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游击队又获新战果
击毁一些飞机坦克 打死俘虏一批敌军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5日电 据阿富汗新闻社5日报道,阿富汗游击队最近在阿富汗拉格曼省诺里斯坦山谷地区击落一架苏联武装直升机。
报道说,这架直升机是2月24日企图袭击阿富汗游击队基地时被击落的,飞机驾驶员当即丧生。
另据报道,阿富汗游击队最近在与苏联边界相连的阿富汗法里亚布省西北部向敌军发动了数次进攻,摧毁敌军五个哨所、两辆坦克和七辆装甲车,打死苏联和阿富汗政府军士兵19人,活捉64人。
2月16日,阿富汗游击队用火箭袭击了驻守在巴德古斯省的一个苏军兵营,击毁一辆坦克,打死10名苏联士兵。


第6版(国际)
专栏:

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呼吁消灭种族隔离制度
坦桑出兵帮助莫桑比克打击南非支持的反政府武装
新华社哈拉雷3月6日电 在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结束对津巴布韦为期四天的访问后,两国今天发表联合公报对南部非洲日益恶化的局势表示关注,并一致认为只有消灭种族隔离制度才可能实现和平和稳定。
在访问期间,希萨诺和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就南部非洲的形势和两国军事合作以及津巴布韦进一步加强对莫桑比克的援助问题举行了会谈。
新华社哈拉雷3月7日电 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在最近接受津巴布韦《先驱报》采访时证实,坦桑尼亚武装部队已到达莫桑比克,帮助莫桑比克同南非支持的“莫桑比克全国抵抗运动”(“抵运”)作战。


第6版(国际)
专栏:

吴学谦外长在捷外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说
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中捷友好合作关系
新华社布拉格3月7日电 (记者刘天白)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赫努佩克今晚在切尔宁宫举行宴会,欢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
赫努佩克在讲话中对吴学谦在36年之后重访布拉格再次表示热烈欢迎,并祝愿捷中两国的合作能象“雨后春笋”那样蓬勃发展。他还表示赞赏中国为巩固和平、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削减常规武器和建立太平洋无核区所做的努力。
吴学谦在讲话中赞扬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他说,中国充分尊重捷党和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的内外政策,并愿同捷克斯洛伐克一道,进一步推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
吴学谦重申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他指出,中国赞成对话,反对对抗,赞成真正裁军,反对军备竞赛。
出席宴会的有捷共中央书记处成员霍热尼、捷联邦政府副总理兼国家科技和投资发展委员会主席奥布齐纳、捷共中央国际联络部长斯特法纳克以及中国驻捷大使张大可等。
在这之前,两位外长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和某些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两国外交部的合作计划,交换了两国分别在上海和布拉迪斯拉发设立总领事馆的照会。
同一天,吴学谦还会见了布拉格市长什塔发,向已故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领袖哥特瓦尔德墓献了花束。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准备与美国进行谈判
讨论消除欧洲中导协议的核查措施
新华社日内瓦3月6日电 据一位苏联人士今天透露,苏联准备就未来苏美达成全部消除欧洲中程核武器协议的核查措施同美国进行谈判。这位苏联人士说,苏联准备同美国就所有的核查措施进行谈判,其中包括现场核查。他指出,莫斯科不同意现在就短程导弹问题进行讨论。他说,短程导弹问题将在削减中程核武器协议达成以后再研究。
2月22日开始的美苏第7轮军备控制谈判中有关核武器和太空武器的谈判已于6日结束。美苏关于中程导弹问题的谈判仍在继续进行。在此期间,美苏双方已就在5年内销毁中程导弹问题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参加军控谈判的美国代表团团长坎帕尔曼已于5日回国,苏联代表团团长沃龙佐夫也于6日前往巴黎。


第6版(国际)
专栏:

里根说美苏改善关系对世界和平很重要
不但要就裁军问题达成协议还要解决苏“人权”问题和阿富汗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里根7日说,美苏两国改善关系对世界和平十分重要,但要改善美苏关系,不但需要在裁军问题上达成一项协议,还需要解决苏联的“人权”问题和类似阿富汗的地区性问题。
里根是在戴维营发表的每周一次的广播讲话中提出上述见解的。
他说,戈尔巴乔夫最近在苏就“人权”问题采取的行动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
只要苏不停止干涉阿富汗内政,世界局势就会继续紧张。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德政府表示不改变对苏政策
新华社波恩3月7日电 联邦德国总理府部长朔伊布勒7日对科隆《快报》发表谈话时表示,联邦德国政府不会因苏联的“新的西方政策”而改变它的对苏政策。
朔伊布勒还表示,联邦德国政府认为,在签订了消除欧洲中程核武器的协议之后,应立即接着进行有关短程核武器和消除华约国常规优势的谈判。据朔伊布勒说,认为科尔同戈尔巴乔夫将举行高级会晤,这是不现实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卡林顿在谈到欧洲中导问题时指出
必须考虑东西方在短导方面的不平衡
希拉克呼吁西方国家对苏建议作出一致反应
本报布鲁塞尔3月8日电 记者魏崴报道:苏美于本月初首次交换了关于欧洲中程导弹的条约草案之后,北约秘书长卡林顿、欧洲议会议长普拉姆分别就此发表意见。
卡林顿认为,撤出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必须把东西方在短程导弹方面的“极大的不平衡”也考虑进去。据他估计,在中欧地区,苏的短程导弹是北约的7至8倍。他还指出,恰如其分地核查是双方建立信任的“关键”。
普拉姆认为,“我们和苏联谈判,只能从实力地位出发”。在今后的谈判中,“清楚地听到欧洲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他强调,为了在欧洲的和平进程中体现出“我们的联合力量”,共同体各成员国应该日益加强合作。
新华社巴黎3月7日电 正在法国东部视察的法国总理希拉克7日在里昂呼吁加强西方国家之间的“团结”,以避免在对苏联关于欧洲导弹建议作出反应时“意见不一致”。
希拉克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拒绝对美苏关于中程核武器可能达成的协定作出任何评论。他说“一切都取决于达成协定的条件”,并且这些“协定必须经过盟国之间的协商”。
据报道,希拉克去年12月在西欧联盟议会上曾建议制定一个“欧洲防御宪章”,他认为“零点方案”不能被认为是“终点”,它必须“包括在”关于欧洲安全的“全面考虑中”。


第6版(国际)
专栏:

居内久总理发表讲话指出
巴希望加强本地区和平
希望巴阿间接谈判取得进展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7日电 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汗·居内久今天说,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希望加强本地区的和平,以便致力于国家的进步与繁荣。
居内久是在巴基斯坦第一个生产火箭推进器的工厂的落成典礼上说这番话的,这座工厂位于西北边境省的哈夫里安。
居内久说,“我们没有任何侵略别人的意图。但同时,我们意识到强大的防御能力是和平的可靠保证。”
他说,本地区目前的局势迫切需要巴基斯坦下定决心进一步加强其防御能力。巴基斯坦作为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有权加强其防卫,为维护本地区的和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落成典礼结束后,居内久对记者说,巴基斯坦希望正在日内瓦举行的同阿富汗当局的间接谈判能取得进展。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当局2月25日恢复了由联合国倡议的间接谈判,但由于阿富汗当局最近轰炸巴基斯坦边境,造成许多无辜者死亡,使会谈中断了三天。


