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海外观感

幽静岛上人家
刘霄
匈牙利的巴拉顿湖是中欧最大的湖泊,它有碧海连天的气魄,波涛滚滚,无边无际。
象是上天有心给这壮丽的动态景观一个衬托,我们所到的巴拉顿湖北岸的小岛却是一派宁静。缕缕轻风,柔和地掠过芦苇荡、灌木丛、葡萄园。一两声狗吠,起自栋栋相接的别墅群。此地名叫“蒂哈尼”,意即幽静岛。
我们来此拜访纳吉一家。
幽静岛上的纳吉68岁了,身体结实,平时和老伴赋闲在家。三个孩子,两个去了芝加哥,身边剩下一个女儿,也结婚了。
漫长的冬季和春季,纳吉夫妇靠家务活和照看外孙女消磨时光。随着旅游季节的到来,当三倍于当地人口的旅游者云集北岸避暑时,老纳吉便抖擞起精神,洒扫庭除,准备迎接房客了。
纳吉是北岸1500家私人房屋出租者之一。尽管巴拉顿湖北岸的维斯普列州旅游局拥有“蒂哈尼”汽车旅馆和露营地的数万张床位,但应付潮水般涌来的奥地利、西德、瑞典、芬兰、荷兰以及东欧的游客,仍不免手忙脚乱。私人房屋出租者的8000床位,帮助分流了大批游客,解决了好大的问题。
8年前,老纳吉下决心盖一座三层的尖顶小楼。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一只胳膊,复员回岛上当了一辈子工人。人老了,为什么不给自己筑一个安乐窝?他倾毕生积蓄,又向国家贷了一部分款,凑了100万福林,干开了。他搞设计,跑建材,请泥瓦匠,所有零活,能自己干的就不请人。一家人齐心协力奋斗了一年,终于盖起了一座精巧漂亮的奶白色小楼。
小楼临街处是车库。齐腰的木栅栏,把住室和80平方米的小院框护起来。院里种着李子树、苹果树和葡萄,树下有一畦畦鲜花,果树之间吊着一个秋千,那么井井有条,又那么富有人情味。
室内干净、考究,色调柔和。一楼起居室里,地毯、沙发、组合家具、雪白的勾花桌布,衬着深蓝磁瓶里的银柳和玻璃杯中鲜红的葡萄酒,煞是好看。落地窗前,深红色的厚窗帘拉开着,一层白色半透明的挑花窗帘挡住了外面耀眼的阳光。墙上挂着大大小小十几个艺术画盘,花架上有吊兰和攀藤植物。一层还有两间卧室,一间厨房,一个卫生间。沿螺旋状的楼梯上二层,格局大致相同。三层是阁楼,两间卧室的屋顶呈半坡状,很有趣;中间一个狭长的过道,通向第三间卧室,透过过道的窗户,可以看见蔚蓝色的巴拉顿湖。
老纳吉出租房屋有6年历史了。他的房客主要来自民德、西德、苏联、古巴、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士。按照惯例,老纳吉招待房客的第一步,是到分管这个小区的蒂哈尼旅行社先递交申请。旅行社派人看过他的房子,认为符合出租条件,由有关方面发给执照。老纳吉和蒂哈尼旅行社订合同,由旅行社介绍房客,从中抽10%的回扣。
这样的伙伴关系对双方都有利。老纳吉免得整天为客源操心,旅行社也增加了收入,同时,还便于国家监督管理。匈牙利严禁私人直接接待外国游客。外国游客必须先到旅行社登记,然后安排到相应的家庭。钱交旅行社,旅行社扣除手续费再交房屋出租者。收入走账,个人逃漏税几乎没有可能,而且房主和游客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旅行社介绍给纳吉的房客大都住两周。游客夫妇俩带着孩子来度假,喜欢住在私人家。私人家价钱比旅馆便宜一半甚至2/3,还能了解匈牙利人的实际生活情况,满足求知欲和猎奇心理。
对老纳吉来说,房客是他重要的财源,也是他和老伴晚年的精神慰藉。游客每年为他带来的纯收入,远远超过退休金,也超过了匈牙利人年平均收入。
热闹的时候,一楼二楼全部租了出去,三四个外国家庭连同纳吉一家,在小楼小院里过“联合国”式的生活。房租里不包括客人餐饮,如请纳吉夫妇做饭,要另外算钱,但若客人自力更生,炊具餐具燃料免费供应。
房租价格,老纳吉说了不算,要和旅行社一起协商。淡季略往下降,旺季略有上升,既要照顾左邻右舍,又要和国营旅馆保持合理的比价。
自从招了外国游客,老纳吉心里好快活!一早一晚,他用娴熟的德语、半生不熟的俄语以及马马虎虎的英语和客人热烈交谈,他一辈子也没这6年交的朋友多。客人走了,来信谢他,邀请他和老伴去他们那儿做客,圣诞节互赠圣诞卡,生活凭添了许多乐趣。
匈牙利支持私人盖房私人出租。对盖房者,国家根据他们的工资收入和偿还能力,给一定数额的低息贷款。房子盖好,不仅居者有其屋,还能支援旅游业。匈牙利每年入境游客超过全国人口,旅馆盖少了,旺季不够用;盖多了,淡季闲置带来很大浪费。这种情况下,私人房屋成了绝妙的泄洪闸。国家既省投资又省心,真是皆大欢喜!


