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普通高校首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基本完成
全国已聘教授副教授近九万
国家教委提出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的意见
本报讯 我国普通高校首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国家教委最近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
到目前为止,各校已聘任教授1.5万人左右,其中近两年取得教授任职资格并受聘的,约占聘任教授总人数的65%;聘任副教授近7.5万人,其中近两年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并受聘的,约占聘任副教授总人数的60%。首次聘任后,全国教授平均年龄已从原来的69岁下降到59岁左右,副教授平均年龄已从原来的56岁下降到53岁左右。令人可喜的是,涌现出40岁以下的教授、30岁以下的副教授,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和年龄结构正逐步趋于合理。
国家教委提出了关于高等学校深化职称改革工作、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意见,主要是:
——教师职务的聘任与晋升转入教师管理的经常性工作。学校在经上级核定的职务结构比例和国家允许的增资幅度内,有计划地增聘与晋升一定数量的合格人员担任相应职务;学校因自然减员、人员变动等出现职务空额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随时进行正常补缺。
——进一步健全教师考核制度。
——扩大学校择优聘用的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活力。根据学校条件,将进一步下放教师高级职务审定权;允许不同类型学校根据所承担的不同任务对其教师规定不同要求。教师调离时,原任职资格只供参考。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工作,保证高等学校从队伍的最佳结构和最佳效益出发择优用人。
——教师职务的聘任与晋升应充分注意中青年的选拔。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中青年能及时进入高一级职务岗位;学校应注意保持教师队伍高级职务比例的弹性和活力,以利于吸引和补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教委建立优秀拔尖人才高级职务特别审批制度,对那些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拔尖人才,将特别评审其任职资格,及时聘任他们担任高一级职务。
——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比例的宏观控制。
——设立兼职教师职务。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
我将大力发展高等医学专科教育
本报北京1月29日讯 记者马在新报道:高等医学专科教育培养周期短、投资少、实用性强,适合我国国情和广大农村的需要,毕业生也下得去、留得住,能够在农村服务,今后要大力发展。这是今天下午结束的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传出的信息。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平均每千人中只有医师0.32名,且缺乏技术骨干。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会上指出,到本世纪末,如要求农村医师人数与人口之比达到0.5‰,10年之内就要增加医师18万人,加上自然减员,就需培养20多万人。而我们目前的培养能力是每年仅招收医科本、专科生4万人,毕业后真正做医师的不过两三万人,并且大部分是满足城市需求,分到农村的很少。事实证明,发展医学专科教育比较适合农村的实际需要。
为此,这次会议提出: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不要把专科学校作为向本科院校过渡的层次,对部分已升格为医学院的专科学校,要坚持“本专结合、以专为主”的方针;在不削弱中等卫生学校发展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医学专科学校,继续办好现有医学院校;提倡本科院校开办面向农村为主的专科班或分校。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清华用上快餐快售生产线
每分钟售饭90份 就餐“长龙”消失了
本报北京1月29日讯 记者蒋涵箴报道:饥肠辘辘的排队候餐将成为过去。在清华大学第十食堂,中午开饭时刻见不到传统的木桶铁勺和拥挤的长龙。一条“营养配餐快餐快售线”每分钟可售90份客饭,相当于下课后人流鱼贯进入食堂的速度。
高校食堂由于设施和供膳方式的限制,对瞬时密集的就餐者感到棘手。学生排队浪费时间,寒冬季节热菜热饭难以保证,防疫卫生也不臻理想。浙江大学、杭州快餐设备厂和清华大学等通力合作,研制成我国第一套自制的快餐快售生产线,经清华第十食堂3个月的使用,效果良好。
来这个食堂就餐的同学交上饭票后就可领到一盘快餐,主食与荤素菜“三位一体”。今天中午七角钱一份的快餐包括三样菜:蕃茄里脊、香肠油菜、酱猪肝,以及四两米饭。牌上注明含蛋白质34.7克、脂肪498克、碳水化合物152.9克。一位营养专家对这样的搭配表示满意。此外还有六角、五角的快餐。
来就餐的同学对快餐颇感兴趣。他们说来这里吃饭省时间,省得洗碗筷。当然,对“大肚汉”来说还有些不过瘾,四两米饭吃不饱,只能再零买。
这条快餐生产线今天在清华大学通过鉴定。据了解,浙江大学也已经用上类似的快餐生产线。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科学家走出高楼深院办企业做生意
上海表彰优秀科技实业家
本报讯 记者萧关根报道:1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文汇报社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举行表彰大会,授予10位科学家以“优秀科技实业家”称号,同时表彰17位“优秀科技开发工作者”。
