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关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刘桐林 李蓬 陆凤玲 王伦
简要回顾
八年来,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0年的企业扩权试点。
1978年10月,首先从四川省少数企业试点开始,随后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由点到面迅速展开。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等五个文件,为放权、让利、搞活企业提供了政策依据。到1980年底止,扩权试点企业已发展到6600个,约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经过这一阶段的试点,企业开始有了部分计划、销售、资金使用、中层干部任免等权利,开始从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向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转变。但是,由于当时各个方面的改革未能配套进行,国家赋予企业的各项权利并没有完全落实,影响了第一阶段扩权改革的效果。
第二阶段,1981年至1982年试行经济责任制。
1981年夏,各地为了落实财政上缴任务,在扩权试点的基础上,对工业企业试行利润包干。这种办法任务明确,考核简单,企业在完成包干任务后可获得超收利润的大部分,因而迅速推广到36000个工业企业。当时实行的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责权利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是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次有益探索,较之企业扩权试点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各种经济关系尚未理顺,出现了国家集中的财力过少,资金过于分散的情况。为了确保国家重点建设,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在全国范围内,于1983年开始实行第一步利改税。
第三阶段,1983年至1986年实行利改税。
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提出的《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的推行办法》,开始实行税利并存的第一步利改税。1984年10月,国务院决定从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即第二步利改税。按照当时的设想,是要通过这一改革,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用法令形式固定下来,并通过税收杠杆缓解价格不合理带来的矛盾,摆脱“条块”对企业的行政束缚。三年来,两步利改税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企业创利大部分上交国家,并有鞭打快牛现象,不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影响大中型企业自筹经费进行技术改造。
第四阶段,从1986年底开始进入了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深化企业改革的新阶段。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今年3月,紫阳同志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的改革重点要放到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上,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认真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目前,在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承包经营责任制进展较快,成效日益显著。
回顾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企业改革是一个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根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蓝图的总体要求,企业应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改革从扩权到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正在一步步向这个目标迈进。
二、企业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关系。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要使企业在新增收入中留有相当的比例,以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多创多收的积极性。
三、企业改革要内外结合,注意同步配套。从企业内部来说,就是要把改革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改革促进管理,以管理保证改革措施的落实。从企业外部来说,要坚持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宏观改革措施要同步配套。
四、企业经营形式的改革应当不拘一格,不搞一刀切。我国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各异,企业改革只能从实际出发,不能拘于一种形式。
五、企业改革要经过试点而后推开,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改革涉及面很广,情况非常复杂,每一步改革措施的实施,都应当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承包经营的重要作用
第一,承包经营有利于兼顾利润的增长和资产的增殖。
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但由于实际留利水平很低,资金严重短缺,无力进行改造。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改变,势必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承包经营的优越性就在于不仅保证国家财政稳定增收,而且能促使企业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利润与留利的增长,从而有条件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盈利不断增加和企业资产逐步增殖的良性循环。
第二,承包经营有利于促使企业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过去,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主要靠国家无偿拨款。这种管理体制所诱发的“投资饥饿症”几乎成了一种顽症。承包经营后,投资主体转换,企业改造所需资金要靠自己筹集,投资效果全由自己负责。企业必须精心规划,精打细算,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在内涵扩大再生产上下功夫。同时,企业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优质的产品、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声誉同其他单位发展横向联合,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协作;可以组成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讲求规模经济,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这样,企业就向经营集约化迈出了一大步。
第三,承包经营有利于促进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换。
承包经营后,企业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权抵制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企业同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受到经过公证的承包合同的制约。
企业承包经营以后,势必要求政府机构的职能相应转变。主管部门应当担负起行业管理的责任,综合部门应当主要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这就可以加快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的转变进程。
第四,承包经营有利于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发展。
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是市场体系形成的基础,它的实质是要创造市场交换的真正主体。承包经营以其政策透明度高的特点,可使企业经营目标明确。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风险,促使企业必须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对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无疑具有推动作用。
第五,承包经营可以把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同深化企业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增产节约运动只有同深化企业改革结合起来,才能落到实处。承包经营是实现这两者有机结合的好形式。企业要达到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要获得更多的留利,力求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多产出,就必须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许多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大家都承认,企业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是,怎样把这个潜力挖掘出来?承包经营回答了这个问题,它确实是现阶段挖掘企业潜力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第六,承包经营有利于造就大批企业家,发扬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承包经营要求经营者具有较高的利用市场的经营管理能力,因此也为经营者提供了锻炼提高的条件。几年来的承包试点,造就了一大批有事业心、有开创精神、有战略头脑、有经营决策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社会主义企业家。
承包经营的企业通过层层责权利结合,可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成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承包经营实行国家、企业、职工利益三兼顾,职工能够从承包经营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从而增强职工的全局观念、进取观念和开拓观念,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思想和素质,使职工能够当好家、作好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企业新增资产的所有权问题,为企业真正实现自负盈亏奠定物质基础。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承包经营正是建立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之上。企业在承包过程中,用所留利润的大部分(一般是60%到70%)用于企业固定资产的再投入,这部分新增资产的所有权应当怎样体现呢?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三:一是全归国家;二是全归企业;三是小部分归企业,大部分归国家。三种方案各有利弊,似乎第三方案比较可行,它既能体现两权分离的原则,又能使企业留有小部分资产,使其有条件逐步走上真正的自负盈亏。因此,在承包期满以后,应当重新评估企业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企业新增的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并根据各企业的不同情况,按一定比例,把大部分新增资产的所有权归国家,作为重新核定基数的依据,同时又要留一小部分新增资产归企业所有,以便当企业以后承包出现亏损时,能够用这部分资产作为抵押或补偿,从而解决既包盈也包亏的实际问题。
第二,正确处理企业承包和社会经济结构合理化之间的关系,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益。
一些同志认为,承包经营会导致企业只追求本企业的利润,不利于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益和经济结构合理化。其实,承包与结构合理化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在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不光有微观放开搞活的一面,还有宏观上加强管理的一面。国家既要在签订承包合同中,根据结构合理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引导企业的经营,又要充分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企业经济活动。对于那些市场急需而利润很低的产品,应当通过调整价格,使企业有利可图;对于那些资源稀缺而利润较高的产品,必要时可以根据资源情况限制生产;对于那些关系国计民生而价格暂时不能调整的产品,可以给予优惠条件,等等。总之,越是放开,越要加强宏观管理,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的要求。
第三,正确处理承包经营与企业行为合理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以后,作为自主的经济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必然会产生相对独立的行为。如何引导企业行为合理化,是承包经营应当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可以把企业行为分解成几个不同系统的行为,通过相适应的指标进行适当的引导与调整。如通过各种市场信息,调整企业的生产行为;通过可行性研究和审批程序,调整企业的投资行为;通过把上交利税和工资总额挂钩,调整企业的分配行为,等等,从而使企业行为符合宏观经济的要求,克服企业行为短期化。
第四,正确处理企业承包经营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关系。
企业承包经营一般一定几年,在承包期内,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价格、利率、汇率、全社会的工资水平等等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承包基数以及其他承包指标,对于这种情况应当尽可能妥善处理。首先在签订合同时,应根据各企业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市场预测,在定基数和其他指标时,考虑以上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与解决的办法。例如价格变化因素,可以通过价格变化指数与基数变化指数挂钩,解决价格变化对基数的影响。其次,对于一些在签约时未考虑到的变化因素,原则上应当由承包企业承担,因为承包经营本身就包含着要承担风险。如确因外部条件变化过大,经有关方面论证,企业的确无法完全承担的,可以由国家承担一部分。但是随着承包经营的不断完善,这种情况应尽量减少。同时,还应当在推行承包经营过程中,不断促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完善,逐步引导承包经营走向规范化。


