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领导以身作则 措施严明有力
赤城水利局摒弃仗权谋私恶习
本报讯 河北省赤城县水利局采取有力措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提高了服务质量。
这个县每年各乡、村要求修建水利工程和解决饮水困难,要求资金、物质支持的申请不下几百份。过去水利局在帮助农民解决困难与问题时,有“官难见,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有的依仗职权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有的凭印象、亲疏安排投资和物资等。去年,水利局为巩固整党成果,进一步端正党风和机关作风,制定了有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制度和措施,特别对全局领导同志颁布了“四不准”:不准依仗职权和工作之便受贿和贪占群众财物;不准在基层大吃大喝;不准在基层套购紧俏物品和廉价物品;不准因招待不好而影响工程投资和技术指导。
制度、规定建立后,他们严格执行,不论是领导同志还是一般干部,只要违犯就一律按规定处理。一次,水利局与驻军签订一座大桥承包合同,很多包工队闻讯而至,有个包工头拿出1000元“好处费”给局长杨文忠,杨局长断然拒绝,并严厉批评了他的做法。今年初,大海陀乡某村反映机井队有大吃大喝现象,局里立即组织人员下去调查,责令有关人员按规定交清了伙食费,并做出检查,然后在全局会议上公布于众,引以为戒。今春,工段股长王焕军带3名技术人员到云州乡寺沟村搞饮水工程,返回途中发现每人烟盒内都塞有三张十元的人民币,他们立即赶回村,婉言谢绝了群众酬谢的“辛苦费”,并指出这样做不对,受到当地农民称赞。
(张万山 那贵宏)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正面教育的威力来自理论联系实际
上钢三厂不断改善思想政治工作
本报讯 记者章世鸿报道: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上钢三厂在坚持正面教育工作中,联系企业实际,解决群众的各种思想问题,推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上钢三厂自1985年以来致力于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空对空”、“通用化”的老格局。他们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出版了研究刊物,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也研究经济改革中各种新问题。
去年第四季度,这个厂就《我国商品经济姓“社”还是姓“资”?》这个专题进行一次大讨论,参加的有厂、分厂两级干部700多人。当时有不少人把一大二公、统分统配、平均主义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把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当作“不祥之物”。这场讨论持续了3个月,召开了许多研讨会、交流会,厂办的理论研究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探讨性文章,对涉及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如: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观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等,各部门还作了社会调查。通过讨论和调查,使职工们看到商品经济是推动企业改革的强大动力,提高了每个职工对经济改革的承受能力。
职工中有的人认为,“既然要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又强调厂长负责制?”“既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搞多种经济形式,搞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等等。针对职工中这些思想问题,这个厂就把“两个坚持”的大题目分解成若干专题来研究,着重讨论几个关系问题。如:加强党的领导与强化厂长职权的关系;发扬传统与更新观念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落实物质利益原则的关系,等等。使职工充分理解两者辩证的统一性,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把正面教育引向深入。
厂党委、厂长还同职工进行了5次讨论,直接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厂报还辟了《我厂8年来》的专栏,发动职工评说工厂8年来出现的巨大变化。
经济改革发挥了每个职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上钢三厂连续8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每年上交利税可新盖一个上钢三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水平。
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实际利益的增长,使职工们真切地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增强了对改革的信心。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借”干部与明减暗增
尹世全
有个领导机关在机构改革中,下决心精简机构和冗员,实行定编定员和岗位责任制,提高了办事效率,上下都叫好。然而不到两三年,这个机关又陆续从其下属单位“借”了十多个工作人员长期协助工作,于是乎又“人丁兴旺”了。据一位长期做编制工作的同志讲,类似这种情况,并不鲜见,且有蔓延之势,弄得一些基层单位有苦难言。
