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生命”变奏曲
——沈阳防爆器材公司总经理曹继武传奇〔报告文学〕
李宏林
他愿当试验品
1986年8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沈阳防爆器材公司总经理曹继武按约好的时间来到我家。同以往在我家里相会时的神情一样,他匆匆忙忙,憔悴的面容上象挂着一层灰土,往沙发背上一靠,如久经风寒的人突然睡到热炕上,快慰中透露出难耐的疲惫。我知道报纸报道了沈阳防爆器械厂破产的消息震动全国之后,他好一阵忙乱。因为他任总经理的沈阳防爆器材公司,与这家破产的厂,只是“厂”与“公司”之差,许多人以为他这个38岁的年轻人红火了一阵之后算是垮台了!有人面对竖立在沈阳火车站对面、可以说是沈阳市头等醒目位置的沈阳防爆器材公司巨型广告纳闷:这个厂不是破产了吗?怎么还大张旗鼓地招揽顾客?
曹继武为洗刷这意想不到的灾难和误会,带领公司领导班子日夜琢磨、奔走。在电视台看到他和电视导演设计广告的场面,当时他给我的印象,用那句“厂荣我荣,厂衰我衰”的新词儿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其实,沈阳防爆器械厂的破产并没削弱他的形象,反而由于他两年里在防爆界已形成的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关部门特请他担任这个厂破产后的善后处理委员会顾问。他这夜来找我,议论的就是这个题目。
“李老师,我有个想法。”他深深地吸一口他自带的香烟,“沈阳防爆器械厂的资产要公开拍卖,我要买下来。不但买资产,我还要全部留用破产厂的工人,免得他们因一时工作问题给国家造成负担。”他突然兴奋地从沙发上欠起身子,“他们再象过去那样不讲生产效率可不行,我要使工人利益和工厂命运紧紧形成一个整体,我保证一年改变工厂面貌。”说着,他那塌陷的左腮棱起一道道筋骨,好象在展示他那必胜的决心。这个话题刚落,他又引出一个题目:要筹办中国独一无二的不要“婆婆”的企业。他感慨地说:“我的人生有限!”他特别强调了一下“我的”二字,“难逢这场中国进行改革的大潮,我愿意为推进改革做领先的试验品,即使离开人世,也算活得有意义。”我明白这个一天服用止痛片以数倍于一般患者的青年经理这番感慨的份量,无论是从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上,还是从天理人情上,我都要当好他实现这种追求的参谋。
不几天,我为他邀请了一些辽宁省内的经济界、理论界名流,聚集在一个幽静的场所,大家为他的设想出谋划策。他们中有辽宁日报社总编辑赵阜,有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有辽宁省著名企业家赵希友、李日升等。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听着曹继武的陈述,不时地提出反问和鼓励。曹继武在这些老明星面前,神情难免显得拘束,以至有点拙嘴笨腮。但是,在他低声陈述中不时闪现出来的一种大胆尝试改革的锐气,很使这些年长于他的人感到振奋和欣喜,以至冯校长的助手端详了一会曹继武那不够匀称的左右两腮后,感慨地说:“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当我顺着这个话题介绍曹继武的面孔是怎样失去平衡以后,那一双双眼睛,在感动中迸闪出惊异的光彩,那神情好象在说:这不是一个童话吧!