第5版(理论)
专栏:

关于粮食问题的几点看法
郭裕怀
粮食问题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的意义。争取粮食生产有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还不能摆脱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年景总会有一些起伏波动。但是,争取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发展,是保证人民生活稳定提高、社会安定,保证整个改革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因此,必须动员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把粮食生产抓好。这是一个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够实现的艰巨任务。
实现今年粮食增产是具备不少有利条件的:1、农村改革正在深入,通过充实、巩固、配套、提高,新体制日趋完善,农业生产力必将进一步发展。2、今年粮食市场价格高居不下,农民对此反映积极。3、适当调减合同定购数量,扩大议购量,改善粮食流通,农民看到了“增产卖高价”的现实前景。4、农村产业结构经过调整,已渐趋合理,不需要再进行较大规模的种植业结构变化,粮田面积可望大体上得到稳定。5、各级领导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资金、物资投入将有相应增加。6、科技服务进一步加强。当然,这些有利条件的充分发挥,还有赖于我们的具体政策和工作,特别是粮食与化肥、柴油、预购定金“三挂钩”的兑现,农业生产资料的保证供应,和新增资金、物资、技术投入的落实。要把这些问题切实解决好。
粮食不是普通商品,国家必须稳定地掌握一部分粮食,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与农民完全实现粮食的等价交换,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合同定购和市场议购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坚持。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思路。应当看到,这种“稳住一块,搞活一块”的“双轨制”的方针是有其必然性的。
解决粮食问题,除了增强后劲、增加生产外,在正常情况下,还应逐年减少平价收购,增加议购部分;每年定购粮价加一点,合同内粮食挂钩的物资增加一点;平价供应的粮食逐年减少一点,逐步增加议价销售的部分。
当前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要妥善处理粮食主产区和粮食非主产区的关系。从现有的资料看,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呈负相关。即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越少,粮食主产区的包袱越重;反之,非粮食主产区的产量越多,粮食主产区的包袱就越轻。要减轻粮食主产区的压力和包袱,就必须提高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自给程度。近几年有两个明显趋势,一是城市的粮食消费增长过猛,二是非粮食主产区的调入逐年增加。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粮食的调拨价格太低,粮食调入地区没有差价的压力,由此缺乏提高粮食自给程度的内在动力,因而对调入粮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当前,要在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的前提下,采取一些政策,区分不同情况,限制和减少对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调入,积极引导那里的农民增加投入,提高粮食的自给程度。当然,山区有个保护耕地的问题,那么多的梯田、坡耕地要有个保护办法。但是我们讲退耕还林还牧时,首先还得考虑吃饭问题。因此,政策的总原则应该是,对粮食调拨实行奖出限入,或者叫做鼓励调出,控制调入,压缩销售。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非粮食主产区尽量少调入粮食,促进各地的粮食生产大体均衡发展。


