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论摆谱儿
陈小川
“谱儿”,是北方俚语。翻成现代白话有规格的意思。摆谱儿,也可以说成讲规格,这在中国是有久远传统的。现在,在许多场合,这规格二字还非讲不可。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礼炮少一响也不行。跟外国人交往,讲对等规格,以示重视。这礼宾规格,恐怕还得坚持下去。晏子使楚,让人家走小门,就要不得。
旧时候,皇上、官员都有各自不同的谱儿要摆。汉朝时候缺马,皇帝才许乘驷马车,大臣只能乘牛车。这种规格直到宋朝以后,才渐有改变。衣服、吃饭,谱儿就更复杂了。
谱儿在今天,除外交场合,恐怕该讲之处不多了。尤其摆谱儿而要掏公家腰包的时候,就要谨慎了。
譬如请客,意思尽到即可。如今英国女王请客,也只是几道家常菜。而我们单位之间互请,关系户请客,非得水陆山珍、酒海肉林不可。临了还得说上一句“没吃好吧”?不知怎样才算吃好,非放翻一片,泻肚三天,才够意思?中国的吃文化十分发达,堪称世界一绝。假如都摆起谱儿来,有的是可供选择的,如何了得。
譬如剪彩,非得偌大一匹红绸缎,然后“咔嚓”几剪刀。我见过日本人剪彩,只是手指宽一条绸带而已。国人中有笑话他们越阔越抠。但是,越穷越摆,怕也不是正经路数。
譬如坐车,无论职务,无论对内对外,无论单位大小,一律力求豪华,非“奔驰”、“尼桑”不可。尤其出租汽车,豪华得可以,老百姓看见就怕,如今趴在停车场上的居多。其实,出租车就是为了跑路而已,弄到目的地,别耽误时间就行,用不着摆什么谱儿。因为目的地断没有三军仪仗队等着谁去检阅。
譬如饭店,门脸儿越搞越吓人,茶色玻璃、铝合金门面,里面是地毯接着淌下来的剩汤,门口放着流行音乐。其实只能招徕极少数“先富起来”们和大多数用支票付帐的人。我就听一位教授阶层的文化人说:“一听见门口放音乐,我就知道里面的价钱了,只有向后转了事。”中国人远没有“吃谱儿”的经济能力,远没有到剩汤淌出来非得地毯接着的程度。把住支票吃酒席的口子一关,饭店的豪华门脸就与逐客成了一码事儿了。
摆谱儿之害,《红楼梦》的贾府是一例。谱儿拉开了,表面上说什么也得维持轰轰烈烈的样子,内囊却早已尽上来了。直到叫出“大有大的难处”的苦来,请出探春来振兴家业,都无望了。今天,可不能眼看着有些人用公家的钱,摆自己的谱儿,把公家摆穷。
治治摆谱儿的奢靡之风,我想该有些法规性的东西,管管有权摆谱儿的各级干部。即便是外事活动,也须有明确的规格待遇、陪同人数等等,不可逾越。内事活动,更得明令禁止。不过谁要是看见公家的小汽车旧了,愿意自己掏腰包给公家买“尼桑”,那是另一回事了。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京郊农村文化生活
顾建平 江创旭
经济生产的发展,现代文明的渗透,给当今农村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左”的路线的羁绊摆脱出来,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的京郊农民,重新焕发起生活的热情,他们的积极寻求和主动参与,使一度冷落的文艺活动逐渐丰富起来。门头沟区群众文化活动,从高跷、太平鼓、摄影展览、永定河之波音乐会,到交谊舞会、迪斯科比赛,古与今、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吸引了不少客人:民俗学家来采风,小说家开讲座,音乐家寻觅歌手……。收录机、电视机等现代音像设备为农民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一些偏僻、闭塞的山区,也能够迅速获得山外的文化信息。
当然,目前农村文艺欣赏水平普遍处于中下层次,较受欢迎的,大多属于娱乐性质的作品,但在整体上,又呈现出向较高层次发展的趋势。大郊亭村出现了全国第一位买钢琴的农民,京郊已涌现出不少家庭乐队。
青年为古老的农村灌注了生气。祖祖辈辈与土地结下的血肉联系松弛了,过时、陈腐的观念开始失去存在基础,青年们以新的姿态容纳现实、迎接未来,对爱情、事业、生活有了独立的见解。自学函授在农村青年中已蔚然成风。形形色色的乐社、文学社、诗歌会等文艺组织纷纷建立;几个郊区、县组成“文艺联合会”,集中了青年中的文艺精英。
我们还注意到,因地理条件——尤其是与中心城市的联系的不同而造成了郊区农村文化发展的差异。京城仿佛是巨大的光源,将现代观念投射到郊区各个角落,距离越远,强度便相应减弱。
在近郊四季青乡北高庄,笔者询问一位女高中毕业生、现任村团支部书记:“您平时读些什么书刊?”