他死了,又活了
1985年的11月末,我在北京参观亚太地区博览会的时候认识了曹继武。他个头不高,但一身西服革履,风度潇洒。
一天晚饭后,我同他在宽阔的马甸立交桥上散步,我希望听听他说点关于他事业方面的话。伴着夜里的寒风,他断断续续地说:“我是曾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人。”我听了,一怔!他说:“为了搞防爆,在一次事故中,我身上骨折13处,肺被断了的肋骨扎坏了。颅底骨断了,下巴折了三截。医生认定我已经死了,不知怎么又活了。你看,我的上牙膛向上错位,如今脑袋上有好几个不锈钢的锔子把着,说话吃力,记忆力衰退,定我终生残疾的抚恤金早已经领过了。”
听了他这不动声色的叙述,我不由地一颤!这时我才在桥上桔黄色灯光的照耀下,注意到他的右脸颊有一处是塌陷的,部分牙齿参差不齐。
那是12年前,曹继武风华正茂。他押车从大连往沈阳运送防爆器材,在首山烈士塔下发生了重大撞车事故,被送进鞍山第三医院急救室抢救。医生认为,七窍流血、6天不省人事的曹继武必死无疑。当时在中国医科大学当护士的宋志敏正和曹继武恋爱,闻讯后跑到鞍山,哭泣着守候即将永远离去的朋友。她象伫立在曹继武身边的一尊白玉雕像,一天24小时不离开他,她用手抚摸他已失去知觉的皮肤,她用脸颊试测他胸口的温度。在人们不时地发出叹息的时候,她沉静,她探听,她观察到在他的生命之泉中,圣水没有最后枯竭,似乎有一股暖气在他的体内微微吹动。果然奇迹出现了:第7天,曹继武在痛苦中苏醒了。
他活过来了,住了一年半医院,可以出院了,但已不是个健康的人,医生给他开出终生残废的诊断书。他才20多岁,以后的日子好艰难啊:头上钉着锔子,脑袋不时地疼痛,咬肌失去功能,内脏存有隐患;在婚姻问题上,小宋的长辈们以大家都可以理解的理由阻挠他们接触。这一切,都是向他这个破草屋似的小人物袭来的狂风暴雨。然而他精神世界里的阳光驱散了蒙在心头上的阴影,他用一句话定下了自己生活的基调:“活一天就要认真对待一天,只要不死就要干!”他在信念中找到了强大的生命支撑点。
形体娇小而内心坚强的宋志敏,冲破层层阻拦,与她心爱的、收过死神请帖的小曹结为夫妻,伴随着他摇动巨大的生活苦舟。这真叫不简单!
是防爆电气技术吸引了一个中学毕业生,也是防爆工作差一点儿断送了他的性命。防爆,曹继武与它结下生死之缘了。那一团团因爆炸闪起的火光,因这火光而引起的坍塌、死亡,总在他心的胶片上不断地曝光。他在不宁静中横下一条决心:只要不死,就还干防爆!他又到一家防爆工厂工作了,他的体力不行,便在理论知识上充实自己。他从防爆电气技术原理到防爆器材制造,从日常生活到工业建设对防爆技术的应用,都没日没夜、如饥似渴地学习。没多久,他成了防爆行业中一位自学成才的小行家。由于厂里的许多技术工作都有他参与意见,他所释放出的能量已经使人忘记他是一个终生残疾者了。厂里一忙,他还天南地北地跑“外交”。他的脑袋整天处于疼痛状态,他的咬肌和牙齿咀嚼不了东西,但是,工作给他带来的欢乐使他不把这些痛苦视作痛苦了。他揣着止痛片,带着用水一冲、一泡就可以吞咽的食品,上火车,坐汽车,去做防爆买卖。一次他来到山海关,刚到一家商店前,只觉一阵疼痛,便昏倒在商店的大窗下。醒来后,脑荧屏上一片空白,自己干什么来了?全不记得了,通往火车站的路倒还隐隐记得。到了火车站,他也记得应该买车票,随后登上火车返回沈阳,要办的事没有办。宋志敏劝他以后再不要出去工作了。曹继武执拗地说:“不,生命在于运动,我的情况会越来越好的。不然,我真会成为一个废人了,那活着就没有意义了。”
他成为主角
1984年,改革之风卷着几亿人的欢欣吹遍城乡大地。部队也要搞好生产经营,但缺少人才。沈阳市经计委有关部门向部队推荐曹继武为能人。这信儿一传出,蹊跷事儿出来了:揭发他、控告他贪污、受贿、买空卖空等等的材料如雪片一样飞来。这种用舌头把人舐倒的事情太多了!曹继武的人格、信誉面临着危机。沈阳军区某部领导襟怀大度,派出得力干部积极外调。当那些检举揭发材料被事实一一否定的时候,负责企业开发工作的领导,毅然拍板调用曹继武,请他筹办开发项目。
那时中央提出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曹继武很高兴。他正在一家防爆器材公司任副经理,诚心实意地要搞一番事业,可是有人热衷于编织关系网;他想充实技术人才,壮大攻克技术难关的队伍,可是有人忙于安排官位和倒腾买卖。曹继武同这些人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追求,可是他手里还有权,于是与他年龄相仿却比他健康百倍的那些人,向他这个终生残废的人发动了攻势。
1984年春暖花开时节,他受化工部委托,在大连主持召开一个全国防爆电气器材计划定货会。一到大连,有人强行剥夺他参加会议的权利,离开大连时,天下着雨,他眼里流着泪。人世间的炎凉使他懂事不少,他在凄凉地思考着:在这健康人也难以适应的角逐场上,不是他这个终生残废者参与的地方,他应该退下阵来……
正是在这个时候,部队派来吉普车请他出马。曹继武在部队里看到了改革精神和党的传统。面对两位年长的、慈祥的领导,不善言辞的曹继武心里热乎乎的,激动地用简短的言语回答:“我,我什么也不要,只要党的领导,真……的!”