第7版(国际)
专栏:

醉翁之意……
冯昭奎
最近,美日之间又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吵,使本来已经矛盾重重的美日贸易又增添了新的阴影。
美国指责日本东芝机械公司违反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规定,向苏联出口先进的数控机床,“使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安全保障蒙受其害”。一下子就把一项商品出口的经济事件“上纲”为严重的政治问题。
出口一台高级机床而竟然导致“损害整个西方的安全保障”,这究竟是如何“推理”出来的呢?
原来,美国指控东芝机械公司出口的高级机床被苏联用于加工核潜艇的螺旋桨,从而使苏联核潜艇的噪音明显降低,这样,美军跟踪侦察就困难多了。
众所周知,发觉隐身深海的敌方潜艇,依靠捕捉潜艇发出的声音。潜艇在深海航行时,主要发出三类噪音:一、舰体排开海水的噪音;二、涡轮机、水泵运转及人员走动的舰内噪音;三、螺旋桨的噪音。而桨叶高速旋转所派生的气穴噪音,则是目前水平的声纳装置捕捉敌方潜艇的最有利线索。
这样,如何减小各种噪音、特别是气穴噪音,就成为潜艇逃避敌方声纳系统搜捕的关键。而减小气穴噪音的办法,就在于改进螺旋桨桨叶的形状。东芝机械公司出口的以计算机控制的九轴数控机床恰好可用来对螺旋桨桨叶进行高精度加工。
这就是出口机床导致潜艇低音化的推理。那么,苏联潜艇的低音化又如何殃及“西方的安全保障”呢?
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和发射核导弹的潜艇构成了当今进攻性核武器体系的三大支柱。为了保持核平衡,美苏双方都力图将对方的核战略武器置于自己的严密监视之下。
然而,尽管美苏双方都拥有了监测对方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的技术,但对于在深海游弋的核导弹潜艇的监测却依然是困难的一环。这样,如何灵敏、准确地监测对方潜艇并使自己的潜艇尽量隐蔽起来,就成为美苏核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
过去,由于美国在侦察潜艇技术方面占优势,以致几乎能够瞭如指掌地确定苏联核潜艇的位置。然而,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的军方都发现苏联核潜艇的噪音明显变小,隐蔽性大大增强,这使美国惊恐地发现自己在侦察核潜艇技术方面的优势遭到很大的削弱。
这就是苏潜艇低音化导致“整个西方安全保障蒙受损害”的推理。根据上述推理,给东芝机械公司戴上“破坏西方安全保障”的大帽子,似乎是“不大不小正合适”。然而,问题并没完。
推断东芝机械公司出口的高级机床可以在加工螺旋桨方面大显身手,并不等于证明了苏联实际使用这种机床对螺旋桨进行了加工并导致了潜艇的低音化。今年7月份日本的一些国会议员在国会会议上引用材料表明,苏联潜艇低音化现象出现于苏联引进并使用东芝机械公司的高级机床之前,这就是说美国人的指控,存在着“前果后因”的逻辑矛盾。
对于这样重大的疑问,美国方面的反应是,一方面坚持自己原来的说法,一方面又借口保守军事秘密而不提供有关东芝机械公司的出口与苏潜艇低音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际证据。
对于这样重大的疑问,日本政府的反应是,即便没有证据,也要承认这种因果关系,以避免为了追究因果关系而进一步得罪美国。
于是,为了“西方安全保障”,东芝公司被扣上了破坏安全保障的大帽子,并受到严厉的制裁。美国国防部取消了原定从东芝进口的150亿日元的计算机合同,美国还禁止有关方面与东芝签订进口合同。这样,东芝对美出口中将遭到重大损失。该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就此丢了饭碗。其实,美国此举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众所周知,美日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东芝事件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插曲,正如世界许多经济界人士认为的,这不过是美国打击日本计算机行业的重要一招。说到底,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商业竞争激烈的必然结果而已。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副刊

