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认真总结经验 深化企业改革袁宝华
深化改革,搞活企业,是振兴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过八年的实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出现了新旧管理体制交替、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逐步取代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的形势。实践表明,改革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协调发展的好势头,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市场进一步活跃。在分配制度上,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两个环节上的“吃大锅饭”问题继续缓解,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在企业体制改革方面,1984年以后,国务院制订了一系列搞活企业的法规,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破了财政统收统支,企业有了一定的自己支配的财力。一些老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和国家贷款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
——指令性计划减少,企业自行安排生产的余地大了,有了一定的产品自销权,促进了“转轨变型”。
——企业领导体制进行了改革。目前已有40%以上的国营工业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其中大部分同时实行了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企业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有20%的国营工业企业实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企业内部实行了多种分配形式。
——劳动制度进行了改革。颁布了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择优招工、辞退违纪职工和待业保险等四个劳动制度改革的规定,正在逐步落实。
——发展了横向经济联合。
——实行多种经营形式,包括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租赁制、股份制试点等。
——培养锻炼了一批坚持改革、勇于开拓的企业领导干部。
但是,前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当说,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还只是初步的。从现实的情况看,企业的活力还很不足,离《决定》提出的搞活企业的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还相距甚远。现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投资主体基本上还是国家。在统收统支的情况下,企业是单纯的生产单位,根本没有活力;利改税后,税前还贷,国家要担负一大半,实质是半统收统支。目前,企业生产发展基金不足,自我改造、自我发展主要靠贷款,还贷包袱越背越重,流动资金普遍短缺,很难增强后劲。因此,改变企业境遇,使之进入良性循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已经成为企业界、理论界和各级经济主管部门深为关注的问题。要想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就不能忽视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起主导作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赵总理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六项主要任务。这些任务都把搞活企业放到中心的地位。其要旨是,各项改革都要紧紧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适应它的要求,为它服务;各项改革成功与否,要以企业是否搞活、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来检验。
企业怎样才算搞活了呢?我的看法,所谓真正搞活,就是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去年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自我积累,这一点非常重要。自我积累的能力实际就是再投入的能力。没有自我积累的能力,就谈不上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就没有后续力量。怎样才能增强自我积累能力呢?从目前国家财政状况来看,再给企业减税让利是很困难的;即使让一点,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一的途径是动员企业和职工挖掘潜力,努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依靠自身的力量增加积累。
企业中蕴藏着巨大潜力,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如何才能把潜力挖掘出来,大家都在探索。国家经委和各地方、各部门围绕这个问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一个共同的感觉:凡是企业经营机制解决得好的企业和行业,职工的积极性就高,潜力挖掘得也充分些。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怎样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从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出发的。这种改革在于寻求国家、企业、职工三者责、权、利关系的适度点、结合部。对于企业经营机制问题,这些年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但还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出现的种种不正常行为,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企业各种行为与责、权、利划分之间的关系。譬如:为什么一些企业对完成利润目标缺乏紧迫感?为什么一些企业用自有资金投资的积极性低,而大量贷款的欲望很高?为什么企业对价格、税收等变化的反应比较迟钝?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有一个机制的问题。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思路很多,除利改税的方式以外,有小企业的租赁制、承包制,大中型企业多种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一些企业试行的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等。各种经营方式,各有所长,适应范围不尽相同,效果不一。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比较好、适应范围比较广的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特征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这种承包形式体现了自负盈亏的原则,能够激励企业和职工尽其所能多创财富。多创了,不仅国家能够多收,企业也能多留,职工也可多得。朱熹有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通过承包搞活了,打开了企业创造财富的源泉,就象江河的水,长流不断,不会象一杯水那样,你多喝了,我就得少喝。我们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就是为了打开这活水的源头。用企业自己的话说,这叫做“不用扬鞭自奋蹄”。
当然,承包经营责任制也并非十全十美,有许多问题还要在实践中注意解决好。在实际工作方面,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合理确定承包基数。核定基数时,不能指望国家再减税让利,要使企业在超收部分中多得好处。
(二)防止消费基金膨胀。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工资奖金的发放,必须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一是工资总额的增长要同经济效益挂钩;二是企业留利用于消费基金部分,根据不同企业的留利水平,分别规定不同的比例,不得超过;三是按照规定缴纳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四是奖金发放要瞻前顾后,留有后备,以丰补欠,使职工收入逐年稳步增长。
(三)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的引导。企业承包经营以后,自有资金增加,有了再投入的条件,确实有一个固定资产投资方向问题,需要在宏观上加以引导。从企业来说,自有资金应当主要用于国家已经批准的技术改造项目;从主管部门来说,应搞好行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把资金更多地投向国家需要重点发展的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引导应当更多地通过经济杠杆进行,尽可能地保护企业的自主权。
(四)确保产品质量,防止乱涨价。
(五)注意解决“包而不死”的问题。
(六)注意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七)实行承包经营要同改革企业领导体制结合起来。不管是哪一种承包经营责任制,要真正把承包责任落实下去,必须实行厂长负责制、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期终结审计制。