真的,他真的什么也没要!一间房没要,一元钱没要。
曹继武凭着他对防爆业务的熟习,凭着他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还凭着他多谋善断的大脑,决定筹办全国第一家防爆综合公司。为什么说是第一家呢?因为尽管国内有几十个防爆器材公司和生产厂家,但是大多产销脱节,千百家用户很难同时在一家商店和一家工厂买到成套防爆器材。聪明的曹继武就是瞄准了这个空白,他挥笔大作文章。
1984年9月,曹继武在临时借用的房子门前挂出沈阳防爆器材公司的牌子;随后他走了一步令人瞠目的妙棋:借钱在沈阳主持召开全国防爆器材订货会。他邀请37家防爆器材生产单位从天南海北携带产品来参加会议;他宣布在沈阳成立配套器材销售中心,为各厂家代销产品;他汇集全国防爆器材精萃,保证用户一次将配套器材买全。于是各生产单位纷纷托他代销产品,许多用户呼呼地向他涌来。一下子,他的资金问题解决了,当年就投产建立了一个生产配套器材的工厂,盖了一大间营业室,迎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顾客。几个月之间,这个善于在防爆界织网的“蜘蛛”就立稳了脚跟,厂家和用户都对他的组织才干和生财之道竖大拇指,投信任票。
但他还要让他的公司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所以大作商业广告。他和电视导演一起,亲自安排电视画面和选择音乐配曲,常常设计到下半夜。他还沿着一段铁路线竖起300个广告牌子,沈阳火车站前最显眼、付价最昂贵的广告位置被他占领了,他要让旅游者也留下他公司的印象!
他又与国内防爆科研所进行横向联合,与地方工厂建立横向联系,他志在攻克国内防爆器材制造的尖端技术,生产大型设备,为煤矿、石油、化工、军工系列化防爆工程服务。1985年3月,一项考验性工程向他挑战了:中美合资组建的胜利油田六千米钻机,临近开钻时,美方没有附带成套的防爆设备;我方不解决这个问题,美方便不同意开机。那末,到美国去买设备吧,不仅价格昂贵,还需要半年时间,我们等不了!紧急关头,胜利油田派代表走遍南方几个大城市,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最后找到曹继武。小曹考虑到这是有关我国荣誉的生产项目,便毅然接受了承制任务,他负责组织设计、制作。这时期他每天工作16小时,几次病情发作,他象一截沉甸甸的木头,“咕咚”栽倒在办公室的水泥地上。他一忙起来就以沙发为床,一连十几天不回家。他的两个小儿子想爸爸,用电话筒喊爸爸回家。他微笑着答应回去,还叮嘱儿子告诉妈妈炒两个好菜。他总算回家了,但是已是夜里十点了。他轻轻地推开房门,看到摆了一桌子酒菜,一筷没动。两个儿子俯在桌沿上睡着了,妻子也靠在椅子上打盹。
一个月之后,40台防爆磁力起动器制作完成,价格只等于从美国进口价格的1%。面色熬得蜡黄的曹继武,亲自把这些设备送到胜利油田,帮助安装和调试。
这时,有位外国专家对中国制造的防爆设备提出异议,说它是40年代落后的东西,不能用。
曹继武回答:“先生,评价中国的防爆设备,应当以它的实际质量论是非。”说着,曹继武把外国的一件不配套的防爆器材打开,指着残缺不全的粗糙零件问道:“先生,您这种设备该属于哪个年代呢?”
