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理解”的理解
张雨生
一股“理解”的热风,吹拂在我们之间。战斗在老山前线的战士,含辛茹苦,流血牺牲,别无他求,只需要两个字——理解。显然,有的人对战士的牺牲不够理解,甚至抱着偏见去非议。前线的战士渴望理解,后方的群众也渴望理解。商店的售货员、医院护理员、党政机关青年人、公共汽车售票员,各行各业,呼声四起:“理解我吧!”“请理解我们!”当今的时代,当今的社会回荡着“互相理解”的呼声。
前些时,社会上曾流传一种讽喻:“五十年代人爱人,六十年代人帮人,七十年代人整人,八十年代各人顾各人。”这种说法不科学,但可以启发我们想问题。“人整人”随着“文革”(即令那时也并非全是“人整人”)结束而过去了。“各人顾各人”是相互隔膜,隔膜必须疏通,疏通就需要理解。呼吁相互理解,请求他人理解,一时间声音那么多,不是没有社会原因的。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该是个和睦的大家庭。理解是相互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包括加强相互理解,“人爱人”,“人帮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是“理解”的追求和目标。
然而,呼声多了,很难保准都那么纯粹。此呼彼应之间,对“理解”的追求和目的有时也各不相同。误解了“理解”,又在那里呼吁,就不够协调,成为时代乐曲中的杂音了。
比如,一位青年干部对组织安排的职务不满意。他自认为凭才干论能力,作大轴不成问题,现在却作着螺丝钉。他终日发牢骚,抱怨怀才不遇,组织不理解自己。一位售货员天天站柜台确实很辛苦,遇到一位较为挑剔的顾客,她就烦恼了,讨厌了,立刻给点颜色把顾客顶走,领导批评她,她觉得委屈得很:“顾客为什么就不理解我。”上述事例,也许太普通,正因为普通,却容易导致普遍。这种误解“理解”的情绪,是不应该相互“感染”的。
既然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就有个怎样让别人理解的问题。不服从工作分配,抱怨党组织不理解;服务态度不好,抱怨顾客不理解;闹福利待遇,抱怨领导不理解。实际上,这是以“理解”作遁词。要让人真正理解,就要显示出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成绩来,拿出贡献来。老山前线的战士,正用自己的热血与生命,换取社会的理解。他们赢得了声誉,被称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理解”是一股热风,应该是暖烘烘的,不应该是凉飕飕的。当别人不理解自己,就报之以冷落的人不妨自问:我是怎样理解“理解”的?又是以怎样的态度让别人来“理解”的?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中学生的心声曲
——电视剧《精豆子外传》观后
马威
年逾古稀的老作家袁静,怀着一颗童心和秦文虎同志一起,在长期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了八集儿童电视连续剧《精豆子外传》。该剧播出后受到好评。我以为其艺术魅力,最主要的是来源于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它以清新的笔调、轻快的风格,真实地塑造了几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个性的80年代少年儿童的群象。在剧中观众兴趣盎然地看到李晶、童侠、郭文这几个“精豆子”的课内外生活是丰富多采和朝气勃勃的。通过他们的成长,人们可以得到一个启迪:老师和家长都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他们的“第一课堂”教育,也要重视他们的“第二课堂”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老师和家长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少年儿童时代的兴趣,可能导致以后对事业的追求和对性格的塑造。
剧中的李老师理解到了这点,编导采撷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他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新的关系,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认为80年代的学生有许多新特点,先要理解他们,才能引导他们,用旧观念简单地压服,只会引起反感。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这个人物形象是成功的。该剧深刻之处在于它真实地展现了80年代中学生的新特点,形象地反映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对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冲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所以能引起广大师生的共鸣。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乡行
艾若
去年深秋,桔子堆金的季节,我与二弟回了一趟阔别多年的故乡。
故乡益阳,傍洞庭,滨资江,山娇水媚。我们是带着学术文稿回去参加周立波创作研讨会的。文章谈到立波文品与人品,谈到他的人格中那资江水一般的清澈,山茶花一般的素净,谈到那清溪村的田,桃花仑的树,钟灵毓秀,育出了他这样一个三湘人引以自豪的人才,育出了这人才的晶莹纯正,真挚热忱,还有那淡雅清香的秀气。
车抵益阳,驶进桃花仑时,我的心跳加速,血也仿佛翻腾起来。车子一停,迅速跳下,却站在一条陌生的街道旁,那黄泥沙石路面消失了,路旁那独一无二的面包铺子也找不到了,我认准了这地方么?我的确开始进入生我养我教我的母地了么?
