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大学毕业生心理准备
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心理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而失去平衡。冲击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自我估价和社会估价之间的矛盾。大学毕业生通常自恃智力和知识水平高,希望毕业后受到重用。因此,当一踏入社会而没有获得他们希望得到的礼遇时,他们就可能产生怀才不遇的感觉。
第二,社会抱负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大多数大学生都不是仅为自己打算的,而是有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所致,有时他们的志向和抱负不能为社会和亲友所理解。于是他们感到孤独、苦闷。
对于上述两方面的心理冲击,大学毕业生们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解决第一个矛盾,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上都具有自己的优点,大学生们应珍视自己的优点。但也应该知道,在社会实践面前,大学生们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工作经验都是不足的。相对于今后工作的几十年时间来说,大学四五年是很短促的。因此大学生只有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做出成绩,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至于社会抱负和个人利益的矛盾,这不只是大学生碰到的问题,而是每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人都要碰到的问题。一个人在选择了正义和社会进步事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后,就应该准备为此而作出牺牲。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就无法经受生活和工作中各种挫折的打击,就无法最终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毕业后最初几年,是大学生们思想、感情受到各种冲击、影响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形成的思想、感情,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生深远影响。愿大学生们都顺利渡过这一时期,变得更有才干、更有理想、更成熟、更坚定。
(摘自8月7日《广西日报》 朱光东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秦长城东端与西段质疑
燕北长城和秦始皇长城的东端,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始皇长城“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辽东郡地域辽阔,具体止于何处?《正义》引《括地志》云:“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而较多较早的记载说明可至朝鲜。《淮南子·人间训》:秦“因发卒50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水经注·河水三》:“始皇33年,起自临洮,东暨辽海,西并阴山,筑长城。”该辽海即渤海,也泛指辽东滨海之地。同书又云:“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此碣石位于朝鲜。
近人对燕北、始皇长城东端所止亦持上述两种观点。目前燕北长城调查发现东端已至奈曼、库伦、阜新。在此段长城之南北尚未见另外的长城遗迹,但是长城南部沿线的古城、烽燧遗址中包含燕、秦、西汉时期的遗物。这或许是秦筑长城,袭燕之旧的关系。但是,辽河以东是否有长城,今未见考古报告,故疑案未能解决。
秦始皇长城的西段路线,不少学者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述认为,秦长城大抵因秦昭王、赵、燕长城之旧,加以修缮和连接。其实不尽然。秦始皇虽对秦昭王、赵、燕长城有修缮,但由于拓地甚广,长城的某些地段大大向北推进了。原秦昭王长城从陇西向东经宁夏、陕北至内蒙古,却未能把新收取的大片河南地置于它的保护之内。出于军事的需要,秦始皇当是用主要力量在其西北设置新的防线。对这条防线,有人认为“似未筑有长城,纵于扼险之地,立有障塞,亦未必互相联贯,故称之曰边则可,称之曰长城则未妥”。但也有持不同意见的,认为“秦始皇所筑的长城不在今宁夏境内东渡黄河,那就可能是由贺兰山东北趋向阴山山脉西端的。这两条山脉之间现在是乌兰布和沙漠……秦长城当已陷入流沙之中”。在这一地带是否筑有长城,恐怕只有赖于实地考古了。不过,可以肯定始皇长城并不只是修缮昭王长城。这条防线确曾存在,而且北移了。也有人认为位于燕长城之北的长城亦是燕长城,燕长城是采用了复线的形式。总之,这一地带的长城走向和年代问题扑朔迷离,是需要花些力气才能搞清楚的。
(摘自《文物》第七期 叶小燕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图书馆改革浅议
图书馆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同人的观念更新相结合的过程。新观念伴随着图书馆的全面改革。
情报信息观念:把图书馆看作是信息枢纽、知识喷泉,而不是藏书楼、文库;把图书馆的藏书看作是“活”的情报信息,而不仅仅是“死”的文化遗产。
时效观念:图书馆在传递情报信息、借阅图书资料的过程中,讲求速度和效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放观念:一是图书馆的藏书和设备面向社会开放,充分为读者所利用;二是图书馆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深入了解各类读者的需求。如延长开馆时间,不少图书馆已达到每周70小时以上;实行开架或半开架借阅,办理集体借书、预约借书、邮寄借书。
