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杨尚昆在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取得很大成就
强调用“一国两制”办法解决台湾问题
新华社洛杉矶5月26日电 杨尚昆副主席今天在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为欢迎中国政府代表团而举行的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以及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政策。
杨尚昆指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是要对外进行贸易、经济和技术交流,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同外界实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八年来,我国的开放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同世界上177个国家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到1986年为止,已经签订协议的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有195亿美元,实际使用了65亿美元。外商以各种方式到中国来投资开办的企业已有7775家。八年来,我国引进的国外技术达1万多项。
对外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提高了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事实证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完全正确的,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个政策将继续坚持下去,长期不变。
杨尚昆说,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几年内,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去年,两国贸易额达到了73.36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第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协议总额已占外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美商在中国的投资项目有304项,包括能源、交通、机械、汽车、化工、电子、轻工、食品、纺织、农业、游旅、卫生、出版等许多行业和部门。投资的地区遍及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武汉、广州等19个城市。现在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无论从总额和项目来看,都是仅次于港澳地区,居各国的首位。
他说,毋庸讳言,我们在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迄今为止,外商感到投资环境还不够完善,不够理想。我国政府对此表示十分“关注”,正在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杨副主席在谈到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时说,中国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我们提出这个方针,是从历史出发,从现实出发的,是合情合理的。
他说,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台湾问题,对台湾只有好处而没有害处。台湾可以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它可以保留自己的行政系统、自己的军队和司法独立的权利。大陆不派人到台湾去,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参与中国的全国性政治机构,共商国是。在经济方面,台湾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不对大陆承担财政义务。它可以照常进行对外贸易,保持同外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外国在台湾的投资和一切经济权益也保持不变。台湾拥有相当大的技术力量和对外贸易经验,大陆拥有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如果大陆和台湾进行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必将促进海峡两岸的繁荣,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
在最终实现中国和平统一以前,我们主张先在大陆和台湾之间实行通商、通邮和通航。我们将为此作出最大的努力,我们相信台湾人民将响应我们的努力,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采取通情达理的态度,我们也希望一切关心亚洲的和平稳定、对中国友好的人士,能对我们的努力采取同情和支持的态度。
杨尚昆同时希望美国政府信守只有一个中国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对中国和平统一的大业能够有所作为。
关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杨尚昆说,中国和美国是位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两个大国,都关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亚太地区的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各有优势,又互有需求,因此存在着加强交流、增进合作的必要性和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可能性。但是,由于发展水平高低和自然条件不同,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不少发展中国家外债负担沉重。为了保持亚太地区经济的增长势头,促进整个地区共同发展,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有必要从各自的国情出发,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达国家也有必要在增加援助、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发展贸易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经济增长。
他说,“中国政府十分关心并且积极支持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愿意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尽我们的努力。我们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主张是: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加强交流,共同发展。”这些主张既体现了区域性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原则,也展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的有效方式和根本目标。这不仅有利于各国之间进行经久不衰的合作,而且有利于本地区实现持久稳定的经济繁荣。
