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从新的高度理解双百方针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鼓励探索和开拓,在理论研究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长期以来,人们对双百方针的理解和态度所以会存在种种分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实行双百方针的目的没有透彻的分析。有的人总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贯彻双百方针看成相互对立的东西,总是把双百方针看成某种消极的权宜之计,或某种政治上的策略,这就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抽象地分析双百方针根本目的的结果。
 历史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开了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的标准,来评判精神领域的是非功过,就容易走上不适当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这条老路,结果只能妨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并使马克思主义变成抽象的原则和教条。赵紫阳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比较容易促使精神文化界倾听实践的呼声,开展正常的科学、文化批评,就比较容易收到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的效果。
(摘自1987年12月17日《文汇报》王华良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社会决策的基本类型
社会决策的基本类型依其主要特征可分为下列四种:
一、群体决策。这种决策的根本特征在于,群体中的每一成员对于该群体的公共利益和共同行为都在原则上享有平等的决策权。这种决策类型在原始社会可能是普遍通行的。这在当时地域狭窄,人口较少,人类智力和社会分化均不发达的情况下,是一种合适易行的原始民主的决策形式。
二、个人权威决策。这种类型的根本特点是在参与决策的人们之间是不平等的,最后裁决权在最高权威那里。个人权威决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基本的决策类型,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人划分为等级,像原始社会那样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通行的群体决策已不可能,代之而起的就是个人权威决策。
三、组织决策。组织决策类型同个人权威决策类型不同,它建立在决策系统中诸位成员可以平等地发言和表决的基础上,其根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不是多数人服从某个权威。这种类型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
四、社会化科学决策。这是在现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决策类型,而且也代表着社会决策方式的发展方向。
社会化科学决策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向决策的渗透,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的科学知识成为决策的基础之一。作为决策基础的科学大抵是两类,一类是与决策具体内容相关的科学,如阿波罗登月计划,必须涉及天文、物理、力学、气象、航空、材料等许多具体学科,不以这些方面的科学为基础,是不能进行任何决策的。另一类是通行于所有社会决策中的一些科学,如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等。
第二,科学方法在决策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因此,通行于各种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在决策中亦是适用的。各种观察的方法、形式化和模型方法、假说与实验、归纳和演绎、评价和检验等等,同样是决策的方法。专门用于科学决策的一些具体方法也有很大发展,调查和预测的方法已有上百种,采用较多的如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提喻法、列名小组法、方案前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等。
(摘自《理论教学》1987年第6期 陈新权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民办大学为什么如此兴旺
  ——中华社会大学毕业生调查
自1982年以来,一所没有国家投资、不被承认学历、不包分配的民办大学——中华社会大学,居然发展兴旺,已拥有15个系41个专业、每年1500名毕业生的规模;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社会各行业一定的认可。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其3年来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从某些侧面表现了同类民办大学的面貌。
民办大学学生年龄一是普遍偏高,在千名以上被调查学生中,33岁以上的竟达14%;二是年龄跨度大,18岁以下的不算少,占9%。这也许表明了它们在教育对象年龄带宽的适应性。学生中已婚者占33%,有一个孩子的占21%。同时,学生中仍有35%的人没收入,这大多是25岁以下的待业青年。民办大学在学生来源上确有为正规大学拾遗补缺的作用。
自费走读,家庭拖累,没有学历,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就读民办大学?
统计表明,有89%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修养、实际业务能力大有提高,并使他们之中相当一批人在社会各行业中成为骨干或得到提升,其中约30%的学生被所用单位承认了高等教育学历。60%的学生认为,自费走读难是难,但最大的好处是使学生学习有更强的目的性、主动性,而且对专业的选择也更注重于从社会需求出发。
(摘自1987年12月30日《北京晚报》 黄一丁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文化学的产生、发展与现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刊载周洪宇等四人写的《关于文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中说:尽管中国文化研究的传统源远流长,但文化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出现,却是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已有了接触。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澎湃而来,与中国文化相激荡,相拒相引,蔚成巨观。中国的先进分子由此开始对中国现状从文化上进行反思,并着手从事中西文化比较。
从戊戌维新始,中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直到本世纪30年代止,形成了文化研究的第一次热潮。在这次热潮中,有些学者不满于某些论者对中西文化妄作评骘或是单从文化史研究中寻求未来的前途,而试图从文化基本原理中求得透解,遂有文化学兴建之举。
国内学者提出“文化学”一词的,似以李大钊为最早。他在1924年《史学要论》中列表指出,最广义的历史学有三大系统:普通历史学、特殊历史学和历史哲学;其中的特殊历史学又分理论与记述二部,理论之部指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理学(道德学)、宗教学、文学、哲学、美学、教育学等的综合,当称作人文学或文化学。尽管他此处所说的“文化学”与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学尚有出入,但其首议之功,殊不可莫。
两年之后,张申府也在《文明或文化》一文中使用了“文化学”一词。继之而起的黄文山、陈序经、阎焕文等,更是这门新学科的热心鼓吹者。梁漱溟、朱谦之、钱穆等也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文化理论多有论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一个文化研究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其原因约有以下数端: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需要;现代科学总体化发展的要求;学术探讨自由气氛的形成;世界性文化研究浪潮的冲击;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高扬。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土壤——有生命的污水滤池
