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哈努克发表公报
重申解决柬问题五点建议
新华社巴黎11月29日电(记者沈孝泉)西哈努克亲王今天在一份公报中重申了他提出的解决柬埔寨问题的5项原则性建议。他说,如果金边政权的洪森“全部或部分”拒绝这些建议,他将不再会见洪森。
西哈努克的5项建议是:一、提出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明确时间表”,越南撤军不能同外国对柬抵抗力量的援助问题联系在一起;二、同时解散目前存在的金边政权和民柬联合政府;三、在国际监督下组织大选;四、成立四方临时政府和建立由四方组成的军队;五、向柬埔寨派遣国际维持和平部队。
西哈努克说,由于洪森继续拒绝以上建议,“我认为同他的下一次会晤不会在明年举行”。
本月上旬,在法国北部费尔昂塔德努瓦举行的由西哈努克、宋双和洪森参加的三方会晤曾决定明年再次举行柬埔寨各方的高级会晤。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最高苏维埃讨论宪法修改草案
爱沙尼亚宪法修正案被代表抨击
苏共中央决议要求把竞选引入政治生活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9日电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第一天会议上,与会代表对苏联宪法修改草案及选举法草案进行了广泛讨论。多数代表在发言中对爱沙尼亚共和国11月16日通过的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及主权宣言进行了抨击,认为对于这种“极端主义”做法应予坚决还击。
在29日的会议上,除爱沙尼亚共和国代表未发言外,另两个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的代表在发言中都强调要尊重共和国的主权。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布诺夫强调,要保证地方苏维埃的权利,使其不受中央部委的不适当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决议的干扰。他指出,在相应的共和国境内的任何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都应取得当地人民代表苏维埃的同意后才可进行。与此同时,戈尔布诺夫表示:加盟共和国的利益应与全苏利益保持一致,任何不利于巩固苏维埃联盟的活动也同样不会给本共和国带来好处。
新华社莫斯科11月30日电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上,爱沙尼亚共和国代表柳伊捷利在发言中仍坚持该共和国原先的立场。
本月16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关于爱沙尼亚共和国主权的宣言和建议签订联盟条约的决议。强调在一定情况下该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可以暂停运用苏联的立法文件和其他文件,或者可以确定这些文件的运用限度。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否决了爱沙尼亚通过的上述文件。
柳伊捷利代表说,爱沙尼亚的文件是长期以来的情况造成的。他强调目前正在讨论的苏联宪法修改草案和选举法草案与苏共第19次党代表会议的精神不符。他还认为讨论草案的时间不够充分。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8日电 今天举行的例行的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针对苏联加盟共和国发生的社会动乱,要求严格遵守社会主义联邦制的宪法原则,反对草率片面、把公众引入歧途的行动和步骤。
决议认为任何族际关系问题和民族问题都可以在全面讨论和协调各种利益的基础上,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法。
苏共中央今天通过的决议涉及到了苏联宪法修改草案和人民代表选举法草案,以及将于明年春季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选举。决议要求按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方式组织选举运动,并把竞选引入国家政治生活,党组织的任务就是要全面促进选举过程的民主化。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大六委会以121∶2通过决议草案
要求美改变拒发阿拉法特入境签证决定
决定推迟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辩论
本报联合国11月30日电 记者刘开宸报道:本届联大第六委员会(法律委员会)29日晚通过一项决议草案,要求美国改变不给阿拉法特发放入境签证的决定。
此决议草案在第六委员会会议上表决时,121票赞成,2票(美国和以色列)反对,1票(英国)弃权。
此决议草案将于30日下午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
由于美国拒发入境签证,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不能来纽约在联大辩论巴勒斯坦问题时发表讲话,联合国大会今天决定原定12月1日开始的本届联大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辩论推迟举行。
新华社联合国11月29日电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联合国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并呼吁美国政府改变其拒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入境签证的决定。
在联合国关于行使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举行的纪念会上,该委员会主席迪亚洛指出,美国拒发阿拉法特入境签证违反了其与联合国签定的联合国总部协定。


第6版(国际)
专栏:

卡达尔撰文纪念匈党70周年
新华社布达佩斯11月29日电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主席卡达尔·亚诺什为纪念匈牙利共产党成立70周年在最新一期《匈牙利》周刊发表文章说,匈党能实现今年5月党代会确定的改革方针。