这位外国专家在这个精通防爆技术的中国年轻经理面前哑口无言了。
就这样,中央领导同志曾关心视察过的6000米石油钻机,安装着成套的我国制造的防爆设备,安全、优质地运载在我国肥沃的原野上。
随着,曹继武又来到波涛汹涌的海面对中日合资修建的渤海八号海上井台进行考察。这征程对他来说是很艰难的:登上火车没座位,下了火车没汽车,徒步再走20公里,在极度疲劳中他脑病发作,铁锔子刺激得他昏倒在路上,随行人员急忙往他嘴里塞药。他醒过来了,就象作了一个荒诞的梦,他笑笑,站起身,拍拍屁股再走。跟随他的同志,常常是含着眼泪同他一起工作。
渤海八号井台安装上沈阳防爆器材公司生产的防爆设备,钻机在海上轰鸣,石油工人们在海风呼啸中安全地探索海底的财富。
舞台更广阔
一次,我到沈阳防爆器材公司采访,公司的职工们给我统计出几个数字:
公司成立一年,给部队增加收入70万元,给国家纳税12万元。
公司成立一年,前设店后办厂,为部队解决40余名待业家属就业;备置大小汽车6辆。
公司成立一年,公司职工除拿正常工资外,每人一年的奖金数字相当可观。
一个终生残疾的人,在一张白纸上,带领一班人画出这么美丽的图画,委实是令人敬佩的了。
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商品经济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突然增强,不吸收新观念,不学习经营本领,随时可成为被大浪淘下的泥沙。曹继武懂得这种趋势,他参加两所大学经济管理学函授学习,他还是沈阳一百零八中学工业会计原理班的学员,还带动起公司12名青年同他一起学习。他订了35份报纸,稍有闲暇,他的视线就在铅字的海洋里漫游。职工们在经理的精神感染下,刻苦学习,蔚然成风。黄昏后,已不只是经理办公室的窗口闪射出灯光,而是几个房间里一齐灯辉如昼了。在这家公司,一种自觉向上的精神,象一股巨大的冲力,突破了某些公司不讲信誉、只向钱看的眼界和八小时工作制的规限,上上下下牢牢树起“厂荣我荣,厂衰我衰”的观念。
一次曹继武兴奋地向我透露信息,他将建成一个占地600平方米、厅长80米的沈阳第一流的营业大厅。他用车拉我到已入修建尾声的大厅基建现场,让我领略了一下未来大厅的磅礴气势。
去年7月上旬的一天晚上,曹继武突然来告诉我:营业大厅将于7月14日开业,经营的第一个项目是举办法国梅兰日兰公司输配电气设备展览会。这真使我震惊,使我佩服,他怎么把买卖做到外国人那里去了!?曹继武说,营业厅一建成,面对现代样式铝合金展览橱柜,和金翅金鳞的室内装饰,他就开始琢磨,这么漂亮的场地,光挣国内厂家的钱,太短视了,要用它挣外汇,同时为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做媒介。恰好梅兰日兰公司想把他们的产品打入中国东北,曹继武得到信息专程去北京,见了该公司国际部经理贝里叶先生,谈上两次,买卖就做成了。黄头发、戴眼镜、身着浅灰西装的贝里叶先生来到沈阳,看了展览场地,赞佩地说:“做为中国企业自建一个展览馆,这在中国我是第一次听到,象这样的建筑在外国也是少有的。谢谢经理先生帮助我实现了多年想在中国东北搞公司产品展览的美梦。”
梅兰日兰公司的展览产品由香港海运到大连时,距离展览开幕日期只有5天了。曹继武派出运输车队,日夜兼程奔驰在哈大公路上。他追求展厅的布置、装潢要达到一流水准,所以哪一片玻璃的镶嵌,哪一块亮片的粘贴他都过问。读者如果有机会来看看,一眼就可以看见横贯展览馆门面的巨大的公司招牌,上面的题字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辽宁日报》在这展览会开幕前3天,在一版以显著字号作了报道,引起许多沈阳人的关注。
这其间,曹继武几乎5天5夜没上床,困了,就和职工们躺在办公室的地毯上。过度的疲劳,使他全身器官和血肉失调。他发烧、脸肿、脱肛、眼睛发炎,脑袋里象宇宙混沌时期发生大裂变。他几次在剧痛中昏倒沙发上。劝他退下来,他是从来不肯听从的。他是在燃烧自己的血肉,为了换取事业上的一片光明。
