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教育观念七大变化
林双川在《半月谈》第7期撰文说,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一、教育效益观:人们纠正了以往认为教育事业是消费事业的错误观点,对教育事业的作用及总体效益有了深刻认识,树立了教育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的新观念。
二、新型人才观:追求培养富于开拓创新、具有强烈进取意识的新型人才。传统教育中那种“唯书”、“唯上”,安于现状,缺乏创造与进取精神的传统人才观念受到挑战。“知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的新观念正在树立。
三、育人教育观:全面成才观念取代了单纯“升学观念”。中学教育由“应试”向“育人”转变,树立起“教书育人”新观念。
四、“超前教育”观:人才教育中的“因才施教”原则重新被肯定。遵循教育规律,着意对智力超前的青少年进行重点培养,不搞人才培育上的“一锅煮”。“超前教育”已成为教育学上的科学概念。
五、现代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中的封闭式、程式化、平面式的老式教育观念相对立,个性化、开放化、探索化的现代教学观正在形成。传统教学观中的“权威主义”已被打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六、职业教育观: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异军突起。职业教育由受人冷眼相看的“冷门庭”,一跃而为众相争攀的“热门槛”。
七、终身教育观:打破“学历主义”的束缚,提高了“基础学历”的水准,成人教育呈现从“文凭观”向“实用观”的转变,“终身教育”观念正在树立。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补正《鲁迅全集》一条注释
顾农撰文说,鲁迅在《从帮忙到扯谈》一文中提到李渔的《一家言》,新版《鲁迅全集》注释说:“《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是他的诗文杂著,共六卷”。这个注释是不符合事实的。
李渔的《一家言》有广狭二义。狭义者仅指其诗文。雍正八年芥子园主人题记云:“湖上笠翁先生……生平著述甚夥,如诗文之《一家言》、诗余之《耐歌词》、读史之《论古》、闲情之偶寄……但所著皆各成一册……”可见以《一家言》为集名的诗文集是正式出版过的。当时作者还打算出二集。这种意义上的《一家言》只包括李渔部分诗文,与《闲情偶寄》可以并列,而无法包容。
雍正八年芥子园主人将李渔的全部诗文杂著,包括狭义的《一家言》及此后所作诗文、《耐歌词》、《论古》、《闲情偶寄》合为一书出版,总题之为《李笠翁一家言全集》,亦简称为《一家言》,共十六卷。后人提及《一家言》,大抵取此广义。这种意义上的《一家言》包括《闲情偶寄》,也不能说是“又名《闲情偶寄》”。
(摘自《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鲜为人知的《政学丛刊》
龚军撰文说,“五四”时期出版的刊物,还有一份鼓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重要政论性杂志。这份鲜为人知、出版数量较少的刊物,就是1920年1月在美国纽约创刊的《政学丛刊》。
《政学丛刊》是留美学生和华侨中有影响的政治学术团体之一“中国政学社”的同人刊物。该社1918年11月9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成立。李佳白、伍朝枢、汪精卫、芮恩施(曾任驻华公使)和美国著名学者摩而、隋里格门等都曾与该社有过密切联系,其中一些人是该社的名誉社员。该刊的第一任总编卢锡荣(当时任华侨国民党总机关报《民气周报》总编)起草了出版宣言。宣言声称本刊宗旨为“端政论、明政学、固政本、新政德”,文末还发表了该学社创作的《20世纪新中华民国之国歌》。蔡元培、伍朝枢分别写了数百言的题词和祝词。
该刊为32开季刊。1920年出了4期,1921年出了3期,同年5月停刊。所发表的36篇文章皆围绕5个中心论题:山东半岛的形势和前途;中国国民教育;宣扬英美式的平民政治;国际形势和各国政权、政党的政治基础;世界银价飞腾与我国经济之关系。为了贯彻所谓“不主偏激议论、亦不涉党争臭味”的办刊方针,该刊还发表了吴之椿的3万言的《俄国劳农政府之组织》,以及董维健翻译的杜洛威的10万言的《宪法论》。《政学丛刊》在“五四”时期纷繁复杂的思潮中具有代表性。它也是研究留美学生和华侨社团政治活动的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摘自4月9日《社会科学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银是否具有验毒本领
朱翠芳撰文说,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有着银器可以验出食物中是否有毒的说法。银究竟能否验毒?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古人所指的毒物,主要是指有剧毒的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有趣的是,我们无论从化学反应理论还是从化学实验来看,金属性质相当稳定的银,在一般条件下并不与砒霜起反应,也就是并没有古人所讲的银遇剧毒的砒霜会变黑的现象产生。难道古人验毒之说是以讹传讹,还是另有奥秘?