目前,世界上处理污水除普遍采用曝气沉砂、斜板沉淀、深层曝气法外,古老的土壤净化污水法又重新崛起,备受青睐。
土壤为什么能自然净化污水呢?原来,污水通过沉淀和过滤,除去其中的悬浮物质,很多毒物都会被土壤颗粒吸附,还有很多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而土壤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自然曝气池,有机毒物有充分的机会接触空气和阳光,使它们被分解、氧化,被空气带走和稀释,以至消失。
土壤学家认为,土壤固然不是具有细胞和器官的生物体,但也并不像岩石那样冷冰冰的毫无生命,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类生物体。土壤具有使物质发生转化的能力。土壤里除了居住着无数有生命的小动物外,还大量存在着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分解有机毒物的主力军。据试验,1公顷干燥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净化能力,相当于一个400立方米的活性炭净化站曝气池的处理水平。所以,人们称土壤是“有生命的滤池”和“天然处理场”。
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土质疏松,缺水情况严重,很需要利用污水。南方河湖纵横,运用土壤过滤净化污水,也有很大的潜力。
(摘自1987年12月29日《健康报》石旭初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庄子属于小生产阶层
“庄子是没落奴隶主贵族思想的代表”,“庄子主张复辟倒退”,这是多年来哲学史家和文学史家得出的几乎一致的结论。李回在《人文杂志》1987年第6期上撰文提出不同的看法:
第一、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变革的时代,他同死抱住周礼不放、主张复辟倒退的儒家不同,强调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他反对“尊古而卑今”,反对行古于今。他认为“圣人之言”是“古人之糟魄”,“礼义法度,应时而变者也”,坚决反对复辟倒退。
第二、与儒家的“法先王”观相反,庄子对当时儒家推崇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甚至传说中的神农黄帝都是否定的。其先王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
第三、庄子对以礼为核心的孝悌忠信、仁义礼智等维护奴隶制的宗法制的伦理道德观念也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他认为仁义是为窃国大盗的诸侯国君服务的,怎能说他要复辟倒退到奴隶社会去呢?庄子幻想至德之世是“万物群生”、“禽兽成群”、“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其生可乐、其死可葬”的社会,这是他不满现实、愤世嫉俗的一种表现。庄子在描绘这种社会理想时,把它托之于远古,表现了他对原始社会自由生活的向往,这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庄子对平等自由的社会理想的追求是非常突出的,这在当时不可能是没落奴隶主阶级所有的,也不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所有的,只能属于小生产阶层,只能是当时社会一部分下层劳动者的思想的反映。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吸烟与环境毒物的作用
吸烟者的许多疾病,特别是职业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这是因为吸烟与环境毒物协同作用的结果。吸烟能增强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对靶器官的毒害;香烟烟气中的放射性元素积蓄在肌体内,可以削弱肌体免疫防御系统对中毒、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工作环境中的二硫化碳、砷、镉、氯、氟烃、某些环或直链碳氢化合物等均对心肌具有毒性。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这些心脏毒性物质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它们联合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心肌损害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室内氡污染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原因,香烟中的210钋和氡有协同致肺癌作用。美国的研究者发现,吸烟和石棉两个致癌因子联合起相乘作用,大大增加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建议严格禁止石棉工人吸烟,并不得招收吸烟者为石棉工人。膀胱癌最危险的因素是职业性接触芳香胺。吸烟和芳香胺联合起相乘作用,显著增加高危人群致膀胱癌的危险性。香烟中的芳香烃和环境中的铅、镉、碲等致畸因子协同大大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
在从事机械、化学、陶瓷、铸造、大理石、水泥、橡胶、软木等工业生产的工人中,吸烟者尘肺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摘自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科技日报》朱大钧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烟草的益处
烟草含有几千种毒物,但即使将来全人类都禁了烟,烟草也不会被消灭,而且它可能会成为我们人类的粮食和食品原料。
烟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从烟草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结晶,加水搅拌可以变成和鸡蛋清一样的溶液,加糖烘烤后成为美味的糕饼;点上卤,可变成白嫩的豆腐;在冰冻下可制成松软的“奶油”;加上油和香料可做成调味的“蛋黄酱”,还可用在饮料中,成为牛奶的代用品……烟叶的蛋白质产品不仅可以供人食用,还可以作饲料。
此外,烟草中还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等,可以提制出来,用作糖果制品或作其它工业的原料。
(摘自一月二日《科技日报》张延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吐蕃”的“蕃”字不读“番”
目前,一些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一些地方在历史教学中,把吐蕃的“蕃”(bō)字,错读为“番”(fān)的情况屡见不鲜,如电视风光片《阿坝漫行》等。
吐蕃是古代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谓,又作“图伯特”、“土伯特”或“图白忒”。
一九六一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话剧《文成公主》的编导人员和演员时,曾经指示要把“土蕃”的读音改正过来。正音正义,才能正确表达“土蕃”一词的含义。
(摘自《四川民族》一九八七年第六期 王康荣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全球努力,控制艾滋病”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传播和控制的认识而开展的一项全球性卫生教育和公共信息计划的主题。WHO有关艾滋病计划的干事乔纳森·曼博士指出,该组织的这项计划的目的不仅在于宣传艾滋病危害的严重性,更要使人们明白只有一项全球性大战略才能将其控制。
在去年6月威尼斯七国(加、西德、法、意、日、英、美)首脑会议上,与会者赞同有必要开展一次全球性的对付艾滋病的宣传活动,并选择了WHO作为聚集国际力量与艾滋病作战的最佳论坛。
附图是这次宣传活动的标志。该图的美籍设计者米尔顿·格拉泽解释说,他是想寻找一种“能令人难以忘怀的形像”,结果设计出两颗红心的重叠部分覆盖着一副蓝色的可怕面具。
  (摘自1987年12月22日《世界科技译报》戴国强译文)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