新华社洛杉矶5月25日电 杨尚昆副主席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今天在离洛杉矶市150公里的圣迭戈市北岛参观了那里的海军航空站和“突击队号”航空母舰。
中国政府代表团是昨天离开圣路易斯市抵达洛杉矶的。代表团抵达时,受到洛杉矶市市长汤姆·布雷德利的热烈欢迎。
昨天晚上,洛克希德公司设晚宴款待中国政府代表团。国务委员方毅在宴会上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并欢迎美商同中国进行经济合作。
中国政府代表团昨天在前往洛杉矶的途中,访问了设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附近的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


第6版(国际)
专栏:

王汉斌向美企业界人士介绍我国立法情况
对外开放政策成为我基本国策载入宪法
据新华社纽约5月26日电 正在美国访问的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汉斌今天在这里同100多位美国企业界人士、律师、大学教授和学生座谈中国的立法情况。王汉斌说,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了57个法律,通过了55个修改、补充法律的决定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特别是1982年制定的新宪法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几年来,国务院还制定了500多个行政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制定了800多个地方性法规。
他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部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宪法,有关国家机构、刑事、民事、诉讼程序等方面的基本法律大体上都有了,还制定了一批重要的经济法和一些行政法。”
王汉斌指出,为了从法律上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几年中国制定的法律中,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约占一半,其中有关涉外的经济法律又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说,那些有关涉外的经济法律都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和保护外商正当权益的精神而制定出来的。
他说,对外开放政策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长期、基本的国策载入了宪法。它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为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而改变。
王汉斌在谈话中还希望中美之间进一步加强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
这次座谈会是由美国亚洲协会中国理事会和美国贝克—麦肯齐法律事务所联合举办的。王汉斌是应美国律师协会的邀请率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代表团来美国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
波兰将诚挚殷切地欢迎赵紫阳
新华社华沙5月26日电 波兰政府新闻发言人耶·乌尔班今天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即将对波兰进行的正式访问时说,赵紫阳“作为波兰人同情和深刻尊敬的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伟大人民的代表,将在波兰受到极其诚挚和殷切的欢迎。”
乌尔班说,我们相信,赵紫阳总理的访问“应当在波中两国政治对话、进一步全面发展关系方面带来重大进展”。他说,“访问也将具有国际意义,对和平和缓和紧张局势的事业无疑将是有益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谈维护世界和平问题
实现地区和平是对稳定国际局势的贡献
新华社加德满都5月27日电 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最近在书面回答中国新闻代表团的问题时说,不结盟运动创立25年来,它已发展成为体现世界大多数国家渴望在和平中生存的运动。他说,不结盟运动提倡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这些正是处理国际和平和发展问题最合理的办法。
比兰德拉在谈到尼泊尔和平区的建设时说,尼泊尔宣布尼泊尔为和平区的建议是尼泊尔赞成联合国的原则和深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他认为,在任何小的区域或地区实现和平和合作都是对巩固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极大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吴外长同津巴布韦外长会谈
讨论双边关系南部非洲形势等问题
据新华社哈拉雷5月26日电 (记者张敬雷)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同津巴布韦外交部长曼格文德,就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以及南部非洲地区局势和当前重大的国际问题今天举行了3个小时的会谈。
据新华社哈拉雷5月26日电 (记者张敬雷)津巴布韦外交部长曼格文德今天为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举行的午宴上呼吁,应从阿富汗和柬埔寨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以便在尊重这两个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使它们的问题达成政治解决。
他在谈到南部非洲局势时强烈谴责南非当局推行种族隔离政策、非法占领纳米比亚和破坏邻国和平稳定的政策。
吴学谦外长在午宴上的讲话中重申:中国政府和人民强烈谴责南非当局的倒行逆施,坚决支持南非和纳米比亚人民与南部非洲国家进行的反对种族主义、争取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正义斗争。他强调指出,国际社会尤其是同南非有着各种联系的国家应当对南非当局施加更大的压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欧共体外长会议呼吁和平解决中东问题
本报布鲁塞尔5月26日电 记者魏崴报道: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外长25日在布鲁塞尔举行“政治合作会议”,呼吁有关各方采取最大克制,尽快地和平解决中东问题。
现任欧共体理事会主席廷德曼斯在会上汇报了他最近对约旦、埃及、沙特阿拉伯及以色列的访问。他认为,由于以色列内部的不一致,目前还不是提出新的和平倡议的时候。但他说,尽管存在种种困难,12国确认,召开国际会议是和平、持久地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办法,它们将为此努力。
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于南非局势的声明,对南非最近加剧种族隔离政策深表忧虑。12国认为,南非应全面取消种族隔离制度,代之以没有种族歧视的真正民主的制度。它们敦促南非当局取消紧急状态,无条件释放政治犯,取消对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阿扎尼亚泛非主义者大会及其它政党的禁令,以便开始全国性对话。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子”,将由黑变绿(下)
