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在八年与十四年的交叉点上
——重访滁县地区的思考
吴象
位于皖东江淮之间的滁县地区,作为“大包干”的故乡,曾引起了全国的普遍注意。从凤阳县农民创造“大包干”到现在,又有八年多了。深入改革后,滁县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情景?恐怕是不少人都很关切的吧。
5月上、中旬,我又一次来到滁县地区,由南而北访问了5个县、12个乡镇和一些村庄、农户。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面孔,那冲破“左”的坚冰、挣脱“两个凡是”的枷锁终于真正成为土地主人的喜悦,那从破旧的泥草房里扛出一袋袋余粮向粮站走去自豪的脚步,那阳关道与独木桥激烈争辩中坚定的信念,那连年丰收近于陶醉的满足和对商品经济发展不知所措的迷惘……不同年份的回忆和当前现实的情景一再重迭,新变化、新事物和新矛盾、新困难互相交织,不断地迫使我沉思。我仿佛看到,已经征服了饥饿、为改革带来的欢乐所鼓舞的人们,在党的路线指引下,正迈着艰难而又顽强的步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滁县地区近350万人,辖7个县(市),是个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农业区。但“大包干”前,这里大部分农民却过着“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困苦岁月。特别是北部的定(远)、凤(阳)、嘉(山)是安徽省最穷困的10个县中突出的3个,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四五十元。每到冬春,总有大批农民携儿带女外流逃荒要饭。逃荒逃荒、越逃越荒,恶性循环,每况愈下,不得不另找出路,也许这就是“大包干”在这片土地上先冒出来的原因之一。是否如此暂可不必深究,但无论如何,“大包干”确实成了滁县地区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1984年是滁县地区实行“大包干”的第6年,也是全地区农业的第6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达25.1亿公斤,农业总产值达15.5亿元,分别比实行“大包干”前的1978年增长118.3%和118.6%,实现了翻两番。随着农业的连年丰收,向国家交售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农副产品的商品率有了很大提高。国家过去曾确定滁县地区征超购任务为2.6亿公斤,但从没有一年完成过。1979年是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全区粮食的入库量达到3.1亿公斤,超额19.2%完成了任务。以后粮食入库量连年大幅度上升,1984年达11.38亿公斤,相当于“大包干”前全地区粮食的总产量。这一年全区人均向国家交售373公斤,接近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由1978年的11.2%上升到45.4%。7个县(市)都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1984年以前粮食生产的迅猛发展,在全国有普遍性。滁县地区尤其是定、凤、嘉三县把过去一些荒地种上了,面积有所扩大,上升的幅度更大,可说包含一定的恢复性。问题是1985年全国粮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不少产粮区发展的势头受阻,而滁县地区一年粮食总产却比上一年又增长6.9%,达到26.82亿公斤,1986年又比1985年增长4.9%,达到28.16亿公斤。1985和1986年的实增数,远远高于过去六年间平均年增长的0.59亿公斤。今年小麦又丰收在望,预计可增产一成左右。
起初我曾担心,是不是因为集中力量抓粮食生产,影响了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正是最近两三年,滁县地区的农村商品经济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
滁县地区和许多农业区一样,乡镇企业的基础非常薄弱,1978年总产值只有0.75亿元。“大包干”后开始有所发展,到1983年陆续增加到1.72亿元,5年间平均年增长只0.2亿元。1984年翻了一番多,总产值达4.19亿元;1985年又翻了一番多,达9.23亿元;1986年在连续翻两番的基础上增长54.7%,达到14.2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7%以上。与此相联系,大量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离开耕地进入二、三产业。到1986年底,总数已达32万多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3%,农民人均收入上升到471元。这些,只表明商品经济刚刚起步,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显然差距极大。但在滁县地区本身,却构成了一幅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农村繁荣兴旺、充满活力的图象:粮食生产正在向商品化发展;多种经营正在由自给半自给性的家庭副业变为商品性的庭院经济;乡镇企业“五轮驱动”,横向联系不断有新的突破;在农村传统集市的基础上,兴起了一批辐射面广、凝聚力强的专业市场。当然,大发展中问题与困难必然更多,工作上的缺点、失误也难以避免。地委书记陆子修说:“同1983年相比,我们翻了两番还多。但翻来翻去,还不抵发达地区的一个零头。”这一句话,是对形势清醒的估计,也透露出对未来发展的高度信心。
