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展望
  严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八年。今天,回顾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走过的历程,认清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展望今后改革深入开展下去的路子,无疑是很有必要的。经济体制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八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总方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几年来,我们的改革,总的说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通过八年来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建国以来发展生机最旺盛、国力增强最快和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鉴于我国原有经济体制集中过多、管得过死的弊病,前几年我国改革走的是一条搞活企业、搞活流通、对外开放、增强经济活力的路子。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发展到城市。在农村,主要是实行以户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改革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经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城市,主要是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和发展各种市场,鼓励企业开展竞争;同时相应改进宏观管理,注意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促使旧体制向新体制逐步过渡。通过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格局发生了以下显著变化:
——随着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企业活力明显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和基层经济单位,基本上实行的是单一公有制和统收统支、集中分配的经营方式,企业实际上是主管部门的附属物,责权利关系严重脱节,经济效益很差。改革以来,在农村,98%的农户实行了以户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发展了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以及一些单位相互参股、联合经营的形式。目前,国营小型商业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的已占60%左右。与此同时,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并且在各地区各部门间发展很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在坚持公有制为基础、全民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还适当调整了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了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形式的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些改革的结果,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来说,既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权益,又加强了企业的责任,使企业经营意识、竞争观念和开拓精神都显著增强了。
——随着国家指令性计划和统一定价范围的缩小,市场机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过去,我们过分强调指令性实物计划的管理,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经济运行机制僵化。几年来,我们大幅度减少了国家直接计划管理的产品,扩大了市场调节的范围和比重。到1986年底,国家计委管的工业指令性计划产品已从120种左右减到60种,占工业产值的比例从40%缩小到20%左右。国家统配物资已从规定的256种减到20种,商业部计划管理的商品已从188种减少到23种。各类商品已经实行浮动价和市场价的比重,农副产品占65%,工业消费品占55%,生产资料占40%。由于市场的不断发展,价值规律在促进产需衔接、调节供求方面的作用逐步增强,使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经济建设资金已由财政渠道为主转为信用渠道为主。在原有体制下,国民收入再分配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渠道进行的,经济建设资金一般是采取无偿拨款办法,吃“大锅饭”的现象严重,资金使用效益很差。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国家可以支配和计划使用的资金(财政收入加银行新增存款)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并没有下降,1978年为39.5%,1986年为39.7%;但通过财政渠道和信用渠道的比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37.2%下降到25%,银行新增存款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2.3%上升为14.7%。从而投向生产、建设和流通的总资金中,由财政渠道开支的已从76.6%下降到31.6%;由银行渠道解决的,已从23.4%上升到68.4%,经济建设资金无偿供应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金融手段开始在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生产建设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逐步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
——随着对外经济技术联系的扩大,封闭型经济开始向开放型经济转变。过去,由于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排斥外国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严重束缚了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这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指引下,局面已有很大改观,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以沿海为前沿、逐步向内地延伸的开放地带,取得了重要进展。到1986年止,共向国外筹措资金200亿美元,引进技术1万多项,开办了7700多个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进出口贸易比改革前增长了两倍多,出口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5.6%提高到1986年的12%。这意味着对外开放度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成倍增长,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八年的改革,是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有计划地推行的。改革不仅正在破除难以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僵化的经济体制,而且也不断突破各种陈旧的、僵化的理论观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促进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农、轻、重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在一二三产业中,过去长期严重落后的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增长。三大产业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30.8∶48.2∶21,变为1985年的29.8∶44.5∶25.7。这对发展生产、方便生活与增加就业,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农、轻、重关系也由过去那种畸轻畸重的状况趋于协调,比重从1978年的27.8∶31.1∶41.1变为1986年的34.1∶31.5∶34.4。在旧体制下长期存在的消费品供应全面匮乏的现象已有很大改变。能源、原材料供应严重短缺的状况,除电力仍很紧张外,一般也开始缓解。当然,主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经济结构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结构不合理现象,还没有消除,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消除了。这不能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还要靠继续深入地搞好改革。例如,今天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仍然赶不上加工工业的发展,机械、电子工业还不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消费品的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也不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财政体制,并对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合理引导,才能逐步解决。