问题可能主要在于砒霜的纯度上。砒霜是由元素砷氧化而来,而砷是从各种含砷的矿中提制,其中砷黄铁矿是提制砷的主要矿石。但它常与其它多种硫砷化物和硫化物共生,其中还可能伴有自然硫。
古人制取砒霜的技术很差,因此,古人所用砒霜里可能都伴有少量硫化物和硫。由于非金属元素硫能直接与大多数金属或卤素(除碘外)起反应,所以银遇到硫就会生成黑色难溶的硫化银,即发生变色现象。而我们现在在实验中所用的砒霜是较纯净的三氧化二砷,则无法用银检测。
从现代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能够危害生物生理机能的毒物不下数千种(包括天然和人工的),一般人较熟悉的一些剧毒物有砒霜、氰化物、农药、蛇毒等,都不与银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以说,银是不具有验毒的本领的。     (摘自3月29日《健康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列宁姐姐的两封信
陈明哲在其编译的文章中说,前不久,在苏联列宁格勒一个家庭档案室里,发现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姐姐安娜·伊里尼奇娜·乌里扬诺娃——叶利扎罗娃写给她亲密的女友纳杰日达·亚历山大罗芙娜·季亚科诺娃的两封信。
1887年3月初,安娜的弟弟乌里扬诺夫因被指控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未遂而遭逮捕,并于同年5月8日和“民意党”的4名战友一起被处绞刑。安娜受连累,也被关进了监狱。由于证据不足,后来她被释放了。但在警察的监视下,她被流放到喀山。面对这惨痛的现实,列宁表现出了惊人的刚毅。他继续在辛比斯克中学沉着应考,终于拿到了金质奖章和出色的鉴定。从1887年秋天起,列宁开始上喀山大学读书。
新发现的第一封信,大约是在乌里扬诺夫就义半年之后,安娜被流放到喀山乡村写给纳杰日达的一封复信。在这一恐怖时期,安娜对敢于向她表示同情的人的来信,是十分动情和珍惜的。她在复信中说:“我亲爱的,我不知道该怎样感激您,感激您对我的关怀,这对我来说,该有多么珍贵。现在我离不开任何一种依恋,我多么想同您保持经常来往!可惜,只是最近我同您聚会的时间才多一些!”
第二封信是从喀山发出的,注明日期是1888年12月28日。从信中得知,安娜已被允许同母亲一起过圣诞节。还看得出,警察仍在严密地监视着她。但是,安娜不顾危险,仍然竭力和一个与弟弟一起被处绞刑的同志π·я·舍维廖夫的亲属取得联系。信中还谈到了1887年12月,列宁因参加学生革命运动被捕,并被开除学籍,流放到喀山柯库什金村期间申请出国遭沙皇政府拒绝的情况,等等。
信中这些年代久远的字句启迪人们懂得: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
(4月4日《辽宁日报》 刘泽连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居世界前列的十大铁路隧道
目前世界铁路双线隧道中,我国正在修建的大瑶山隧道,长度居世界第十位。这十大隧道是:
1、连接日本本州与北海道的青函海底隧道,全长53.85公里,1984年建成;
2、日本上越新干线上的大清水隧道,长22.228公里,1979年贯通;
3、日本山阳新干线上的新关门海底隧道,长18.7公里,1975年建成;
4、意大利亚平宁隧道,18.5公里,1934年建成;
5、日本山阳新干线的六甲隧道,16.25公里,1972年建成;
6、日本上越新干线的榛名隧道,15.35公里,1982年建成;
7、瑞士、意大利边境上穿过阿尔卑斯山的圣哥达隧道,14.98公里,1981年建成;
8、日本上越新干线上的中山隧道,14.9公里,1982年建成;
9、瑞士列奇堡隧道,14.6公里,1913年建成;
10、中国大瑶山隧道,长14.295公里,将于1987年建成。
(摘自《瞭望》周刊第15期)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神奇的响沙
王明杰撰文说,在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齐沙漠上,有一个神奇而迷人的地方——响沙湾。
响沙,就是能发出响声的沙子。当你抓起一把金黄的沙子用力一摔,沙子竟发出“哇、哇……”的类似蛙叫的响声;如果从沙丘上滑下,又可听到一阵深沉而悠长的音韵……
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响沙湾进行了探索与考察,初步认为沙之所以会响,是由其特殊的地质地貌造成的。由于沙丘高大,呈月牙形,沙坡背风向阳,沙湾前有水渗出或有较大的干河槽。在干燥的晴天里,由于水分蒸发,渗水处或干河槽上就形成了一堵肉眼看不见的蒸汽“墙”,这堵“墙”和月牙形的沙丘背坡正好组成一个天然的“音箱”。当沙丘受外力作用时便发出各种不同频率声波,其中有一种频率恰好能在天然的“音箱”中产生共鸣,音量被放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样,本来很微弱的声音就变得不同凡响了。
也有人认为,沙子发出响声是由于这里气候干燥,阳光长久照射,使沙子带上了静电,一遇外力,就会发出放电声。
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是个谜。
(摘自4月16日《中国环境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夏时制的来历
