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7-03-07

1987-03-07新闻联播 文字版

历史塑造了她们——读长篇纪实文学《巾帼列传》

第8版(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历史塑造了她们<br/> ——读长篇纪实文学《巾帼列传》<br/> 杨成武<br/>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一个英雄壮举,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创造了许许多多人间奇迹。红一方面军邓颖超、蔡畅、贺子珍、刘英、李坚真、李伯钊等30位中外闻名的女战士,作为军旅中的弱者,在那难以想象的艰难岁月里,不要任何特殊照顾,克服重重困难,和战士们一样走了过来,没有一个掉队,胜利地到达陕北,这难道不是奇迹么?<br/> 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巾帼列传》所记叙的正是这30位红军女战士的事迹。它不仅写了女红军们当年的征程,而且记录了她们后来的脚印,通过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和新旧两个世界的空间跨度,展示了这些可尊敬的巾帼英雄多姿多彩、曲折坎坷的生活道路。的确,她们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女性;既有憧憬与追求,又有欢乐与苦恼。她们加入了创造历史的行列,历史又反过来塑造了她们。她们把自己的命运与革命的前途紧紧地系在一起的奋斗,是人们永远不会忘怀的。<br/> 为了北上抗日,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30位女同志在长征路上吃的苦比我们多,走的路并不比我们少,可是处处为人表率,真是令人钦佩。我记得,当我们红四团从贵阳南渡乌江,占领安顺后,刚巧邓颖超、蔡畅、贺子珍、康克清、刘英、刘群先、廖似光、杨厚珍等8位女同志随我们团行动,由我们负责她们的安全。当时战士们都称呼她们为“八大姐”。我们一起走了几天。由于这些大姐都是参加革命很久的老同志了,尽管有的体弱多病,但是这8位大姐在行军中处处以身作则,做好样子。当时,从团里抽出一些骡子给她们骑,但是好几位大姐自己不骑,却用骡子来帮助部队驮伤病员、载弹药。在行军途中,她们遇到敌机空袭,就迅速牵着骡子或从骡子上跳下来就地隐蔽,敌机轰炸过后,便又赶着骡子继续前进。不幸,贺子珍同志负了伤,我们只好组织担架抬着她前进。……想到这些,我深深感到:她们,连同书中写到的其他那些女同志不仅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且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真不愧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巾帼英雄。<br/> 《巾帼列传》是作者郭晨继《特殊连队》之后的又一部新作,它没有大量的概括的叙述,展开的却是女主人公的生活细节。这一个个细节,就是一个个画面和特写镜头,作品正是通过这一个接一个的镜头来展现长征全过程的。它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长征的本来面目,保持了传记文学的纪实性特色,准确地再现了这30位红军女战士的音容笑貌和栩栩如生的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些老大姐和她们战友的回忆,将一个个已经逝去的镜头,以文字记录的形式,重新再现在我们面前,是难能可贵的。这份记录将会引起从长征中过来的老同志的美好回忆,将会激发青少年进一步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革命传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的确,这30位红军女战士是久经锻炼和考验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更加光辉灿烂的历程。她们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自己的奋斗,在革命队伍中取得了光荣地位。她们在赢得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求得了自身的解放,显示出中国妇女有着巨大的创造力量和无穷的智慧。新一代妇女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当也必定会从老一辈巾帼英雄显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品质中,寻找到榜样和力量。