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上海一大批有成就的科学家走出高楼深院办企业、搞管理、做生意,为使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发展外向型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仅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就有300多位科学家参与经济活动,其中有55名高级研究人员。这次表彰的27人中,19位是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有的是所长、室主任、课题组长,绝大多数是中年人。以这批优秀的研究和管理人员为骨干,1987年上海分院所属16个研究单位共签订技术转让合同822项,横向任务总收入达3000多万元。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严义埙和工程师乐秀海等人经过努力,与日本陶瓷株式会社建立了上海市第一家由中外双方共同提供先进技术的合资企业——上海尼塞拉传感器有限公司,1987年投产,产品的95%销往国外,创汇26万美元。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广州又有新动作 科研经济喜联合
本报讯 记者梁兆明报道:1月27日,广州市诞生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科研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实体。它就是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市新港科技开发集团科技经济联合中心。
海珠区1050多个工业企业去年的总产值超过4亿元,农业总收入近1亿元,商业服务营业达6亿多元。新港科技开发集团是去年1月间由9个中央和省属科研单位组成的,其成员集中在海珠区境内,拥有2300多名科技人员和价值逾亿元的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和专业40多个。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化,海珠区政府需要一股强大的科技力量,促进全区经济繁荣;新港科技开发集团也渴望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以搞活科研。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据悉,这个联合中心在筹建过程已联合组建了新技术企业——岭南电工设备厂。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西双版纳发现两个蠓虫新种
本报讯 成都空军医院惠水明、张宜君在西双版纳景洪县澜沧地区捕获两个蠓虫新种——小斧细蠓和尖刺库蠓。
这两种蠓虫在国际上属首次发现,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国内缺乏这方面的资料,甚至连重要种类的分布也不清楚。这次捕获的两个新种,为预测虫害、制订防治虫媒病的方案提供了切实的依据。
(苏坤明 刘裕国)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快语

“龙年说龙”一忧
子夜
戊辰年还未到,“龙年说龙”的文章早已批量生产,在报刊上畅销过一阵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个生肖周而复始,年年都有文章可做。既然鼠也谈得、兔也谈得,龙的传人谈起龙来格外起劲,自在情理之中;希望龙年大吉大利,也不能算是什么愚昧和迷信。
然而,“龙年说龙”终于“说”出愚昧和迷信来了。据今天(一月二十九日)出版的《中国计划生育报》报道,一些地方的群众中正流传着一种说法:“龙年生龙子”。于是一些年轻的以至并不年轻的育龄夫妇,准备在龙年有计划或无计划地生个“龙子”了。人们担心由于这荒唐的流言,会莫明其妙地造成一个龙年的生育高峰。
龙年不会生“龙子”,与兔年不会生“兔子”一样,是不需要论证的。何况封建时代的“龙子龙孙”是指皇帝与皇族,且不说秦皇汉武并不属龙,即使碰巧历史上有生在龙年的皇帝,难道在社会主义的今天还有人做“太上皇”的梦么?“龙子”二字,连讨个彩都不够格。
“龙年生龙子”这类胡诌,在封建时代都是没有过的(说了恐怕会丢脑袋),在搞现代化的今天居然会有市场,正是值得忧虑处。建议新闻界、文艺界和各级领导在“龙年说龙”的时候,多说点科学,破除迷信。但愿龙年是个计划生育年。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用于动植物研究
我建成大型微量元素数据库
本报讯 我国第一个大型微量元素数据库系统,不久前在华中工学院建成。这一数据库收入6.2万多个微量元素数据,其中有国内外标准人发、人血和器官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多种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微量元素值等。它的建成,将大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对于研究动植物,尤其是研究人的生老病死有很大意义。
这个数据库不久将向全国开放。 (黄志东)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世界知识》发刊1000期
本报北京1月29日讯 记者颜世贵报道:纪念《世界知识》出版第1000期茶话会,今天在京举行。
乔石转来祝词。吴学谦到会讲了话,赞扬该刊半个多世纪始终紧跟历史的巨轮和时代的步伐。
《世界知识》由胡愈之创刊于1934年9月。一个杂志能有如此悠久的历史,这在国内外并不多见。
黄华等各界人士出席了座谈会。赵朴初专门题了诗。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通讯

边陲有个“金不换”
——农民李大才为乡亲放电影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徐江善
黑龙江省边陲黑河市罕达汽乡,是著名的黄金之乡。农村政策放宽后,采金专业户越来越多。
乡电影放映员先后改行离去。只剩下一位叫李大才的青年农民,一天也没离开放映机。
一天,李大才到175公里外的市里取片子。回来时,大雪封山,路不通车。他只好搭乘了马爬犁,翻过了七座大山。天漆黑,才回到乡里。
看着李大才手脚都冻僵了,有人对他说:“你真死心眼,采金哪天不对付二三十元,傻守着放映机有啥奔头?”
