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长会议通过决议
要求发达国家把贷款转为赠款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4月21日电 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有39个,非洲地区占了27个,另外还有两个非洲国家正在进入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
这是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阿德巴约·阿德德吉21日在这里召开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长级第七次大会上宣布的。他说,这表明了非洲地区经济形势的严重性。
非统组织秘书长奥马鲁在讲话中呼吁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团结起来,争取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4月22日电 第七次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长会议今晚在这里闭幕。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发达国家把所有尚未偿还的官方发展援助双边贷款转为赠款。
部长们在为期两天的会上研究了1986至1990年非洲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联合国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
会议通过的另一项决议强烈要求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通过动员和有效利用本国资源来加速经济的恢复。
决议呼吁捐赠国提供更多的财政经济援助,并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那些给最不发达国家带来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原则。


第7版(国际)
专栏:小资料

最不发达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是指经济上最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此词最早见于1967年“77国集团”通过的《阿尔及利亚宪章》。1981年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重新规定的标准是:1、按1976年到1978年间平均价格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2、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低于10%;3、人口识字率在20%以下。根据有关国际经济机构公布的资料,全世界现有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占27个,它们是: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吉布提、佛得角、中非共和国、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乍得、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尼日尔、卢旺达和科摩罗。·进修·


第7版(国际)
专栏:加拿大通讯

枫叶国的忧虑
本报记者 马海亮
每年3月中下旬是加拿大东北部枫糖树的采糖季节,也是一年一度的枫糖节。渥太华周围的几十家枫糖农场,这时都开门营业,生意兴隆。人们纷纷从城里驱车到枫糖园,踏残雪,品枫糖,载歌载舞欢度周末。然而今年枫糖节,却给人们留下了忧虑和不安。人们发现,今年枫糖树的树汁流量不多,也不如往年那么甜。
加拿大以枫叶作为国旗的标志,它生产的枫糖是举世闻名的。通常181.6升枫糖树汁可熬4.54升糖浆,而今年由于树汁产量和含糖量的下降,枫糖产量又一次下跌。据安大略省的统计,该省枫糖产量近年来一直走下坡路,1985年为100万升,1986年降到64.3万升。而需求量不减,枫糖价格看涨,从去年1升枫糖浆8.5加元上涨到12加元。枫糖业产量一年不如一年的状况,引起了加拿大朝野的关注。
去年8月,加拿大农业部曾在枫糖产量占全国88%的魁北克省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令人大为惊讶,魁北克省的枫树林竟有52%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为枫糖树枯死等情况造成的损失估计达1.1亿加元。
枫树受害的病因何在?据多数科学家得出的结论,酸雨是主要原因。枫树在酸雨的侵蚀下,先从树梢开始枯黄,然后一直向下延伸,直到最后枯死。专家们在调查中还发现,除白桦和白杨树外,其他硬木材树木也因酸雨的侵蚀出现同样病情,因此医治枫树枯死的根本办法在于治理酸雨。但是治理酸雨又谈何容易。加拿大东部地区的酸雨污染问题同美国关系很大,加美两国多年来为如何治理两国工业造成的酸雨问题进行谈判,迄今未能达成协议。看来枫树枯死病的医治并非科学家所能解决,人们的忧虑也正在这里。
(本报渥太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一周年前夕
苏再次表示将继续大力发展核电站
新华社莫斯科4月22日电 苏联核动力工业部部长尼·卢科宁今天指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没有改变苏联发展核电站的战略。1990年全国核电站的发电量预计将比1985年提高一倍,到1995年将提高两倍多。目前苏联正新建11座核电站,主要在它的欧洲部分。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一周年前夕举行的这次记者招待会上,卢科宁说,该电站一、二号机组恢复运转以来工作正常,已发电65亿度。出事故的四号机组用“石棺”密封起来之后,去年11月最高温度是140摄氏度,今年4月20日是98度。
近来有消息说,欧洲一些国家的放射性强度提高,怀疑是苏联西部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的结果。苏联国家水文气象委员会副主席索科洛夫斯基指出,苏联有关部门得到这种消息后又对西部地区的大气悬浮物质进行了化验,没有发现同位素组成有什么变化。
苏联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伊利英说,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总共有237人患不同程度的放射病,其中28人死亡,196人治愈并恢复工作,13人残废。这些人终身都将受到医生的严密观察。去年共有10万人接受了医生检查。伊利英说,在事故后出生的婴儿中,没有发现遗传异常情况,这是因为母亲们受到的辐射量不高。
索科洛夫斯基还告诉记者,核电站附近大小河流的春汛都已开始,河水中的放射物质含量很低,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目前一些地方正在深翻土地,加石灰,施有机肥,以降低土壤的污染程度,为恢复耕作准备条件。


