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奥迪”:一汽为轿车国产化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鹿舫
在那洒满金秋阳光的北京农展馆露天场地上,1988年全国乘用车展览会工作人员让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瞧,那就是‘奥迪’!”
我们先走近一辆紫红色的“奥迪100型”轿车,只见生产厂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向参观者介绍该车规格、性能的小牌牌上写道:
长:4792毫米,宽:1814毫米,高:1422毫米;
乘坐定员:5人;
满载重量:1660公斤;
最高车速:175公里/小时;
最小转弯半径:5.8米;
发动机:直列4缸水冷;……就在我们站在车旁交谈大约5分钟时间内,先后有三名参观者前来联系购车,其中一人还表示可全部用外币支付车款。据一汽轿车厂副总工程师魏广亭统计,“奥迪100型”和“奥迪200型”轿车这次在参加乘用车展览的头5天内,各地用户就订购了1800多台。
记者握着老魏的手说:“一汽为轿车国产化打算做些什么?”这位59岁的高级工程师感慨说,我们一汽职工早就盼着为轿车国产化出力啊!现在正是我们可以显身手的时候了。
第一,一汽有一批研制、生产轿车的人才。仅算汽车研究所一家,就有1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达100余人。
第二,一汽有30年生产轿车的历史和经验。新闻界人士还记得当年“毛主席含笑乘东风”吗?1958年我们厂就为毛泽东同志生产了一台“东风”牌轿车。今天,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乘坐的,也仍然是我们厂生产的“红旗”牌轿车。
第三,一汽凭借改革、开放的双翼,已跃入新的高度。近10年间,我们厂先后有数百人出国学习和考察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引进了发动机生产线,到1990年能年产30万台轿车、轻型车发动机。我们还从联邦德国大众公司引进了奥迪轿车的全套生产技术,到1992年将具备年产3万辆的生产能力,零部件国产率将达到80%……
记者指着那辆天蓝色的“奥迪200型”轿车,问一汽轿车所工程师王伟:从质量上看,你们用联邦德国零部件组装的“奥迪”,比起“原装货”——联邦德国自己组装的“奥迪”,谁优谁次?王伟笑道:伯仲之间吧!去年,经联邦德国奔驰公司同意,我们厂组装的几百台“奔驰”车投入了市场。倘若我们的工艺、技术水平没达到相当的程度,他们会同意用其商标吗?
“奥迪”是一汽的骄傲,但一汽的同志又是很清醒的。他们说:轿车工业的发展涉及钢铁、橡胶、塑料、玻璃、电器、仪表、石化等诸多材料工业和配套工业。就这些方面以及轿车生产的整体水平而言,我国较之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就说我们的“奥迪”轿车吧,眼下零部件自给率还不足5%。在全部国产化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义”,自力更生和引进必要的技术、设备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轿车国产化能力。“师人——自创——再师人——再自创”,日本以及亚洲“四小虎”的轿车,不正是这样走向世界的么?
(附图片)
右上图:1988年全国乘用车展览会展出了我国近年来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和自行开发的各种乘用车180辆。 本报记者 陈志摄
左图为一汽职工们正在批量组装座位宽敞、稳定性好、乘坐舒适、外型美观的奥迪100型高级轿车。
新华社记者 张平摄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加快轿车国产化步伐
正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乘用车展览会,给人们带来一个鼓舞人心的信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经过几年踏踏实实努力,我国轿车工业开始起步。现在,不仅有样品,而且已批量生产;不仅一家生产,而且群雄并起,多家竞争;不仅有一两种产品,而且已能生产各式大小轿车、面包车、旅游车等等,形成系列化产品。我们为汽车工业的又一个长足进步,感到由衷高兴!
发展我国的轿车工业,既不能一哄而起,又不能一蹴而就。应该有规划、有分工,又有全国性协作。我们历来强调自力更生,强调国产化,反对大批进口轿车,但无论是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轿车工业,还是进一步实现国产化,都需要时日。必要的引进,必要的国际合作,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事实证明,这只会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加快国产化前进的步伐。
满街跑进口轿车的历史,到了尽快结束的时候了。汽车工业的同志们要努力奋斗呵,全国人民在期待着你们!