——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发展战略的失误与经济体制的僵化,我国国民经济一再出现大起大落的不正常现象。这既不利于生产力的顺利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从而严重地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八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战略的转变,使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农村的改革增强了农业自身的
“造血”机制,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济结构的初步调整,为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和选择;财政、金融等间接调控手段的增加,避免了“急刹车”可能造成的经济大起大落。1953——1978年期间,社会总产值每年平均递增7.9%,并不算慢,但其中最高年增长32.7%,最低年竟下降33.5%,分别偏离平均速度达+24.8和-41.4个百分点;1979——1986年期间,社会总产值每年平均递增 10.1%,其中最高年增长16.5%,最低年增长4.6%,分别偏离平均速度为+6.4和-5.5个百分点。这说明最近八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程度大大提高了。
——促进了宏观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不高,是僵化的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经济体制改革使情况开始有了好转。诚然,如果仅从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百元产值利税率(均按现价计算)来看,1978年为25.6%,1986年为23.7%,近几年经济效益似乎是下降的。但应该看到,这里存在许多不可比的因素,如利率提高、折旧率上升、农产品原料涨价,以及职工工资奖金补贴和各种摊派增加等。仅剔除折旧率和利率提高两个因素后,1986年产值利税率就提高为25.4%,已与1978年基本持平,如果再剔除其他因素,就可看出效益比1978年还是有所提高的。另外,按照社会总产出(国民收入)占社会总投入(社会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劳动者报酬)的比重计算,1978年为34.4%,1986年为36.5%,提高了2个百分点。综合能源消耗系数,1986年比1978年大约降低了30%,剔除钢材、有色金属等进口增加的因素,也降低了大约28%。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当然,也应当承认,现在各方面的经济效益仍然是相当低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原有体制下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确已有了一定的改变;而且,也只有继续深入推进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促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促进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按可比价格计算,1986年比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国民收入增长了95%,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98%,部门、地方、企业拥有的预算外资金增长了3.8倍。电力、钢、煤炭、石油的产量,分别从占世界的第七、五、三、八位,上升到第五、四、二、五位。
——促进了城乡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过去在僵化的经济体制下,“大锅饭”、“铁饭碗”在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城乡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八年的改革,结束了这种停滞不前的局面,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986年和1978年相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24元,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从316元增加到828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60%和80%以上。同时,八年共安排城镇人口就业约6000万人,待业率从5.3%下降到2%;农村有7000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总的说来,十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并开始向小康阶段迈进。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八年来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缺乏比较完整的经验可作借鉴,因此也不可能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要看到,由于我们国家大、底子薄,承受改革风险的能力低,社会化生产很不发达,各级干部管理现代经济的素质不高,加之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可能一开始就比较一致,因此在改革的初始阶段,不可能先制定一个全面配套的详尽规划,随即全面推开;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现代发达的商品经济的要求,一下就做到规范化的控制和管理。改革只能从搞活企业,调动基层经济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等最基本的环节入手,并不断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认识,稳步探索前进,注意协调配套。目前改革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一方面,建设规模太大,经济生活绷得太紧,给改革留的余地很小;另一方面,改革如何有利于保持经济平衡,有利于促进结构的合理化,路子还不够明确。
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放活不相适应。地方和企业权限扩大后,预算外资金增加,但是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还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引导制度;个别年份平均实际工资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的增长还缺乏合理和有效的控制办法。
对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建立新经济体制基础的目标要求过急;有些改革措施在出台时对经济环境或可能产生的副效应考虑不够,步子大了一些;还有的改革存在着“一刀切”、一哄而上和具体政策多变的问题等。
过去几年的改革,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实践证明,我们改革的方向和路子都是正确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不应该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闭关自守、统收统支、工资踏步、物价冻结、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凭票供应、生活艰难的老路。
研究今后的改革,既要正确总结吸取前几年的经验,又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际出发。我国社会发展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正处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阶段,各种经济结构变化较快;经济改革已进入两种体制、两种机制并存的阶段,矛盾、磨擦和漏洞很多。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必须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方向,以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改革必须和建设紧密配合,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争取较快结束新旧体制胶着、对峙的状态。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避免求成过急。
根据几年来改革的实践,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几个直接关系改革进程和前途的难点,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有所突破。这几个难点是:一、如何搞好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二、如何逐步完成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的改革;三、如何搞好投资体制的改革;四、如何进行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的改革。限于篇幅,本文对如何解决这些难点的问题就不阐述了。但可指出,这些难点是可以妥善解决的,而当我们解决了这些难点以后,新体制就可以在经济领域中占主导地位,基本实现我们改革的中期目标。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爱护我们的家园