论经验,李大才从小在山村长大,沟沟汊汊,他闭着眼也能摸到;论力气,他30出头,正年轻力壮。采一年金,当个万元户不成问题。
“人不能眼睛只盯着钱,生活要过得有滋有味,光有金子哪够?我愿为乡亲们放一辈子电影。”李大才笑答。
原来他有自己的“理儿”。
偏远的罕达汽乡虽说只有3000多人,却分散在方圆150多公里的6个自然村屯。最远的骑自行车也要走上一整天。
李大才到各村屯放电影,从来不去麻烦乡亲。路近的,他就骑自行车驮着机器去;路远的,他自费搭客车或搭“捎脚车”去。
去年夏日的一天,他到60公里外的小屯放电影。“捎脚车”把他扔到公路边,离小屯还有5公里多。
这时,天黑得象锅底儿。随着雷声,暴雨倾盆……
李大才往返两次,100多斤重的机器运到屯里,他也成了“水鸭子”、“泥猴”。
一件件干爽衣服送来了。乡亲们含泪看他放电影。
猪肚子屯是个仅有20多户的小屯。有人劝李大才:“那里人不满百,你连片租都挣不回来,何苦往那山沟钻?”
李大才还是去了。第二天,乡亲们要用拖拉机送他回乡,他不肯,说:“省下油钱多看场电影吧。”
老公司屯连年遭灾,农民交不起电影费,李大才免费为他们放电影。他对村干部说:“我在乡里多放两场就有了。哪个屯乡亲看不上电影,我的心里都不舒坦。”村干部感动得说不出话。
去年,他一个人放电影150多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
如今,他是乡里备受欢迎的人,乡亲们称赞说:大才心眼好,金子都不换。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温州模式丛书》发行
本报讯 由8个分册组成的《温州模式丛书》,最近出版发行。
其中,《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汇集了费孝通、董辅礽、林子力、杜润生等数十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文章,从温州模式的总体评价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其它分册有《温州的市场》、《温州的农民企业家》等。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声屏世界》创刊
本报讯 以探索创新之路、提高广播电视专业人员素质为宗旨的综合性月刊——《声屏世界》,1月在江西南昌创刊,并向全国发行。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戏剧家马彦祥逝世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戏剧理论家、教育家、活动家、导演、剧作家马彦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根据马彦祥同志遗嘱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马彦祥同志的遗体已于1月21日火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马彦祥原籍浙江鄞县,1907年生于上海。1928年冬毕业于复旦大学,随即和著名戏剧家洪深、田汉、欧阳予倩等,从事进步戏剧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抗日救亡演剧队到南京、武汉、开封、郑州等地演出,宣传抗日。后到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并辗转于长沙、桂林、重庆之间,从事抗日宣传及教育工作。1948年由北京抵达石家庄,参加戏曲改革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马彦祥长期担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粉碎“四人帮”后,他任文化部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等职。
马彦祥一生奋斗在戏剧战线,曾编写、导演、演出过各类戏剧作品40余部,并撰写了大量戏剧和戏曲论文,为新中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首届围棋名人战第一阶段结束
刘小光俞斌将争夺桂冠
本报北京1月29日讯 记者缪鲁报道:20岁的浙江七段棋手俞斌,今天中盘战胜最后一个对手杨晋华六段,取得首届中国围棋名人战决赛权。
在今天进行的第十轮比赛中,俞斌猜得先手,以气势宏大的四连星开局。杨晋华则成竹在胸,应以本手棋,稳扎稳打。很快,双方已走罢40着,大场基本分定,至中午封盘时,俞斌在中腹筑起“城墙”,牢牢守住右面一条大边,实空达60目以上。而杨晋华则由于后方空虚,无法防止对方打入,明显处于下风。下午再战,俞斌果断打入,在左边与对方演成极为复杂的对杀局面,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杨晋华终因气不够而铩羽。至此,首届中国围棋名人战第一阶段赛事全部结束。
俞斌与刘小光争夺名人桂冠的五番棋决赛定于3月中旬开始。最近两个月内,他俩曾三次对弈,在新体育杯循环赛中,俞斌曾中盘取胜,使刘小光未能夺得挑战权,但此后在天元赛和本届名人战中,刘小光又两度取胜。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名人战冷门透视
首届中国围棋名人战的第一阶段,十轮赛事几乎轮轮爆冷门,众多高手大多半途走麦城,这种情况实属以往棋赛所罕见。
迭爆冷门 事出有因
中国围棋队副总教练罗建文承认,参赛的十位八段以上棋手中途便被淘汰其九,确为他始料不及。但他又认为,这个结果并非偶然,实际上正是高水平比赛集中地暴露了中国棋手最普遍的一个弱点。
