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密特朗和希拉克同昂纳克会谈
昂纳克指出他的访问将为欧洲缓和作出贡献
新华社巴黎1月8日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今天在这里再次同正在法国访问的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举行会谈,着重讨论了双边关系问题。
两位领导人表示希望加强两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密特朗指出,只有加强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才能进一步发展东西欧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政治方面取得进展。他向昂纳克建议,将两国的贸易每年增长15%。
同一天,法国总理希拉克同昂纳克就双边关系与裁军问题举行了私人会谈。昂纳克在会谈结束后说,民主德国与法国将“更加接近”。
在此之前,希拉克曾以巴黎市长的身份在市政府欢迎昂纳克访法。
希拉克说,他坚信昂纳克的巴黎之行“将为分离的两部分欧洲的接近作出贡献”。
新华社巴黎1月8日电 正在法国访问的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今天在这里指出,他对法国的访问将为欧洲建立缓和气氛、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关系作出贡献。
昂纳克是在同法国总统密特朗举行会谈之后在一项书面声明中作出上述估计的。
声明说,双方在所讨论的许多方面问题取得了一致,并在裁军、缓和进程以及建立相互信任方面达成了谅解。
声明说,现在应尽早就战略和战术核武器、化学武器以及常规力量方面的裁军采取措施。
他重申,民主德国始终坚持在中欧建立无核区和无化学武器走廊的立场。
声明说,民主德国和法国一致同意继续两国间各种级别的对话,并加强两国的科技和文化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副秘书长抵达以色列
调查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处境
巴勒斯坦人民继续在被占领土举行抗议活动
新华社开罗1月8日电 尽管以色列当局反对,联合国副秘书长古尔丁于8日晚抵达特拉维夫,以调查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人的处境。
据来自特拉维夫的消息说,以色列未派官员迎接这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古尔丁是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谴责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镇压巴勒斯坦人决议后到达以色列的。
去年12月22日,联合国通过605号决议,要求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寻求保证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人的安全的方式和方法,并在1月20日向安理会提出报告。
以色列总理沙米尔7日说,他将不会见古尔丁,并指责联合国干涉以色列“内部安全事务”。
新华社安曼1月8日电 据来自被占领土的报道说,今天在加沙地带,巴勒斯坦示威者和以色列士兵之间发生激烈冲突,一名22岁的巴勒斯坦青年被以色列士兵开枪打死,至少7人受伤。
在加沙市,50多个巴勒斯坦青年8日聚集在阿马里清真寺前作完中午祈祷后放火烧了一条汽车轮胎。以色列士兵随即乘吉普车赶到这里向这些抗议者投催泪弹。
在汗尤尼斯,5名巴勒斯坦青年在同以色列士兵的冲突中受伤。当地的巴勒斯坦祈祷者离开阿克萨清真寺向市中区进行无声游行时,以色列士兵用催泪弹和燃烧弹驱赶他们。
据报道,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军警向约300名做了中午祈祷后示威的阿拉伯青年施放催泪弹。示威者高呼:“巴勒斯坦,为了你,我们愿流血,我们愿献出生命!”