卡达尔回顾了匈党70年的整个历程。他强调,匈党今天最重要的任务是捍卫和发展依据宪法建立的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捍卫和发展公有财产;完善政治体制,使其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努力协调一致;加强党的政治思想领导作用。
他指出,在匈牙利社会,凡是怀疑或攻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及其制度的人,不管他用什么口号,即使是用改革的口号,都不会促进、而是瓦解进步力量所需要的团结。
他强调,党在作决定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发扬民主,在各种场合进行讨论,各种观点和看法都可自由发表。但作出决定之后,各级党组织要贯彻大多数人作出的决定。否则,党就会成为争论不休的俱乐部,成为没有行动能力的党。


第6版(国际)
专栏:

社会主义改革前程广阔
——访南斯拉夫、匈牙利记实
中国新闻代表团
“多事之秋”与异彩纷呈
贝尔格莱德无名战士雕塑与布达佩斯自由女神像高高矗立在这两个城市多瑙河岸边的山峰上,它象征着两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与自由而战斗的英雄气概。在众多的博物馆里,无数珍贵的文物,即使是一面旗帜、一把战刀、一帧图片,都表明历史的画卷上记载着他们千百年来为反对外来侵略而英勇斗争直至摧毁法西斯统治、创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光辉篇章。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一位南斯拉夫同志说,“社会主义应该脱下旧衣服,穿上新衣服,排除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应该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人民过着民主自由的生活”。他特别强调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绝不会成功。
在我们出国之前,不少报纸纷纷报道了南斯拉夫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群众游行示威的新闻。一踏上这个国家的土地,我们自然十分关心那里的局势。南斯拉夫记协主席那依科巴切维奇笑着说:“你们即将到那里去,会看到一切的。”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诺维萨特,清晨,当我们来到不久前群众集会的市中心广场时,大教堂响起了缓缓的钟声,鸽群在地上行走、在天空飞舞,超级市场敞开了大门,卖点心的餐馆生意兴隆。在农业蔬菜研究所,一位教授侃侃而谈,介绍他们为发展生产,开展国际交流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农业合作社,主人亲自驾车,领我们去观看大片丰收的葡萄园,这个优美的小城市,一切都是那么融洽、安宁、平静。当我们问及自治省领导班子辞职一事时,回答是:“他们没有干好,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脱离了人民,就这样,很简单。”这里并没有发生动乱,我们的疑虑彻底消除了。
南、匈两国的新闻事业是比较发达的。访问期间,新闻界的同行们向我们详尽介绍了新闻改革的情况,给人以突出印象的是新闻媒介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方面做得很好。对于错误的决策,对于领导者思想、作风和工作中的问题能够经常地开展批评,公开报道重要会议情况包括对某些重大问题的争议。党和政府正在改革新闻管理结构,提倡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新闻事业。
近年来,南、匈两国各种社会问题不能说很少,或许正处于“多事之秋”。然而,两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展示出异彩纷呈的格局,人民群众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强烈的参政意识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他们认为,这不是领导的恩赐,而是人民的权利。前不久,匈牙利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下实行“政治多元化”的主张,社会上涌现出许多群众团体。南斯拉夫领导人指出,对极少数捣乱分子要坚决反对,对绝大多数群众要充分发扬民主。他认为,在变革的形势下,不能把我们的发展依赖于万古不变的教条。
共同的信念和目标把我们紧紧相连
南、匈两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南斯拉夫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主人热情地拥抱来自远方的中国朋友,以当地最隆重的方式款待中国客人。在匈牙利圣·安德烈中世纪的城堡上,在布达佩斯规模宏大的王宫博物馆里,在造型精美的哥特式建筑国会大厦门前,人们给我们友好的微笑,还有些群众让我们用中文在卡片上写出他们的名字,然后高兴地叫着“中国,中国!”人们关心地询问中国的改革情况,赞扬中国改革的成就。报纸、广播、电视经常有中国的消息。许多朋友认为,中国和他们的国家有着不少相似的经历,在改革中有一些相同的经验教训,中国的改革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的经济特区,对于中国打破教条主义的勇气,南、匈两国同志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由衷的敬佩。企业家们期待着进一步扩大经济、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新闻工作者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友好往来。共同的信念和目标把我们紧紧相连。
南共联盟执行书记罗力奇在会见代表团时情绪激昂地说过一句话,我们以此作为本文的结束——“如果有人问我1000次,我的回答不变,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革有着广阔的前程!”