第6版(国际)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一次恢复信誉的努力
本报记者 张允文
里根总统四日晚向全国所作的电视讲话是对六天前托尔调查报告的一个正式答复,也是他自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就“伊朗门”事件举行记者招待会以来一次力图恢复信誉的讲话。此间舆论也把这次讲话称为“里根就任总统以来最重要的讲话”,是“从‘伊朗门’事件中恢复过来的最后一次机会”。
同以往几次有关“伊朗门”事件的讲话比较,里根讲话最重要的新意是明确承认同伊朗的接触演变成以武器交换人质的交易,含蓄地承认他本人犯了错误,并表示全部接受调查委员会的批评和建议。《纽约时报》说,虽然没有使用“道歉”的字眼,但“演说的整个语气已构成一种道歉”。
国会两党议员对讲话的初步反应是比较好的,认为是个
“好的开端”。共和党议员指出,里根已重新掌握了主动,多数美国公众也表示满意。
三个月来,围绕“伊朗门”事件的调查和揭露的事实同政府官员的正式声明大相径庭,政府主要官员的证词矛盾百出,同托尔报告的调查结论对不上口径。托尔报告严厉地批评了总统的几乎所有主要助手,并暗示政府官员有违法行为和掩盖真相的企图。总统在美国公众中的信誉一落千丈。根据《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里根讲话前夕所做的民意调查,支持里根的人降到了百分之四十,为四年来的最低点。
为了摆脱人们对他的信任危机,里根在发表这篇讲话前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首先,对白宫班子作了改组。原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的去职和颇孚众望的前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霍华德·贝克的接任,使大家“松了一口气”。贝克已有十八年国会工作的经验,以善于在国会两党、国会白宫之间调解著称。他在财政、外交政策上立场温和,能为两党所接受。原联邦调查局局长韦伯斯特调任中央情报局局长以及卡鲁奇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都受到欢迎。这些新人都是“里根圈子”以外的人。舆论认为这将有助于里根搞好同国会的关系,建立更广泛的基础。
三月三日,里根宣读了关于对苏联裁军谈判最新建议的声明,称戈尔巴乔夫的建议为军备控制提供了“新的机会”。两天来,里根还接连就军备控制问题发表讲话,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向全体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讲话。所有这一切,按照新闻媒介的说法,都是力图显示里根在迅速行动“亲自动手”。
然而,认为里根目前所作努力已使他渡过“伊朗门”事件对政府信誉的冲击,显然还为时过早。民主党议员强调,一次讲话不足以恢复信誉,还要看实际行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赖斯顿说,“伊朗门”事件造成的损失,绝非一次讲话、整顿一下班子就能补救的。国会两个调查小组和特别检察官的调查工作还刚开始。迄今,款项转移的问题尚是个谜。一些参与事件的关键人物一旦被授予豁免权而吐露“惊人的情节”,将涉及到什么人,还难预料。更重要的是,民主党也将充分利用目前这种对它“有利”的政治气候,在预算赤字、尼加拉瓜、美苏关系等问题上提出挑战。很难说,在“伊朗门”事件中大伤元气的里根政府,在最后两年里是不是一帆风顺的。
(本报华盛顿三月五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春天的思念与思考
——上海“三S”讨论会侧记
本报记者 刘晓陆
和暖的春风,吹绿了浦江两岸。3月4日,中国“三S”研究会上海分会举办的《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及其他国际友人在上海》讨论会在沪开幕。
这是一次新老朋友的欢乐聚会。东道主荣幸地请到了曾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同“三S”并肩战斗过的路易·艾黎、耿丽淑、马海德、爱泼斯坦、魏璐诗、罗秋迪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专程从美国、日本赶来的美国斯诺基金会主席格雷·戴蒙德,以及约翰·鲍威尔等国际友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三S”研究会会长黄华,上海市党政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芮杏文、江泽民、刘振之、汪道涵、苏步青等高兴地同新老朋友们亲切会面。上海,曾是三座大山统治旧中国的中心,也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和包括“三S”在内的许多同情帮助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活动的中心。以宋庆龄、鲁迅为代表的卓越爱国者,曾在这里同国际友人一起,为新中国春天的到来奔走呼号,在中国革命壮丽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篇章。