艺术需要忠诚——宗其香画展观后感

第8版(副刊)<br/>专栏:展览掇英<br/><br/> 艺术需要忠诚<br/> ——宗其香画展观后感<br/> 沈左尧<br/> 人贵在忠诚,从事艺术尤需忠诚。<br/> 我觉得,最近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画展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宗其香,就是一位忠诚的艺术家。<br/> 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宗氏画展中多姿多彩的近百幅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大千世界——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建筑、静物,无所不容。然而他并不讲究什么“人的画法”、“虎的画法”、“鸟的画法”等等程式和戒律,任何新鲜事物,对他既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眼,就是尺度;手,就是准绳。选择定空间座标,抓住不断运动着的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形态,不仅万物各殊,即使同一物象的不同画面也绝不雷同,他笔下没有概念化的形象。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地驾驭任何题材,依靠的是千锤百炼的造型能力。宗其香不愧是为徐悲鸿老师所赏识的嫡传弟子。<br/> 我国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如汉、唐,都善于吸收外来艺术形式以丰富自己,熔于伟大的民族文化之炉。其香正是忠诚于民族传统而巧妙地运用西洋绘画的写生技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这里展出的一幅《少女》画像,人物传神,而且衣褶间仅轻松、准确地横扫数笔,充分显示出闪光的绸缎质感,笔墨的变化达于极致。其香的写生画并非自然主义的描摹而是精心的再创造,以最简练的笔墨概括物象的主要特征,同时体现了画家本身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他作的《夜景》既表现一个特定的场景,也流露了画家的心灵境界。主观和客观产生共鸣,互相默契,互为表里。这正是中国源远流长的艺术精神。<br/> 在其香的心目中无处不是画,艺术家的神经细胞对周围事物有特殊的敏感,发自胸臆的激情驱使他非去描绘不可,借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良知的满足。半个世纪以来,他虔诚地投入艺术创作,不受人生道路上顺境、逆境的影响。即使20年前他被诬为“黑画家”(仅仅因为画了3只小虎),在暗无天日的严酷处境下,依然不离画笔,在狭隘的卧室里,窗前、墙角、案头、手边的一切都成为描绘的对象。他热爱生活,什么力量也不能抑制他对艺术的无限忠诚。<br/> 80年代的春风,使其香从艺术的禁锢中脱颖而出。他突然变得年轻了,象孩子一般投向大自然的怀抱,在热爱着的祖国大地上,尽情地欣赏那五岭南北、长江上下的瑰丽景色,用彩笔谱写了一曲曲雄浑激昂或委婉悠扬的颂歌。由于对大自然的深深迷恋,他在画室的半边构筑了一座桂林山水缩影,叠石成峰,垂岩为洞,一泓清泉自“天池”泻下,落入游鱼无数的“漓江”;遍“山”繁栽亚热带植物,攀藤附葛,郁郁葱葱。斗室化作广阔天地,与他那水墨淋漓的画幅相映生辉。<br/> 这次展览比其香前年在故乡南京举行的展览更能显示他的全面风貌,既有青少年时代的旧作,又有去岁访问日本时的写生和近作。不久他将再渡东瀛举办个人画展。其香对艺术的无限忠诚,必将打动海内外广大观众的心。

须和田忆往

第8版(副刊)<br/>专栏:文苑轶话<br/><br/> 须和田忆往<br/> 陈斐琴<br/> 读了《人民日报》2月5日副刊上黄侯兴同志的《千叶行——访郭沫若日本须和田故居》,不胜感慨。那是52年前我留学日本的时候曾经去过的地方。<br/> 1935年10月5日,郭老接受东京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马伯援先生的邀请,来到中国留学生时常聚会的神田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题为《中日文化的交流》的演讲。郭老这次出来演讲,心情是十分高兴的。郭老劈头就说:“诸位朋友:马先生要我到这里来讲文化。在我未答应出来之前,许多朋友以为我绝对不会出来;在我既答应出来之后,又有许多朋友以为我为什么要出来。这理由很简单。从前《庄子》上有一个故事,说有越国的流人,离开本国几天,看见本国的友人便很欢喜;离开几个月后,看见本国人就高兴得不得了;一年后,看到和本国人相象的都高兴极了。我离开中国,已经有8个年头了,能够获得一个机会与诸位见面,那是再高兴也没有的,以这原故,所以我今天出来了。”<br/> 那次郭老来演讲,讲堂里站满了听众,我是挤在听众中作记录的。听众情绪之热烈,是青年会许多集会中所空前未有的。但在演讲快完的时候,有几个混在留学生中的蓝衣社分子,向讲坛上掷水果制造混乱。为了郭老的安全,一些热心的朋友如杨凡、欧阳凡海等就护送郭老离开了会场。<br/> 翌日,我和几位朋友乘车到千叶县须和田去看望和慰问郭老。郭老泰然自若地就头一天发生的事念了两句诗:“误将沫若当潘安,权把苹果充炸弹。”引得大家都笑起来。我把记录稿交给郭老,郭老当即热情地挥笔校正,并把由于蓝衣社分子捣乱没有讲完的话,归结为一小段加了上去:“最后,我要表示出我的一片希望:我希望我们中国人利用我们的优秀的头脑,批判地接受既成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出更高一级的新文化!”不久,郭沫若署名的《中日文化的交流》,就用大字标题在《东流》上发表出来。文中还插进了画家黄鼎画的漫画,画出了郭老演讲时谈笑风生,藐视会场角落里几个魑魅魍魉的神态。<br/> “文化大革命”前,在北京,一次郭老来观看海军的话剧。在幕间休息时,我向他提起1935年那次演讲时发生的事件,并给他念了那两句诗。这时,坐在沙发上的郭老,正在旋转他手中的毛线软帽,若有所思,然后哈哈大笑。<br/> 在《中日文化的交流》这篇讲辞中,郭老对中国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发表了透辟的见解。但骨子里,这次演讲是要打破中国人中存在的民族自卑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在当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郭老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民族确是优秀的民族”,“中国人的头脑并不比欧洲人劣等”,中国人有“优秀的头脑”。<br/> 不久,郭老在《水与结晶的溶洽》一文中说,“我那次讲演为时间与环境所限,有许多的话,没有说出。”在他最后的两句话中,就含蓄着许多没有说出来的。他没有说出什么是更高一级的新的文化,这只能是象郭老说的:“以心传心”。关于接受文化遗产问题,后来他在《水与结晶的溶洽》一文中,批判了“闭关自守”和“全盘西化”。他写道:“‘接受资本主义文化’这个问题,在中国并没有‘过去’。在中国目前是应该如何接受。有人主张‘中国本位’的,这是半封建意识。有人主张‘全盘接受’的,这是买办意识。我们目前应该‘批判地’来接受,接受遗产中的精华分子。”<br/> 郭老生前把《中日文化的交流》及有关的其他三篇《“举案齐眉”》、《“刺身”》、《水与结晶的溶洽》早就编入《断断集》,后来1959年又把《断断集》编入《沫若文集》第11卷中。郭老离开我们快9年了,但我从《中日文化的交流》中,仿佛至今还能听到看到郭老演讲当时的音容,那时他不过45岁。

