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鲜总理李根模致函南朝鲜总理卢信永
朝鲜北方同意举行北南总理会谈
本报平壤3月30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朝鲜政务院总理李根模今天致函南朝鲜国务总理卢信永,表示同意举行朝鲜北南总理会谈。
李根模总理3月30日签署的这份致南朝鲜国务总理卢信永的信,是今天上午由北方联络员在板门店交给南方联络员的。
信件提出,为早日实现北南总理会谈,建议4月23日上午10时,在板门店北方一侧的“统一阁”举行部长级预备会谈,为总理会谈做准备。预备会谈的部长级代表,可由双方总理各自任命,并配备两名随员。
李根模总理在信中说,他注意到了南朝鲜方面在上次信件中表现出的对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关心。
信中说,只要是能够真正缓和紧张局势,朝鲜北方是不拘于任何形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举行总理会谈也不错。
信件认为,北南总理会谈可以就缓和北南紧张局势的有关所有问题进行官方的磋商,进而消除对峙和互不信任,并在和睦及团结的良好气氛中,顺利地推进各种渠道的会谈。
信件最后希望,南朝鲜国务总理卢信永对此建议给予肯定的态度。
朝鲜政务院总理李根模和国防部长吴振宇在1月10日和30日,3月3日曾三次致函南朝鲜国务总理卢信永和国防部长官李基百,建议举行北南高级政治军事会谈,以缓和北南之间的紧张局势。卢信永和李基百3月17日在复信中提出了举行总理会谈并恢复对话的建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土耳其驻希腊大使拜会希腊总理
递交关于缓和爱琴海紧张局势的信件
南斯拉夫希望希腊土耳其和平解决争端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雅典消息:土耳其驻希腊大使纳兹夫·阿克曼29日拜会了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并向他递交了土耳其关于缓和爱琴海紧张局势的立场的信件。
据希腊政府发言人说,土耳其信件的内容包括土耳其将不采取可能触发与希腊公开对抗的行动。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28日电 南斯拉夫联邦外交部官方发言人今天表示,希望希腊和土耳其不要使用武力,而要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两国关系中的争议问题。
据南通社报道,官方发言人是在评论希腊和土耳其在爱琴海上的争端时说这番话的。
官方发言人说,南斯拉夫对希腊和土耳其关系的最新发展表示不安,认为爱琴海上局势的激化是违背希、土两国利益的,还可能使这一地区的稳定与和平发生危险。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盟就巴勒斯坦“国土日”发表声明
指责以色列变本加厉的镇压和侵略
突尼斯议会呼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以色列侵略
新华社突尼斯3月29日电 阿拉伯联盟今天在这里发表声明指出,在巴勒斯坦人纪念“国土日”(3月30日)11周年时,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正在变本加厉地开展野蛮的镇压和侵略运动。
声明说,以色列占领军和边界警卫队在这些恐怖运动中使用了以色列战争机器的各种手段和武器向阿拉伯公民挑衅,并以各种借口损害他们的尊严,实行宵禁,对城市、农村和难民营实施各种集体制裁。
声明强调,1948年被占领的巴勒斯坦的各村镇以及1967年以来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各城市、农村和难民营已成为开展广泛群众运动的场所,以对付以色列一再没收土地、限制自由和对阿拉伯公民实行各种种族歧视的企图。
声明最后指出,在纪念巴勒斯坦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始进行斗争的日子,我们向日益决心保卫家园并勇敢和无私地同占领军进行斗争的巴勒斯坦各战斗组织表示敬意。
新华社突尼斯3月29日电 据突尼斯非洲通讯社报道,突尼斯国民议会29日就巴勒斯坦“国土日”(3月30日)11周年发表声明,呼吁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主持正义的国家采取紧急行动,制止以色列的侵略和扩张主义政策。
声明呼吁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以抵制以色列的侵略行径。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解主席阿拉法特表示
巴解愿意参加中东国际和平会议
新华社多哈3月30日消息 据卡塔尔通讯社29日报道,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说,巴解愿意以一个阿拉伯联合代表团成员的形式参加拟议中的中东国际和平会议。
阿拉法特说,巴解作出这一姿态是为让国际社会同情巴勒斯坦事业,也是为了消除美国拒绝巴解参加中东国际和平会议的借口。美国在1977年曾同意巴解以一个阿拉伯联合代表团成员的形式参加当时提议召开的日内瓦会议。
阿拉法特强调说,这项倡议并不意味着巴解在它作为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的地位问题上作出了让步。巴解是阿盟、不结盟运动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正式成员,并且是联合国和非统组织的观察员。