“平常看些杂志,如《读者文摘》等。最近读柯云路的《新星》和《夜与昼》。”那时《夜与昼》刚刊出半个月。
“那么,杂志、图书都是你们自己买的罗?”
“当然,杂志在邮局订,买书就上书店。现在村里实行全面工资制,钱多了,不买书也没别的用处。去图书馆借来还去多费时间,还不如自己买。”
她还谈起传记、小说,评论起中外电影,头头是道;说到音乐,讲起欣赏贝多芬时的感受:“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有一种压抑感,坐在椅子上透不过气来;《田园》就畅快多了。我欣赏别人的深沉,但别人的悲伤我受不了……”这种感觉,没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是讲不出来的。
在北高庄,这种青年为数不少。
而在远郊的一个乡,我们向一位小学教师提出同样的问题。他谦逊地笑笑说:“《水浒》、《三国》等,还是读中专时看的。这里闭塞,教育也落后,课外书,象文艺书一类很少。学生爱看一些武侠小说。”
这里是富有革命传统的老区,也是北京的风景区,但四面高山,交通不便,较多保留着简朴的古风。
文章开头提到的门头沟区,属于中间状态而且较有普遍性,在门头沟区的访问材料与在京郊整个调查得出的数据大致吻合。倘若制定农村文化发展规划,是否在考虑普遍情况的同时,也注意到偏僻山区因地理位置、传统习俗造成的文化发展迟缓和象北高庄那样的青年们的要求、理想,将对今后农村带来的影响呢?
(按:本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84级同学进行社会实践的文化调查纪实之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李达录冯玉祥诗墨迹
于志恭
最近,在一友人家中,发现我党创始人之一李达(鹤鸣)同志的墨迹。这件墨迹是写在一把折扇上的,抄录了冯玉祥先生的“七七二周年纪念”诗。
冯先生的这首“丘八”诗写于重庆,是为纪念“七七”事变两周年而写的。当时,冯请李达同志在重庆南岸余家祠堂给他讲社会发展史。一天,他们二人讨论当时的形势,谈得十分热烈。此后,冯作了这首诗。李达同志读后,认为冯先生对形势的看法很正确、明白。恰巧纪法同志执扇索字,李在折扇上录了这首诗。
1933年,李达同志应邀到泰山给冯玉祥先生讲课。抗战期间,李住零陵,1938年底,冯先生过此去重庆,又邀李同往。后来,冯又请成都朝阳学院黄松龄、邓初民两位教授来讲政治与经济,以李达同志为研究室主任。讲课地点改在重庆歌乐山中间的陈家桥冯寓。黄讲,李、邓两人旁听;邓讲,李、黄两人旁听,他们戏呼旁听者为“侍讲”。冯先生则是率领他的全班人马——传令队(参谋、副官、书记)、勤务兵,一齐来听讲,冯不怕他的部下懂得真理了转过来反对他。
时间经过了半个世纪,李达同志在十年动乱中已被迫害逝去,他的手迹尚存人间,实为十分珍贵的文物。
(附图片)
李达录冯玉祥诗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乡的土地
刘波
人也真怪。当年在那儿插队时,恨不得早一天拔脚离开。可走了,却又不断地怀念。
而今,终于有机会重新踏上这块熟悉的土地。我顿时感到,连空气都有了变化——变得甘甜而清新。
村北三小队,我插队时在那儿劳动。虽然落后,但地却好,特别是挨着村边的那二三百亩地,每年都毫不吝惜地向人们献出丰硕的果实。金灿灿的麦浪,焰火也似的高粱,龇牙咧嘴的玉米,迎风摇曳的谷穗……乡亲们象侍弄孩子一样地侍弄它们。我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学会耕种的,看到乡亲们丰收后的喜悦,和喜悦之后的艰辛的。
但如今令我吃惊的是,这肥沃的土地竟变成了一片新房。离乡十年,我相信家乡会巨变,我相信家乡会矗立起一幢幢新房。但怎么也没想到,新房会盖在这里!
忽然,我看见了一块醒目的镇乡委员会的牌子,牌子后面,是一幢颇为气派的三层小楼和一大片空地。哎,当年的公社大院,怎么也迁到了这里?过去的公社大院不是挺威风的吗?红漆大门,三大排青砖的北房,两进的院子!院好大,能容下全公社的干部开会,能同时举行两场篮球赛,而且在镇子中心。为什么还要搬到这里占据良田?