法国梅兰日兰公司产品展览会取得成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门子公司、日本X光机公司以及香港新世界贸易公司,都相继同曹继武进行联系,或请他出国考察,或愿意同他进行经济合作,或请求举办产品展览会。他们已经知道曹继武是经营能人,但不知道他是被定为终生残疾的人。
这次举办展览会,曹继武还有一个决定他事业前途的意外收获:中国机械工业部电工总公司国际部经理冷岩来沈阳参观展览会,被曹继武的事业心和企业家的魄力深深打动了。他得知拥有万名职工,每年产值一个亿、产量占全国防爆器材产品一半的沈阳低压开关厂,正筹建两个类似曹继武开办的那种防爆器材公司,想以它强大的科技力量和雄厚财源,把曹继武的公司从舞台的主角位子替换下来。冷岩认为此棋不妥。他觉得曹继武的知名度、经营活力和信誉,是难以用钱粗厂大去竞争的,这恰恰是低压开关厂应向沈阳防爆器材公司认真学习的内容。
“联合!”年过50的沈阳低压开关厂厂长金晶做出令人震惊的决策,12000人的堂堂大厂向曹继武率领的70人主动靠拢。这不是什么不光彩,恰恰反映出金晶有着发展生产、搞活经济为重的企业家气度。8月23日,两家联合成立的中国最大的防爆器材产销集团诞生了,曹继武被推选为沈阳防爆器材总公司的副董事长和总经理。社会和惜才者给他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表现才干的舞台。
1986年年末,曹继武通过电话筒向我传递胜利的信息:他直接领导的公司,实现了产值、利润、纳税比1985年翻一番的目标。
1987年伊始,他又向我传来喜讯:他被光荣地授予全军劳动模范称号;沈阳军区司令部评选他为职工党员标兵。
一个“死人”活了,一个终生残疾的人并不残废,他和健康人一样,一起在祖国大地上唱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而奋勇前进。
(本文由《中国青年报》“火凤凰”杯报告文学征文提供。题头设计晁锡弟)(附图片)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丽日
那家伦
这是一次傍晚的航行。飞机腾入高空时,夜暮开始降临了。
依着机窗,我入神地凝视着无边无际的高阔辽远的天际……
呵,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日落!
一团燃烧着的鲜丽夺目的火球,在天宇中慢慢沉落;我心里涌起一种激情,壮丽,庄重,肃穆,而又沉凝……
太阳,永恒的苍穹的美的元素;
太阳,亘古如斯的无始无终的宏阔的形象;
太阳,深邃得不因历史的递进和人世的剧变而有丝毫的易样更形。
尽管它的存在是在人世之外,而且那么遥远,那么默默无言,但,它却那么深切、那么生动地被感知了,被表现了。
被感知得那么深邃,被表现得那么宏伟。
太阳呵,这地球的唯一的生命之源,始终发射着灿烂的光芒;
太阳呵,这发光的高悬的巨球,给人多少激荡之情——
让人崇敬自然。
让人树立起超越生命的信心。
让人领悟崇伟的使命。
让人渴思爱情。
让人炽念青春……
让人热爱生命的意念在光明中熔炼后升华!
爆烈的太阳,给人磨练;
奇幻的太阳,助人想象;
升腾的太阳,给人力量;
西落的太阳,令人依恋。
太阳是不朽的。人的有限的生命,在太阳的熔炼中,与太阳发散的光明共存。
做一个直直站立的人,哪怕仅仅能在太阳的光照下生存一分钟,他也就留下了一个遍体光明的崇伟的形象。
即使在夜暗里苟活一百年,他也永远只是幻灭即逝的影子。
……我航行在因为太阳的辉映而变得一片鲜丽的天穹中。我胸臆里涌卷着一片鲜丽的无边的思绪……
呵,太阳,我倾接着你的凝重的不尽的诗情!
这个难忘的傍晚,我的心灵,燃烧着,飞行在天穹,飞翔在一种肃穆、深沉、崇伟的感情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