联合观念:现在,大家充分认识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资源的共享,必须走联合的道路,特别是加强各类图书馆的横向联系。
赶超观念:电子计算机技术、文献复制技术、缩微技术、光盘存贮技术等等,给图书馆工作者揭示出一个又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天地。求新、求变,眼睛盯住世界潮流,奋力赶超,自强不息,已成为图书馆界的一种共同意识。
人才观念:重视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干部队伍的建设。随着图书馆学教育的蓬勃兴起,图书馆员的素质日益提高,一个知识结构合理、各类人才比例适当的图书馆干部队伍日渐形成。
管理观念:树立科学管理的思想,通过科学管理,充分发掘图书馆人力资源和书刊资源的潜力。
(摘自《武汉大学学报》第三期 杨元生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灵感探微
灵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智力的脉冲形式。只要是对灵感现象进行深入一点的观察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灵感总是发生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又总是在思维间断点出现。创造性的实质在于选择,所以它的中断就意味着选择受阻。选择受阻主要是由思维定势的负作用所造成。思维定势指的是人们在选择有效程序时,往往依以往最类似问题的思考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由于它充分利用了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故一般也能比较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选择。但当这种相似启示在遇到两个虽然表面相似,然而却有着本质差异的问题时,则常常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就是思维定势的负效应。
排除它的最好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例如休息、娱乐、交谈等,利用注意力的转移,把阻碍选择的老方法从意识中心驱逐出去,摆脱定势的束缚,让对问题有启示的新信息有被接受的可能,从而使问题容易解决。
(摘自《求是学刊》第三期 祖世泽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必须重视普通人的体育
竞技体育与普通体育发展比例失调几乎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诸多因素所致,其主要原因是赛场金牌的诱惑削弱了普通体育的价值。
这里所言普通体育与业已形成的群众体育的内容略有不同。事实上,人们惯说的群众体育很大程度上带有竞赛色彩,那些体育活动开展不错的企事业单位,其球队的组成者多是在某个体育项目上有专长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体育活动。对一些普通人讲,体育则是个“被遗忘的角落”。
基于中国目前生活水平,体育进入家庭尚困难,基层体育部门也常为场地设施、资金贫缺等问题所困扰。因而,有关方面的支持帮助显得十分必要。不妨开展一些简单且花钱不多的体育活动,同时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培养工作。当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进行体育活动的念头和机会时,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才不是一句空话。
(摘自《体育博览》第八期 米奇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家庭因素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
天津市人口学会通过大量调研提出,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和家长的政治思想修养、文化素质等与儿童成长有密切关系。他们对本市4000余名中小学生调查的结果表明:
一、家长重视教育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在被调查的学龄前儿童中,智力、语言发展好的占61%,而这些孩子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在道德品质好的小学生中,有54%的家长是主动密切配合学校教育的。
二、祖孙三代家庭结构有利于儿童成长。家庭结构调查表明,祖孙三代结构家庭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利因素,在这种家庭中,祖父母充任儿童的启蒙教师,同孩子的父母一同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在调查中,智力、语言发展好的学龄前儿童,有68%是生活在祖孙三代家庭结构里,道德品质好的小学生中,有48.3%生活在祖孙三代家庭结构里。
三、完整、和睦、亲密、尊老爱幼的家庭环境是促使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40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生活在完整、和睦、亲密的家庭中的学生,被评为“三好”生的占20.8%,性格活泼的占40%,任性的占4.8%;而生活在父母不和、离婚丧偶家庭中的学生,被评为“三好”生的只占15%,任性的占17.2%。
四、家长文化水平可直接影响儿童德、智育发展。家长文化水平与孩子德、智育发展成正比,在智力、语言发展好的学龄前儿童中,其父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80%,反之,则占30%;在学习成绩好的小学生中,其父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64.1%,反之,则占35%。
(摘自8月12日《今晚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编修“史志”要量力而行
编修地方史志在我国有优良传统。现存的8000余种地方志,记载周详,内容丰富,为世界各国所罕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盛世修志”的可喜局面。