第2版(经济)
专栏:

群雄并起的汽车“春秋”时代
——记一九八八年全国乘用汽车展览会
本报记者 刘国胜
北京,金秋十月。
人流涌向京城东郊的农业展览馆。那里正在举办1988年全国乘用汽车展览会。如此盛大的展览,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农展馆院内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展览场地上,布满各式各样轿车、吉普车和大大小小的客车、旅游车。这是我国自己生产的最佳水平乘用汽车新产品,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迈上新台阶。
参加展出的汽车约180多辆,系由我国机械电子、交通、建设、总后勤部、航空航天等系统,以及第一汽车厂、第二汽车厂、重型汽车工业三大集团和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汽车工业的重点企业生产的。展出的汽车不仅是样品,而且是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的商品,可供投放市场和用户选购。
近几年从国外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和自行开发的乘用车,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外国同类车型在技术、生产方面的差距。一个群雄并起的乘用汽车“春秋”时代即将到来。
展览会上,格外惹人注目的是轿车。在中国,一直被当作“奢侈品”的小轿车,如今,大模大样的展示在人们面前,引起客户的广泛兴趣。今年一汽和联邦德国刚刚签约生产的奥迪轿车大出风头,人们恋恋不舍地围观在展台四周,看个不够。这辆被人称为“奥迪先生”的新车,是我国轿车家族中的新成员,所以,参观者们都把它当作“新郎”或“王子”一样看待。一汽总工程师林敢为向大家介绍说,今年他们准备组装500辆“奥迪”投放市场,明年可达2000至3000辆,1992年产量将达3万辆。
同“奥迪”并列展出的是一汽生产的老牌“红旗”大轿车。细心的参观者已经发现,现在的“红旗”已改容换装,今非昔比,不仅车头改进了,汽车内部也重新进行装修。几位外国客户也许得知中国领导人以后将乘用这种国产新“红旗”车的信息,他们竟情不自禁地先后钻进车内,试试车的性能和舒适程度。几位眼尖的摄影记者立即抢拍了这个镜头。
在一汽集团展区的右侧,是天津的夏利牌轿车,人们评论说,这种小巧别致的“夏利”更适合进入私人家庭用车行列。据说,这种车子已有不少私人客户准备购买。
轿车到底能否进入中国家庭?现在还是一个很难讨论的问题。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也没有这样的道路条件,但是有的经济理论家认为,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大量吸收社会消费基金的关键,在于住房商品化和汽车进入家庭。
当前轿车产量最高的要数上海的桑塔纳,今年的产量是1.5万辆。参观者们对这种车型较熟悉。而广州的“标致”轿车,虽然深受欢迎,可惜北方人还很难买到。同广州汽车厂合资的法国标致公司一位雇员,在展览期间一直守在“标致”展车跟前,不断地与中国客户和官员们交流意见。国产“标致”轿车的未来目标,据说要占领中国南半部汽车市场,好大的势头和魄力!
除轿车之外,被中国人称作“轿车第二”的是北京出产的切诺基吉普车。这次展览会,他们又拿出一辆更适合城市使用的黑色新“明星”切诺基,这种新车由于经过改进,大大降低了成本,在城市乘用更划算。
作为我国三大轿车生产基地之一的二汽集团,这次展览没来得及拿出样车,但是,二汽集团总经理兼厂长陈清泰对记者说:“请放心,我国完全有能力挡住进口轿车!”看他那狡黠的神色和胸有成竹的样子,不久的将来,二汽生产的轿车或许会一鸣惊人。
在国产乘用汽车家族,客车的生产形势更喜人。丹东汽车厂的黄海牌大客车,今年已经向全国人代会议提供了几辆用车,成为他们的骄傲。“黄海”同国外进口客车相比,并不逊色。二汽集团生产的客车队伍整齐地排列在展区,形成一个不小的阵列。凭借二汽的雄厚技术力量,他们在引进日产、五十铃技术的基础上,又研制出新型客车底盘,再利用集团优势,可以生产出各种改装客车,怎么会不形成“气候”呢!
中国的汽车市场潜力极大,但是,我们不能设想,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同时,进口乘用汽车的数量也翻两番,甚至更多。这次展览会的主办者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代表汽车行业提出了“倡导乘用国产车,挡住进口车”的口号。人们相信,这种愿望一定会实现,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乘用车,这次展览会展示的各种车型,就是最好的实证。
让我们共同欢呼国产乘用汽车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早日到来!