来自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呼和浩特以及美国、日本的65位中外代表,一起缅怀这些可歌可泣的往事,心情无限激动。年近90高龄的路易·艾黎,在前往参观他当年工作过的旧址途中,特意要求绕道外滩,并在当年挂着“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公园内面对黄浦江沉思良久。他深有感触地对陪同人员说:“这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老朋友的话是深沉的,象是在告诫中国年轻的一代: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今天,开创未来。正如他老人家在这次讨论会发言中语重心长所说:“我对解放后的上海,这座我们曾在艰险年代中为它工作过的城市,感到兴奋。这里有着我们许多英勇斗争者的深远记忆,……今天,今天,我们仍需要具有这样精神的人把迈向下一世纪的新长征推向全面胜利。”
路易·艾黎的感受也是老朋友们共同的。马海德,这位曾在1936年由宋庆龄帮助同斯诺一起冒险“闯入”陕北苏区的老朋友,特意从北京家中带来一本书,送给中国“三S”研究会上海分会。这本书是当年史沫特莱题签送给马海德,并请他介绍给中国文化界朋友的。马海德一直珍存在自己书架上。在十年动乱中它不翼而飞,几年前又被马海德意外地在北京旧书店发现并重新买回。当上海的同志们郑重地接受这一珍贵礼物时,他们深知它所包涵的分量:这是包括已经牺牲了的人在内的一代伟大国际主义战士深深热爱中国的心。
讨论会共收到20多篇论文,作者中有曾同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一起战斗过的老同志、国际友人;也有曾在宋庆龄、鲁迅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既有深谙中国历史的老教授,又有从事研究、发掘“三S”精神的青年学者。他们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介绍了“三S”及其他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做出的和正在做着的宝贵贡献;阐述、分析了在这些可尊敬的朋友们身上所体现的追求真理、献身正义事业的崇高精神境界。讨论会还对包括路易·艾黎、爱泼斯坦、马海德、耿丽淑、汉斯·米勒等人在内的许多朋友同中国人民的友谊进行介绍和研究。黄华同志在会上说:在我国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当前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事业中,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需要各国朋友的友谊和帮助。与会代表们共同感到,在当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斗争中学习和发扬“三S”的崇高思想和可贵实践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以及其他许多国际友人一生站在人民一边,站在真理一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三S”的骨灰都安葬在他们所热爱的中国土地上,他们对中国深深的爱也将永远珍藏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比塔特再次当选阿尔及利亚议长
拉巴·比塔特七日在阿尔及利亚第三届全国人民议会首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议长。
阿尔及利亚第三届全国人民议会是二月二十六日成立的,由经全国公民直接选举出来的二百九十五名议员组成,任期五年。
埃及拒绝交还五名利比亚的军人
据开罗报纸六日报道,埃及拒绝利比亚提出交还五名利比亚军人的要求。
这五名利比亚军人是二日晚乘一架C—130运输机降落在埃及的阿布辛拜勒机场的,他们要求在埃及政治避难。
埃及方面说,根据埃及宪法,埃及不能拒绝要求政治避难的人的请求,不能交还那些自愿要求避难的人。
乍、利部队在提贝斯提地区交战
据乍得电台广播,乍得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部五日晚上在恩贾梅纳发表的一项公报说,乍得全国武装部队五日在提贝斯提西部的伍尔同利比亚部队进行了一次交战。公报说,在这次战斗中,乍得全国武装部队击毙利比亚士兵二十六名,摧毁各种大炮六门,而乍得政府军未受到任何损失。
另据乍得驻巴黎大使馆五日发表的一项公报说,乍得全国武装部队五日在提贝斯提中部的基尔迪米进行了一场战斗。
二百名印警察保安部队进驻金庙
印度旁遮普邦内政部长辛格七日说,大约二百名警察和保安部队当天进入锡克教圣地——金庙,以营救数名被锡克教徒扣留的警察。
七日上午,一名警官在金庙里被锡克教徒抓获。随后六名便衣警察去金庙寻找该警官。结果一名警察被打死,四名警察在交火中受伤。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度尼西亚外长同苏联外长会谈后说