第7版(国际)
专栏:联邦德国通讯

西德传统工业的兴衰
本报记者 江建国
奥伯尔豪森和哈廷根是联邦德国鲁尔区里两个邻近的城市。前者有22万人口;后者是个小镇,不过5.8万人。地方虽然不大,在上世纪工业革命史上却占有重要一页。1854年哈廷根就建立了钢铁工业,奥伯尔豪森更被誉为“鲁尔区的摇篮”。然而,与它们辉煌的过去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惨淡的现实:2月底,蒂森钢铁公司宣布,由于钢铁销路困难,决定关闭哈廷根的钢板厂和奥伯尔豪森的钢丝生产线,裁减工人5900名。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动了鲁尔区,一些长期在钢铁厂工作的工人禁不住痛哭失声。一位企业家说,历史的阴影又一次笼罩在钢铁企业头上。一个多月以来,当地工会接连举行集会示威,并到波恩总理府请愿,要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劳动岗位和钢铁基地的生存。钢铁业的危机再次引起全国注目。
由于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兴工业部门的涌现,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马克升值,欧洲共同体内钢铁生产的配额限制等诸多因素,西德钢铁工业早就处在风雨飘摇、一再收缩的境地。七大钢铁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纷纷转向多种经营,特别是新技术部门。蒂森公司如今营业额只有26.5%来自钢铁业,曼内斯曼公司从60年代中期起就有意识地推行从传统工业中逐步抽身的战略,转向电子、机器设备制造,无缝钢管的产值下降到营业额的1/3以下。西德全国从事钢铁、采煤、造船的工人人数不断下降。1962年西德钢铁大军是36.3万人,到今年初只剩下19.9万人;1957年矿工有60.4万人,如今只有16.3万人。
然而,对于西德这样一个工业国来说,没有矿冶工业也不能想象。因而西德政府一直力挽狂澜,以提供巨额补贴的方式支撑传统工业。
据一位经济学家匡算,为了保持一个工作岗位,国家每年补贴的数额在采矿业是21.4万马克,钢铁业12.4万马克,造船业20.2万马克。为了保证大量失业工人重新训练改行和钢铁企业结构调整,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拿出了五六十亿马克。为了保持煤矿生存,联邦政府与发电部门订立“世纪合同”,以补贴便宜的燃烧油和国产煤之间的价格差额,人为刺激发电厂采用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两倍的国产煤。仅此一项去年政府就耗资65亿马克。据西德《时代》周报统计,如果西德敞开进口煤,从70年代初到现在足可省下1800亿马克。对钢铁、煤炭等传统工业的补贴已成为西德发展经济的一大负担。
就在全国对传统工业的危机议论纷纷的时候,上月底经济部长班格曼对《世界报》记者发表谈话,声称钢铁、煤炭业已经没有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没有必要保持其生存,大量补贴拖了整个经济发展后腿,是饮鸩止渴的政策。这些话犹如火上浇油,触发了一场大辩论。有人认为传统工业不能没有,还要补贴下去,以拯救劳动岗位;也有人直率地说,应该听任传统工业死亡,省下补贴发展新技术,创造新的劳动岗位。一些大报明确表示赞成班格曼的观点,《法兰克福汇报》说,当美日在激烈争夺未来的市场时,西德还盯住钢和煤。言外之意是眼光未免短浅。采煤业和钢铁业也各自强调存在的理由,煤矿说煤炭关系国家能源供应,少不得,钢铁业认为西德钢铁业技术水平高,仍有国际竞争力,钢铁业危机的根子在于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搞补贴竞赛,造成价格混乱,因此西德应该在欧共体内敦促取消补贴。意见纷纭,莫衷一是。科尔总理鉴于群情沸腾,上月底表示对煤、钢还要继续补贴下去,还要考虑延长为失业工人改行设立的特别计划,此外科尔总理也说,要到欧共体内去维护西德钢铁工业利益。为了从长计议,科尔总理已决定这个月底召集国家钢铁会议,通盘考虑传统工业出路问题。
经济结构调整是痛苦的过程。传统工业出路何在?历史上煊赫一时的鲁尔区的煤和钢会不会最终从西德工业发展进程中消失?看来谁也无法一下子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第7版(国际)
专栏:

