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装点春色 花香远播
——观全国首届花卉博览会有感
陈俊愉
五月花开动京城:全国农展馆里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吸引了不少观众。既有名花异卉,又有插花、盆景,还有花肥、花药、机具以及花卉方面的多种科研成果,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是我国花卉产品与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是我国花卉由个人爱好转向事业、企业生产的象征,是由私人欣赏、诗情画意升华到系统花卉科学的开端。
华夏优势远飘香
中国原是多种奇花异卉的发源地和栽培中心。这里既有传统的爱好,又有丰富的资源,气候、土壤多种多样,栽花技艺细致精到,加之春早夏长,四季鲜花不断。在世界花卉育种史上,欧美人士曾多次利用我国的宝贵资源,解决了西方花卉新品种选育中的关键问题。如欧洲在18世纪前搞蔷薇育种多年,始终解决不了四季开花的难题。而中国的月季花和香水月季18世纪末始传欧洲后,参加了杂交育种,很快就取得了现代月季的辉煌成功。美国本世纪70年代起育成了有各种香味的山茶花,也得力于我国山茶的丰富资源。现在,是我们自己发扬优势,让中华名花飘香全球之时了!此次花卉博览会突出了科技馆和插花盆景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花卉科学已取得的可喜成果;插花艺术和盆景艺术也正推陈出新。这显示着中华花卉事业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
民族特长待发扬
在这次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花卉展品,要推菏泽和洛阳的牡丹,武汉的梅、荷同开,厦门的仙人球,湖南的红檵木,沈阳的高接换头杜鹃以及插花与盆景艺术了。其中除仙人球外,都是中华固有特长,的确光辉夺目。我们也欢迎仙人球、仙客来等由国外引入,发挥洋为中用的作用。但民族特长总是第一位的,应大力发扬。
由此又想到,要想让中国花卉打入世界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突出民族特长。因此,梅、荷、兰、菊、牡丹、芍药、杜鹃、山茶、腊梅、桂花等传统名花,都应大力发展,而不该受到冷落。外国没有的或很少的如梅、荷、(中国)兰、桂之属,可以办展览,请外宾来看,甚至出国办花展以引起重视,广为宣传。前几年上海园林局到丹麦办盆景展览和即将于今年6月在美国加州摩德斯托举办的中国荷花展览,就是很有吸引力的办法。
“园林之母”又逢春
我国被西方誉称作“世界园林之母”,这是1929年著名英国植物采集家E·H·威尔逊在其巨著《中国,花园的母亲》中首次提出的。他写道:“中国是真正的园林之母,世界各国的花园都要深切地向她表达谢意的。中国名列世界各国的前茅——从早春绽开的连翘和玉兰的花朵,到夏天开放的牡丹、芍药和月季、玫瑰、蔷薇,直到秋菊,……中国都对(各国)花园的鲜花财富作出了贡献。真的,如果缺少了中国原产的所有花卉,我们的花园将要为之黯然失色”。他没有提到,我国还有五彩缤纷、形形色色的野生花卉资源,那更是不断丰富世界园林内容的巨大宝库。在这次首届花卉博览会上,令人格外高兴的是不仅有介绍传统名花繁殖、栽培、应用与育种的展品,而且包括了野生花卉资源及其驯化等内容。
曾经一度衰老的“园林之母”,于今重新焕发了青春。让我们伸开双臂,迎接这明媚动人的花卉之春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工人阶级的赞歌
——重读长篇小说《神州儿女》
曾克
5月到了,全世界工人阶级为争取解放而取得胜利的节日到了。
5月,是百花盛开的季节;5月的花,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孕育、浇灌、滋养而开放的。
每到5月,这些花朵总要在我的记忆中开放。近两年来我特别为一朵花所吸引,这朵花,就是草明同志198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神州儿女》是她继中篇《原动力》、长篇《火车头》和《乘风破浪》之后奉献给5月的又一朵花。
小说展现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全景:红卫兵破“四旧”,上海“一月风暴”,林彪叛国坠机,毛主席、周总理逝世,天安门事件,直至“四人帮”垮台。但它不是血泪和死亡的控诉,而是真实、生动地描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殊死斗争的画卷。