东盟苏联在解决柬问题原则上存在分歧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据马来西亚通讯社报道,印度尼西亚外长穆·库苏马阿马查说,东盟与苏联在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原则上仍然存在分歧。
他是今天在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离开雅加达前往老挝访问后讲这番话的。
库苏马阿马查说,苏联仍然坚持这样一种立场,即承认金边韩桑林政权是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基础。但是,东盟国家却只承认以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的民柬联合政府是柬埔寨人民的合法代表。
他说,在与谢瓦尔德纳泽会谈中,柬埔寨问题占主要部分。他说,他和苏联外长一致同意将继续努力利用各自对柬埔寨冲突双方的影响,促成他们谈判解决柬埔寨问题。
另据报道,苏联外长7日在雅加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苏联方面认为应继续谋求一项折衷的解决办法解决柬埔寨问题,苏联准备促进这一进程的发展。但是他又说,目前没有任何新建议,苏联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上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因为越南和金边政权是主权国家,事情应由它们去解决。他还重申,苏联支持越南坚决不让“红色高棉”(即民柬方面)在任何政治解决办法中发挥作用的立场。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综合外电消息:正在印度尼西亚访问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今天在雅加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他下个月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举行的会谈中,他们将讨论同核裁军和保持外层空间为和平领域等问题。
今天早些时候,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在总统官邸会见了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会见时,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双边关系和柬埔寨、阿富汗、中东、两伊战争及禁止军备竞赛等问题。他们表示,苏联和印尼都应该在解决柬埔寨冲突中发挥作用。
昨晚,谢瓦尔德纳泽在印尼外长库苏马阿马查为他举行的晚宴上声称,苏联准备放弃核大国地位,并呼吁从亚洲太平洋地区撤走一切外国军事基地。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非当局草菅人命去年枪杀近百少年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南非法律和秩序部长艾德里安·韦洛克6日说,南非警察去年共开枪打死716人,其中包括92名少年。他说,南非警察去年还打伤了1701名成年人和387名少年。
新华社哈博罗内3月6日电 据此间收到的消息,南非当局的一位部长5日向议会提交的一份书面报告说,南非去年有2200名婴儿和他们的妈妈一起住过监狱。
自去年6月实施“紧急状态法”以来,南非当局至少逮捕了2.5万多人。到去年12月31日,仍有196名婴儿和他们的母亲被关押。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不结盟运动协调局会议9日将在圭亚那首都举行,主要讨论中美的危机和外债问题。
△玻利维亚副外长巴尔德斯6日宣布,西德、丹麦、比利时、荷、英、法6国免去了玻所欠的3亿美元双边外债利息,并把利率定在0.5%的最低点。
△加拿大环境部长6日宣布,定于9月中旬在多伦多举行的美国发起的外交会议将签订一项旨在保护地球臭氧层的国际条约。
△美国7日公布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许多美国人对发展中国家的困难不太关心,有39%的人反对提供外援。
△意大利7日开始按欧共体的一项协议禁止向叙利亚出售武器并限制出售计算机等其它一些设备。
△法国总统密特朗7日在巴黎接见了向他通报日内瓦军备谈判情况的苏联首席谈判代表沃龙佐夫。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图片新闻

去年4月26日,在扑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火灾中,苏联消防队长列奥尼德·捷列亚特尼克夫表现了英勇的献身精神。为了表彰他,英国《明星报》于3月6日在伦敦向这位36岁的英雄颁发了“勇敢”奖章。图为列奥尼德·捷列亚特尼克夫在英国接受“勇敢”奖章时的情景。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和平鸟”下蛋 ·朱根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