毋庸讳言,对承包经营责任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现象,在理论上可以各抒己见,在实践上可以进行多种试验。赵紫阳同志说得好,有不同思想认识是可以的,但要在实践中一致起来,重要的一条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要破除旧的传统观念,突破僵化的模式,破除故步自封的观念,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如果我们只是认准某一种模式或者照搬某一种模式,套在企业身上以后就不思完善,甚至触动不得,那就是故步自封。我们对待改革的态度应当始终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事求是,不拘一格。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能够比较好地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深化企业改革的根基在企业,企业要眼睛向内,在内部配套改革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
深化企业改革,包含着两个环节。从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来讲,主要是解决好责权利划分及其相互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企业本身来讲,主要是搞好内部配套改革。这两个环节密不可分。把前一个问题解决好是搞活企业的前提条件;企业能不能搞活,主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靠发挥企业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搞得比较活的企业,除了国家制定好的政策以外,关键是企业内部配套改革搞得好,各项管理基础工作过硬,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应围绕着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展开。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三个条例的补充通知》和同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都提出,要加快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对此不能有任何动摇、犹豫和观望。
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要实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期终结审计制。落实厂长的任期责任目标,承包经营责任制也就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国家计划任务、企业经营战略、“双增双节”目标、职工福利设施等等,都可以纳入厂长任期目标内。政策清楚,目标明确,责、权、利也就真正能够落实。
实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和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也有了基础。厂长任期目标的层层分解和落实,就形成了企业内部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经济责任制的网络体系。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两个环节上的责、权、利关系的链条,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企业内部配套改革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主轴是企业领导体制(厂长负责制)和经济责任制。围绕这个主轴,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管理体系的改革,劳动制度的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等等,就可以互相协调起来。目的就是改善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协调运转,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逐步实现组织机构合理化,经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以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深化企业改革,在于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没有好的管理根基,改革也难以深化。加强企业管理要围绕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展开。
企业的各项管理基础工作,概括起来讲包括六个方面(通常讲的“六基”),即标准、定额、计量检测、统计信息、规章制度和基础教育。没有过硬的“六基”,深化改革、企业升级是搞不好的,也不会持久。
深化企业改革,抓管理、上等级,推进管理现代化,各项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怎样才能使职工群众始终保持改革的锐气,这就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当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深入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这条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前一个基本点,是建国以来一贯坚持的原则;后一个基本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提出的,是三中全会以来路线上的新贡献、新内容。前者是立国之本,后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方针、总政策。这两个基本点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唇齿相依,缺一不可的。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才是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完整内容,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有生命力的、有血有肉的、实践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一些同志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看法,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两个基本点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不清。有的同志把两个基本点对立起来,似乎一说改革开放,就可以不注意四项基本原则;又似乎一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开放就得
“收”。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抓住这些认识问题,对职工进行正面教育。二是教育职工坚持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我们牢牢掌握以上两个基本点,使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和经济上繁荣活跃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只有坚定不移地这样做,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有的同志忽视了这二者的内在联系,把采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繁荣活跃的措施,看成是搞资本主义,而把一些束缚生产力的说成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东西。如把厂长负责制看成是“取消党的领导”,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看成是“破坏集体经济基础”,把企业承包租赁看成是“搞私有制”等等。甚至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看成是和社会主义不相容的东西,认为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就是干资本主义。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发展生产力的认识,全面领会两个基本点。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不改革,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能得到发挥,生产力就不能得到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真正有吸引力。小平同志最近提出社会主义必须有个生产力标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这可以有力地制约“左”的理论,保证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落实。