第6版(国际)
专栏:海外之声

第三次看中国
(尼泊尔)郭宾德·帕塔
二十五年前,我就同中国人民建立了联系。一九六六年,我以尼泊尔作家代表团成员的身份第一次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访问。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年我有幸得到在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居住、工作的机会。第三次,也就是一九八五年,我又以外国专家的身份再次来到中国。我在中国居住的近十年时间里,这里发生了许多历史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中国,就是对当今世界也有重大意义。
我这次来中国,第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比原来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给人以生气勃勃和充满自信心的感觉。我同这里的农民、工人、职员、知识分子、学生、店员等进行过交谈;乘坐公共汽车挤在他们中间;我也同一些学者、教授进行过理论方面的探讨;有时站在路边仔细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此外,我还同来这里的外国旅游者聊天,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他们对中国的认识。我感到:中国现行的经济政策和开放政策,对广大的中国人民是有利的,对国家的发展是有益的,对巩固世界和平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第三次来中国才一年时间,但我所接触的中国人,所看到、了解到和学习到的东西比原来在中国的八年还要多。这可以说是反映现今中国开放的明显例子。从前,我向不同的中国人问及某个问题时,得到的要么是雷同的回答,要么是支支吾吾的搪塞。而现在,人们敢于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还能在一起开玩笑。如果说以前人们说话象背书本,现在人们说话则给人以深思熟虑的感觉。
我深有体会,中国人民的天性是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诙谐有趣、亲切好客。他们吃苦耐劳,他们有发明创造的才能,由于现在实行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他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我的一位朋友是位经济学家,他到过世界许多国家,当他不久前来到中国,看到这里的人们衣着色彩缤纷、款式新颖,商店商品丰富,人民购买力强,饭店和餐馆生意兴隆的情景时感叹说:“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富裕而自由。这是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我发现,旧北京城已经成为现代化首都。这里的街道比前几年更宽敞、更干净。过去这里除了少数高大建筑外,都是低矮的平房,现在排排高楼拔地而起,街上的路灯也显得格外明亮。城里开辟了许多街心公园,整个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过去公路上车辆不多,而今奔驰着成千上万的各式小汽车。以前偶尔在街上看到几个外国人,人们不是围观就是远远地观望。现在,外国旅游者、代表团将饭店住得满满的。大家看到外国人也就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对于中国人同外国朋友之间的友好交往不再怀有过去那种疑虑和担心。不仅在北京如此,在外地的上百个城市也都如此。这对增进国际间的了解和世界和平来说,实在是值得欢迎的事。农村也开始了建设的热潮,现在农民有钱了,不仅住上了结实的砖瓦房,而且能够买得起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等高档消费品。
现在,中国由于自己的经济力量有限,有必要利用外资,同外国公司合资和鼓励外国投资,这些措施只要能很好地、合理地实施,无疑将受益匪浅。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进入八十年代,它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运动。中国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陈敏毅译)(附图片)
李建华 插图


第6版(国际)
专栏:

海地举行全国新宪法公民投票
新华社哈瓦那3月29日电 太子港消息:3月29日,海地举行全国公民投票,以便通过新宪法。
投票从当地时间早晨6点开始。首都太子港和全国的近300万18岁以上的选民分别在1500多个投票站参加投票。海地军队负责维持秩序,国内气氛平静。有影响的天主教电台播放着音乐,号召人们踊跃投票。由于海地80%的人是文盲,电台不断告诉人们如何投票,并号召他们投赞成票。
这是去年年初杜瓦利埃独裁统治垮台后海地制定的第一部新宪法。宪法规定,国家总统将由民主选举产生,任期5年,并不能连任。宪法保证政党活动自由,保证公民的信仰自由和其他权利。根据新宪法,海地人长期使用的当地语言将和法语一样作为官方语言。
前不久,海地全国立宪议会通过了这项宪法。宪法如经公民投票通过,将交现执政委员会主席南菲签署生效。海地预定于今年11月举行总统选举。


第6版(国际)
专栏:

乍得部队在兹瓦尔西南截击溃退利军
乍得释放前政府军百余名战俘
新华社恩贾梅纳3月28日电 乍得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部28日在这里发表一项公报说,乍得全国武装部队27日在兹瓦尔西南地区截击了从法亚—拉若被击溃逃跑的利比亚军队的一个纵队,击毙利比亚士兵88名,俘虏14名,缴获军车11辆,击毁坦克5辆、装甲车5辆和其他军用物资。
公报还说,利比亚空军28日上午继续轰炸瓦迪杜姆和法亚—拉若地区。
新华社恩贾梅纳3月29日电 乍得政府今天在这里释放了属于乍得前政府军的103名战俘。
这些战俘均是乍得人。他们是根据乍得政府和前政府军参谋部于去年12月份签署的军事协定而被释放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在1983和1984年与乍得全国武装部队交战中被俘的。
乍得内政和领土管理国务秘书亨利·恩加戈斯在今天的释放仪式上发表讲话,重申了乍得政府为实现乍得全国民族和解以恢复乍得和平与主权的良好愿望。
新华社开罗电 据中东社3月25日报道,埃及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马吉德说,埃及完全支持苏丹政府提出的利比亚军队撤离与乍得交界的苏丹领土的要求。
他说,利比亚军队在苏丹的存在“侵犯了苏丹的领土主权”,是对地区稳定的威胁。
在此之前,苏丹总理迈赫迪和乍得外交部都已分别发表声明,谴责利比亚军队侵入苏丹并利用苏丹领土向乍得政府军进攻。(附图片)
29日,乍得群众在首都恩贾梅纳示威,庆祝军队收复北方重镇法亚—拉若。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国阿尔及利亚总统讨论乍得和西撒问题
新华社阿尔及尔3月26日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26日对阿尔及利亚进行了短暂的工作访问,与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讨论了乍得和西撒问题。
密特朗结束访问前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法国“支持关于乍得人之间和解的所有建议”。他说,“如果古库尼和哈布雷总统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作出决定,共同实现和解的话,对乍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谈到西撒问题时,密特朗说,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都是法国的友好国家。法国支持西撒自决的原则,不可能进行干预。


