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从山泉到大海
——传记纪录片《徐向前》观后
徐深吉 罗应怀
在庆祝我军建军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几位红军老战士相约,观看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传记纪录片《徐向前》,大家交口称赞:此片拍得真实、亲切、生动、感人!
这部60多分钟的影片,以珍贵的史料、壮丽的画面和生动的解说,热情讴歌了徐向前从士兵到元帅、戎马生涯60年的光辉历程。
它是一帧历史的画卷,展示了徐帅勇征善战、迭摧强敌的丰功伟绩。影片中记述的这样一段细节富有极深的含义:1931年3月,徐帅在双桥镇战斗中指挥红军歼敌5000余人,俘敌第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取得空前大捷。审讯俘虏时,徐向前问岳维峻:“你认不认识我?”岳回答:“听说过,不认识。”徐向前风趣地说:“你不认识我?北伐时你是国民革命军二军军长,我在你手下当参谋。”岳维峻连连点头:“蒙多多关照,多多关照!”当年的参谋成为胜利的将军,当年的将军当了受审的俘虏,这是偶然的巧合,也反映出一种必然的结局。
徐帅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指挥红军多次粉碎敌人围攻,发展壮大了红军,开创了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全盛局面。在长征后期,在河西走廊,他指挥西路军与马家军殊死鏖战4个多月,歼敌25000余人。虽然付出了重大代价,却吸引着10万敌兵西向,为保证陕北总后方的安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他带病坐着担架上前线指挥的镜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挂甲庄指挥了临汾战役。当年闯王李自成未能攻破临汾,挂甲而去。今日徐向前指挥我解放大军,经72天攻坚战,全歼临汾守敌25000人,活捉敌总指挥梁培璜。
徐向前身经百战,战功卓著。他是打出来的将军,打出来的元帅,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我军的创建与发展和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它是一首壮美的诗篇,歌颂了徐帅文韬武略、指挥超群的杰出才能。影片告诉我们,徐帅的军事思想和领导指挥艺术,是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摸索、探求,不断发展完善的。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他深入敌后领导抗日游击战争,针对冀南平原的地形,提出了建立“人山”的战略思想。他说:“河北平原人口稠密,假如我们能把广大人民推动到抗日战线上来,造成游击队的人山,我想,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山,也没有这样的山好!”他发动群众,挖了上万里的道沟,在平原上造起一座座“人山”,使抗日游击战争,势如烈火燎原,迅猛发展。
影片犹如一道清清的山泉,反映了徐帅百折不挠、坚强无畏的崇高品德。它以其清新的格调,把我们引到徐帅的身边。徐帅出生于五台山,战斗在莲花山、大别山、秦岭、大巴山、夹金山、祁连山、太行山,他是大山的儿子,具有大山的性格。但编辑没有拘泥于大山的形象,却独具匠心地选择了山泉水,来表现他曲折跌宕的坎坷经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影片借助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使主题思想得到升华。这句词在片中重复了三次。第一次,影片在序中引用,是告诉观众,徐帅是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第二次,是在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于陕北时,它告诉人们,胜利来之不易。徐向前带领红四方面军,历尽艰难险阻,冲破层层磨难,经过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最终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北上战略方针。第三次,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四人帮”被彻底粉碎之后。一个个闪光的镜头,反映了我们的老帅坚信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真理一定能够战胜谬误,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的共产主义信念。
徐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普通党员;是元帅,也是普通一兵。影片的结尾,充满诗情画意:他已耄耋之年,衣着朴素,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向海滨。他精神矍铄地凝望着广阔无垠的大海,海上涌来层层碧波,卷起涛涛海浪。他在望,他在想,望着海峡对岸的变幻风云,想着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8版(副刊)
专栏:

业余相声表演赛观感
方成
尽管许多人对近些年来的相声颇有烦言,但当中央电视台播出1987年全国业余相声表演赛现场实况时,他们照样从头看完了,看后接着就是议论。很明显,这是寄予厚望;同时也表明,相声毕竟是有吸引观众的魅力的。电视台去年邀请来比赛的是专业演员,今年邀请的是业余演员。
这次业余演员可真有特色。相声原来盛行于北方几省,南方属少见。这次应邀参加电视邀请赛的,不但人数很多,而且几乎哪省来的都有。有的带着湖南腔,还有个说广东话的(想是领队者)。他们大多是气宇轩昂,面带调皮样的小伙子,还有几位俊秀斯文的姑娘。在参加复赛的三十多对演员中,上台表演,演技还真不含糊。有的专业演员高兴地说:“你看这位的表演,不在一般专业演员之下。”以往相声演员中也曾有女性的,但极少,几十年没见了。这次有好几位女演员出现(在复赛中就有一对女的和两对男女混合组成的),引起人们心情振奋,因为这是相声艺术兴旺的一种表现。
参加这次比赛的相声段子都是新作,不但思想内容好,又有生活情趣,颇吸引人。虽说有褒有贬,但总的说来,情况是可喜的。自然在艺术上也有明显的不足。还是那句老话——平和浅。这是多年来的老问题了。
相声在笑的艺术中,作品的艺术结构最需要紧凑,并有很奇巧的整体构思、幽默的语言技巧和动人的生活情趣才能写好,创作上难度很大。但相声作家极少,许多演员不得不兼事段子创作,而都限于创作条件不足,困难较大。这是当前相声艺术发展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这次业余相声邀请赛给人以深刻印象。专业演员和作家们都很赞许。观众评价也不错。最突出的一点是生活气息浓厚,因大都是反映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能引起观众感情的共鸣。这对相声艺术的发展,对克服当前相声创作和表演中的“贫血症”,无疑会起推动作用。据说,中央电视台将每年举行一次相声邀请赛,这种做法,看来会是很有成效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深沉的历史和声
——合唱作品《红船》赏析
王嘉实
最近,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推出了一部大合唱作品《红船》,以其新颖的艺术角度和音乐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这部合唱由《夜航》、《破浪》、《远航》三个部分组成,从第一小节起就以诗意的境界,吸引了听众的注意。深情徐缓的引子之后,是歌谣风格的主题,一字一音的结合和精致的切分节奏,亲切优美,仿佛历史老人在述说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个沉睡的夜晚,望不尽夜海无边,
东方的地平线上,飘来一只美丽的船……
整个作品展开在一种童话般的色彩里,引起了人们的广阔联想。曲作者以独具的旋律思维在追求一种与歌词的意境相吻合的表达方式,因而,人们听到的是优雅而又简明的旋律。如同说话似的节奏、略为密集的音符,象涓涓细流中涌起的道道涟漪,引出了动人心弦的副歌乐段:
哦,红船,经过了多少风雨,
哦,红船,走过了多少年?
如果说作品的第一部分刻画出一种深远的意境,第二部分《破浪》则以浓烈的笔墨写出一幅巨澜汹涌的景象,把人带到现实中。这部分使用的音乐素材很简练,持续低音造成强烈的轰鸣;切分音构成的乐句不断重叠,象是浪峰此起彼伏。当音乐进入高潮时,曲作者没有让这逐渐聚集起的力量,一倾到底,而是以急促的船工号子由快渐慢,进入一段舒展的合唱。在最后的长音上,速度陡然加快,音乐在剧烈的撞击声中结束。
暴风雨已成为以往,大海又恢复了安详,……
只有你啊,红船,鼓着不倦的翅膀,
把一串串音符撒在黎明的海洋!
让我们想象这暴风雨后的《远航》是怎样的吧:在平稳的和弦上,飘来悠长舒缓的女声合唱,如同晨雾般的柔和;男声的进入,又平添了几分凝重。舞台深处,湛蓝色的天幕和桔红色的灯光,描出一幅旷静的清晨景色。在那海天相联处,一点红帆正缓缓驶来……音乐再现了第一部分那壮美、略带苍凉的副歌,犹如狂暴的风浪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一切苦难、艰辛,化为了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
曲作者和词作者是战友文工团的王路明、王晓岭、刘薇,他们是以红船来喻示南湖上的那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的船只,但在整部作品中并没有具体的事件表述,人们是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中国共产党60多年风风雨雨的坎坷历程。作品也没有着意渲染历史的磨难,而是让人在更深一层的意识中受到感染。当你沿着作品所提示的艺术境界思索时,会不由得把自身命运与搏击沉浮在历史洪流中的那只红船紧紧联系在一起。


第8版(副刊)
专栏:

纪念碑
碧川
每年
我们都到这里
同历史会面
战神走过的地方
风,也闭上眼
浸染过鲜血的土地
星星花开得更艳
迎着罪恶的霰弹
他们倒下了
星星般的弹孔
流出红色的宣言
他们倒下了
而历史
有了更高的起点


第8版(副刊)
专栏:

依恋
西南
建国35周年前夕,一张印有金色国徽的大红请柬送到了二炮领导机关,有关部门邀请朱春雨作为解放军文艺工作者的代表,出席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观礼。但是,朱春雨此时已到达弥漫着硝烟气味儿的南线战区。
当他们一行刚走到老山脚下一个叫小平寨的地方,朱春雨已腰酸腿软,头晕目眩,感到体力不支。几位战士担心他发生意外,想用担架抬他上山。朱春雨转过头来,猛然间,他站定了,本来眯缝的双眼一下子睁得老大,他看见担架上有滩还未干的血迹!一丝隐隐的自责从他心头生出,疲劳、晕眩仿佛一扫而光。“给我一根拐杖!”朱春雨接过战士砍下的一根树枝,迈着蹒跚趔趄的步子向老山主峰爬去。在这座嵯峨削拔的山顶上,一切都是炎热的:阳光、空气、泥土和烫人的石头……他望着战士们那一张张被炮火硝烟熏烤得黝黑残破的脸,特别是看到战士们在高不容立、长不容卧的猫耳洞里,一任40多度的高温蒸发着体内所剩无几的水分,以最大的肺活量张大嘴巴喘息着,又酸又臭的汗水不断地在衣服上染着碱渍。他还看到战士把画眉鸟笼子挂到炮口上,给司务长买回的母鸡也挖了个猫耳洞,还用空罐头盒子栽上了自己喜爱的花草,他的眼睛湿润了。朱春雨徜徉在TNT气味饱和了的巨石之间,抚摸数不尽的弹痕,钢铁的粉碎、岩石的崩飞、火样的血、燃烧的青春,在他眼前晃动。他的思绪在急剧地奔驰,从远古的纳西族文字追踪到高原卫星观察站,最终停留在战争和人这个严峻的课题上。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酝酿长篇小说《亚细亚瀑布》了。当他这部作品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时,他没有自鸣得意地走上领奖台,他说:“这部书稿是我写的,但它的文字却是被烈士的鲜血和战士的眼泪浸泡过的,是他们将我的灵魂逼到了一个反省的角落,教我脱去俗气,以接纳一个个博大的灵魂。”
作品发表后,朱春雨收到不少战士的来信。他至今仍和前线战士保持书信来往。每当读到这些染着边疆那片红土地斑迹的来信,朱春雨都显得格外激动,他说:“是依恋?是感慨?不错,我与战士结下了深情厚谊,但我的获得却非感慨可以系之。假如我能把我在这里看出的表现出十分之一,抑或是百分之一,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个大时代中的这样的兵,以及他们身上的光彩,对于我,都是慰藉和幸福。我想,这是生活的力量左右了我。我要高呼:生活万岁!”
去年,朱春雨接受了撰写《当代军人风貌》报告文学丛书的任务,分工时,他毅然选择了最偏远最艰苦的西北高原哨所作为自己采访对象。10月,在北京正是秋高气爽,而西北已是白雪皑皑。朱春雨顶着严重的高原反应,拄着拐杖(爬山时右腿骨折),气喘吁吁地把某部散布在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几十个高山哨所走完,看到刚刚入伍的新兵穿着被岩石撕扯碎了的老羊皮大衣伫立在冷风凛冽的哨位上,一任过多的紫外线灼烧稚嫩的脸颊,看到即将退役的老兵用粗糙的手掌捧着一把青稞,吻别休戚与共的军马,用泪水梳洗油亮的马鬃,或是倾听那些因战失利而流散的红四方面军老战士死而复生的故事,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正在寻找什么?我已经找到了什么?”在海拔4000多米的哨位上,伴随着窸窣作响的落雪声,在烛光瑟缩的夜暗下,他想来想去,写下了这一天的日记:“固然这里边都凝聚着从先辈那里承袭下来的某种忍受,但总不能不看到作为战士的个人为整体而所要付出的代价,这代价总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因此,我要说,中国人是最最俊美的,虽然他们同洋人一样地有优点也有缺点,但至少不比洋人丑陋。”当他捧着一部8万字的中篇报告文学《军旅回旋录》的初稿返回北京时,人们都说他不虚此行。但朱春雨并不特别看重自己的作品,他说:“能在高原上和战士们度过两个月的时光,不能说不是一种幸运——在那里,我补了我人生的一课,也寻到了我心中的珍珠。”


第8版(副刊)
专栏:

浩瀚森林火势危,
揪肠裂腑寸心摧,
英雄共赴披肝胆,
不净余烟志不回。
李铎诗并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