深受欢迎的组织
徐步青
在联邦德国街头、公园和公共场所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位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旁边有人推着他,一边向他作介绍。这是志愿社会服务组织帮助残疾人的一个镜头。
联邦德国各州都设有志愿社会服务组织,其中以黑森州达姆施塔特的志愿社会服务组织为最大也最为悠久,迄今已有78年历史,参加人数达130万,每人一年义务劳动时间平均达400多小时,其主要任务是:帮助老年、儿童和残疾人。谁家的老人或孩子生病、孕妇难产,只要给该组织打一个电话,他们就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有些老人和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该组织定期派人将生活用品送上门,帮助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帮病人打针、服药,还主动帮助那些在交通事故和各种灾害中的受害人。
志愿社会服务组织的经费来源靠捐助。参加者有工人、机关工作人员、退休者、家庭主妇、学生等。另外按政府规定,凡是不服兵役的青年人,必须参加该组织工作一至二年,由政府发给他们少量的生活补贴费。志愿社会服务组织坚持日夜工作,不计报酬,为公众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深受人们的欢迎和赞扬。
(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拾零

神奇的卡拉码
曹聪
在商品包装、磁带盒贴、图书馆的借书证和书刊、银行信用卡等上面,经常看到一种特殊的条形码,它的黑色条纹有粗有细,间距有大有小,个子有长有短,有的下面还注有数字、字母、记号等。这是条形码,要由专门的扫描机才能辨认,是识辨真伪和传递商品信息的标志。而今,日本东京一家印刷公司的经理丰冈诚发明了卡拉码,它由一排正方形的小方块组成。与条形码相比,卡拉码传递的信息更多,价格更便宜,而且简明易懂。
丰冈诚建立的卡拉码,基于初等数学原理。具体来说,每个小方块被分成四个大小相同的小方格,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表示一、二、四、八四个数字。用涂黑的小方格,确定不同的数字或英文字母。比如,涂黑一和二表示三;涂黑四和八表示十二。十个这样的小方块的不同组合数可多得惊人,是标准条形码望尘莫及的。
此外,卡拉码还易于被扫描机所辨认。如果条形码的间隔小到零点零一毫米,扫描机便无能为力;而卡拉码的小方块即使极小,也能用简单而又廉价的扫描机识别出所包含的信息。卡拉码印刷起来也相当便宜。
而且卡拉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日本已制成卡拉码自动电话拨号卡,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起来颇为方便,只要用涂黑拨号卡插入电话号码机即可通话。卡拉码用途广泛,甚至能用来传递音乐,有朝一日,用卡拉码制成的有声明信片也将问世。


第7版(国际)
专栏:随笔

发人深思
施展
一个战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监狱里关了四十一年,只因他始终执迷不悟,八月十七日自杀身亡。这就是混世魔王希特勒的得力副手鲁道夫·赫斯。
据报载,赫斯死后,一小撮反动分子虽曾鼓噪一时,但终究未成气候。而谴责纳粹匪帮的罪行,才是战后世界舆论的主流。一位联邦德国知名人士指出,没有理由给战犯赫斯这种应当受到正义惩罚的恶人表示什么悼念,不应忘记法西斯造成的历史教训,不应忘记自己的义务。西德十几岁的孩子,由于受到恰当的教育,他们也大都懂得“要保证将来不再重演过去的悲剧。”这无疑令人欣慰。
然而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在赫斯去世的前两天,日本部分阁员于八月十五日这天,仍以公职身份到供有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人牌位的靖国神社进行正式参拜。
两相对比,不免发人深思。
东条英机的罪孽,世界现代史上墨迹昭昭。此人双手沾满亚洲人民的鲜血。日本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他以绞刑。
象这样罪恶累累的杀人魔王,理应遭到人民世世代代的诅咒和谴责,却被某些人奉若神明,甚至不顾国际上连年的强烈反对去参拜他,这同欧洲大多数人士对待希魔和赫斯之流的态度相比,对照何等鲜明!
问题的实质在于对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这段历史能否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记取历史教训。要是抹煞侵略扩张的罪恶真相,甚至想把历史罪人打扮成神灵去迷惑天真烂漫的青少年一代,这只能助长少数人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的气焰,从而孕育着一种可怕的后果。
好在多数日本有识之士是记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的。报载,八月十五日那天,大阪举行了“将过去铭记心头”的集会;一位七十岁的前日本军人键山芳朗,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日本军队侵略中国的罪行。而另一位曾参加侵华战争的七十九岁日本老人浅尾先生,也在反省军国主义的罪孽,特地带着孙子跨海来到当年驻地中国河北黑风口张家镇表示忏悔,决心为日中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而努力。显然,这些才是日本人民心中的最强音。与此相反的鼓噪,只能提醒人们,要警惕!