同时,由伊斯兰圣战组织签名的传单在加沙地带散发,号召当地居民为声援1000多名被指控参加骚乱而被监禁的阿拉伯人举行罢工。(附图片)
1月8日,一对巴勒斯坦夫妇站在加沙城以色列关押巴勒斯坦人的监狱铁丝网外,向被监禁的亲爱儿子呼唤。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巴勒斯坦问题不容抹煞
  林皎明
岁尾年初,巴勒斯坦人民在以色列占领下的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掀起大规模的抗以斗争浪潮。连日来,饱受以色列欺压的巴勒斯坦人民纷纷上街游行,构筑街垒,用石块和自制燃烧瓶抗击以色列军警的血腥镇压。郁积长达20年的反抗怒火一朝爆发,便熊熊燃烧,其来势之猛、规模之大都属空前。这场持续已久的斗争不仅强烈震撼了以色列当局,而且向世界表明:巴勒斯坦问题不容抹煞,阿以争端仍然是中东问题的核心。
这场抗以斗争浪潮,是以色列当局与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总爆发。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1967年被以色列鲸吞后,巴勒斯坦人被迫流离失所,整整一代人常年居住在难民营,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无保障,而且屡遭无辜捕杀,受尽残酷的民族压迫。以色列当局采取血腥镇压,非人道的虐待,重利盘剥压榨,以及设立定居点步步蚕食土地等手段,妄图永久霸占阿拉伯土地,进而一笔勾销巴勒斯坦问题。这不能不激起巴勒斯坦人民的强烈反抗。
这场抗以斗争,很快在被占领土内引起连锁反应,标志着巴勒斯坦人民的新觉醒。以阿以矛盾为核心的中东动乱,是二次大战后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地区冲突。阿以之间在40年中爆发过4次中东战争。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忍受痛失家园之苦,盼望中东问题得到公正解决。但中东问题长期起伏跌宕、沧桑变幻,至今仍看不到尽头。阿拉伯国家1982年通过《非斯宣言》,公开表明和平解决阿以冲突的立场,但遭到以色列的顽固拒绝。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的企盼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们再也无法忍受,于绝望中觉醒,从沉默中奋起。这场斗争充分显示了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民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胜利的决心。
巴勒斯坦人民正义斗争的新发展,有利于推动中东问题的早日解决。长期以来,世界一两个大国为维护其在中东的既得利益和势力范围,或偏袒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或将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视为争夺的筹码,并不认真对待中东问题的公正解决。这是巴勒斯坦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两伊战争的爆发和升级,从客观上淡化和转移了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阿拉伯国家长期四分五裂,也削弱了团结对敌的力量。以色列则企图借机阻碍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加紧推行“大以色列计划”。面对这一艰难复杂的局面,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民奋起反抗,不啻向世界宣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绝不是“被遗忘的角落”,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不再沉默了。
1个月来,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以色列当局的镇压暴行;阿拉伯各国纷纷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巴解组织加快了研究和审议关于成立巴勒斯坦临时政府的方案。过去一向偏袒以色列的美国政府,这次在通过含有批评以色列内容的605号决议时投弃权票,嗣后第一次投票赞成安理会要求以色列停止驱逐占领区居民。召开中东和平国际会议的呼声日益高涨。所有这些都表明,以色列当局日益陷于孤立,斗争正朝着有利于巴勒斯坦人民的方向发展。
巴勒斯坦人民为实现返回家园的民族权利,历尽百般磨难,道路坎坷曲折。巴解组织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人民的抗以浪潮,开拓出新的斗争领域。尽管中东问题最终解决的道路还很漫长,但这次斗争浪潮无疑是对巴勒斯坦事业的有力推动。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新形势 新前景
  ——从昂纳克访法看东西欧关系
  本报记者 马为民
对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昂纳克主席来说,巴黎并不陌生。55年前,他作为一个年青的共产党人,曾两次来巴黎参加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会议。然而,只是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以及法国和民主德国正式建交15年之后的今天,昂纳克主席才得以重访旧地。这是战后欧洲的分裂状况造成的,它具体反映了40多年来欧洲政治的严峻性。