第5版(理论)
专栏:出版动态

《中国人口年鉴》出版
孙淑清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口年鉴》,最近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首次编辑出版大型人口年鉴,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中国人口年鉴》以汇编、集纳人口数据、资料为主,并进行适当的动态分析。除收集广泛的资料以外,还有大量“专论”和“特稿”。
这部年鉴内容全面、系统、翔实。全书共208.6万字,包括“重要文献”、“综述和专论”、“人口普查”、“人口统计”、“计划生育”、“调查报告”、“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对比”、“人口机构”、“重要论著索引”和“人口活动大事记”十个部分,广泛涉及了我国人口现象的各个领域。各部分内容不仅包括了1984年的资料,而且对我国人口的历史状况和建国35年来的发展变化也作了追溯。在一定意义上,这部年鉴可视为我国人口现象的历史记载。
这部年鉴的数据资料丰富、完整、准确。如“人口普查”编入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一、二、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并依据可比项目,将三次普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可使读者对我国人口普查的历史状况以及普查资料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人口统计”包括了建国35年的主要统计数据,可以给读者提供一幅我国人口历史发展的轮廓。
这部年鉴的“综述和专论”部分,广泛分析论述了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人口问题发生发展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并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寻求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这部年鉴所刊选的文章,除数据资料和思想理论原则具有一般共性外,学术观点、学术见解都是作者长期从事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口科学研究工作的面貌和水平。
此外,这部年鉴还特别开辟了“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对比”一栏,读者通过这一部分资料,可以了解当今世界人口发展变化的全貌,了解各国间人口问题的差异。


第5版(理论)
专栏:出版动态

纵览世界新学科的窗口
陈初蓉
当今世界,各类知识都在不断更新发展。那么,当代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概貌如何?近读《世界新学科总览》(重庆出版社出版),得知当代世界新兴学科竟多达几千种,仅这部由几十名编著者经多年积累资料、精心编撰的巨册,就评介了470门新学科。透过这个世界新学科的窗口,可以看到当代世界新学科已经和正在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互相渗透,既高度综合、又纵横交叉,既高度深化、又大量繁衍的万千气象。
《总览》全书,包括了系统综合、信息传播、科技新潮、文化探索、人的学说、环境生态、管理学科、数学渗透、未来预测等新学科,并对它们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主要方法乃至主要研究成果、代表人物、主要论著、学派状况及其动态趋势等,都作了评述。
关于这些新学科的特点,编著者在本书《代序》中列述了14条。例如,编著者指出,现代科学呈现出系统综合的新趋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以及学科内部各层次之间的相互渗透有增无已,文化、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在不断发展。在学科综合的同时,学科的分化也在继续着。这些事实表明,时代要求各学科通力合作,要求进行多层次的“立体作战”,为进一步提高学科体系的系统综合程度而积极进行理论尝试和学科建设。这些评述,有着开人视野、启迪智慧的作用。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开拓资金市场要实事求是
董化南
目前,我国资金市场的全面开拓还受到许多限制。限制之一,就是我国的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资金特别是闲置的资金还为数甚少,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资金市场的有限性和其发展的滞后性。我国目前资金市场的开拓,还只宜企求达到现有资金的余缺调剂、相互融通的效能,不能希图一步到位,一开始就达到全方位、高层次的要求。
限制之二,就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的状况看,目前仍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还必须继续采取抑制过度需求而保持适当增长速度的策略。但目前一些情况却与此有些相悖。在需求无已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还是以千方百计获得资金为最大能事,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是以尽量扩大贷款规模为其所求。表现在资金市场上,就往往是多拆入,少拆出,有约期,难兑现。这种需求大大超过供给的矛盾,又必然地集中于人民银行这个最后的贷者身上,社会上的一切资金缺口统统由人民银行出来填补。这样下去,就有可能导致信用和通货更加膨胀、需求和供给更加失调。
限制之三,就是社会承受能力差。资金市场的开拓,其资金供求要从主要以计划分配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机制调控为主,供求日趋直接,资金的价格——利率将随行就市,从而引导资金的高效能利用。但在我国目前阶段,一方面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效益还很低,不可能一下子就有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这些部门为了生存和发展,对资金这个必需的“紧俏商品”不仅不能须臾离开,而且还要不断追加,即使“涨价”也得使用。日益增多的“议价”资金的使用已使使用者感到难以承受。
以上说明,资金市场是要开拓的,但必须实事求是。目前要在搞好现有资金余缺调剂、横向相互融通的思想指导下,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有条件搞什么就搞什么,没有现实基础的东西就不要勉强去搞。资金市场要分层次、有步骤、逐步地开拓。
(摘自《经济学周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