罗建文说,早在几年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中国的年轻棋手大多数不适应淘汰制比赛。比如,在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创下连胜纪录的仅聂卫平、江铸久和刘小光三人。而按实力讲,有的棋手理应也在其列,但他们面对非上即下的比赛,往往发挥失常,行棋过软。
长此以往 后果堪虞
中国围棋队总教练聂卫平也持有同样看法,他说,克服不适应淘汰制的通病,已成为中国围棋选手走向世界的当务之急。因为,种种迹象表明,今后的国际性围棋比赛绝大多数将采用淘汰制进行。从这个趋势看,我们必须尽快补上这一课,多搞些淘汰制比赛,使各级棋手得到锻炼。
据了解,日本的七大棋赛都或多或少地采用淘汰制方式进行。而目前,我们的多数围棋比赛仍采用循环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机会体验淘汰赛的滋味。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老将华以刚则另有一番乐观的见解。这位中国围棋队领队说,这是好事,因为它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也使棋手们认识了自己的弱点,这本身就是希望所在。他举刘小光为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刘小光八段是连续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参赛者,前两届,他因心理压力过重,丢掉了取胜的机会。然而,他却从中找到自己的弱点,第三届便大显威风。这次名人战,他也是所向无敌,连胜六场,夺得胜者组之冠。可见,只要找到症结,对症下药,问题并不难解决。
本报记者 缪鲁 陈昭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亚运会工程建设进入关键一年
今年底大部分场馆将竣工
本报北京1月29日讯 记者温子健报道:引人注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基建工程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大体上仍以令人满意的形势进展着。在今天召开的工作总结会上工程指挥部负责人认为,去年是“亚运会工程打开局面、全面开工的一年。”
亚运会工程主要是场馆工程和北郊重点配套工程,以及相应的市政工程等。到目前为止,场馆工程进度快的如大学生体育馆、海淀体育馆等已完成结构,进入了装修阶段。邮电中心、国际新闻转播中心、亚运村新闻中心等配套工程也都已开工。
亚运会工程副总指挥顾钥菊说,今年将是工程建设关键性的一年,到今年年底,大部分场馆和配套工程都要竣工。副总工程师朱燕春对记者说,工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为了降低造价,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增加了施工难度,这可能使工期更为紧张。另外,整个工程所需资金仍然有所欠缺。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短池游泳赛刷新八项全国纪录
本报上海1月29日电 第五届全国短池游泳赛今天又进行了最后7个项目的比赛,江苏女选手林莉在第三天比赛中,以4分48秒37的好成绩打破了4分50秒60的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全国纪录,从而成为本届比赛中连续打破三项纪录的运动员。在全部32个比赛项目中,国家集训队获得13枚金牌,上海队夺得10项冠军,江苏队获6项冠军,北京队获2项冠军,浙江队获1枚金牌。比赛中共有6人1队破8项全国纪录。
(郑源镐)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日本棋圣战小林光一再胜加藤正夫
据新华社东京1月29日电 小林光一棋圣在昨天结束的棋圣战卫冕战第二盘比赛中,以7目半的优势,战胜挑战者加藤正夫名人,从而以2∶0领先。
棋圣战是日本奖金最高、影响最大的围棋比赛,每年举行一次。决赛采用七局四胜制。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乒坛好手羊城斗技 陈志斌耿丽娟捧杯
本报广州1月29日电 晶莹杯乒乓球精英赛经过两天拚争,今晚在广州体育馆降下战幕。比赛结果,北京队陈志斌和河北队耿丽娟分获男女冠军。这次比赛只进行了单打争夺。
今晚的比赛紧张激烈,在男子夺魁战中,横握球拍的陈志斌表现出色,直落3局击败乒坛骁将马文革,捧走晶莹杯。马文革屈居亚军,王浩和惠钧名列第3、4名。老将耿丽娟抽杀凶狠,以3∶2险胜六运会女团金牌得主山东队主力刘伟,夺得女子冠军。刘伟获得亚军,胡小新和乔红分居第3、4名。本次国内乒坛高手的较量,吸引了不少观众,体育馆内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郑文杰)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当选十佳的运动员上排左起:何灼强、楼云、黄晓敏、聂卫平、杨阳;下排左起:高凤莲、江嘉良、李玲蔚、何英强、柳海光。 新华社发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应安徽省定远县二龙回族乡的请求,安徽农学院5名专家最近携带挂图、标本前来办农技培训班,辅导回族农民科学种田。这是植物病理学副教授杨荣铮在给学员上课。 张荫曾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