致嘉峪关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致嘉峪关<br/> 周鹤<br/> 嘉峪关是真正的大西北人<br/> 在再大再久远的风沙面前<br/> 从没有过一句歌的呻吟<br/> 然而,我劝嘉峪关<br/> 记住那些飘远了的传说<br/> 记住倏然在古漠上<br/> 发现明珠的惊异和人们<br/> 奔涌而出的豪情<br/> 记住铁镜山写下的<br/> 第一页历史<br/> 地质锤敲响的戈壁的黎明<br/> 记住 艰难张开吞噬生命的血<br/> 口<br/> 戈壁上隆起的座座坟茔<br/> 记住 人们作业在深深的甬道<br/> 脚下是坎坷的路<br/> 天顶有石子的流星<br/> 背着爆破的炸药,从山脚<br/> 攀向高高的山顶<br/> 只要脚能踩到的地方<br/> 就有路在延伸<br/> 只要喊一声有矿,哪管祁连山<br/> 终年不化的积雪,能把<br/> 热血凝成寒冰<br/> 记住掺着骆驼刺的馍馍<br/> 支撑着度过疲惫的白昼和暗夜<br/> 的人们<br/> 去找矿石,去找煤层<br/> 去找自己庄严的位置<br/> 找历史的传奇,和<br/> 一个有价值的人生<br/> 而嘉峪关啊,从此<br/> 不仅有驼铃,有雄关若铁<br/> 而且奋飞出一群神勇的鹰<br/> 十万儿女,出铁炼钢<br/> 拉出又长又细的钢<br/> 丝结束了大西北没有钢的运命<br/> 嘉峪关终于<br/> 有了树,有了鸟,有了歌<br/> 音<br/> 有了纵横的街道、煤气、<br/> 三室一厅,有俱乐部、书<br/> 肆、电影,还有远比牛肉汤<br/> 面更精美的食品,有了它<br/> 所喜爱向往的现代文明<br/> 我劝嘉峪关记住<br/> 记住那些飘远了的传说<br/> 记住戈壁上长出了鲜艳的色素<br/> 自然,不仅仅是草、是树、是花<br/> 而且,是一个彩色缤纷的新城

斑斓的百年历程——《马寅初传》出版

第8版(副刊)<br/>专栏:新书架<br/><br/> 斑斓的百年历程<br/> ——《马寅初传》出版<br/> 蜚声中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教授,一生跨越百年,经历三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特别是他一生恪守“碎身粉骨不必怕,只留清白在人间”的信条,为坚持真理几经磨难,更令人敬仰。作者杨建业同马寅初本人及其亲友有多年交往,他凭借翔实材料撰写了《马寅初传》,以生动的文笔记叙了马寅初早年治学救国;后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言人之不能言”,揭露四大家族的“经济专政”,受蒋介石迫害;解放后敢于针砭时弊,大胆献言献策,受到错误批判,但他仍坚定地追随共产党的曲折经历,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中优秀人物的命运、生活道路和品格风范。书中赞扬了马寅初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一生,并配有几十幅珍贵的生活照片,和传主的生平年表等。<br/> 该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br/> (胡德勤)

双鹅(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双鹅(中国画) 宗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