再往前走,我更吃惊了。市场管理所、邮电局、税务所……每一个牌子后面是一所宽敞的院落。我明白了:原先的一个公社大院变成了今天的六个大院,今天的每个大院都有原来的六个那么大!
有多少人在里面办公呢?我一边想,一边走进路边的邮局。宽大的房间,宽大的柜台,宽大的院子!竟然只有一个人。
我忽然想起那年的麦收时节:雹打一条线,仅仅15分钟,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就把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全毁了。大雨没停,全村老小都跑到地头失声痛哭。那是我插队七年所见到的最悲怆的一幕。接着,全村人,连那些久病在家的老人也走到村头,顶烈日,或者蹲着,或者跪着,把打落地上的麦子一粒粒拾起来,晒好筛好后交给了国家,留下掺着沙石的自己吃,嚼着牙碜的面条和馒头,大家都说很香。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离开村子的时候,镇里的“一把手”乐呵呵地说:“下次你再来,咱们镇变化就更大啦,要把这里和南高连成一片。那时,哈,说不准市委也要搬到咱这来呢!”
“您是说,房子和南高连成一片?”
“咋?不相信?”
他说着,笑得很开心。
我能说什么呢?
那时全镇是四千口人,八千亩土地。十年后,人口长到五千一,土地却减到六千五。
啊,土地,故乡的土地!
记忆中的故乡变了样。
那记忆中的样子却更清晰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心事(二首)
范方
无题
成败就是那么回事
正如左脚与右脚
前步与后步
热血与酒是兄弟
豪情无关
听说 王维那股青烟很直
落日很圆
长河在下
而我们 是生长在
地平线上一个永动的
车轮
偶及
又是一把攀不着枝丫而坠入江
心的秋叶
涟漪没有回声
满目年轮飞旋
不论繁花千树云一朵
至此 都被凌厉的风
逼成 雁叫
而我在两天呕出的是
一堆石头
至少也能感染那片苍白的月色
在夕暮中 激变成千山 大火


第8版(副刊)
专栏:

烽火台
李有祥摄 郭辉诗
不要问:这里曾点燃过烽烟,
岁月的流云已剥蚀了骨骸;
不要说:这里曾发生过拚杀,
历史的尘沙已将忠魂掩埋。
我就是历史,任时代更迭变幻
——明和暗、光和亮、静和动
……
我就是碑刻,向苍穹无声诉说
——荣与辱、生与死、血与火
……
为根除战争,我愿消溶于寂静,
为忘却屈辱,我独自走向荒漠。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说潮
李景阳
突如其来,一个未来主义,突如其来,又一个寻根文学。抽象派绘画似乎占了现代美术之鳌头,却忽然间跳出一个画肖像连毛细孔都不放过的“超现实主义”。抒写抽象感受的印象派音乐与纪录自然音响的具体音乐亦并行不悖。一个新潮上来,颇轰响一时,但过不多久,即悄悄退去,人们以为它就此消声匿迹了。不料,它又冒头了。不知缘何而起,也不知由什么缝隙挤来。
文艺之潮,一受文艺自身内在规律的支配,二受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三受社会心理和欣赏心理的制约。一件作品出世,吻合了如上三个机制,便瞬间爆响,火花四射,于是跟来一些“邯郸学步”者,渐成一个浩荡的队伍,这便是潮流了。潮头之起,凭借其新。新便唤起快感、共鸣、向往。当代文坛已是风起云涌,新潮四起,开了锅似的,说不清谁领潮头之衔。
但要给诸多潮头寻出一个大的走向,也并非不可能。摹仿的艺术,自亚里士多德断言以来,经二千多年而至十九世纪末,已发展到极致。艺术的匠人再现世界之本领已臻完善。他们开始崇尚抒发自我,显示个性之创造,给客观物象以主观的变形。文艺复兴后绵延数百年的求“肖似”的绘画已退避三舍,文学作品中大段的客观描写已显臃肿,以古典芭蕾为代表的叙述性舞蹈语汇也渐让位于现代舞的抒情性舞蹈语汇。最擅拨动心弦的节奏鲜明的音乐门类风靡全球。这便是当今文艺理论尤重主体意识之研究的原因所在。
文艺潮头之一起一落,常由两股风拱起:一曰文艺观念之变更,二曰文艺形式之翻新。但潮头终不能代替规律。潮头反映现象,规律体现本质。而光怪陆离的潮头下面也隐藏着某些稳定的东西。有识者对潮头采取冷静观照态度,不忘按内在规律造出价值永久的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