昂纳克主席在他今天结束的对法国的3天访问期间,分别同密特朗总统和希拉克总理进行了两次会晤,其中心是裁军和欧洲安全问题以及双边关系。他还会晤了法国社会党和共产党的领导人及其他人士。密特朗总统接受了回访民德的邀请。
民主德国是世界第十大工业国。它同法国的双边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在稳步发展。民德与西方的外贸,大体占它的外贸总额的1/3。西德在民主德国对西方贸易中占了60%。法国是民主德国在西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约60亿法郎,比前年增长10%。双方在这次访问期间讨论了几项大合同,决心使今后几年的贸易额以15%的幅度递增,并加强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关于裁军问题,昂纳克主席在来巴黎前夕公布的一封致西德总理科尔的信件中,建议消除部署在中欧的射程在500公里以内的战术导弹,他在巴黎期间重申,民德主张在中欧建立一条没有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的“走廊”,以进一步发展欧洲国家间的信任、安全和合作。法国则不赞成欧洲的非核化,强调了它奉行的“威慑战略”;它不主张过早地讨论消除战术导弹问题,认为应首先促使苏美削减它们的战略武器;法国还认为,它的短射导弹带有战略性质,不是战术导弹,所以不能被纳入常规军备谈判。
不过,此间舆论重视的,远不是民德和法国在裁军问题上存在着不同主张,况且,鉴于两国分属不同的联盟这一事实,它们的具体主张不同倒是正常的。人们最重视的是民德和法国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东西欧国家近年来所表现出的加强对话、增进了解和发展关系的强烈愿望。
两国领导人在巴黎从不同角度都再次强调了这种立场。他们都指出,社会制度和所属联盟的不同不应当阻碍发展对话。密特朗说,法国同联邦德国建立了深厚而牢固的关系,它同样希望同民德对话,“法国人要同所有的德国人实现和解”。他认为,欧洲的分裂是人为的,“法国人和易北河两岸的德国人的责任是同东西欧其它国家一起”,“建设一个和睦相处、给人以希望的欧洲”。他还指出,欧洲在东西方关系中“不应当仅仅充当沉默的见证人和被动的角色”,而应当“强烈表示出欧洲的个性”。昂纳克则指出,对话对培育信任感起着“头等重要的作用”,两国关系的发展“象征着和平共处政策的生命力”。他在昨晚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还指出,两国“超越不同点为和平、裁军和缓和而进行对话”,就是实践法德两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的“政治遗嘱”。
昂纳克这次访问法国酝酿已久。最初是法国前总理法比尤斯于1985年6月访问民德时代表密特朗提出邀请的。但是,昂纳克访法实际上又必须以首先实现对联邦德国的访问为前提。而他对西德的访问虽然从1981年底即开始筹划,却几经反复和波折,直到去年9月才最终成行。这两次访问的周折表明,东西欧关系依然受制于东西方关系;而它们的终于成行又表明,东西欧之间谋求接近、发展直接对话正在成为一个难以阻挡的潮流。
在持续几年的导弹危机过程中,东西欧之间的频繁往来同东西方关系的冷淡,曾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法国同民德虽然在1973年已正式建交,但高层接触明显增多也是开始于导弹危机之时。这被认为是近年来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东西欧国家各方的努力对苏美恢复对话并最终就中导签约起了积极作用。
当前,东西方关系的大气候在转暖,这将为东西欧关系的发展提供较前有利的政治环境,共同体和经互会即将建立正式关系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实行改革的形势,又会为东西欧关系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由此看来,昂纳克主席先后成功地访问西德和法国,反映了东西方关系的新形势,预示着东西欧关系的新前景。
(本报巴黎1月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利亚为防止海湾战争扩大进行斡旋
新华社大马士革1月8日电 叙利亚副总统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结束了他的海湾之行今天晚上回到国内。
访问期间,哈达姆向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和巴林的领导人转交了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给他们的信件。据报道,这些信件是促进海湾国家外交大臣同伊朗外交部长的会谈,防止海湾战争扩大到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据此间的外交人士说,叙利亚的努力旨在要伊朗放弃对伊拉克的大规模进攻,因为这样一场进攻将不利于它的调解,反而会增加美国在海湾地区进行干涉的危险。


第6版(国际)
专栏:

  霍梅尼指名批评哈梅内伊总统
新华社德黑兰1月8日电 据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报道,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7日在给总统哈梅内伊的信中说,哈梅内伊1月1日误解了他早些时候对伊朗政府权限所发表的声明。
霍梅尼这封信是答复哈梅内伊要求他“表明对伊斯兰政府权限的宗教观点”。
霍梅尼在信中说,“你在星期五布道时发表的观点显然是说,你不承认政府是万能的主委任的、并拥有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赋予的绝对权力的一个机构。”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军舰第24次海湾护航成功