在凤阳,我们遇到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孟富林。他用八个字概括滁县地区的特点:持续、全面、大步、创新。持续发展了8年,第9年仍然是方兴未艾之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贸、服、建、运全面发展,全区7个县莫不如此,无一例外;发展的步子都相当大。他认为这一切来源于最后两个字:创新。早在农村改革之初,党中央就一再强调,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不断创新;一再强调要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滁县地区的同志一直是这样做的。他们重视倾听实践的呼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经验,然后勇敢地带领群众开拓前进。这就是全地区得以年年发展、日新月异的诀窍所在。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农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神贯注地抓农业、抓粮食已经不够了,要学会总揽农村经济的全局。仅仅就事论事地总结当地的经验也不够了,要学会用商品经济的新观念去观察问题,总揽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1986年,滁县地区取得了持续八年的大发展,但外部内部的新矛盾、新困难却令人越来越担心发展的势头能持续多久?如何才能登上新的台阶?围绕这个问题,去年9月前后,地区组织大批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举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和范围的农村商品经济研讨会。接着,一方面派出由专员、县委书记、县长等组成的代表团去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参观,一方面从北京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请来李昌等十多位老专家、老同志开展考察咨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初步制订出到2000年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纲要和“七五”期间的实施方案。12月间,地区负责人带着经过3次讨论、修改的草案到北京,请100多位专家、学者论证、审查。今年以来,又把这一活动扩展到县,一个县一个县地具体落实。这次我们到全椒时,正遇上合肥来的一批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帮助这个县修订战略发展规划。
8年不算短,8年抗日战争构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大包干”8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又将向何处去?从现在到2000年是14年,14年只比8年多6年,并不很长。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宏伟的,问题在于如何更自觉地去实现已确定的目标。在这8年与14年的交叉点上,滁县地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改变了原来传统的经验决策的方式,努力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了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毫无疑问,这对形成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并帮助广大农民从小生产的意识中解脱出来,逐步养成一系列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新观念,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我不知道滁县地区今后14年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是否真会比过去的8年更为矫健,因为它毕竟只是一个地区,外部条件影响太大,制约因素太多,目前就遇到一些靠它本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一个近350万人口的地区毕竟不同于一个县,更不同于一个乡,连续8年一直保持全面发展的势头,近两年改革深入、情况日益复杂,它全面发展的势头仍然不减,到底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提供了一些什么经验?这对今后14年的发展有什么关系?目前遇到什么困难和干扰?有些什么忧愁、苦闷,这对今后14年的发展又有什么关系?难道不应该反复深思、认真研究吗?
在8年与14年的交叉点上,对滁县地区是值得下功夫去解剖一番的。