匈牙利开展“语言美”运动
新华社布达佩斯4月21日电 (记者李淑华)匈牙利每年3月和4月都在全国中小学开展“语言美”运动,今年涌现出的30名“语言美”标兵荣获了奖章和奖金。
匈科普协会文教组负责人海尔包伊·阿格奈什对记者说,“语言美”运动不仅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词汇,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讲话才能和维护祖国语言纯洁性的自觉性,初步树立了文明作风。
海尔包伊还谈到,爱国人民阵线于1982年成立的“维护祖国语言俱乐部”也在美化语言方面做出了贡献。这个俱乐部坚决维护匈牙利语的美感,反对使用粗鲁的语言和滥用外来语。俱乐部发动群众对社会进行监督,并通过电台和电视台以及《祖国语言》杂志对各种告示、标语或报刊上的语病以及滥用外来语的单位进行尖锐批评和指正。俱乐部还非常重视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保育员和学前教师对孩子们说话要声调优美,用词准确,不讲粗话。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阿兰复工记
王彦芬
法国中部有个蒙吕松市,市里有著名的丹洛浦轮胎公司下属的一个工厂。厂里一个名叫阿兰的技工,于去年一月接受《人道报》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厂里艰苦的工作条件,此事激怒了厂方,当月解雇了他。阿兰不服,告到劳资法庭。去年十一月,法庭作出判决:立即恢复阿兰的工作,厂方若拒绝服从,则每天罚款五百法郎。厂方宁可缴罚款,也不同意阿兰回厂复工。
厂方的蛮横行为激起了全厂工人和社会舆论的义愤。全国总工会、法共及各界人士积极支持阿兰同厂方斗争。
三月初,里奥姆上诉法庭作出第二次判决时,审判庭内挤满了旁听者,法官宣判时大厅里鸦雀无声。当人们听到“从三月三日,阿兰有权回厂工作”的宣判时,大厅里的人群欢腾雀跃,几十名工友向他祝贺;阿兰站在长凳上向大家致谢。阿兰回厂后,收到了全国总工会、法共总书记马歇和《人道报》社长勒鲁瓦及各界人士的贺电。
根据判决,如厂方拒绝执行判决结果,每日罚款一千法郎。厂方不愿承担每月三万法郎的经济损失,被迫同意阿兰复工,但它仍扬言要上告高等法院。看来,这场劳资纠纷并未最终结束。(本报巴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为援助第三世界的发展
欧佩克表示继续向农发基金捐款
新华社维也纳4月22日电 沙特阿拉伯常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布哈里昨天在这里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将一如既往,继续向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提供捐款,援助第三世界。
布哈里是总部设在罗马的农发基金欧佩克集团的发言人。他在这里主持了欧佩克成员国为期一天的会议,以便在向农发基金继续捐款的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
会后布哈里对欧佩克通讯社发表谈话说,欧佩克成员国对农发基金“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说,在农发基金创立时,仅沙特阿拉伯就捐献了1.05亿美元,它第一次补充资金时,沙特又捐献了1.55亿美元。
布哈里说:“因油价下跌,欧佩克成员国正面临经济困难,但在农发基金第二次补充资金时,欧佩克又捐献了1.84亿美元,其中沙特一家就捐献了7200万美元。”
欧佩克是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两个主要捐献集团之一。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大熊猫“永永”和“铃铃”将于4月30日在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展出。图为该动物园富有中国建筑风格的熊猫馆外景。
庞伟良摄(新华社稿 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