新华社华盛顿1月8日电 五角大楼今天宣布,两艘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今天在美国军舰的护卫下安全进入海湾。
五角大楼的一项声明说,这次护航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美国第24次为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护航,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
这两艘科威特油轮是“米德尔敦”号和“切萨皮克市”号。同时进入海湾的还有一艘美国油轮“突击队员”号。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度国防部宣布,印度政府已于8日任命西尔德斯潘德少将取代哈基拉特·辛格少将出任印度驻斯里兰卡维持和平部队司令。
△斯里兰卡东部300所学校的约3000名教师,由于害怕印度维持和平部队和泰米尔激进分子之间的武装冲突激化而逃离家园,致使学校无法开课。
△国际奥委会1月8日宣布,罗马尼亚已证实它将参加汉城奥运会,从而使宣布参加奥运会的国家达到145个。(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突尼斯总理接见中国共产党代表团
新华社突尼斯1月8日电 突尼斯总理、社会主义宪政党总书记巴库什,今天在这里接见了由中联部部长朱良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
接见时,巴库什和朱良表示了进一步促进两国、两国人民和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共同愿望。巴库什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朱良强调,代表团的来访有助于密切两党间的友好关系。
突尼斯社会主义宪政党政治局委员、外长梅斯蒂里今天下午同代表团举行了会谈。
新华社突尼斯1月7日电 突尼斯社会主义宪政党党部主任卡鲁伊今天在党部所在地同应邀来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举行了会谈。
由中联部部长朱良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是6日抵达这里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科特迪瓦
新华社阿比让1月7日电 应科特迪瓦民主党的邀请,由中联部副部长蒋光化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1月2日至7日对科特迪瓦进行了友好工作访问。
访问期间,两党代表举行了工作会谈,一致强调要加强两党、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访问期间,代表团访问了阿比让、亚穆苏克罗等地。代表团已于今天下午离开这里前往其它非洲国家进行访问。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联合国安理会下周将讨论黎局势
联合国发言人萨莫拉诺八日宣布,安理会将在下周早些时候讨论日益恶化的黎巴嫩局势问题。
这一决定是安理会成员国根据黎巴嫩常驻联合国代表拉希德·法胡里大使的要求磋商后作出的。黎巴嫩大使七日向安理会提出请求,就黎巴嫩日趋严重的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葛罗米柯强调欧洲边界不能改变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八日在评价二次大战末的波茨坦会议时,称赞斯大林“为使波兰成为同苏联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曾象狮子一样地战斗。”
葛罗米柯是在会见波兰副议长拉科夫斯基时说这番话的。
但葛罗米柯强调,苏联现在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波兰的意图。
葛罗米柯还再次强调了战后欧洲边界不能改变的原则。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菲律宾在各“热点”地区部署军队
菲律宾武装部队参谋长菲德尔·拉莫斯八日宣布,菲律宾武装部队即日起部署到全国七百三十八个“热点”地区,防止在地方官员竞选中发生暴力事件。
菲律宾将于一月十八日举行地方官员选举。自从去年十二月一日开始进行竞选活动以来,各“热点”地区不断发生枪击和暗杀等暴力事件。到目前为止,已有五十四人在暴力事件中丧生。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坦博表示支持政治解决南非问题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坦博八日在纪念该组织成立七十六周年发表一项声明,重申该组织支持政治解决南非问题的设想。
声明要求释放南非黑人领袖威尔逊·曼德拉及所有政治犯、取消对非洲人国民大会和其它反种族隔离组织的禁令、取消“紧急状态法”并把军队撤出黑人城镇。
声明指出,实行政治解决的唯一障碍就是博塔政权。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美与北约成员国将举行军事演习
美国海军八日宣布,美国与北约其他四个成员国将于下星期在大西洋西部海面和加勒比海进行两个星期的联合军事演习。
美国的三十七艘军舰,加拿大、联邦德国、英国和荷兰的五艘战舰将参加这一代号为“弗利特克斯1—88”的军事演习。演习将于一月十一日到二十六日进行。
美国海军驻海岸的飞机、海军陆战队和空军,以及二点五万名美国军人将参加这次演习。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