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尽力减少赤字和外债 加速进行工业结构改革
匈牙利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困难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16日电 (记者李淑华)今年以来匈牙利党和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国际经济条件恶化和国内生产结构不合理、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等因素造成的某些经济困难。这些措施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据官方公布的材料,今年第一季度匈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4%,牲畜和畜产品的收购量增长9%,零售商业额超计划增长2%,比去年有所改善。
匈牙利国民收入一半以上是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的。最近一些年国际经济条件恶化,匈对外贸易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据统计,匈目前进口同样数量的商品要比1974年多支付1/4的款额,而占匈牙利出口总额1/4的农产品近两年中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却下跌了15%至30%,这一进一出两方面吃亏,使匈蒙受重大损失。
此外,国内气候连续4年干旱,工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数量难以达到国际市场要求,居民消费增长超过生产发展速度,国家对一些经济部门以大量补贴,外债负担沉重等,又在一些方面加重了经济困难。
最近几年,匈国内财政赤字逐年增加,1986年已达460亿福林;外债结构虽有改善,但目前尚欠纯外债77亿美元。匈认为,当前主要任务是尽力减少财政赤字和外债。为此,今年年初,匈政府决定把职工工资冻结一个季度,同时将福林贬值8%,以增加外贸出口。为了把预算赤字减少150亿至170亿福林,政府在工资解冻后,提高了部分商品的价格,以便减少价格补贴,使价格更接近价值,估计这次涨价可以减少国家预算赤字20亿福林。为减少预算开支,政府还决定减少对企业特别是对亏损工业部门:煤矿、冶金等工业部门的补贴,坚决执行破产法,下决心关闭多年亏损和很不经济的厂矿。
不久前召开的匈党中央四月全会还决定继续进行税收和价格制度的改革,并提出了改革的原则供全社会讨论。改革的目的是使利润真正反映企业的效益,进一步减少国家预算对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补贴,以缩小国家预算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同时将征收居民所得税,从这方面保证适当的预算收入。
工业结构是否合理,对国家经济形势和外贸出口有相当影响。近年来,匈在改革工业结构方面已作了不少工作,并初见成效。为了加速实现工业结构改革,目前正采取措施,有重点地发展工业,降低原料和能源生产的比重,提高加工工业的比重,改进工业的创收能力。
为了进一步改变目前不利的经济形势,匈正在集中力量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计划在今夏的匈党中央全会上通过。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就贝加尔湖污染问题追究一些领导人责任
新华社莫斯科5月16日电 据此间《真理报》今天报道,苏联森林、制浆造纸和木材加工工业部副部长普罗宁因对贝加尔湖污染问题负有责任最近被撤职,另有11名全苏和俄罗斯联邦的部委领导也因此受到不同处分。
报道说,苏共中央最近讨论了贝加尔湖的污染问题,苏联森林、制浆造纸和木材加工工业部,东部地区建设部,建筑、筑路和公共工程机器制造部以及俄罗斯联邦有关部门受到批评,因为这些部门的领导人不执行纪律,没有按期全面完成自然保护的任务,污染了贝加尔湖。
苏共中央提请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穆拉霍夫斯基和部长会议副主席古谢夫注意,他们将对实施自然保护措施情况承担个人责任。中央同时责成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讨论提高学术组织在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作用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洲共同体与非加太国家达成协议
西葡参加洛美协定须经七年过渡期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15日电 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今晚在这里就西班牙和葡萄牙参加第三个《洛美协定》问题达成协议,从而结束了双方就这一问题进行的近一年半的谈判。
共同体12国和66个签署《洛美协定》的非加太国家昨天和今天在布鲁塞尔举行部长理事会会议。去年1月加入共同体的西、葡两国参加这一协定的问题是会议讨论的重点。
共同体人士透露,根据达成的协议,西班牙和葡萄牙将在7年的过渡期内逐步向非加太国家开放市场。过渡期结束后,非加太国家的工农业产品将免税或享受其他优惠待遇进入两国市场。
非加太国家曾要求共同体立即允许它们的产品自由进入西、葡两国市场。但共同体方面认为,那样将使非加太国家在两国享受比共同体其他10个成员国更为优厚的待遇,因为根据西、葡加入共同体的条约规定,10国的产品要经过7年或10年的过渡期才能自由进入两国市场。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妥协,为西、葡全面执行《洛美协定》规定了一个7年的过渡期。与此同时,共同体放宽了对非加太国家某些产品进口的条件。
非加太国家部长理事会主席、多米尼加联邦总理玛丽·尤金尼娅·查尔斯女士在会后回答记者问题时对双方达成的协议表示满意,但她又说,“我们希望今后得到更多的实惠”。
会议期间,双方还讨论了南部非洲局势。非加太国家强烈要求共同体加强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制裁,呼吁共同体不再接受南非当局的大使。它们建议在今年年底前召开一次非加太—共同体特别部长会议,讨论实施现有的经济制裁措施,制定新的更严厉的措施,并确定双方对南非的共同立场。比利时对外关系大臣莱奥·廷德曼斯以共同体部长理事会执行主席的身份表示注意到非加太国家的要求。
关于双边关系中的其他问题,非加太国家对共同体正在考虑制定的对植物油料征收进口税的计划表示忧虑。此外,非加太国家提出的共同体增加从非加太地区优惠进口大米和蔗糖的要求未被接受,但共同体同意在《洛美协定》规定的范围内就这一问题继续与非加太国家进行磋商。