编史修志是一项极为严谨的科学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力量,因此不可操之过急。
比如,如果我们提出15到20年内全国每个县或相当于县的单位都编出自己的志书的要求,这对大多数县和单位来说也许是可能的,而那些人口很少、居民点很少、人力和物力财力都有困难的县则可能实现不了,现在就不一定考虑编县志。就是在可以编县志的地方,也不能把修志工作看得过分轻易。与其不考虑条件和力量,匆匆忙忙去编修出版一部不得体、不适当、不够格的县志,还不如暂时先出一部油印或铅印的资料,等过几年,有了合格编辑,积累更多经验,将所写的稿子修改得更加成熟些再正式出版。 
(摘自《中国图书评论》第三期)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文明起源与旱地农业
距今五千至四千年间,出现了尼罗河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文明、东亚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以及时代稍晚的美洲玛雅文明。这几个文明发育最早的地区尽管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农作物的品种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似的,即都以旱粮作物为种植对象,它们的文明都建立在旱地农业的基础之上。而恒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虽有历史悠久的原始稻作文化,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却未能和上述地区一道迈入文明社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呢?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黄土层地区,土质疏松肥沃,形成黄土特有的“自行肥效”,特别有利于原始方式的开垦和作物的浅种直播。
黄河流域基本上属于暖温带干凉气候类型。黄河流域先民种植的粟、稷麻、豆等干旱性作物,容易耕种,耗时费力少,适应性强。
从水稻栽培技术及其特性来考察,水稻对土地的选择性强,栽培技术比旱粮要求高。水田生产较旱地费时耗力。
远古时代,土壤、气候、水利、农作物品种的差异直接制约着人类的进步,贫富的分化,阶级的产生,文明的降临是由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从事旱地农业的地区,人们获取生活必需品较省时省功,剩余劳动和由此而产生的剩余产品出现也较早。促进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使氏族成员间的贫富差异扩大,最终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奴隶制的出现。 
(摘自《安徽师大学报》第二期 杨邦兴 裘士京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托尔斯泰向往中国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伟大的作家。东方文化曾长时间吸引着托尔斯泰的注意力。在亚洲各国中,托尔斯泰感到在思想上与他最近的是中国。他翻译了老子的《道德经》,写了《论孔子的著作》和《论〈大学〉》等文,他认为孔子和孟子对他思想影响“很大”,而老子则是“巨大”的,以至后来托尔斯泰把自己的无政府思想来源也归属于这位中国先哲。
托尔斯泰一生中,曾多次想和中国人通信和接触。1906年9月,托尔斯泰在给中国学者辜鸿铭所复的长信中,表示出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由衷爱恋与钦佩。他写道:“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向非常引起我的兴趣,我曾尽力想理解中国生活中我所能懂得的一切,这主要是中国的宗教的智慧——孔子、孟子、老子的著作和对他们的注疏。”
在这封信中,托尔斯泰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现实中国的前途命运表示极大的关切和期望。他坚信:“在我们的时代,在人类的生活当中正在发生一个重大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中,中国将领导着东方各民族起着巨大的作用。”
晚年,他十分追悔自己没有很好地了解中国,没有更多地接近中国人。他说:在我整个长远的一生中,我曾经有好几次同日本人见过面,但从没有一次同中国人见过面,而这正是我一向非常向往的。1910年4月,即在他逝世前半年,托尔斯泰讲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我还年轻的话,那我一定要到中国去。”
(摘自《文化译丛》第四期 刘江编译)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星球颜色五彩缤纷吗?
在人们的心目中,星球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可是实际上,星球的颜色并不迷人:“皎洁”的月亮是一片灰暗,“桔红”的火星其实是暗淡的棕黄色,红橙相间的木星则是浅绿色的云雾……
物体真实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光波的波长决定,而波长是由构成物体的分子种类和排列方式所决定。为什么我们眼睛看到的颜色与物理学家用仪器测出的实际颜色大相径庭呢?这得归咎于我们眼睛的错觉。如我们看到的巧克力和桔子的颜色是不同的,但光谱测量,显示这二种物体所反射的光波具有相同的波长,所不同是它们的分子结构。因此,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巧克力的反射光比桔子的深,若用更强的光照巧克力,那我们就会看到桔子与巧克力的颜色一样了。星球颜色给人类错觉的原因与巧克力、桔子之例非常相似。相对宇宙空间黑暗的背景,火星显得明亮一些,月亮的银白色也是夜空给人的假象。
当然,并不是任何星球的实际颜色都和我们肉眼看到的不一样,如地球,从太空看地球,同样显出漂亮的蔚蓝色。
(摘自8月8日《上海科技报》 韩王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