  ——读《自然保护区探胜》
  沅源
环境保护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有的科学家指出,人类活动已超越了大自然的极限。这不是危言耸听。由于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据最近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热带雨林正以每小时1250公顷的速度消失,世界每年损失2000万公顷的土地,全球陆地以每分钟44公顷的速度被侵蚀,有近十亿人民的经济生活被直接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个问题在我国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最近三年内,就新建了自然保护区180多个,相当于30年来建设总数的一半。预计到2000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将达500个。
《自然保护区探胜》的作者唐锡阳是大自然的热爱者。数年来,他在编辑《大自然》杂志时,致力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这本书就是他的考察纪录。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观光揽胜的旅游指南,而且是作者对保护自然、造福人类的急切呼吁。
我们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的这块土地原是极为富饶美丽的。早先,自然母亲不愿意让人坐享其成,而宁愿只提供原料,让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把它改造为产品,来满足人的需要。人类通过劳动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本领,逐渐繁衍壮大起来,成为自然的主人。他们砍伐森林,捕猎野兽,开采矿藏,耕耘土地……
我们把这种实践活动概括为“同自然界作斗争”。
然而,一味的斗争、索取,却使人类受到了惩罚: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许多珍贵物种灭绝,气候变恶劣。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就是这种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古代的黄土高原和中原一带,是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原、肥沃的良田,这里哺育和繁衍了我们的祖先。但后来战火兵燹,滥伐滥垦,过量捕猎,使这里成为支离破碎的千沟万壑,草稀树瘦,地瘠人贫,黄河携带的泥沙随处为患,太行山已是一片光山……
大自然在人类面前颤抖了。黄河流域开发—破坏—再开发的恶性循环转移到长江流域,如今长江的含沙量已达黄河的三分之一。许多教训使人类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先辈对自然的态度的后果。难道我们还要世世代代这样同大自然“斗争”下去吗?不能再重演历史的悲剧了!人类萌生了环境意识,昔日使人畏惧的大自然,在掌握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的现代人面前是脆弱的。在人类的幼年时代,为了生存,必须同强大的大自然作斗争;而在当代,为了生存,人类在同自然斗争的同时必须保护大自然,同自然和谐发展。自然和人不只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归根到底,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是自然的产儿。我们不能漫无限制地掠夺土地、森林、河流、海洋。否则,到头来必将自食其果,并贻害后人。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我们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采取的措施。目前世界上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3000多个,一般国家的自然保护区面积都占国土面积的4%左右,而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九个国家,保护区面积高达国土面积的10%以上。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经过30年的发展,其总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01%。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环境问题还是很严峻的。我国濒于灭绝的珍贵鸟兽,已从1962年的50多种,上升到1983年的178种。最近惨遭大火的东北森林,木材产量占我国的一半,近百年来已受到四次较大的破坏:沙俄修中长铁路,日本侵占期间的掠夺式砍伐,“大跃进”中烧木材炼钢铁,“文革”中毁林开荒学大寨。我国现在也遇到了生态危机和资源危机。有关人士呼吁,如果“继续现行的办法,掠夺资源,经济高压,造成恶性循环,不仅森林工业身受其害,而且必将影响整个社会,危及子孙后代和整个民族!”
保护环境虽然已成为我国的国策民心,但还是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影响着环境保护。正如书中指出的:“自然的干扰也存在,但不是主要的,……从我国的现状看,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还是防止人的干扰。这种干扰是多种多样的,滥采,滥猎,滥伐,滥垦,以及不考虑生态环境的盲目建设等等,特别是随着人口和需要量的不断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干扰的规模就日益扩大”。所以,为了祖国山河风光永驻,为了炎黄子孙的健康幸福,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环境意识,爱护人类的家园!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工业企业租赁经营讨论会综述
1984年6月,沈阳汽车工业公司在全国首次将国营和集体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给个人经营。从那时到现在,全国已有3000多家工业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经营方式由单一形式发展为个人租赁、合伙租赁、集体租赁以及企业租赁4种形式。租赁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沈阳汽车汽油泵厂实行租赁经营后,3年累计实现利润87万元,是这个厂自1965年建厂以来到租赁前19年利润的总和;上缴利税74万元,是租赁前固定资产原值的1.5倍;职工收入由租赁前年平均804元上升到1200元,增长了近50%。
工业企业租赁经营在取得成果的同时,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前不久,国家机械委员会管理科学研究所、劳动人事部政策研究室、《光明日报》理论部、沈阳市体改委、沈阳汽车工业公司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工业企业租赁经营实践与理论讨论会,对此进行了讨论。
1、租赁经营企业在租赁期间资产增殖应该归谁所有?对这个问题,大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租赁期间资产的增殖是承租者努力的结果,主张租赁企业在租赁期间追加的投资部分应归承租者所有;也有人认为追加的投资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应归企业所有;还有人主张追加的投资应归国家所有,认为这样做才能使租赁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不会逐渐发生变化。
2、如何看待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对这个问题,许多代表提出了延长租期,在租赁合同中规定企业的积累指标、技术改造指标、固定资产增殖指标和企业劳动力培训教育以及其它指标等等办法。有些代表对此表示异义,提出应该重新理解租赁企业的短期化行为问题。他们认为,从目前看,实行租赁经营的大都是小型企业,受市场调节的因素更多,在承租期内,承租企业全力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投资和经营行为,是合理行为;在承租期外,承租者不再对企业负有责任。
3、如何看待承租者的收入?许多人认为,承租者的管理活动是一种复杂劳动,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管理收益应该高于一般职工的收入。另外,承租者的收入,还有部分是风险收益或按资分配。因为租赁企业一般是亏损或微利企业,经营风险大,承租者还要提供适当的个人财产抵押金。不过,由于目前个人财产有限,大部分承租者还不能负亏。在法律、市场等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合理确定承租者与职工的收入差距,亦需进一步考虑。
4、如何完善租赁经营的法律保障和市场保障?代表们认为,租赁经营需要制定租赁经营条例,制定破产法、保险法等,保障租赁合同各项内容的兑现。承租企业还需要较充分的市场条件,如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金融市场和租赁市场等的开放。在不受直接行政干预的投资机制、用人机制、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外部环境下,租赁企业才有可能成为较完全的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洪 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