(续完)


第6版(国际)
专栏:

悄悄的一步
塞北
据日本报纸《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与驻日美军司令部最近将研究一旦远东或全球有事时日美如何联合作战的问题。据透露,这项研究是避开正常的日美两国官方渠道和日本舆论界,由两国军方进行的。日本几家大报如此注意的这一新动向,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切。
近些年来,日本军事费用不断增长,继续超过日本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额,从而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但是迄今为止,日本有关人士都是在所谓保卫日本本土免受侵略的口实下这样做的。1954年签订的《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明言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对日本的侵略。1981年以后,日本在美国默许下提出保卫日本通向东南亚和印度洋的1000海里航道,其理由也是在战时需要保卫日本的海上通道。而现在所要研究的,已经不再是保卫日本,而是如何超越日本领域而伸入亚洲甚至更远的地方了。果此,将是日本军事战略上一个重大的发展。如果这一战略得以实施,日本军事力量势必急剧膨胀,这将会对亚洲和世界和平带来什么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在可预见的将来,远东和印度洋、欧洲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美国和日本军方在这个时候研究一旦有事联合作战的方案,令人觉得颇有喊叫“狼来了”的味道。不过,喊“狼来了”的牧童只是为了恶作剧,而日本一些军方人士热衷于谈论所谓一旦发生远东和全球的战争,其用意无非是麻痹人们对日本军国主义重新崛起的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由于在二次大战期间侵略亚洲,对亚洲各国人民是欠了账的。现在成了“经济大国”的日本如果真心诚意帮助亚洲国家发展经济,那么这种历史积怨或许可以得到淡化。日本这样做的同时大大加强军事实力,那末,对20世纪上半期历史记忆犹新的亚洲各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祸福休咎从来互相关联。日本现仍处于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时刻。是利用“经济大国”的地位造福于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呢,还是忘记历史教训,别有他图?这是某些日本军政要员亟需三思的抉择。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常驻联合国代表发表讲话
呼吁西方大国对南非施加压力
新华社联合国11月29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大使今天呼吁西方大国对南非当局进一步施加压力,以迫使其彻底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尽快实现整个南部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李鹿野在联大关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专题辩论中发言说,在南非人民几十年的斗争岁月里,世界上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给予了南非人民各种声援和支持。然而,个别西方大国仍对南非当局采取迁就和姑息的政策。
他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那些对南非有影响的国家,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对南非当局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其彻底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使南非广大黑人获得应有的平等权力,迫使南非停止对邻国的侵略和破坏活动,实现整个南部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李鹿野说,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靠暴力和镇压剥夺了占南非人口70%以上的黑人的基本人权,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决无和平与安宁可言。
他指出,今年2月,南非当局宣布禁止包括全国最大的联合民主阵线在内的17个主要反对种族隔离组织和南非工会大会的政治活动,同时不断延长紧急状态法,任意拘捕、监禁和杀害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人士。李鹿野说,南非当局的所有这些行径都表明,它的所谓“改革”、“对话”和“分享权力”等只不过是一场骗局。
李鹿野强调指出,南非当局要想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就必须取消紧急状态法,废除对反种族隔离的党派和组织的禁令,立即无条件释放黑人领袖曼德拉及其他所有被关押的政治犯,同南非真正的黑人领导人进行谈判,铲除种族隔离制度,建立一个种族平等的社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总统结束对埃及的突然访问