作品以首都近郊的燕门市和燕门机械厂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生动而又真实的人物形象。作者没有任意拔高书中的主人公,也没有简单地给他们打上阶级的金印,而是从跌宕多姿的生活画面中,多侧面表现他们的性格、思想、情操。
燕门市委第一书记杨耀祖,这个三十年代就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运工作的老同志,嗅觉灵敏,铁骨铮铮,文革中虽最早被坏人揪斗,打断腿骨而截了肢,但他把生死置之度外,运用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向群众揭露敌人,有智有勇地带领群众保卫工厂,保卫生产。和他并肩作战的老干部宋祥宁,是他的入党介绍人,铁匠出身,1945年曾随周恩来总理赴重庆参加和平谈判。文革时,杨耀祖被绑架后,他继任燕门市代理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他同样不畏生死,为党掌权。他的老伴,两个儿子大顺和小顺,一门忠烈,都是一心为党为国赤胆忠心的人物。一对知识分子群众夫妇:医生刘彦和他的爱人华侨小姐林华樱,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救了宋祥宁。另一主人公,劳模赵建中,也是一门忠烈,最残酷的打击迫害,他都经历了,他失去了寡母和恩爱的妻子张世芳,而他的妻子是忍着癌症的折磨,为党工作到最后一口气的。……这些动人的形象,书中还有很多。
作者对于反面人物或中间人物,后进分子,也没有把他们脸谱化。而通过他们的言行,为自己的黑色、灰白色灵魂塑像。
这样,书中各个人物,都使人感到有血有肉,读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过后久久难忘,做到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草明同志是一位老作家。她亲历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方向和目标。其后,她一直生活在工业战线,用自己的笔讴歌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自1965年,草明到北京第一机床厂体验生活,同厂里的工人和干部一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因而,她才有可能写出《神州儿女》。
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能有更多的作家为工人阶级唱赞歌。


第8版(副刊)
专栏:

五月
缪新华
是乘兴而来的
春天的鸽哨吧
雨巷里一种脚步声
忽明忽暗
此时纸鸢扶摇
抽着我心底的线团
如果是透明的珍珠
它会顺着一根琴弦
叮叮咚咚流进来的
流进我碧绿的生命潭
如果是淡淡的流萤
它会顺着我的呼唤
闪闪烁烁游进来的
游进我雨后的夏天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兰苑撷英
——谈昆剧教师张洵澎的表演
丛兆桓
人们在艺术欣赏活动中,除了领略形式美的因素,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要感受艺术家对时代和生活的各种独到的理解与反映。
在那些程式化较重的古老戏曲中,不易看到这样的表演。因为千百年因袭下来的舞台习俗、一代代流传遵循的艺术律条,常常迫使演员们只能在传统程式的规范中“翱翔”;在师承流派的模式下“驰骋”。在某些场合,特别象对“家底深厚”的昆剧,好象只有“忠实模仿”、“酷似乃师”才是最高评价。然而,前不久看了一场昆剧教师张洵澎的专场演出,却得到不少新的启示。