第2版(经济)
专栏:

改进化肥供应办法 防止转手层层抬价
莒县农民今春减少化肥支出48万元
本报讯 山东省莒县改进碳氨化肥供应办法,避免了转手层层抬价,维护了农民利益。今年1至5月上旬,全县农民购买的16000吨碳氨平均价格为每袋11.5元,比去年同时期下降1.5元,共减少农民买化肥的开支48万多元。
往年,莒县化肥厂经营化肥,除按分配计划供应外,自销部分问题较多,农民意见很大。今年春节过后,化肥厂领导从维护农民利益入手,制定了化肥供应新办法。一是签定淡季销肥合同。厂里与各乡镇协商,淡季厂方每袋化肥降价1元,售给乡镇自己储存。这样,既减轻厂里的库存压力、加快了资金周转,可增加生产,又使各乡镇有化肥储备,旺季投放市场。二是旺季销售实行计划分配。按化肥生产能力和各乡镇大小,县里牵头统一制定化肥分配计划,避免了乡与乡之间销售畸多畸少现象。三是严格把关,防止倒卖化肥。 (孟庆谦)


第2版(经济)
专栏:

皖西饭店房费低效益高
出差者说“这样低的房费实在难找”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姚燕戈报道:“中高档客房,中低档收费,出差干部住得起,于国于店都有利。”住过安徽省六安市皖西饭店的旅客都这样称道。天津市一位商业干部说:“从南到北,象皖西饭店这样的条件,这样低的房费,实在难找。”
5月底,记者到皖西采访住在这里,饭店经理汪林珠说:“我们开饭店,不能只想着赚钱,还要时时想着旅客的方便和承受能力。”
皖西饭店是安徽商业系统8个规模较大的饭店之一,原来房费就不算高,后楼带有卫生间、电视、电话、电扇的双人客房,每人每床9.5元,前楼中低档客房收费更低,双人间每天每床收费5.5元,4人间每天每床2元。无论是来自华北、东北的出差干部,还是来自南方的供销人员,离店结帐时,总是惊奇地说:“真便宜,这种客房放在外地最少也得加上3、4元。”
今年3月间,在贯彻中央“双增双节”方针时,饭店领导从报上看到《房费步步高,旅差费开支受不了》的记者来信后,立即决定把降低房费、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全店开展“双增双节”的中心内容。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从4月份起,把全店客房收费平均再下降20%。
重新修订的客房收费标准,经财政、物价部门审核,全都低于最近下达的中央、省、市财政部门规定的各级干部职工出差住房报销的标准。
房费降了价,饭店的经济效益并没有下降,由于服务工作做得好,旅客纷纷慕名而来。前楼原来床位利用率只有70%,现在已上升到90%以上,后楼原来利用率只有56.2%,现在上升到80%。旅栈部主任王守志算了一笔帐:今年三、四、五3个月的利润,就相当于去年全年利润的80%以上。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

出差者的愿望
江夏
眼下,众多的因公出差者、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一个新的苦恼:房费太高。
大中城市自不必说,就是一些中小城市的饭店、旅馆也都在装修、陈设上互相攀比,日益“现代化”,房费档次自然也要跟着升格,有的房费之高令人咋舌。当然,也有租金比较公允的。受群众欢迎的皖西饭店,房费本来不算贵,但他们为出差者方便着想,现在又进一步挖掘潜力,把房租平均再降低20%。结果,不但没有减少收入,反而“价低招客来”,薄利多收。
皖西饭店的经营之道,从一个侧面反衬了当前宾馆业收费不合理的现象。许多宾馆搞的是“二流服务”“一流收费”。普普通通的一间双人客房,简简单单的陈设,却动辄收费十几元、几十元,这使众多的出差者不愿问津。其实,宾馆业的同志们应当换一个角度,替旅客多想想,把服务水平提高一些,把收费标准降低一些,就可以多揽生意,多赚钱。不久前,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了干部出差住宿标准,限制了各级干部的差旅费用。宾馆业应当适应出差者的要求,在客房标准上,做到卫生、简朴、实用,这样就不难把生意做得更活。


第2版(经济)
专栏:

乌篷船的新使命
新华社记者 程敏
在江南水乡浙江绍兴一带,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里,不时有两头尖尖的、罩着乌黑发亮篾篷的小船南来北往。坐在船尾上的船老大,头戴毡帽,双脚轻巧地划着双桨,河中泛起一圈圈浪花,给水乡增添了如画的景色。
这种小巧灵活的乌篷船,是开门就见河的绍兴水乡人民几百年来的传统交通工具。人们探亲访友、赶集看戏、进城上街,乘坐乌篷船已成习惯了。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多处写过男女老少坐乌篷船看社戏、访亲友的情景。据说,鲁迅和周恩来,当年就是坐乌篷船离开绍兴城的。
五月下旬,记者来到乌篷船集散地绍兴县柯桥镇。一条小河穿过镇中心,小河两旁是街道、商店、工厂。一座跨河的石拱桥下,停泊着黑压压一溜乌篷船。每条船上编有船号。我走到桥头,一位船老大迎上来问我:
“同志,要买布吗?柯桥有几百家布厂,你要买什么布,我划船带你到工厂去看。”
大概是他把我认成是跑买卖的了,说完又从船舱里拿出几十种布料样品,一边让我看,一边仔细地介绍各种布的优点、生产厂家、价钱。他说生意做成了,小船免费接送,做不成也没啥。
我笑着对他说我不是做买卖的,是个记者,没想到这不仅没有扫了他做生意的兴致,反而滔滔不绝地和我攀谈起来。从他的话里,我了解到近两年柯桥的纺织工业发展很快,全国各地来这里采购的人员每天都有好几千。许多个体户坐上乌篷船,向船老大打听布厂和产品情况。船老大们因此产生了商品经济的意识,从中为跑生意的人引线搭桥,介入了商品流通。柯桥的乌篷船已有500多条,都成了商品推销船。客商在船上看中了要买的布料,船老大就送他到生产厂去洽谈进货。生意谈成后,船老大们又帮助买主把货送到车站、码头。生意做成后工厂按成交额比例付给船老大服务费,而客商一分钱不用花。这对人地生疏的客商来说,感到很方便。
柯桥早在唐代就有“日织万丈绸”的说法。近年来这里的乡镇纺织企业通过改革、开放、搞活,日产绸布已超过40万米。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绸布的70%是通过乌篷船的船老大推销出去的,去年平均每人推销量达20多万米。船老大被乡镇企业称为“编外推销员”、“义务宣传员”、“市场信息员”,成了乡镇发展商品生产的得力助手。
古老的乌篷船,担负起了商品流通的新使命。它将继续活跃在水乡之中,为四化建设做贡献。


第2版(经济)
专栏:

谷牧要求各部委和浙江省有关部门紧密配合
共同努力加快宁波开发
新华社宁波6月24日电(记者郭说传、宁波日报记者金玉琴)国务委员谷牧日前在宁波指出,“七五”期间国家在宁波安排建设项目之多,是我国城市建设史上不多见的。国务院各部委和浙江省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帮助宁波完成这些建设任务,加快开发的步伐。
谷牧说,沿海城市要充分挖掘原有企业潜力,做好老厂技术改造工作,让老厂进入现代化企业的行列。他要求宁波进一步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为海外侨胞和外商投资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谷牧是在今天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上讲这番话的。


第2版(经济)
专栏:

东北三省内蒙古将联办交易会
本报讯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国家计划单列市哈尔滨、沈阳、大连将于7月24日至8月2日联合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会址定于大连国际博览中心。到目前为止,大会已邀请世界五大洲66个国家和地区共3500多个客户。这是除广交会外,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区域性交易会。 (冯霄)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阳重视运用经济信息引来资金技术发展经济
本报讯 河南省南阳地区13个市、县,近年来努力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工作,有效地推动了这个地区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南阳地区资源丰富,地下有矿产60余种,地上的农、林、牧、副、渔业也有很大潜力。南阳地区领导部门为了引进资金和技术,加速开发南阳。从1984年起,南阳市和12个县先后成立经济信息中心,建成乡、镇、村的信息机构。3年来,南阳地区各市、县通过出版经济信息小报,传播资源情况,引起一些城市厂商的注意,主动出资金出设备前来开发。内乡县经济信息中心提供了该县盛产优质大理石和石墨的消息,已有人投资建厂开发加工。淅川县生产的辣椒一度大量积压,该县经济信息中心立即发出通报,引来湘、鄂、川、鲁四省客商选购,使该县农民增加几十万元收入。


第2版(经济)
专栏:

金融改革要勇于迈步
——上海经济区金融体制改革采访札记之四
新华社记者 何鹏 廖楠
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哪里?最近记者在上海经济区金融体制改革调查研究中,找到了答案。它的关键是,银行需要尽快实行企业化。这一改革亟需从“纸上谈兵”走向付诸实施。看准一点,就改一点,切莫等待观望。
目前,上海经济区金融业已经拉开改革的帷幕,改革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各种融资手段推广不快。原因何在?关键是各金融机构“外无压力,内无活力”。目前金融界的经营成果同分配报酬不挂钩,工资报酬一个样,奖金分配一个样,银行的开支费用也是按人头分配。这样的“大锅饭”严重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江苏省常州市是全国第一批金融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这个市的可贵之处,就是看准一点,改一点,针对“大锅饭”的旧体制,实行了承包。实行多储多得,少储少得,不储不得,完不成任务倒扣。同时,包人员、包质量、包服务、包管理、包安全保卫。对职工,重新核定定额标准,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每月考核,年终兑现。常州市进行企业化试点的时间只不过1年时间,但已经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目前,全市各专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资金成本有所降低,利润留成有所提高,信贷基金得到补充。去年全市48个储蓄所储蓄存款净增1.41亿元,完成增储计划的176%,创历史最高水平。
常州的经验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上海经济区在银行企业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跟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要求相比,进展不能令人满意,目前还处于提方案、谈设想的阶段。记者在采访中,与金融界人士谈及银行企业化问题时,反应几乎都是先点头——“企业化很重要,很迫切”;接着摇头——“现在搞企业化,还谈不上,差得远”。
诚然,操之过急是不行的,金融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从外部条件来看,也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但是,银行企业化不可能坐等条件都具备之后再动手。在改革问题上,金融界应当勇于迈步。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极星钟表集团公司近日在烟台成立
本报讯 北极星钟表集团公司6月24日在烟台宣布成立。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公司联合有61家企业,拥有职工1.7万多人,固定资产近2亿元,是目前我国同行业中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专业程度较高的大型钟表集团公司。(皮树义 赵永琦)


第2版(经济)
专栏:

沈阳税务稽查队为国家收入4800万元
只有60人的沈阳市税务局稽查大队,通过复查企业的纳税情况,监督检查税收部门的征税情况,成立一年来为国家收入了4820万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蜂花檀香皂理化指标已赶上美国名牌
上海蜂花檀香皂赶超美国佳美香皂的理化质量指标已告实现。最近上海制皂厂根据国际标准实测的数据对此作了证实。上海制皂厂是远东最大的肥皂生产厂,蜂花檀香皂1979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国家银质奖。


第2版(经济)
专栏:

3000多只五道眉鼠首次乘机安然过海
大通空运中国有限公司最近成功地将3000多只五道眉鼠空运到日本东京,成活率高达97%。这是我国人工繁殖的观赏类动物首次大批量出口,同时也为外贸部门开辟了一个出口创汇的新途径。
 (据新华社)


第2版(经济)
专栏:来信

用奖品招揽储蓄危害多
最近在湘潭市采访,发现这个市金融单位竞相开展用奖品招揽储蓄。这不仅变相抬高了利率,而且还会给国家、社会和银行带来多种弊端。
从5月下旬以来,湖南省湘潭市农业银行推出奖励黄金饰物的“有奖”储蓄,一时“大发”。市邮政储蓄部门见此不甘示弱,6月5日也推出了“有奖”储蓄,在一旁稳住不动的市工商银行迫于无奈,也推出了“有奖”储蓄。
据调查,这些储蓄奖品有金项练、戒指、耳环、香皂、毛巾、面盆、床单、被面、枕套、电视机等。
这种做法无形中扩大了社会消费基金。仅湘潭市近一个月,“有奖”储蓄的奖品金额就达154万多元。
这种现象在中南地区的其它省、市基层金融单位也存在。一些经济界人士呼吁,要尽快制止这种危害甚多的作法。
 新华社记者 黄家仿


第2版(经济)
专栏:

安徽省舒城县舒席厂编制的“龙舒贡席”,在国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产品远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这个厂和安徽中医学院共同研制的“贡席华佗药枕”,对多种疾病均有疗效。图为工人们在包装“华佗药枕。”
陈建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