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七五”期间改革的另外两大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控制为主逐步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制度。这两项任务,实际是要为搞活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各部门要围绕搞活企业进行配套改革,互相协调。要从整体需要出发,而不是只顾局部利益。任何改革措施,都要充分考虑国家承受能力和企业承受能力。计划、财政、税收、物资、物价、金融、投资、劳动、工资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都要落实到企业,都必须以搞活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改革成效,最终也要以是否把企业搞活了、生产力是否发展了来检验。
目前企业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怎样改善企业的处境,除了我们前面讲到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外,一是主管部门继续简政放权,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二是稳定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各种新的政策措施出台,都要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再推开,切不可搞“一刀切”,更不可轻易改变承包经营责任制合同。三是严格控制物价。当前生产资料的价格和中间环节的收费,涨势很猛,企业实在难以消化。要加强物价管理,控制乱涨价、乱收费。价格改革要慎重,调整幅度要小,步子要稳,要考虑企业的消化能力和群众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四是坚决制止乱摊派。
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问题上,还有一个理论研究的问题,也就是理论工作怎样更好地为深化改革服务。目前改革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理论落后。改革本身发展很快,但思想上的阻力相当大。作为基层单位的企业,对许多具体改革措施,哪些促进了生产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是清楚的。但他们不知道在理论上是不是正确,总担心犯错误、闯红灯。从最近出现的前面提到的几种怀疑改革的思想来看,许多都是过去的老观念,现在又拿出来了。这些都说明理论工作的重要。我们需要一支真正坚持两个基本点、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理论队伍。理论不发展,是不能推动改革前进的。做好理论队伍的培养建设工作,也是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部分。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商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综述
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同武汉市商委,最近在武汉联合召开了商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关于商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大体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要树立大工商、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建立一个包括目前商委、工商局、物价局的职能在内的商务委员会,管理全社会的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劳务市场、国际市场、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同时将原来的商业局、物资局、外贸局、旅游局等改建成经济实体型总公司。企业外部管理职能归商务委员会,企业内部管理职能归各总公司。第二种意见认为,管理的范围应限于商品流通,管理的对象应是社会一切从事商品交易活动的企业、法人和经营者。因为,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是一个统一体,国家对其交易不能按所有制、按部门、按商品来分别管理,那样势必带来商品市场的分割和混乱。又因为商品市场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商品流通也不同于货币流通,所以在管理方式上不宜混在一起。
2、新的商业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问题。一种意见主张,新机构应是一个综合性商品流通的管理部门。理由有三:一是商业不仅是个行业,而且处于生产、流通、消费中的一个环节,具有综合性;二是商业活动要在市场进行,要伴随市场上的一系列综合性活动才能完成,管商业就要管市场,管市场就是综合性管理;三是离开综合性管理,商业统筹、规划、协调、服务等行业性管理任务难以落实。持反对意见的同志认为,商业是一个行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都在市场上活动,不能都说成是综合性的;把商业管理部门办成综合性经济管理机构,势必削弱工商、物价等综合部门对其他行业的监督管理,不能只站在商业管理的局部上看待行业管理与综合管理问题。
3、关于新的商业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手段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新的商业行政管理机构总的职责应是:对社会一切商品交易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监督、服务。具体职责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和地方来确定。
为了保证职责的履行,新的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必须拥有与职责相符的权限和手段。有的同志主张,商业管理机构的职责要虚实结合,统管与主管并重,它的权限和手段至少应有:(1)有权制定商品流通的法规,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监督其实施。(2)有权制定有关商品流通及商业发展的政策,颁布政令,并负责实施;在与商品流通关系密切的商业企业登记审批、物价管理、统计和监督检查处罚等方面,也要有一定权限。(3)现阶段要掌握国营商业资产管理权和一定的投资权,要掌握必要的国家商品战略贮备金和地方市场安定基金,控制一定的商业发展信贷额度,参与商业企业税收政策的制定。(4)其他必要的调控手段。
反对上述观点的同志则认为,改革的总趋势是国家相对集中掌握调控手段,加强各综合监督部门的职责权限,如果商业部门从综合部门分一部分权力,必然造成调控手段分散,这同改革方向相背,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商业部门应将上述权限分解给综合部门统一掌握,同时在综合部门权限之外去寻求行业管理的新途径,特别要从服务入手转变职能。  (赵尔烈)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读两本领导人才学的新书
曹瑞天
近读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王元瑞编著的两本书:《现代领导人才》和《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颇感新风扑面。
近年来,人才学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气氛中已成为新兴学科,而这两本书涉及的又是新领域——领导人才学。按照某些传统观念,谈论“为官之道”是容易犯忌的,会遇到许多难点和敏感区。没点胆识和才力,便会知难而退。两书作者却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国情,科学地归纳和总结现代领导人才理论,这种大胆探索的精神难能可贵。
两本书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现代领导人才》着重阐述现代领导人才的个体素质、群体结构、成才规律和方法。《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则把选配领导人才作为系统工程的七个环节:发现、选拔、培养、考察、使用、管理和预测,逐一研究,进而对我国现行人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初步设想做了认真的探讨。
两书既博采众长,又敢于提出独立见解这一点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凡人才学界已有公论的问题均从简从略,对于尚无定论、存在争议的问题,则着力探讨。比如,对领导班子群体结构,当前人才学界较多注意其“硬结构”,即领导群体的智力结构,而忽视“软结构”,即领导群体的管理协调结构。作者认为,目前有些地区和单位,只注意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素质条件,而不注意群体结构是否合理,往往由于组合不当,不能协调工作,影响整体机能的充分发挥。其实“硬结构”和“软结构”是衡量领导群体结构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软结构”对于优化领导群体结构,充分发挥领导群体效能,往往更具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进而论述了领导班子的内聚力、战斗力和工作绩效同这个群体有无一个紧张而富有凝聚力的领导核心的存在的关系。那种“班长”能将其他领导成员牢牢地凝聚在自己周围的“单核结构”,以及由两个相得益彰的核心领导影响其它领导成员的“双核结构”,都是较为理想的稳定结构,这是在正常的组织管理活动中,通过领导群体的自我协调形成的。而因为处于核心地位的主要领导素质较差,起不了核心作用的“隐核结构”,领导群体中各自为政的“多核结构”和独善其身的“无核结构”,则是战斗力差、内耗大的三种不稳定结构,都需要上级领导部门及时考察并调整。此外,作者对现代领导人才的新形象、职业道德、专业才能、峰值年龄、识的含义和划分等问题,也都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