张洵澎早年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60年代初,她曾是蜚声江南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后因病退下舞台,走上艺术教育的岗位。但她一直在潜心钻研舞台表演艺术,并在长期艰辛的探索实践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一次,张洵澎与北昆剧院小生演员马玉森、满乐民等合作演出了《长生殿·小宴》、《百花记·赠剑》和《西厢记·佳期》,加之年前与浙昆小生汪世瑜合演的《红梨记·亭会》、与上昆演出的《牡丹亭·寻梦》等剧中,从豆蔻年华的小丫头到执掌兵权的蒙族公主;从雍容华贵的贵妃娘娘到四海飘萍的风尘女子……她不受行当的局限,倾尽心力揣摸着、发展着表演程式,塑造了诸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昆剧《牡丹亭》中《寻梦》一折是旦角几乎无人不会,无角不演的名戏,张洵澎的表演有独到的地方。可能有朋友评论说:“太过火了”、“失去了丽娘小姐的身份”,而有的人却深为她所塑造的“这一个”舞台形象所吸引。张的杜丽娘确是演得热烈奔放,一反《游园》时的端庄袅娜和《惊梦》时的娇羞腼腆。为什么?因为这是杜丽娘为寻不到“梦中真”而身陷沉疴、直至为情而死(《写真》、《离魂》)前的转变契机;是她为爱情与婚姻自主而做的一次痴幻的追寻。这时的杜丽娘内心正象一团燃烧的烈火,要用青春生命去焚化封建礼教的束缚!张洵澎的表演,是遵循戏曲的夸张、升华生活本质的法则,动于衷而形于外的具体体现。我们连贯起来、对比看去,则不是“失掉小姐身份”,而会感到是从角色灵魂深处的大胆发掘;是人物性格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更为真实动人的另一侧面。
《西厢记·佳期》是昆剧贴旦行的基础戏之一,各剧种花旦演员都喜欢演这个聪慧热肠、活泼可爱的小红娘,张洵澎却是从另一角度思考问题了:“相府丫环——不是相国夫人身边的人么?对莺莺小姐有行监坐守之责,岂能与通常贴旦丫头同日而语!?”她努力去模仿、解剖小女孩的生活动态,在传统表演的基础上不断改革、丰富、发展。然而,不论唱念做舞多么繁复花梢,始终未丢开红娘应有的教养和心胸,这样,就在天真、伶俐、爽直、热情的表现中立起了坚实的脊骨。看过她《亭会》的人都会叹服她塑造的柔媚袭人的歌伎谢素秋。那隔扇偷觑心爱的才子赵伯畴时的夸张表演,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也许由于张洵澎嗓子的局限,才迫使她致力于人物性格表现的深化和丰满;致力于感情变化的细腻、有层次;致力于动作、造形的优美动人。昆剧表演的精华是载歌载舞的,张洵澎从古代、民间、少数民族及外国舞蹈中汲取营养,为突现人物内心矛盾而动员一切可能的形体手段,并结合剧情和角色的需要选择运用。她学人体解剖、学运动医学、学绘画素描,反复练习各部关节、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的相互关连以增强动式的表现力;她在昆剧身段的基础上吸收了刀美兰等舞蹈家的翩翩舞姿,甚至向儿子蔡一磊学点芭蕾动作。
梅兰芳先生曾说:“大凡一个成名的艺人,必要的条件是先要向多方面撷取精华。”这是一条真理。张洵澎不拘一格、突破前人、广泛撷取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有感于名家作序
穆然
新近作家出版作品,长篇也好,中短篇集子也好,往往愿请前辈名家作序。这种心情不难理解,却不宜点破。
其实不少名家忙得不可开交,或身兼数职,或各种会议一个紧接一个,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往往没有时间读作品,更不可能专心致志地研究作品;盛情难却,只好根据印象敷衍成篇。
鄙人有幸拜读过一些名家作序的手稿。有的作得认真,有的并不尽然。其内容无非是说些与作者结识、交往的过程,以及作家怎么勤奋等等,洋洋数千言;末尾笔锋一转才说到正题,三言两语笼统地褒扬一番。文字呢,曲里拐弯近似洋文,不亚于“天书”,有的字编辑对照上下文反复琢磨半天才能猜对;而排字工人却是有定额的,完不成定额便拿不到基本工资,不免就口出不逊。
这类文稿,倒也有个好处,能破除迷信。
需知读者看序,不仅想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更想了解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优劣,以及谋篇布局的短长,美学追求的高下。愈是见人之所未见,愈能阐幽发微,愈受欢迎。当然,序文不可以是评论,也可以是评论,不能强求作序的人担负作品评论的任务。但是,既然是名家作序,读者有理由要求名家序文对某一作者或某一作品,道出一些珍贵的意见。否则,无论为珍惜自己名声,或为尊重读者,均不宜动笔,免得自误误人。
我倒认为,序,不妨请同辈中对作品有研究的人写,虽不见经传,却可能剀切透辟。


第8版(副刊)
专栏:

朝晖图(中国画)  周蕴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