这些领导机关为何“借”这么多干部?据说,人少事多,忙不过来。领导机关由于某项突击任务、缺乏某方面的人员,临时从下属基层或别的单位借几个干部支援,本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由于机构改革后,人员减了,该放的“权”还未放,不该管的“事”还在管,为了转动这沉重的机器,而凭借手中的大权,使出“借”人的招数,以“借”为名,行长期请人代劳、变相增编之实,那就有使机构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的危险。
长期“借”干部的弊端是明显的。一是领导机关随意长期借用干部,实际上是明减暗增,久而久之,必然又回到机构臃肿不堪、人浮于事的老路上去;二是违背领导机关的服务宗旨,助长机关干部的惰性和官僚主义作风;三是加重基层的负担,影响基层工作的正常进行。看来,领导机关牢固确立改革意识,简政放权,搬掉文山会海,同时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对搞好机构改革是至为重要的。
作为基层单位,对领导机关“借”人,绝不能投其所好,应作具体分析,当借则借,不当借者据理力拒。这样,上下齐心合力,这股“借”人之风才能刹住。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锻炼干部 服务群众
潍坊选派干部到基层形成制度化
本报讯 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委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工作,既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培养和锻炼了干部。
去年以来,这个市先后分两批从市、县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拔了88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分赴全市12个县(市区)的281处乡镇挂职工作。这些干部都是经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市委最后审定,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出来的。他们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政治素质较好、专业结构也比较合理。到基层以后,被安排担任县(市区)委副书记和副县(市区)长的15人,占1.7%,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的280人,占32%,担任其他相应职务的587人。
这些干部在基层工作中,普遍注意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当地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市水利局的刘光辉同志,在五莲县七宝山镇工作8个月,帮助当地设计、完成了水利建设工程80多项,其中有60项已投入使用,使这个镇水浇地面积由原来的8%提高到34%,初步解决了当地长期缺水的问题。他还与镇里的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制订了本镇加强水利建设的3年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赏。到昌乐县包庄乡工作的刘振东同志,先后帮助该乡办起了一座年产值300多万元的捻线厂,租赁了外地的一家村办织布厂,为该乡安排剩余劳力40多人,使该乡每年增加收入1万多元,帮助全乡最贫困的一户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据了解,这些干部普遍为振兴基层经济作出了贡献,也使他们自己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先后有19人入了党、110多人受到记功奖励,70%的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这个市建立了“挂职干部实绩记录簿”,对挂职干部的工作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挂职干部工作期满,统一组织轮换。这个市选派挂职干部工作已初步制度化。 (曹学芹)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拓宽渠道 起用贤能
赤峰市实行乡镇干部选聘合同制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自1984年开始实行乡、镇、苏木干部选聘合同制。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这项改革对于乡、镇、苏木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加强基层政权和党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机构改革中,赤峰市农牧区的干部队伍出现了三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缺员2908名,有的一人兼数职;二是调动或减员后得不到及时补充;三是年龄偏高,文化水平偏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赤峰市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在所辖的12个旗、县、区的271个乡、镇、苏木实行干部选聘合同制。通过考核考试,先后共选聘干部1257名,其中党团员占90.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5%,高中的占82.3%,大专以上的占2.7%,年龄均在35岁以下。合同期当初定为三年,被选聘的干部在聘期间享受当地同级国家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户口、粮食关系不变。被聘人员完不成任务,或有渎职、违法乱纪行为的可以解聘。解聘后哪来哪去。
