反,一道围墙、一组栏杆、一件标志乃至一个垃圾筒、消防栓,都会在具体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起到增强或破坏整体美感的作用,切切不可等闲视之!最近我看到,在北京复兴门以南刚刚修起了一处古城墙遗址,大概是为了约束游人的越轨行为吧,竟有一段长长的铁栏杆耸立在高高的城墙一端,让人看了,就好像眼睛里吹进了沙子一样。功能问题、安全问题自然要重视,但既然是“设计”、是“创作”,那就该力求“天衣无缝”,努力去维护整体艺术效果。
搞设计的人有句行语:“粗看要有效果,细看要有东西。”做不到这一点就叫做“眼里缺活儿”。然而,环境艺术创造毕竟要比家具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乃至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计等复杂得多、艰巨得多。这是因为,环境艺术创造不论范围怎样,都要综合地考虑与人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与现实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种技术手段、艺术手段自身中的各种关系。正因为环境艺术是大关系艺术,是回归人们生存环境的各系统工程的整合艺术,所以,它在整体构思、整体把握、整体设计、整体实施上,具有极大的难度,而这恰恰是我们当前城市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亟待建立相关的法规与体制)。仍以首都古城风貌来说,它的魅力应来自新旧交融的整体。不论是借鉴传统的也好,是“西体中用”的也好,还是不受流派束缚“自在表现”的也好,只要在理顺城市结构文脉关系的前提下,以完整的、层次配套的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实施中得以形成有机联系的各个完整的区段,那么,它们才能成为首都杰出的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
“美与关系俱生、俱长、俱灭。”——狄德罗的名言值得我们时常去细嚼……
加拿大渥太华的美丽“项链”——由重要建筑物、绿带、铺路、照明、悬挂装饰及街道设施等所创造的整体环境赫尔迎宾大道。


第8版(副刊)
专栏:

罐罐茶
姚学礼
泾河沿岸的南山麓,自古就有喝“罐罐茶”的习俗。南山干旱阴冷,山里人多患腰腿病,盘膝坐在麦草烧热的土炕头,架旺火盆上的木柴火,将黑瓦罐罐里的茶熬得浓酽之极,一口口呷着,十分舒坦。这种嗜好相沿成习,特别在逢年过节期间。为此家家都备有火盆茶具,借以聚会亲友。酒肉果菜可以没有,罐罐茶断是少不得的。饭后再敬一杯则是表示主人最为诚挚的美意。这样喝茶,在冬春,热腾腾的可驱寒御冷;在夏秋,苦丝丝的可沁骨提神。如果没有这道茶,主人就会大感窘迫。近年来,随着兴修水利,泾河的水被引灌上塬,不用下沟去挑了。
其实,龙茶的“龙”字不过附会了中国关于“龙”的传说,而茶却实实在在在山里种植起来。南山在盘龙形状的六盘山之南,土地干旱贫瘠,自古荒僻少有树木;如今钻进一道又一道鸡爪挠过似的沟壑,在枯褐冷峻的黄土深皱褶里铺出一丛丛扑朔迷离的绿树。这就是黄土高原的新绿之梦——龙茶树。茶树是从龙井茶和四川花茶引进的,由于气候土质的差异,已变异为陇上特有的野茶,味兼川京而添西北山性,加之这茶林在修有龙王庙的那条山沟里最为繁茂,而且味醇,茶的龙姓就迎风四播了。六七月间,山里人不仅托人在四川捎砖茶,或购来龙井细品,还在自己的关山、百里、龙门一带峁梁上,从当年丛生柠条灰蒿的蜗行台田里采下黄半未匀的嫩茶,掺合龙井下在罐罐里熬喝。这和过去相比是别有一番滋味的。过去,山里喝罐罐茶是无茶无水。无茶,再穷的人可从口边省下粮钱到山外去买茶叶;无水呢,就提着罐儿起早贪黑到沟底龙王庙的龙泉边接黄土渗出的滴水,一点一滴地等,一瓶一碗地盛,往往日以继夜,大罐小坛排成了龙形长队。若遇大雨,各家的涝池满了,就可以解几个月的苦渴。这样,讲究喝茶的老人不独藏山外奇茶,还藏黄泥岗子上野树叶子,将最苦最麻的野树叶儿,经揉、蒸、晒干,以备茶荒。特别是对龙王庙的水,珍藏更显功夫。老人们往往既是山里的罐罐茶的茶师,又是藏水师,家里备有十几个坛罐大缸,装着雨水、龙泉水、涝池水不等,像贮酒一样加封密存;过三五月或半年以上,水里黄泥杂质沉淀了,清亮亮的陈水漂着茶叶在一小截镢把细的瓦罐里煎煮,熬得只剩一酒盅些许的茶汁,才嘴巴发响着津津有味地呷起来。去年,从泾河水库引修了一条新干渠,千年的旱塬见水了,青年们首先打开了自家封存的几缸陈水,邀友品茗挥霍了几日。
从接渗水到渠水哗哗门前过,饮茶之乡有了水源,作为南山人怎不高兴呢?伏龙之后南山人又引种龙茶树,培育自己的新“野”种。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真有龙之俯则蹈水,仰则冲天的意味!更有趣的是年轻人把自采的新茶叶幽默地叫做龙的“剥鳞”、“抽筋”。这是何等的气慨!山里罐罐茶的苦涩意味着山里人熬惯了苦,而茶本身则显示着一种盈绿希望的献身精神。犹如泾河水一样,大山没有弯曲低俯的性格,水却弯弯曲曲降伏了漫漫途程。更如茶树,它可以出山选择舒坦平静的东风笑意,可偏偏扎根于西北深沟荒塬,把春色献给野山野洼,任掐、压、烘、揉,任火烹水煎,在热水里舒展干枯的形容,用自己的浮沉给人间酿就苦后的甘醇。