本报记者 李仁臣 徐平
所谓“绿色金子”,当然指的是农业。穆罕默德·哈姆迪告诉我们:“现在采取的政策是工业、农业一起上,不能光要工业不要农业,光要石油不要土地。”他们在希望的原野上,编织着绿色的“梦”。
事实上,从1980—1984年的第一个5年计划开始,阿尔及利亚政府已经注意在经济上作战略调整,强调发展农业生产了。1981年6月17日,沙德利总统在阿尔及利亚土地革命9周年之际发表讲话时就指出:“自然资源迟早会耗尽,只有土地才是永久性的财富。”
为使“金子”由黑变绿,几年来,阿尔及利亚的农业政策基本围绕“稳定农业人口、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调整。
阿尔及利亚自古农业发达,北部狭长的滨海平原曾有“罗马帝国粮仓”之称。独立前,200万农民约占全国自立人口的80%。但如今,务农的人数只及劳动力的1/4。农村青壮年的大量外流,不仅使城市人口迅速膨胀,而且使农业人口老化,劳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阿尔及利亚稳定农村劳力的措施之一。
在阿纳巴,我们参观了一个这样的“新农村”。它由国家免费提供地皮、建筑材料,建成了有电,有煤气,吸引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到这里来。
村落是新的。碎石路连着一座座外表相同的小住宅,掩映在绿丛中。窗明几净的公费诊疗所,不可或缺的桑那浴室,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飘扬着旗帜的小学校,围绕着一片空地构成了村落的中心。学校操场上响着体育教师的口令,教室里传出琅琅书声。我们应邀听了一会3年级孩子的法语课,又到一间陈列室里浏览了学生们制作的动、植物标本,小发明创造,获得荣誉的证章锦旗,供展出的教学实验器具。一所农村小学有这样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是不低的。
到阿拉伯人家里做客,是一种礼遇。我们有幸访问了这里的一个普通农家。这户人家看来虽并不富裕,但和我们在阿尔及尔访问过的一户政府机关普通工作人员家庭相比,就居住条件而言相去不算太远。据陪同我们的阿尔及利亚朋友介绍,由于这样的农民除农作物收成外,还有约2000第纳尔的固定收入,所以还是有人愿意离城务农。
看来,以新农村吸引和稳定农村人口有一定的成绩。当然,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还需要其它政策。阿尔及利亚的可耕地面积很少,只占国土总面积的3%,但是待开发的土地资源还是很多的。为此,国家鼓励一些私人农场主到沙漠深处去开发农田,向沙漠要粮。在这方面成绩显著的阿德拉尔省,已开发沙漠农田2000多公顷,开创了沙漠省份向非沙漠省份供应农产品的典范。1985—1989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农业更被摆在优先地位,凡愿意务农的阿尔及利亚公民,都可得到一块土地,并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援助。据说不用很长时间,阿尔及利亚的耕地面积可望增加近1倍;而现在,黄色的撒哈拉沙漠中已有大片大片的绿色麦田点缀其间。我们还听说,在撒哈拉沙漠很深的地底下,有几百万年以前的巨大湖泊,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只要掘井,地下水就能靠自身的压力流到地表。在加尔代亚东面64公里处的宰尔法,我们目睹了井深在900米以上的自流井。3口流量每秒80升的井足够35公顷土地的灌溉;另1口自流井供6500人饮用。我们打开水龙头,井水清澈透亮,用手捧着尝了尝,凉丝丝的,略有咸味,好喝。沙漠深处竟藏着座大水库,这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未必一帆风顺,也很难要求在短期内取得理想效果。因为政策、法令的制定,在实施中的不断修改、补充、完善,需要实践的检验。而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认识它、接受它,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阿尔及利亚自80年代初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以来,正在艰难的条件下不懈地向前推进。我们访问期间,新的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从一年前的数字看,阿尔及利亚的粮食总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300万吨,超过了历史年产最高的1956年。蔬菜产量增长了27%;土豆产量的增加已接近达到自给有余、略有出口的地步。不过粮食进口每年依然要用掉20亿石油美元,正象阿尔及利亚朋友打趣说的,他们的面包带“石油味”。在阿尔及利亚,传播科学种田知识、鼓励农民种地的电视专栏《农民与土地》,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条横亘国土东西的绿色防护林带,经过多年营造,已初具规模。让地中海沿岸的肥沃平原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在平原以南的高原地带发展畜牧业,鼓励农民向撒哈拉沙漠进军,这就是阿尔及利亚开掘“绿色金子”的蓝图。
阿尔及利亚庆祝独立的生日蛋糕上,已经插上了32支蜡烛。虽然她目前的经济还相当困难,她的人民吃的面包还没有去掉“石油味”,但它被泥土的清香取代只是时间问题。阿尔及利亚正在进行经济调整。努力,奋斗!终有一天,“金子”,将由黑色变为绿色。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苏联最近停止了对“美国之音”广播的干扰,这是在过去7年中的第一次。
△南非空军和第44伞兵旅25日在南非和博茨瓦纳边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空降作战演习,其目的是显示其实力并对邻国进行武力威胁。
△斐济总督加尼劳26日宣布,由于处理国内事务,将不参加本周在西萨摩亚举行的南太平洋论坛会议。
△智利圣地亚哥上诉法院26日裁决,104名流亡在外的智利妇女可以全部回国,其中有已故总统阿连德的遗孀和女儿。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6日抵达西柏林参加柏林建城750周年活动。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原盖世太保头子巴比被强迫到庭
原盖世太保头子巴比二十六日被押解到里昂罗纳重罪法庭的被告席上,接受“戕害人类罪”的审判。
巴比十三日在法庭受审后曾宣布拒绝再次出庭。该法院院长根据当地居民的要求将巴比强行押至法庭。
巴比态度十分恶劣,他在出庭的十五分钟中拒绝回答法院院长提出的任何问题。
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访问越南
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理查德·奇尔德雷斯率领的一个代表团二十六日乘专机抵达河内。这是去年十一月以来,第一个来访的美国代表团。
奇尔德雷斯在机场上对记者说,他此行的目的是为美国总统特使约翰·维西即将对越南的访问作准备。
代表团到达后,立即与越南外交部北美司负责人邓义沛等官员进行了会谈。但双方都未透露会谈的内容。
美国驻埃及两名外交官员遭伏击
美国驻埃及大使馆两名官员二十六日上午在开罗遭到伏击并受了轻伤。
这两名受伤的美国人是美国大使馆代理安全负责人和他的助手。他们在二十六日当地时间上午七时在距开罗十六公里的南郊公路上突然遭到了武装分子袭击,被枪弹击碎的汽车窗玻璃划伤。埃及警方在伏击现场附近封锁了部分道路,对事件进行调查。
埃及副总理兼外长马吉德向美国大使馆转交了给美国国务卿舒尔茨的一封信,对事件的发生表示遗憾。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5月24日,印度军警在已实行了两天宵禁的德里老区巡逻。在这之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在密拉特市发生冲突,并波及首都新德里。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