第6版(国际)
专栏: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表示
接受任何形式国际合作解决乍得问题
新华社巴黎3月29日电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今晚从的黎波里直接向法国电视2台发表讲话说,他接受任何形式的国际合作,以解决乍得问题。
卡扎菲指出,没有任何理由要同法国军队直接对抗,因为乍得人将继续反对对他们事务的任何外来干涉。
据悉,利比亚军队27日被迫放弃了他们在乍得北部的最后据点法亚—拉若,然后向提贝斯提山区撤退。
新华社的黎波里3月28日电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今天在纪念英军撤离利比亚17周年的讲话中,要求法国军队撤离乍得。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新形势下法英西德三角磋商
本报记者 马为民
围绕苏美关于消除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3月间,法国、西德、英国三国进行了频繁磋商。三国领导人在本周分别举行了双边会谈,法国国防部长先后会晤了其英国和西德同事。另外,西德前总理施密特来巴黎同密特朗总统讨论欧洲防务,法国前总理巴尔赴伦敦会晤玛·撒切尔首相。爱丽舍宫人士强调,在欧洲防务问题上,一个“尽可能稳定的巴黎—波恩—伦敦三角”是必不可少的。
据报道,三国领导人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近期的是,面对苏联的新建议和苏美核谈判,三国能否取得一致看法进而确定共同的立场;长远的是,在欧洲撤除苏美中导的前景下,如何组织日后的西欧防务。
密特朗和科尔昨天指出,法、英、西德三国取得了“一些共同看法”。这可能包括:三国都坚持苏美核谈判不得损害法英的核力量;都强调必须解决短程导弹以及常规及化学武器的严重不平衡;都主张实行严格的核查。科尔说,在困难时刻西欧应当发出一致的声音。显然,法、英、西德三国观点的接近有助于它们在苏美面前更有力地强调西欧的利益。
另一方面,三国似乎还未最终形成共同立场,即使在三国内部,对一些重要问题也并未达成一致。比如对西方最重视的短程导弹问题。西方说,东西方在欧洲的短程导弹是6∶1。而要消除这种不平衡,无非是两种办法,一是西方单方面追加,二是双方继续裁减。前者势必再次触发西欧公众的反对,且苏联不会接受,可行性不大;后者的客观结果是深化欧洲的非核化进程,是法国及英国所担心的。看来,核裁军的实际进程可能不以任何一方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将派生出复杂的军事战略问题。
种种情况迫使西欧,特别是法、英、西德三国去认真讨论西欧日后的安全。密特朗本月25日说:“西欧应当有一个政治权力中心,以决定自己的安全手段。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却是法国应当把握的方向。”三国的磋商结果表明,三国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据报道,法英将加强战略协商,秋季将正式讨论两国陆军的协调问题,法国国防部长甚至不排除两国在核武器上实行某种合作的可能性。法、西德两国目前已有定期的防务协商,今后还会继续加强。密特朗宣布,9月他将去西德,同科尔一起视察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借以表明,法国和西德将“在常规部队方面、必要时在化学武器方面、甚至在空间方面”密切其行动。两国最近就搁置三年的联合研制作战直升机计划达成协议,也是这种政治意愿的一种反映。
同过去一样,组织西欧防务将碰到一系列难题。首先,防务合作是以政治合作为前提的,而目前西欧并不存在多边的政治合作形式。其次,法国不是北约军事一体化成员,其核力量是独立的,组织西欧防务时,这些重要问题将难以避开。更重要的是,法、英、西德三国处境不同,切身利益各异,政治态度就难能一致。
此间舆论认为,“法英西德三角”磋商是东西方关系的新形势造成的。在西欧看来,雷克雅未克会晤表明,美国要减少它在西欧的军事存在,中导问题可能只是开始。它提出的核心问题是:美国今后会在多大程度上保障西欧的安全?人们进一步思考:太平洋地区经济地位的上升对美国的政治战略思想究竟会产生何种具体影响?“法英西德三角”磋商正是这种“大气候”下的产物。
(本报巴黎3月2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伊斯兰党拒绝前国王重掌政权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29日电 阿富汗伊斯兰党主席古勒卜丁·希克马蒂亚尔昨天在巴基斯坦边境城市白沙瓦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说,该党已排除由阿富汗前国王查希尔·沙阿来领导建立一个阿富汗过渡政府的任何可能性。
希克马蒂亚尔重申阿富汗抵抗力量的一致立场,即不允许任何势力,包括这个前统治者作为第三种力量,在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来领导将来的阿富汗政府。他说,这是西方宣传机构搞的一个花招,制造一种似乎阿富汗圣战者没有能力组织政府的印象。他严正宣布,只有圣战者才有权统治将来的阿富汗。他说,巴基斯坦或伊朗都不支持前国王返回阿富汗。他说,这位前统治者至今没有对苏联入侵阿富汗表示过谴责或作过任何战斗。
查希尔·沙阿今年72岁。他自被推翻后,已在罗马流亡了14年。


第6版(国际)
专栏:

里根特使结束孔团四国之行
表示希望与孔团对话争取中美洲和平
本报墨西哥城3月28日电 记者郭伟成报道:美国总统里根的中美洲特使哈比卜27日结束了他对孔塔多拉集团四国的访问。哈比卜昨晚离开墨西哥城时说,美国希望与孔团对话,争取中美洲的和平。
哈比卜在墨西哥城停留了6个小时,同墨西哥外长塞普尔维达就中美洲问题交换意见。在这以前,哈比卜已经访问了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3国。这位特使说,在同孔团国家的会晤中,“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争取中美洲和平的最好途径是对话”。他还表示,“美国希望墨西哥和孔团国家调解中美洲的危机,因为美国希望看到中美洲的和平”。哈比卜的这番讲话引起人们对美国的中美洲政策的注意。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法国总统密特朗29日在法国电视一台说,他不准备参加1988年的总统竞选。
△苏联一些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写信给苏联部长会议,反对在俄罗斯伟大戏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保护区附近建设扎沃尔日斯克化工厂二期工程的方案。
△据叙利亚大马士革外交人士29日透露,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应戈尔巴乔夫的邀请,将于本周内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同苏方讨论中东事态发展、双边关系和中东国际和平会议等问题。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等4团体29日在东京举行“阻止销售调节税要求提高工资总动员大会”,有6.5万人参加,社会、公明、民社和社民联4个在野党领导人也出席了大会,这是迄今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对销售调节税的集会。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抗议喀布尔政权空袭边境
巴捕获7名阿富汗破坏分子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30日电 巴基斯坦外交部昨天下午召见阿富汗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临时代办,强烈抗议喀布尔政权飞机最近空袭巴基斯坦边境地区。
3月26日,阿富汗飞机侵入巴基斯坦领空4公里,并且轰炸了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库拉姆和南瓦齐里斯坦特区,致使5名阿富汗难民丧生,14名巴基斯坦边防军士兵和阿富汗难民受伤。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29日电 据巴基斯坦官方人士29日在这里说,巴基斯坦抓获了7名阿富汗破坏分子。
这位人士说,这些被喀布尔政权派到巴基斯坦来的破坏分子企图在俾路支省扰乱治安和制造恐怖事件。
巴基斯坦警察当局已起获这些破坏分子所使用的枪支弹药。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南非环境和水利部长自杀身亡
南非环境和水利部长约翰·威利二十九日在家中自杀身亡。
南非警方的一名发言人说,威利的死因正在调查,现在尚未发现可疑之处,他的死显然是自杀。
威利终年六十岁。他一九八四年任环境和水利部长。
据南非报纸说,南非五月六日将进行大选,威利死前正为维护南非执政党——国民党的席位进行积极活动。一九八一年大选时,他轻而易举地为自己赢得了席位。今年,他面临反对党——进步联邦党候选人约翰·斯科特的严重挑战。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三名利飞行员要求在埃及避难
一架利比亚军用直升机二十九日在开罗附近机场降落,三名机组人员要求在埃及政治避难。
据悉,这是一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利比亚飞行员要求在埃及政治避难事件。三月二日,利比亚一架C—130运输机降落在埃及南部,五名机组人员要求政治避难。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委决定驱逐一意大利恐怖分子
委内瑞拉内政部长安赫尔·西利韦托二十九日证实,委警方二十八日逮捕了意大利新法西斯分子、五十岁的斯特法诺·德列·夏伊,并将把他驱逐出境。
据报道,德列·夏伊是一个有名的恐怖主义集团头目,从七十年代以来,参与了许多恐怖活动。他曾于一九八○年八月参与发生在意大利中部的博洛戈纳火车站的爆炸事件。在那次事件中,炸死八十五人,炸伤二百多人,自那时起意大利政府一直在通缉德列·夏伊。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苏丹政府军摧毁叛军达贾基地
据苏丹通讯社二十七日报道,苏丹政府军在南部摧毁了加朗领导的叛军的达贾基地。
报道说,政府军在战斗中打死了一百一十七名叛乱分子,打伤多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
达贾距喀土穆七百公里,是叛军向在青尼罗河地区和上尼罗河省反叛分子提供援助的重要基地。(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