第2版(经济)
专栏:

“让外国客人坐上中国车”
——刘汉鑫关于进口旅游汽车一席谈
本报记者 段存章
国家旅游局企业管理司汽车管理处负责人刘汉鑫,前几天参观了1988年全国乘用汽车展览会。他对记者说:“国产汽车有很大进步,短短几年搞成这样确实不容易。有人说我们搞旅游的只喜欢进口车,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接受国产车,让外国客人坐上中国车,我们也光荣、自豪呀!”他从柜子里取出展览会上带回的一堆国产汽车说明书,挑出上海桑塔纳、天津大发、长春奥迪等十几个厂家的产品,笑着说:“我们看中了就买!”
谈到前几年旅游系统进口了很多外国车,刘汉鑫说:
“我们旅游系统的汽车大部分是1985年以前进口的。为啥进口?因为1978年刚对外开放的时候,我们搞旅游没有像样的车子,有些国产车破破烂烂,窗上没玻璃,门也破了,顶棚漏雨,车内打伞,垫板上还有裂缝,连长城也爬不上,无法接待国外游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适应国际旅游事业的需要,没有伸手向国家要钱,而靠银行贷款等办法,以旅游养旅游,通过‘滚雪球’,旅游系统先后直接购进国外旅游汽车六七千辆。10年前,原北京旅行分社车队只有20多部汽车,现在已成为具有700多辆大中小汽车、能接待国际旅游客人的大型公司。在北京一些涉外饭店,过去是客等车,现在可以做到车等客了。”
“我国旅游汽车发展很快。从全国看,1978年只有1000多辆;现在有3万多辆,绝大部分是进口车。全国各地有100多个大中小旅游汽车公司,分布在旅游冷线、热线、温线。游客方便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我粗粗算过一笔账,进口一辆旅游车1年能创汇1万多美元。如果国门还像过去死死关着,守着好山好水,也白受穷!”
说到这里,老刘翻开《中国旅游汽车》杂志说:“你看看我写的这篇文章,旅游汽车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亟待各级政府给予政策扶持。”根据测算,汽车进价超过6万元以上即要亏损经营,而现在国产组装轿车和东欧轿车售价都超过了6万元。同时,汽车出租价格标准基本没有调整,汽车进价和汽车租价严重扭曲,企业缺乏更新能力。老刘加重语气说:“迫切要求在价格政策上加以扶持!”
刘汉鑫建议说:“我们的国产车要适应国际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实事求是,有展应该有销,保数量、保质量,价格合理。同时,也不要一刀切,对创汇的旅游车进口留个活口。国家还要尽快从国外引进生产汽车的流水线,真正把旅游汽车这个支柱发展起来。”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产化使合资双方都获益
——访法国专家里维尔
本报记者 吕建中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是1985年中法合资组建起来的,几年来,双方为实现这个共同目标一直合作得很好。
在展览棚里,法国专家里维尔兴致勃勃地和大家一起清扫场地,布置展品。他们参展的4种新型轿车和客货两用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比率,虽然目前只占10%左右,可他们对加快国产化很有信心。按规划,这个公司到90年代末汽车年产量可由现在的6000辆增至5万辆;而到本世纪末,将建立起一个年产10万辆的现代化汽车制造中心,国产化比率也将达到或超过95%。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投资者包括广州汽车制造厂、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和巴黎国民银行。从1986年起,他们在全国考察了300多家供应商,经过挑选后签订了70项协议,建立起严密的供应商网络,统一按法国标致的技术质量标准供应零部件。与此同时,在法国和中国进行人才培训,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以这些措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据里维尔说,20多年来他们在世界其它一些国家推行这种做法,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最后记者请里维尔先生就广州标致国产化同法国标致之间的利害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他以肯定的语气说:合资双方目标和利益都是一致的,广州标致国产化,可为法国标致技术转让拓宽道路。中国是个大市场,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必将在中国发展汽车国产化当中得到自身的发展。


第2版(经济)
专栏:

夏利,夏利,华夏得利!
本报记者 皮树义
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印有“天津大发”字样的小面包车。如今,“大发”有了新伙伴——“夏利”轿车。
1987年,生产“大发”车的天津微型汽车厂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株式会社的生产线和技术,生产出了夏利牌轿车。今年计划产量3000辆,早已定购一空,其中,出口香港900台。
白色的车身,漂亮的外型。在全国乘用汽车展览会上,“夏利”轿车以其现代气息吸引了观众。几天功夫,就订出1000多辆。有的外国客商也要求订货,有的干脆要把样车开走。
“夏利”轿车是一种大众型轿车,车身短,外形美,内部舒适,可乘坐5人,时速可达120至130公里。天津微型汽车厂质量管理部部长刘学志介绍说:“夏利”车的最大优点是省油,每百公里耗油量不超过5升。
“夏利”车刚刚诞生一年,国产化率达到12%,明年争取达到50%至60%。
天津是我国轻、微型汽车生产基地。早在1965年,天津就生产出了我国第一辆面包车。这几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引进国外技术,实行专业化生产,除了生产“大发”微型汽车、“夏利”轿车外,还生产“三峰”旅行车和130轻型载重汽车。今年天津汽车总产量可达4.5万辆。
1983年,天津开始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先后搞起了冲压、焊接、油漆、总装等生产线和检测线。“大发”工程当年上马,当年出车。“大发”微型车车小实用,客货两便,成了抢手货。今年产量可达1万辆,国产化率已达76%。“大发”车的生产使职工熟悉了国外汽车生产技术,“大发”车与“夏利”轿车又有许多通用部件,这些为“夏利”轿车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去年,只用几个月时间,就生产出了“夏利”轿车。
在展览会上,日本一家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天津展团团长、天津客车厂副厂长倪连祥,问他对外国汽车跑遍中国有何感想?倪连祥回答:我希望我们学习外国先进的汽车技术,不希望外国的汽车充斥中国市场。我们有信心占领国内市场,也有信心打进国外市场。
明年,“夏利”轿车产量将达到8000辆,到1990年将达3万辆,并基本实现国产化。
夏利,夏利,华夏得利!


第2版(经济)
专栏:

目标:“中华牌”的桑塔纳
本报记者 吕网大
1985年秋中国和联邦德国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开业以来,上海桑塔纳轿车已累计生产了3.2万辆,随着桑塔纳车生产的增加,轿车上国产零部件也在不断增加。
大众汽车公司装配流水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把一个个零部件装上车身。3年前,这里的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国外运进来,去年下半年起,国产化有了突破性进展。目前除轮胎、收放机等零部件外,又增加了方向盘、蓄电池、起动电机、继电器、发动机油、冷却液等94项,国产化率已超过17%,到年底可达25%。如今,大众公司经过了全面的技术改造。车身拼焊车间的改造已基本完成,到年底总装车间可建成,明年2月,新建油漆车间可投产。全部改造完成后,形成年产6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发动机厂建成后,可年产10万台发动机。
国产化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只靠一、二个企业来完成。“中汽联”和上海市政府对这项国产化计划极为重视,在资金上给予支持,税收等政策上优惠。上海市专门成立了由副市长挂帅,各工业局领导参加的支持桑塔纳国产化的领导小组,专门下设一个协调办公室。上海的目标是造出“中华牌”的桑塔纳轿车。今年6月由朱熔基市长倡议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宣告成立,它把全国100多家配套厂联合起来,发挥全国工业优势,发挥军工企业技术优势,互相支持,以早日实现桑塔纳车的国产化。
零部件国产化的关键是质量问题。大众厂坚持零部件的质量标准,技术部门从严把关,一丝不马虎,工人严格按标准生产,生产上去了,管理也学到了,最终牌子也打出来了。他们的产品得到为桑塔纳配套的认可,为其它车型生产零部件就显得较轻松了。上海拖汽公司一些为桑塔纳配套的企业还设立了“特区车间”,从那儿学到技术、管理知识,再到全厂推广。引进先进技术、吸收后逐步实现国产化,对上海大众公司的生存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全国轿车工业的全局来看,它的战略意义还在于:通过国产化,将推动我国轿车零部件工业体系的建设,使它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最近上海大众厂已有5种零部件出口,数量虽然还不多,但已迈出重要的一步。
轿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上海桑塔纳轿车1500多个零部件,牵涉到冶金、化工、纺织、电子、机械等行业。纺织部门经过多次研制,织出适于轿车坐椅沙发的面料,玻璃厂生产出工艺极为严格的3毫米薄型挡风玻璃。
我们的合作伙伴西德大众公司也对桑塔纳轿车表现出相当的兴趣。该公司为了以更低成本进行生产,也希望桑塔纳零部件能尽早国产化。
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经过几年孕育阶段的准备,已逐渐走上正轨,它规划的目标是今年实现国产化率25%,明年达到50%,1991年的零部件国产化率是83%……更多的中华造桑塔纳轿车将奔驰在中华大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