此行得以两次回新市渡莲庄湾大屋。一次是拜谒母亲的坟墓,通过泪眼凝视那抔黄土。一次是陪冯牧、康濯等老同志来看大屋,却只有从颓垣断壁中想象出原来大屋的轮廓。故乡依旧如此萧索,实令人不胜感慨。为什么益阳城变化了而我的故乡却变化不大?
回益阳城我与二弟走上了益阳大桥。我们俯视着桥下的资江水,发现她已失去昔日的碧绿。那绿波上的横河划子也少多了。我们拥塞在大桥车来人往的熙攘之中,紧靠桥栏,议论着两岸的变易,寻找着幼时住屋的河边故址。
没有资江水,便没有益阳城。益阳城原本只有一条长街,是沿江岸逶迤而卧的麻石路;后来改成了柏油路。现在平行的另一条长街则是更为宽广的现代化通衢。大桥北端的农贸市场货源充足,应有尽有。拿北京任何一处农贸市场相比,就更易识别出益阳城的优越与富有。那里的鱼虾鲜活,蔬菜鲜嫩。我偕二弟故意空着肚子去寻找街头的小吃:油碗糕,炸干子,臭豆腐,白粒丸,益阳米粉……每样吃一些,把肚子充得饱饱的。一边吃着,一边夸着;与乡亲对话,逐渐恢复失去了的部分乡音。
我们找到了乾元宫,昔时是县立一小,我们读过书的地方。乾元宫东边是吴公馆,那是我外婆的家。再往前走,东行到贺家桥处,发现街南有一小小书店,叫“三周书店”。何谓三周?周谷城、周立波、周扬是也。由于好奇,走了进去。经过询问,原来经理也姓周,而且是我小学的同学。攀谈起来,自然倍感亲切。环顾这狭小铺面,冷落街口,显得萧条,大概收入是微薄的。然而他表示要把铺子开下去,那神情是那样稳实、自在。
在益阳走访亲戚、同学,朝朝暮暮被热情所包围。在堂妹家,自然是亲亲热热说不完的话。我们忆起抗日战争时期,在莲庄湾,兄弟姐妹七八个,天天抗日歌曲不离口;就是到了今天,唱它二三十首,难不住我们。这些歌曲大部分出自延安,飘向四方,迅速成为中国大地的“大家唱”,什么刀枪势力也阻挡不住;培植爱国主义意识,它们起了很大的作用。
于是我想起在蔚南女中附属小学读书的时候,唱抗日的歌,演抗日的街头剧,乡村城镇,巡回宣传,还挨家挨户搜集破铜烂铁,好用来造枪炮,打鬼子。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锣鼓喧天,一片火热。
当年蔚南女中校长林柏森、教导主任赖利贞,是我们敬爱的师长。湖南解放后才知道,在他们的掩护下,地下党成员开展了长期艰苦的斗争。这两位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朋友,不知担了多少风险,不知多少回用自己的生命掩护着益阳城的精英。而林柏森解放后曾被错划为右派,后来默默无闻地忧郁而逝。赖利贞则更是无声无息,至今我还不知其生死何处。蔚南女中就在立波故居清溪村附近,想必门前草坪那数棵大杉还巍然屹立着吧,以历史的见证者骄傲而光荣地屹立着吧!