第7版(国际)
专栏:

贾石会见英国工商界人士时表示
欢迎英国企业家到中国投资 希望英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 英国是中国在西欧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中国十分重视发展同英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欢迎有更多的英国企业家到中国投资,洽谈各种形式的合作,也希望英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在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合同。这番话是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贾石会见英国工商界人士时多次阐述的。
贾石指出,近年来,中英两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协定、协议和备忘录,大大促进了两国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的合作和交流。据中国经贸部统计,1986年中英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5亿多美元,比1985年增长5.3%,但中国逆差4.7亿多美元。因此,他说:“我们希望英方能扩大从中国的进口,减少我方逆差,使双边贸易在基本平衡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由贾石会长率领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代表团是应英国海外贸易局、中英贸易协会和48家集团的邀请,于本月10日到达伦敦的,他们将在17日上午离开这里飞往马德里,对西班牙进行访问。
在英国访问期间,贾石一行曾先后会见了英国贸易和工业大臣钱农和就业大臣扬勋爵,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两国贸易和合作关系友好地交换了意见。
他们还到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和英格兰中部工业城市伯明翰访问,参观了当地的工厂企业。


第7版(国际)
专栏:

全世界十五年间一百五十万人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中丧生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5月17日电 最近公布的瑞典灾害医学委员会的一项报告说,在1971—1985年的15年期间,全世界有150万人在2305起较大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中丧生,物质损失达40000亿瑞典克郎(约6350亿美元)。
该委员会的报告是根据瑞士一家保险公司的统计数字作出的。这家保险公司每年对全世界死亡20人以上、财产损失在5000万瑞典克郎以上的灾难和事故进行了统计。
在150万死亡者中,94%死于自然灾害或环境灾害,7400人死于火灾,21000人死于飞机失事,15000人死于海上事故。在其他400起公路、铁路和工伤事故中共有46600人死亡。


第7版(国际)
专栏:

丹麦农村的顾问制度
韩用学
顾问制度是丹麦农牧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一种制度,对丹麦农业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早在1870年,全国农民协会成立时,就正式选派了第一个畜牧业顾问。1887年,政府制订了第一个畜牧业法令,肯定了顾问工作,顾问活动就开展起来。
最初的顾问是比较全能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专业化的顾问。专业顾问通常对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比较精通,但不便之处是,农民为实现一项计划,往往需要同时与几个乃至许多不同专业的顾问打交道。为此,全国农民协会和小业主协会于1973年联合建立起了“丹麦农业顾问中心”。
这个顾问中心同各地农民协会及其属下的各专业组织以及大专院校保持密切联系,中心的职责是,在全国范围里协调顾问间的合作;协调农业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以便科研成果得以迅速合理的利用;开发新的生产方法和编制职业教育的教材等。
今天丹麦已形成了三级结构的顾问制度:地区的顾问站、全国的顾问中心以及政府的农业部。在丹麦,地方农民协会的作用是很大的,每个协会根据各自的情况,分别设有猪、牛、马、家禽、农作物生产、农庄管理、农业会计、法律以及青年农民工作等不同的专业委员会,目前在地方工作的顾问和农业技术员大约有2000人,大约每80个农业人口便有一名顾问或技术员。
丹麦对顾问的要求较高。顾问必须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农业生产实践知识,尔后须在皇家农业大学或其他专科学院学习4年。顾问的助手也必须是农业技术员或根据实际技能选拔的相当于技术员的人员。农业技术员也须具备3年的生产实践加上在农业专科学校或大学教授18个月的条件。
在当今科技和生产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丹麦对顾问和技术员的培养和提高也越来越重视。顾问、技术员和农业学校的老师每年都要到“在职训练和信息中心”集训一周,训练的科目有50多种,方法灵活多样。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顾问,还须接受为期4周的“顾问入门”训练。
丹麦农业顾问组织不是官办的,而是集体性质的,不过政府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顾问工资的70%和部分差旅费由政府开支,其他部分则由农民协会负责。
丹麦的顾问制度贯穿于农业的各行各业,遍及全国的各个角落,即使身处偏僻的农村,农户只要打一个电话或写一封信,便可找到所需的顾问或咨询。通过顾问的活动,科研与生产广泛地结合了起来,科技的普及与提高较好地协调起来,从而把科技知识变成生产力。这是丹麦农牧业名列世界前茅的奥秘之一。(附图片)
图为一位农业顾问在丹麦一年一度的牛展销会上。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国用大功率计算机预测天气
从本月7日起,法国气象局正式启用美国克雷公司在法国的子公司研制的克雷Ⅱ型计算机预测天气。据称它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商用电子计算机。机身高度和直径都只有1.4米左右,但运算速度却高达12亿次/秒,能储存2.56亿个二进制的八位数据。应用它将能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这在欧洲、法国还是第一家。
从1985年起,法国预测天气用的是克雷Ⅰ型机,运算速度为5000万次/秒,储存量为100万个数据。要预测未来24小时的天气,运算量为1200亿次,Ⅰ型机需用40分钟,Ⅱ型机只要4分钟。
目前预测天气的方法是20年代发明的,它是在部分大气层定出若干非物质点,分别获得各点的数据后,再作定量综合,运算工程浩大。若预测未来24小时的天气,需要6.4万专业人员一起工作。因此这种预测办法只是在计算机问世后才有了应用的可能。
法国预测天气的具体办法是,把北半球上空网络化,各个非物质网络点之间相距约100公里;对法国邻近地区(约3000万平方公里)的所谓“敏感区”,则用相距35公里的非物质点网络化,由此综合计算和预测天气情况。
应用克雷Ⅱ型机后,前一个网络可覆盖整个地球,而“敏感区”范围将扩大一倍。从而大大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人们认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进入这样的时代已为期不远了:中午即可报出,原定下午进行的网球赛,将因几点钟开始的一场大雨而中止。(彦芬)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黎市举办吴作人画展
新华社巴黎5月15日电 中国著名画家吴作人、肖淑芳画展5月15日在巴黎市立“塞尔努希”博物馆开幕。
巴黎市第8区区长弗朗索瓦·勒贝尔以巴黎市市长的名义在画展开幕式上说,巴黎市市长、法国政府总理希拉克由于正在莫斯科参加重要的谈判未能出席画展开幕式“深感遗憾”。
法国外交部长的夫人、巴黎市文化局副局长克莱尔·雷克律和中国驻法国大使周觉出席了画展开幕式。
画展共展出吴作人40幅中国传统水墨画和书法作品,肖淑芳15幅传统花卉作品。(附图片)
图为吴作人(右二)和法国贵宾在开幕式上。
新华社记者 吕全成摄
(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