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今古人物

她的年华丰富而美好
——悼念伏契克夫人
蒋承俊
这怎么可能呢?前不久我才收到她在我译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两个版本上的亲笔题词和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然而,她的心脏竟于3月25日停止了跳动。噩耗从布拉格传来,我泪如泉涌,我平生所崇敬的人又少了一个。
还在中学时代,当我为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高尚而伟大的行为激动不已的时候,我也对英雄的妻子——伏契科娃这个为自由而同男子并肩作战的小个子女人产生敬慕之情。待我去布拉格上学后,有幸能多次同她见面、交谈,对她有了进一步了解,我对她就更为崇敬了。
她生于本世纪初。财贸学院毕业后蛮可嫁一富商,舒舒服服一辈子。但她选择了另一条路——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捷克斯洛伐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她20年代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被派到国际红色工会里工作,之后在苏联驻捷的商务参赞处服务。1936—1938年在《红色权利报》编辑部任编辑和翻译。德国法西斯占领了她的祖国,她同伏契克并肩战斗,积极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并为党的地下刊物撰稿,曾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1942年她不幸被捕,被关进集中营,备受折磨,九死一生。
1945年5月,希特勒德国失败后,她回到了自由的祖国,开始寻找她的丈夫。她很快就知道,她再也见不到他了。但她决心继承丈夫的遗愿,誓把熔炼了他们爱情的革命进行到底,把“伏契克精神”传向四面八方。于是她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她花了巨大的精力把伏契克在狱中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手稿收集起来,因为,这些编了页码的稿子由一个德国看守偷偷地、一张一张地带出,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手中。她把它们整理出来,呈献给世界亿万读者。历史证明,该书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无产阶级文学中的光辉著作,也是世界进步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它被译成了包括中文在内的92种文字,出了130多版,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于摧毁旧世界的斗争,为美好的明天英勇献身。
她又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和作家。伏契克生前写过大量文章,且多用假名,失散较多。伏契科娃不遗余力地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近10卷伏契克的文集。她自己也潜心著作,比如她撰写的近500页的《回忆尤利乌斯·伏契克》一书就印了35000册,并被译成了多种文字。
解放后,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外知名的政治活动家。她曾任捷共中央委员、联邦议会议员、妇联中央主席和名誉主席、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名誉主席和国际民主妇联名誉副主席等职。鉴于她一贯忠诚地服务于祖国和人类,积极传播“伏契克精神”的业绩,她多次荣获党和国家颁发的勋章,以及国际性荣誉。
在伏契科娃的生活中,不仅有事业、劳动,她心灵的另一角——爱情和家庭生活也是丰富多采的。她同英雄伏契克的爱情给人们留下楷模和美德。伏契克总是怀着欢乐和爱恋的心情回忆、赞美她:“她品德高尚,诚挚热情,她是我那艰难而不安定的生活中的珍贵而忠贞的伴侣”;“斗争和经常的离别使我们变成了一对永恒的情侣,我们不止一次而是数百次地在生活中感受到那初次会面和那初次抚摸时的激情。无论在欢乐或忧愁、激动或哀伤的时刻,我们的心总是跳动在一起,我们的呼吸总是溶合在一起。”一次,他俩都被关进了监狱,纳粹逼她去“软化”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伏契克。反共科科长对她说:“您劝劝他吧,让他放聪明点……如果他还是这样顽固,今天晚上就把你们俩都给枪毙了。”她用爱抚的目光瞟了丈夫一眼,然后简捷地回答:“你们如果要处决他,把我也一起枪毙好啦!”多么坚强的人呵!据说,她从集中营出来后,一直在寻找她的丈夫,她不愿相信他已永远离开她了。好多年,她都生活在期待中。她渴望再能象往日那样一块工作,并肩战斗,再能象战友那样患难与共,互相帮助……在近20年的革命风雨中,她与他相依相伴,把妻子、朋友、同志、母亲……总之,把一个女人所能有的爱奉献给了伏契克,而常常忘记了自己。难怪伏契克经常骄傲地说:“这就是我的古斯蒂娜!这就是我的战友!在这个面貌端庄、有一双脉脉含情的孩子般的大眼睛的小个子女人身上,蕴藏着多少力量啊!”
如今她已离开人世,然而她在人世间的83个春秋是过得有声有色的。可以肯定,她在临终的时候绝不会有这种心情: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有的倒是:“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附图片)
伏契克夫妇在1936年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书窗