第8版(副刊)
专栏:域外文谈

阿契贝的新作
申奥
尼日利亚作家齐阿努·阿契贝在沉默多年后,今年初推出了长篇小说《草原上的蚁山》,受到各国评论界的瞩目。这部历时15年写成的小说以一个名叫康刚的西非落后国家为背景,主人公萨姆、克里斯和埃克姆是三个好朋友。在一次政变中,萨姆当了总统,克里斯当了情报部长,埃克姆成为主要报纸《国民公报》的主编。萨姆上台后,实行独裁统治,大搞个人迷信,企图通过公民投票成为终身总统,而对威胁全国的严重旱灾却漠不关心。埃克姆对此提出批评,立即遭到逮捕,惨遭杀害,克里斯也逃往外省。全国陷于动乱之中,特务横行,民不聊生,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后来发生了一场新的军事政变。小说揭露了非洲独立后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谴责走马灯似的军事政变。作家语重心长地告诫非洲各国领导人停止争权夺利,应以人民利益为重。他指出“非洲的真正主人是那些亿万缄默不语的人民。”
阿契贝是尼日利亚第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他于1930年生于尼日利亚东部的伊博族地区,曾在广播电台工作,现任教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他以前的四部长篇小说都是反映独立前后伊博族的生活。其中《崩溃》(1958)描写一个村社领袖奥孔沃,因反对现代文明对伊博族传统的侵蚀而倒台;《人民公仆》(1966)讽刺那些口口声声是人民公仆的政客们的腐化堕落和卑劣行径。
阿契贝很谦虚,当人们问他谁是尼日利亚最伟大的作家时,他毫不犹豫地答道,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尔·索英卡。


第8版(副刊)
专栏:

跋涉
冷慰怀
真想成为一首诗
让每个日子都读出韵律
春雨霏霏时
邀几位朋友走入意境
与那个年过千岁的牧童
共访杏花村沉醉的旧址
而命运专爱同我们作对
失望如魔鬼纠缠不休
一封信盼了很久
捧在手里却不敢启封
生怕退稿笺又来扳着面孔
重复那些冰冷的训词
炒菜老忘放盐
烧饭总是糊底
急急去赴约会
又偏偏赶上一场暴雨
背得烂熟的箴言
竟然不知道出在何处!
过了三十岁
我们才渐渐懂得——
在生活这首诗里
灵感 并非全是警句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蛟龙得水(版画) 张地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