讨论阿拉伯世界最新形势发展
新华社开罗11月29日电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29日在开罗说:“我们正在寻求召开一次包括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内的所有阿拉伯领导人参加的广泛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以讨论阿拉伯和国际形势的最新发展。”
萨达姆是在结束了对埃及的突然访问、离开开罗机场前在同穆巴拉克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
埃及1979年同以色列签订和约后,便被中止了阿盟成员国的资格。自那以来,这个阿拉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一直被排除在阿拉伯首脑会议之外。
萨达姆还指责美国拒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的入境签证,称美国的行动是心胸狭窄。
萨达姆是28日突然抵达开罗访问的。埃及外交部人士说,萨达姆访问埃及的消息事先连埃及驻伊拉克大使都不知道,甚至连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都感到有些意外。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美洲五国外长会议在墨西哥城举行
讨论中美洲和平进程面临的问题
本报墨西哥城11月29日电 记者郭伟成报道:中美洲五国外长借参加墨西哥当选总统萨利纳斯就职典礼之机,今天晚上在墨西哥城开会,讨论中美洲和平进程面临的问题。
萨尔瓦多外长在会上提议成立一个中美洲和平的政治安全委员会,对中美洲和平进程进行有效的国际核查、监督与保证。这个委员会由西班牙、加拿大、西德与孔团国家的代表参与。接近会议的人士说,五国外长对萨尔瓦多的这一建议都表示有兴趣。但是,各国对目前中美洲和平进程面临的问题分歧仍然很大。尼加拉瓜外长指责洪都拉斯在中美洲充当美国的“跳板”,破坏了预定召开的五国首脑会议。危地马拉认为,首脑会议迟迟不能举行与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都有关。
原定今年8月举行的中美洲五国首脑会议已经四易时间、迟迟未能实现。外长们在会上讨论了近期内召开首脑会议的可能性。据悉,五国外长原则上同意明年1月在马那瓜或圣萨尔瓦多举行中美洲五国首脑会议。
由于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四国总统将出席12月1日墨西哥当选总统的就职仪式,因此,中美洲国家有意在墨西哥城举行一次非正式的首脑磋商。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准备同海湾国家改善关系
新华社德黑兰11月29日电 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伊朗已做好同海湾对岸国家改善关系的准备。
拉夫桑贾尼说:“由于海湾战争已经结束,伊朗同海湾国家间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在谈到伊朗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时,拉夫桑贾尼说,沙特政府应该“对伊朗朝觐殉难者家属进行赔偿”。
拉夫桑贾尼在谈到两伊战争时说,沙特和其他海湾国家向伊拉克提供了军事和经济援助。他说,去年7月数百名伊朗朝觐者在圣城麦加举行政治示威时同沙特警察发生冲突,被沙特警察打死。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岂能得罪一大片
本报记者 林皎明
美国政府拒绝发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前往纽约的入境签证,阻挠他在联大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特别会议上发言,招致世界舆论的一片指责。美国此举不仅得罪了一大片阿拉伯国家,而且已经引起其西欧盟国的不满。反应之激烈,非白宫始料所及。
巴解组织具有联合国观察员的合法地位。美国国务院拒发阿拉法特入境签证,违反了它1947年签署的《联合国总部协定》所承担的允诺。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东道国,美国这种做法无疑只会给它的国际声誉带来损害。
美国拒绝给阿拉法特主席发放入境签证的“理由”,是所谓“巴解组织成员参与了针对美国公民的恐怖行动”。殊不知,正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85年就发表了扬弃恐怖行动的《开罗宣言》。巴解组织近年来反复声明,它反对恐怖主义,摒弃一切伤害无辜的暴力行为。而恰恰相反,正是美国所支持的以色列当局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恐怖行动,甚至粗暴践踏国际法,公然侵入突尼斯领土,刺杀巴解组织高级领导人。可是人们却未见美国政府对其采取应有的制裁措施。
正如阿拉伯国家舆论所指出,美国政府拒绝给阿拉法特主席发放签证,“已不仅是简单地针对他本人或巴解组织,而是对阿拉伯国家和世界正义的挑战”。埃及、约旦等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阿拉伯国家都认为无法容忍美国这一异乎寻常的决定。穆巴拉克总统和侯赛因国王联合阿拉伯国家,要求将联大这次特别会议迁往日内瓦或维也纳举行。一些西欧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也相继要求美国政府改变其拒发签证的立场。白宫如果固执己见,势将为它的这一做法付出高昂的政治代价。