《美国华人》——一部甘苦沧桑史
郁菱
陈依范所著《美国华人》一书中译本的出版,为我国读者了解美国华人的甘苦沧桑、他们的过去和今日,提供了丰富、翔实和可贵的材料。此书英文原著于1981年由哈珀—劳公司出版后,立即受到美国、新加坡、香港舆论的交口称赞。《纽约时报书评》认为这是同类题材书目中“最好的一本”。如今,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已把此书列为教材或必读的参考书。
《美国华人》以大量资料和事实,把美国华人的血泪、甘苦、沉浮和发展的历史,从1785年连贯地叙述到1980年,驳斥了百余年来美国少数种族主义分子对华人的侮蔑,增强了当今美国华人的自豪感。过去,不仅白人,连不少华人也不很清楚自己先辈创业的艰苦卓绝和对美国的开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美国华人》的出版,对华人社会无疑有着寻根探源、温故知新的意义。
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和事态发展的性质分为:“来临1785—1882年”、“排斥1882—1943年”和“溶合1943—1980年”三个部分。
在“来临”篇,作者首先叙述了华人远涉重洋来到美国的历史背景和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描写了这些美国华人先辈在开发矿业,修建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发展轻工业、渔业、水果、花卉和谷物种植业,建立服务行业,修建水利和市政工程方面,不仅为开发美国西部洒下了大量汗水,创造了巨额财富,也为奠定尔后的繁荣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排华”部分分析了美国的种族主义根源、排华浪潮与经济危机和金融恐慌之间的关系,工会、政客、联邦和一些州政府的立场和作为,也分析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排华政策不得不告终的政治、社会、经济背景。
第三部分“溶合”叙述了今天散布在全美各地的华人,其主体已经不是十八、十九世纪从广东三邑、四邑等地去闯“金山”的自耕农和手艺人了。新移民和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三代华人已有不少人跻身于中产阶级,其中许多人已在新的职业中赢得声誉。以1970年人口普查结果为例,在所有的美国少数民族中,华人家庭收入的平均数仅次于日本人家庭,居于第二位。华人家庭的贫困率为10%,稍低于整个美国的贫困率11%。男性华人从事专业和经理工作的比例约占40%,高于任何其它少数民族。到1970年,华人中有24%的男子得过各种学位,比美国全国的平均数高一倍。当然,也有不少华人远未“出头”。有11%华人仍属文盲。各地的唐人街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居住拥挤、卫生和教育落后、缺乏社会福利等问题。
书中也指出,“唐人街不仅仅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它们也是一种持久的民间文化和某种无形的优良传统的宝库”。今天的华人社会,特别是旧金山海湾地区,正在形成“独特的美国华人文化”。书中也强调了华人家庭“尊重学问”这一传统特点。而且如果不是甘心投资于对子女的教育,华人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地位。
值得提上一笔的是,即使我们在此书“排斥”部分读到那些残暴的排华劣迹而感到愤慨时,我们也为那些本着人类良知而为华人仗义执言,甚至用武器来保护华人生命的正直美国人所感动。
《美国华人》一书向读者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中国自身如不富强,中国在国际上如果不能赢得尊敬,海外炎黄子孙难免受到排挤和打击。因此,人们不难理解,随着历史的进程,华人和华侨愈益关注中国的进展。从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受到遍布五大洲的华人华侨的关注,其中不少人已作出引人注目的贡献。日益强大的祖国也在时刻维护着海外的炎黄子孙。
《美国华人》一书的出版提醒人们:研究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历史是一项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知己知彼,以及正确认识过去、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很有意义的工作。


第7版(国际)
专栏:

借助电脑读“天书”
曹聪
“当四月的甘霖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濯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使枝头涌现出花蕾;当东风吹香,使得山林莽原遍吐着嫩条新芽,青春的太阳已转过半边白羊宫座,小鸟唱起曲调,通宵睁开睡眼,是自然拨动着它们的心弦……”
这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开头那优美的诗章。它的作者乔叟是英国中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享有“英国诗歌之父”的美誉。然而,由于他的诗作是用中古英语写成的,因此,即使是研究中世纪英国文学的专家,读起来也煞费苦心,对普通读者来说,就更是一部难懂的“天书”了。为了让更多的人易于欣赏这些作品,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学者米歇尔·沃恩和杰拉尔德·巴纳特成功地建立了“中世纪英语计算机编辑系统”,并且正在开发可与微型计算机匹配的软件。
这个系统由一系列“窗口”所组成。每一个“窗口”就是一组独立的文档,几个“窗口”能同时显示在计算机的荧光屏上。比如,要研究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只需把主“窗口”接到原文“窗口”上,另一个“窗口”与计算机字典库“窗口”相联,第三个“窗口”则接到现代英语翻译“窗口”。这样,由原文“窗口”输出的中古英语,经过寻找对应词、翻译,便转化为现代英语显示在荧光屏上,而且能够保持原作的神韵。
借助于“中世纪英语计算机编辑系统”,无论是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还是刚刚入门的莘莘学子,都能大大减少把中古英语“翻译”成对应的现代英语的时间,从而提高阅读、研究的效率。这个“神通广大”的系统的问世,开拓了计算机新的应用领域,使中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以新的形式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第7版(国际)
专栏:

各显神通的国际旅游业
江建国
在8小时内漫游世界,这只能被视作可望不可及的幻想。但是,如果你参观在柏林(西)举行的国际旅游博览会,这个幻想就可部分地得到实现。
风花雪月,固然是吸引众多旅游者的资本:荷兰一望无际的郁金香,瑞士阿尔卑斯山上的皑皑白雪,太平洋岛国上迎风摇曳的椰子林,地中海上灿烂的阳光,都使人兴致勃勃。其实,大漠荒野,“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色也同样会激起异国游客的探奇之心。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就是用沙漠、骆驼、帐篷作为旅游主题的。至于用祖先留下的古代文化去触动游客的“思古之幽情”,那就更是普遍的了:埃及的金字塔,约旦的石头城,罗马的斗兽场……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不能把一切风光囊括无余,因此,各国正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博览会给人的一个深刻印象是,“旅游即游山玩水”的概念已经过时。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日益重视用本国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作为旅游主题。危地马拉的展台上有一个印第安妇女用古老的手工方法织布,巴基斯坦姑娘飞针走线埋头绣制装饰品,都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海湾国家阿布扎比的展台就是一个日常家庭的实景:几个西方“演员”扮演的游客与长袍裹身的阿拉伯人一起席地而坐,边烹茶、边欣赏艺人演奏充满阿拉伯情调的音乐。旅游博览会又好似民族博览会,各国参展人员穿着各色民族服装。这些在现代社会中看似很“土”的东西,在国际旅游业中正越来越“时髦”。即使一些历史相对短的国家,也竭力发掘本国历史文化作为旅游主题。比如西德,开发了一个乘上世纪邮递马车旅行的项目,还用慢吞吞的飞艇载着游客在天上遨游,让旅客返回百多年前,如同温习航空、交通发展史。当今世界,旅游事业已日益成为求知、交友、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旅游推动有关部门发展的动力是巨大的。据马德里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去年全世界有3.15亿人出国旅游,年营业额达1150亿美元。近20年来,旅游业发展特别迅速,1966年参加首届柏林(西)旅游博览会的不过5个国家,今年已达142个国家和地区。旅游推动饭店、旅馆业发展自不待说,它对教育、新闻出版、服装、工艺品等部门,对邮政、交通、银行、保险业的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一位出版社的总编辑告诉我,他的出版社专门出版旅游资料,每年出276种,印数300万,每14个月更新一次。旅游教育、旅游科研在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以西德为例,从7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建立了4所旅游高等学校,培养专业管理人员,所学科目从数学、经济学直到数据处理,计算机操作,学制4年。可见旅游业是大有学问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油气知多少
1986年全世界原油产量达27.93亿吨,比1985年增长4.4%;天然气产量18022亿立方米,增长1.5%。1986年全世界探明的石油总储量为955.41亿吨,天然气超过一百万亿立方米。全世界现有炼油厂共计725个。永宁


第7版(国际)
专栏:

火星上有多少水
在美国的“马温蒂·维欧”研究中心,科学家们再次测定火星上的水量。最新测算表明,火星上的水比以前认为的要多。假如火星上的冰全部溶化,则水可覆盖火星表面达10~100米。而以前人们认为只能覆盖1米。 玉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