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这项干部录用制度的改革,不但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干部终身制的弊端,拓宽了选择干部的渠道,而且确实起用了一批农牧区的“贤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有群众威信和开创农牧区工作新局面的强烈愿望,大多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已续聘或重新聘用的干部有1233名。因工作平庸、违法乱纪、不称职、考学等原因,被解聘、辞聘和终止合同的有24名。其中经人代会选举或组织部门任命,担任乡、镇、苏木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苏木达以上职务的有51名,受到各级组织表扬的178名,受到政府部门奖励的63名,被选聘后入党的86名。(王宝柱)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助盲扶残谱新歌 共建文明树楷模
空军指挥学院给残疾人送温暖
本报讯 记者陈维伟、龚金星报道:“助盲扶残谱新歌,共建文明树楷模”。这是一位盲残人对空军指挥学院三大队10队学员发自内心的赞誉。
空军指挥学院驻地附近有个福利工厂——北京市橡胶五金厂。该厂1000余名职工,盲人、残疾人占了大约一半。他们从生产劳动到物质生活都困难重重,精神上也忧愁和苦闷。空军指挥学院3大队10队的干部学员们,从1983年开始与该厂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热心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传播了雷锋精神,促进了当地社会风气的好转。
这个学员队了解到,该厂有夫妻双盲、孤寡无助的10家特别困难户,他们就把这10户盲残人的生活全包下来,同时把其它盲残人生活上急需解决的困难及生活区卫生也包了下来。学员们发现盲残人住宅区院内坑坑洼洼,雨天泥泞难行,就利用两个星期天,在院里铺了一条300多平方米的水泥板通道,使这里晴天无尘土,雨天无积水,盲残人走道不发愁了。再有,盲残人买煤、买粮不便,学员们就开展包户服务,孤寡无助的盲人干脆把买煤本和粮本交给学员们,每月的煤和粮都会如期送到他们家中。煤场的同志逢人便说:这些年看不到盲残人提着篮子来买煤了,经常见到的是一群群解放军推着车子来,不愧是“子弟兵”呵!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残疾人的门前都会有学员们的身影:夏日,他们帮助修理电扇;冬天,他们帮助贮藏越冬菜、修炉灶、打烟筒灰;下雨,他们修理漏雨的住房;落雪,他们打扫结冰的路面……每当学员们排着队伍来到盲人家属区时,当地群众都赞不绝口。
残疾人精神上的寂寞带来的痛苦有时会超过物质生活上的不便。学员们每次去残疾人家,都利用服务活动之余与他们聊天、攀谈,介绍党的政策、社会的变化和各种趣闻,有时还组织他们春游,帮他们写家信,使盲残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他们常说:“我们最爱过星期天,因为这天解放军来。”72岁的盲人吴春源,旧社会当过“算卦先生”,人称“吴半仙”。老伴病故后他孤身一人,退休在家,一度曾精神空虚,牢骚满腹。学员们在思想上、生活上给他送去温暖,老人变得开朗了。他拉住学员们的手,深情地说:“好孩子,我吴春源有今天全托共产党的福、解放军的福。若在旧社会,象我这样的人早就倒在街上喂狗了。”前些日子,有人上门来找他,劝他重操“旧业”,老人感慨地说:“有解放军帮助,我生活得很好,干那种事,怎能对得起这些亲人哪!”这位70多岁的盲人,如今变成了热心肠,平时还总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人们都说:是解放军感化了他。
学员们的行动,感染了残疾人,也影响了周围的群众,带动了当地社会风气的好转。过去盲人居住区经常发生邻里纠纷,现在大家都能互谅互让互帮互助。今年“五一”,橡胶五金厂号召向解放军学习,开展“扶盲、助哑、帮残”活动,参加活动达880人次,做各种好事400多件,雷锋精神在厂内外广为传播。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小英雄学雷锋舍己救人
河北省追认吕世国为革命烈士
新华社石家庄6月1日电 (记者薛文茹、通讯员王俊琦)地处滹沱河北岸的河北省灵寿县今天举行十万人大会,表彰少先队员吕世国为抢救落水同学光荣牺牲的英雄事迹。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团省委和省教委分别授予他“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学生”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青少年向他学习。
吕世国是灵寿县三圣院乡南纪城小学三年级的“三好”学生。今年5月17日上午,他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到滹沱河大堤旁拣贝壳做标本。近午,当大家准备返村时,11岁的吕世文同学去洗身上的泥巴,不慎滑入两米多深的水塘。在这紧急关头,吕世国奋不顾身,跳进水中,硬是用自己的头把吕世文顶上岸边。吕世文得救了,可年仅12岁的吕世国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吕世国虽然年少,但他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却很高尚。他与班上几个小同学一起,组成学雷锋小组,经常为本村孤寡老人打水、扫院子、做零活。就在他牺牲的前一天,他还为邻居搬了几百块蜂窝煤。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傣文《农民法律常识读本》进入傣家木楼
本报讯 记者晓渡报道:地处云南省通向边境要道的勐海县曼恩乡,家家有了傣文版的《农民法律常识读本》。
曼恩乡是傣、拉祜、布朗和哈尼等四个民族聚居的乡寨。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缺乏,有些民间纠纷不能得到正确处理,依法办事的观念也很淡薄。普法学习开始后,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学习,他们说:“如果一个国家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个人也会成为脱缰的野马”。原来认为“农民种好田就行了,普法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乡长岩温囡参加学法以后,主动要求司法部门为乡里培训91名普法宣传骨干。曼占村村长岩坎拉不仅自己带头学法用法,还发动村里会汉语的14名党员、团员为解放军某部茶场普法宣传组当翻译。