益阳啊,我的故乡!数十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你,就会背诵幼时舅舅教我背得滚瓜烂熟的胜境白鹿寺中裴公亭处的楹联:
资水滔滔,淘尽古今人物。问裴公何处?云树犹存。遗址怅空亭,白鹿不来秋欲老。
江风浩浩,吹开天地尘氛。喜海宇荡平,狼烟俱净。名山寻旧迹,黄花因笑我归迟。
不知怎的,我诵着诵着,禁不住泪水滚滚而下。


第8版(副刊)
专栏:新书架

《苏联短篇小说选集》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七十周年前夕,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的《苏联短篇小说选集》。这套选集是根据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二百卷《世界文学丛书》中的《苏联短篇小说》(上、下卷)全文翻译出版的。它包括了从一九一七到一九七三年半个多世纪、从绥拉菲莫维奇、爱伦堡到当代的舒克申、艾特玛托夫等近百位著名小说家的近百个名篇。原编选者照顾到了各个阶段的老作家和新作家;除了俄罗斯作家外,更以相当多的篇幅选收了其他各民族知名作家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苏联各族人民在各个阶段和各方面的生活。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生活情趣和文学创作上的不同特色。原书附有苏联著名小说家安东诺夫撰写的前言。我国著名翻译家陈冰夷为中译本作了序。通过这套选集,读者大体可以领略到苏联短篇小说六十多年来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程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夜海
郑富这里是八百米深的地心这里是夜的发祥地!每到傍晚汹涌的夜潮都从巷道里漫出来漫出来淹没矿山和村镇!直到黎明直到打鸣的鸡声筑起坚硬的长堤夜潮才被逼退回来——顺着瞌睡兮兮的街口——顺着潮湿的峡谷和山径……退回到这幽深的巷道退回到这永恒的夜海并在这里布置起新的百慕大三角区域……让所有的船只和樯桅都不敢进入只有这些黑皮肤的弄潮儿——敢凭借一圈昏暗的光晕——敢乘着这只银灰色的橡皮艇在夜的深海里潜游和勘探并在这里采掘黑色的光明……


第8版(副刊)
专栏:谈艺录

交响乐与欣赏心理
杨晓鲁
走进交响乐的迷宫,那变幻无穷的旋律,跌宕起伏的节奏,饱满丰富的和声,网络般的复调织体,会把你带入一个奇妙的音乐世界。可面对这扑朔迷离的音响,也常会使人感到神秘莫测,艰深涩奥,不少人因此而把交响乐视为高雅难懂的艺术形式,以为这是一种只为少数人欣赏玩味的贵族艺术,甚至将这种艺术形式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隔绝乃至于对立起来。
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回顾交响乐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知道,交响乐从来都是大众的艺术,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亲密伴侣,是表达人民心声的一种通俗的形式。
交响乐自18世纪末在欧洲滥觞,从形式到内容都渗透着人民的精神特质。木匠出身的海顿曾完善了交响乐的最初形式,他的《惊愕交响曲》的主题,采用了鲜明的民间曲调,表现出明确的人民性。贝多芬把交响乐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顶峰,在他的作品里,人民的思想情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氛围得到了充分展示。
以后,柴柯夫斯基、德沃夏克、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相继创作了《第四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G小调第十一交响曲》等优秀作品。这些交响乐在人民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成为人类的精神力量。当时不管大人小孩,都能象我们今天传唱通俗歌曲那样哼吟交响乐中的曲调片断。这说明,交响乐从来就没有脱离过人民群众,而是同他们的命运休戚与共的精神朋友。
然而交响乐今天为什么没被普及呢?过去我们总把群众对于交响乐基本知识,如配器、和声、曲式,以及作曲家生平等缺乏了解作为原因,其实,这是“末”不是“本”。应该说,不同文化的差异才是造成困难的根本原因。由于交响乐本身是欧洲文化的特殊产物,从它的结构到元素的组合方式,无一不反映了欧洲文化的心理机制、审美趣味、传统习惯,加上民族意识与社会历史环境的不同,所以最初接触交响乐会感到不大容易理解,这是非常自然的。这就象外国人不易理解我国传统戏曲、民歌、曲艺等,是同样的道理。
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审美差异,导致了我们欣赏交响乐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理解它,掌握它。交响乐传入我国已有几十年了,在这不短的历史中,随着人民群众对交响乐这种艺术形式的逐渐熟悉,距离感正在慢慢消逝。只要我们对中西两种文化特点有更多的认识,对交响乐这种优秀的欧洲音乐文化形式有一定的实际体验,加上对产生交响乐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加强对交响乐基本常识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克服欣赏心理上的距离,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此外,中国的交响乐创作今天也已日益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的交响音乐作品正在一批批问世。这一切为我们理解、欣赏中外交响乐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参照。我想,随着中国交响乐创作水平的提高,随着交响音乐的广泛普及,交响乐就不会再被人们看作是受到群众冷落的“洋玩艺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