第7版(国际)
专栏:域外散记

探戈坞音乐节及其他
陈功
每年盛夏,探戈坞这块麻省西北角的乡野,一反平日的宁静,热闹非凡。
太阳才刚刚偏西,一辆辆小车就鱼贯拥入小镇,从全美各地汇集来的人们,都朝着一个扇形的大棚奔去——由波士顿交响乐团主办的探戈坞夏季音乐节在此举行。
落日在天边抹上了最后的一笔余晖,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小泽征尔的指挥棍就在大棚里举起。原来散坐在大棚周围草坪上的听众早已恭候在大棚里。一些更善于欣赏音乐的人们却仍旧倚躺在宽阔空旷的草坪上,头顶着眨巴着眼睛的点点繁星,陶醉在从大棚两侧和后部飘逸而来的古典乐曲里。悠扬的乐声宛如习习凉风,吹拂去酷暑的炎热,为音乐迷们织出一个个田园诗般的仲夏夜梦境。
探戈坞音乐节自1927年开办至今已经60年了。在节目里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音乐会要算最叫座的一幕。而探戈坞音乐中心乐队的演奏则是举办者最为自豪和令音乐迷最感欣慰的一台。探戈坞音乐中心是由波士顿交响乐团创办的一所音乐学校,她不满足于只教人演奏一种乐器,而重在向年轻人传授演奏音乐的艺术,培养他们去攀登世界交响乐的巅峰。在每年8周的音乐节里,学生们向听众献上自己的音乐会——室内乐、交响乐、独唱,或当代作品的演奏。娃娃们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师长平分秋色,一比高低。这个音乐家的摇篮为美国交响乐造就了一代新人,从伯恩斯坦到托马斯。在当今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中,有三个团的指挥曾是这里的高足,全美交响乐团中10%的乐师在这里受过熏陶。她还为美国乐坛贡献了众多的室内乐演奏组、声乐歌手和作曲家。
在美国音乐迷的心目中,探戈坞不仅是音乐节的代名词,她更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事业,一种高尚而不孤傲的精神气质的象征。每年夏季,正是这种气质,伴随着大自然的热浪,在美国上下掀起一阵古典音乐热。西部好莱坞盆地,洛杉矶交响乐团为海顿、贝多芬的传统曲目融进了新的想象力;中部,芝加哥交响乐团活跃在拉维利亚音乐节上,每年突出一个专题,今夏是莫扎特、贝多芬和舒曼的浪漫曲;东部的纽约音乐节则基本上是莫扎特的一统天下;巴赫则垄断了俄勒冈和加州卡梅尔音乐节;西雅图的音乐节独具特色,自始至终,全是瓦格纳的歌剧;佛蒙特、科罗拉多和密执安州的一些音乐节则仿效探戈坞,着眼未来,寓教育活动于音乐节之中……尽管形形色色,众多音乐节“交响”的结果,合奏齐鸣出一个和谐悦耳的基调——古典音乐节的新繁荣:去年夏季,好莱坞盆地音乐节的听众逾70万人;迄今为止,探戈坞音乐节的听众已达1000多万。
当然,举办夏季音乐会也成了一门大生意。它能赢利,可弥补交响乐团平日的亏空。
看来,80年代的美国音乐节仍面临那个古老的两大难题——音乐是消遣的艺术,还是挑战的、作为精神启蒙的艺术?仅有前者,音乐便不成其为艺术;但若只剩下后者,又未免落落寡合了些。这对矛盾多年难以解决本身就证明,走任何一个极端都没有出路。今天的探戈坞音乐节则是在艺术的完美理念、地方旅游的经济意识与物质收益之间探索。


第7版(国际)
专栏:世界艺苑

春江水暖
 〔新加坡〕陈文希
人们看到《春江水暖》(上图为其局部),就会想起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著名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幅画是新加坡著名画家陈文希所作。画家以诗入画,师法自然,意境超脱,含蓄抒情,形象地表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绘画艺术特点。
陈文希先生从事艺术创作60余年,卓有成就。1964年,新加坡共和国总统授予他公共服务勋章;1976年,新加坡大学颁以荣誉博士衔,以表彰他的贡献。
·崇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