学习法律知识以后,还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和陈规陋习,全乡575户人家,有175户被评为五好家庭。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沈阳军区扑火前指再次发出通令
表彰16个扑火救灾先进单位
新华社沈阳6月2日电 (记者黄明松)沈阳军区扑火前线指挥部再次发出通令,表彰为扑灭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
这次受表彰的16个单位是继5月21日通令表彰之后涌现的又一批先进集体。例如,某步兵师先后参加漠河县城救援、塔河保卫战和扑火第二战役,共扑灭明火点200余处,残火点2000余处,与兄弟部队一起保住了4个林场。大兴安岭军分区及时向上级报告火情,使上级在与漠河县城中断联系的情况下,不间断地了解到灾区情况,为部署救灾提供了依据。
这次受表彰的321医院医疗队,20多天跑了东线扑火前线的大部分连队,诊治病人2600多人,被部队誉为烈火挡不住的医疗队。西林吉兵站和加格达奇军运处,全力做好救灾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这次分别受到了表彰。
沈阳军区前指的通令要求各部队都要从先进单位的事迹中受到激励,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彻底清除余火、残火、暗火,不留后患,同时积极做好救灾工作,夺取扑火救灾的全胜。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内蒙古复燃林火已被扑灭
苏后贝加尔林火逼近界河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日电 (记者班和平)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复燃火于6月1日晚已被全部扑灭。
5月28日,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古里林场起火,大风助虐,火头迅猛向四处蔓延,大约有100平方公里的森林被烧毁。经过3000名扑火人员日夜奋战,于5月31日下午2时将火全部扑灭。但到下午2时,北线又死灰复燃,火头长约30米,扑火人员当晚8时将这股火扑灭。6月1日上午8时,西北线又出现复燃火,到6月1日晚,8个火头被全部扑灭。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日电 (记者班和平)记者从额尔古纳右旗防火办获悉:苏联后贝加尔森林大火向界河逼近。据我方扑火人员乘汽艇沿界河观察,从牛耳河到伊木河一线对面都有火,从白塔到太平庄之间50公里的对面火势凶猛,烟柱冲天,有六七处火点逼近界河,大风将小块木炭吹到我境内。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乌兰夫会见中非外长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非共和国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让—路易·普西米斯时说,不断发展同中非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乌兰夫对中国和中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富有成效的合作表示满意。他希望双方探索新的领域和方式,使合作进一步发展。乌兰夫赞扬中非支持南非人民反对南非种族主义以及纳米比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并积极维护非洲团结,推动地区合作。普西米斯说,中非和中国有许多共同点,对当代重大国际问题有相同或近似的看法。他希望双方增加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加强合作。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姬鹏飞会见中非外长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国务委员姬鹏飞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非共和国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让—路易·普西米斯,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发展中国和中非的友好合作关系。普西米斯向姬鹏飞转交了科林巴总统致李先念主席的一封信。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何康宴请欧洲经济共同体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赵鹏)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今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宴会,招待欧洲经济共同体援助我国20个城市奶类发展项目负责人福萨蒂、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官员倍奇和考察我国执行援助项目能力评估团全体成员。
宴会前何康同福萨蒂举行了简短会谈。并就欧洲经济共同体对我国城市奶类发展项目的援助表示感谢。何康还对考察评估团在我国考察期间对我国奶牛业发展提出的一些建议表示要认真加以研究。福萨蒂对我国执行受援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表示满意,他认为欧洲经济共同体与中国政府的合作非常好,中国执行援助项目的能力是世界受援国中最强的。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中美友协、对外友协举行招待会