特别激起阿拉伯国家、尤其是阿拉伯温和国家强烈反对的是,美国政府拒发签证的决定竟发生在最近举行的巴勒斯坦第19次全委会结束之后。而在阿尔及尔召开的这次巴勒斯坦全委会宣告巴勒斯坦国成立,并把接受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明确写进其《政治声明》。这意味着巴解组织已默认以色列的存在和生存权,同时,表示它决心通过中东国际会议的谈判途径,最终实现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国的相互承认。显然,这是巴解组织为了争取早日实现中东和平而再次作出的妥协和努力。就连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对此也曾表示,巴解组织的新决议是“向前迈进的积极步骤”。然而,白宫对此竟然作出拒绝发给阿拉法特入境签证的无助于中东问题和平解决的决定,这不能不在多数阿拉伯国家中引起强烈反应,并使那些“视美国为中东和谈全权伙伴”的有关国家领导人重新思索美国的“真正用心”。人们怀疑美国此举意在阻挡国际上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国的潮流,不是毫无根据的。然而,事态的发展与美国政府的愿望恐怕适得其反。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怀疑情绪在增加。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昨天突然访问开罗,约旦国王侯赛因预计明日与穆巴拉克总统会谈。人们正在关注,尽力促进早日召开中东和会的埃及、约旦、伊拉克和巴解组织,将通过最高级领导人的相互磋商,针对美国的举措作出何种反应。
(本报开罗11月2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卢泰愚将被迫对内阁进行改组
据来自汉城的消息,南朝鲜总统卢泰愚为消除全斗焕执政时期的“后遗症”,十一月三十日将改组内阁,把留任于现政权中的七名前内阁成员辞退并起用民间人士担任国防部长官。
卢泰愚十一月二十六日发表“特别讲话”,提出给予前总统全斗焕以政治赦免,遭到在野党和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对。正是为了稳定局势,卢泰愚作出改组内阁的决定。
民正党代表委员尹基忠称,卢泰愚的这项妥协方案是对在野党的最后让步。(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韦尔纳要求欧洲盟国加强防务
北约秘书长韦尔纳十一月二十九日在波恩要求北约的欧洲盟国在防务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他说,北约的欧洲人在不超出本国能力的情况下,仍能在防务领域里有更大的作为。
韦尔纳强调,美国关于欧洲承担更大防务义务的要求应得到认真对待。但他不认为美国会削减驻扎在欧洲的军队。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美日将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
美国国防部十一月二十九日宣布,美国和日本将在美F—16战斗机的基础上,联合研制新一代超音速辅助战斗机。美日两国二十九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就上述计划签署了一项协定。
根据这项协定,日本将提供整个计划所需的经费,美国将承担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的研制工作。据认为,美国将获得所有技术成果。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米切尔当选美参院多数党领袖
民主党参议员乔治·米切尔十一月二十九日当选为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参议员鲍勃·多尔再次当选为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现年五十五岁的米切尔来自缅因州,曾经担任过联邦检察官和法官。一九八二年当选为参议员,本月初再次当选。
现年七十一岁的罗伯特·伯德十二年来一直担任参院民主党领袖。他辞去参院多数党领袖职务后仍将出任参院拨款委员会主席。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11月29日,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前举行的示威活动中,阿拉伯社团发言人抗议美国政府拒绝发给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入境签证。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美国一些主要报纸尖锐地批评舒尔茨关于拒绝阿拉法特入境的决定,《纽约时报》称舒尔茨作出这一决定是“大错特错”。
△伊朗反对派组织人民圣战者组织说,自今年8月以来,伊朗已处决了5000名政治犯。
△约旦国王侯赛因29日飞抵也门访问,尔后他还将去埃及与穆巴拉克会谈,约旦国王的这次访问旨在通过讨论最新的阿拉伯问题以加强阿拉伯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本报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