劳真在4月15日《北京日报》撰文说,1907年,英国伦敦的企业家威廉·威利特撰写了一篇题为《论日光的浪费》的文章,他呼吁人们早睡早起,以便利用自然光源,节约费用。为了在英国开展一场“争取每年夏季将时针向前拨80分钟的运动”,这位谋士提供了一笔可观的宣传经费。威廉·威利特还利用自己的企业进行夏时制的试验,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他认为,实行夏时制仅节约照明煤油一项,就相当于英国的全部国债。这位堪称夏时制鼻祖的企业家还认为,夏时制是延年益寿、强健身心之举,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的寿星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威廉·威利特的建议被提交英国议会表决,不料竟受到了农场主们的极力反对。他们暴跳如雷地说:“假如在规定的时间之前挤奶,牛乳的产量将会减少。露水也会给割草和晒草工作带来麻烦。”于是,这项创见便被幼稚的想法打入冷宫。
1915年,威廉·威利特的建议被德国人接受与采纳;1916年,英国和法国也仿照推行;1917年,不甘落后的美国人也投身夏时制行列。随后,北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至亚平宁半岛的国家,纷纷采用夏时制。
各国在实行夏时制时,时间转换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例如,法国是从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开始的,英国是从4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开始的。这两个国家都是在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结束夏时制。1940年,法国与英国曾经从2月25日就开始夏时制,直至隆冬人们依旧按夏时制生活。1941年至1944年,英国与法国还曾经将时针拨快二小时。1942年2月至1945年9月,美国实行了中间没有间断、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在内的夏时制,这种数年一贯的做法,至今仍属罕见。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高尔基化装搞调查
刘万超撰文说,通讯报道要真实可信,这是高尔基在数十年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新闻报道的“全部材料”应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事实、数字,有名有姓的活生生的人物”是“所有通讯报道的基础”。我们必须创造出自己的文章典型,这种典型应该“短小精悍,真实可信”,力求避免文学作品那种过多的修饰语。高尔基还认为,光这样写还不够,还需要对现实生活加强调查研究。
非常有趣的是,有一次,为了写一篇莫斯科街头见闻的文章,而又不让群众围住自己,高尔基曾经化了装,戴上假发,贴上长胡子,穿上破旧的大衣,装扮成一个普通工人的样子,然后在街上漫步。他深入生活之中,和工人、农民、职员谈话,毫无拘束地观察和了解他想知道的一切情况和社会现象。
(摘自《国际新闻界》第1期)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五大江河名称溯源
相炜撰文说,长江源头段叫沱沱河,它与支流当曲汇合后称为通天河。青海玉树以下到四川宜宾这一段称金沙江。从宜宾开始正式称为长江,但习惯上把宜宾至湖北的宜昌段称为川江,因为主要流经四川盆地的缘故;把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通称荆江;把现在江苏仪征、扬州一带的江面称为扬子江。扬子江为古代长江称谓,因附近有扬子津和扬子县而得名。最早出现“扬子江”这一名称是隋朝大业年间。
黄河因河水颜色浑黄而得名。《尚书·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指的就是黄河。战国末期称浊河。西汉初年始称“黄河”,《汉书》有“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的记述,但仍未被普遍采用。直到宋代,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珠江流经广州南面的江中,有一石岛。由于石岛长期受江水冲刷,其表面变得非常光滑,形似圆珠,当地的人们称它为“海珠石”。珠江由此得名。
北方的大河黑龙江,最古老的名称是“黑水”。因其黑色的河水在弯曲的河床中奔流,矫若游龙,故名。这个江名始于唐代。鄂伦春族民间故事说,到了唐朝,中原曾有人到黑龙江去,发现江水是乌黑色的,以为这儿住着乌龙王,于是称它为乌龙江。后改称黑龙江。
松花江,不同历史时期,名称各异。汉朝和魏晋时叫弱水,南北朝北魏时叫难河,唐朝时叫那河、粟末河(或速末河),辽金时叫混同江、鸭子河,元朝时叫宋瓦江;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松花江之名。清朝,松花江满语称为“松阿哩乌拉”,即“天河”之意。
(摘自《课外学习》第3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