欢迎美国友人莫莉·雅德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中美友协和对外友协今天中午在这里举行招待会,欢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莫莉·雅德女士及美国友好人士访华团。
莫莉·雅德在1938年夏曾作为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来中国访问,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会见。
在招待会上,莫莉·雅德把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赠送给中国人民,这批文物包括世界学联代表团1938年访华时拍摄的反映延安军民战斗和生活的电影,几百张照片,毛泽东和代表团正式谈话的记录全文,以及莫莉·雅德的一本完整的访华日记、她所收集的陕甘宁边区的报刊杂志和她回美国后所作的演讲、报告及美国报纸的报道等。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美友协会长黄镇等出席了招待会。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育才基地参观记
本报记者 罗同松
记者到北京军区某坦克师了解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情况,适逢新疆医学院毕业的一位女大学生来队度蜜月。她的丈夫名叫刘志忠,是这个师的战士。刘志忠在师里办的“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学得一手好医术,回河南农村探家期间,对两位久治不愈的病人对症下药,竟然手到病除。女大学生慕名与他鸿雁传情,日前结为伴侣。
包括“乡村医生培训基地”,这个师目前共有25个两用人才培训基地,内容有:家用电器修理,汽车、农机修理,美术、摄影、新闻写作,烹饪、养殖等等。有的基地安装了闭路电视或其他电化教学设备。附属于25个基地的,还有62个实习车间或实习室。25个基地,分布在师直属单位和5个团,由各团的育才中心领导。各育才中心设有教研室、信息室、成果室等,负责制订计划,提供信息,聘请、培训教员,开支经费,验收发证等工作。各育才中心均订有严格的教学制度,例如备课、考勤、评教评学等。给人的印象是,全师形成了一个规范化的育才体制。
师政委杨振明对记者说:“培养两用人才的生命力在于质量。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对军队和战士负责的精神做好这项工作。师党委提出的方针是:依靠技术密集型分队建立基地,紧密结合军事技术专业训练,实行近亲移植补差培训。”
这个师的分队95%属于技术分队,其专业技术大都与民用技术有“亲缘关系”。例如坦克的车长使用电台,早已学好电工原理,让他们在退伍之前学习家用电器修理专业,学得既快又深。坦克驾驶兵学农业机械驾驶和修理,也十分顺手。象这样“近亲移植补差培训”出来的两用人才,全是个个顶用的。记者特地前往师直汽训基地和汽修基地参观。两个基地分别设在师直的修理营和汽车营。这两个单位本身就是两座现代化的工厂。天吊、大台钳、坦克牵引车、教练实习车等应用工具俱全。两个营各有一部制式解放牌教学解剖车,启动机器后,学员们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每个机件的运转情况。修理营出来的战士,包括炊事员,人人都是等级技术工。1986年,这个营办的基地培训一期各团送来的战士,经过汽修学校考核,38名学员全部达到中技水平。
这种“近亲移植补差培训”,不仅培养了民用人才,也提高了军事技术。坦克驾驶兵学习农机驾驶,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坦克驾驶技术;同样,培训了乡村医生,也增强了部队防病治病和战场救护能力。至于学习农机修理技术,那更是战场用得着的。这个师某团两用人才成果室里,放着的一台电脑DN—1型双功能对讲机,就是本团“家用电器维修培训基地”的学员设计制作的。这种对讲机轻巧灵便,很适用于作战室、靶场或实战。这个“家用电器维修培训基地”的学员,还研制了小型野战指挥仪,革新了自动报靶器。团长朱宝成自豪地说:“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加速了部队的战斗力的提高!”
“人民把他们的子弟交给我们,我们有责任把这些青年培养成四化建设中的有用之才”,这是师长徐庆仁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适应地方需求,各团的育才中心每年都要采取发函、走访以及与已经退伍的战士建立联系的方法,广泛收集地方特别是战士原籍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及时调整培训内容。1985年,师里通过信息汇集,发现本师兵源比较集中的华北、华东地区汽车驾驶员趋于饱和,而汽车修理技工比较短缺,以至于今后三四年都将供不应求。于是全师及时调整了培训内容,把原来的以汽训为主改为汽修为主。
要进“高层次”基地和“热门”训练班,又非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不可。战士们平日除了苦练军事技术,有时间便埋头学文化。单是某团就有341名战士参加了18个省市举办的62种大专、中专、中技函授。战士们的心思用在了学习上,打打闹闹、东游西逛的现象少见了。军官们啧啧赞叹:“如今的兵真好带!”
战士们进了培训基地后,更是勤学苦钻,一心成才,报效祖国。1984年至1986年,全师25个基地均进行了3—5期技术培训,共训战士8700多人,其中85%的战士获得军地两用人才证书,63%的战士退伍后被录用,其中74人当了厂长、经理,61人被录用为国家干部。不少地方政府给坦克师寄来了人才需求“定单”,味口很大。有一个县人民政府随“定单”附信说:“人民解放军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校。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政治强,技术高,作风硬,我们信得过。热切希望你们为我县广为输送人才,来多少我们要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