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
去年开始执行七五计划成就显著 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开拓性进展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1986年是开始执行第七个五年计划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一年。”赵紫阳总理今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明去年的国内形势时指出了这一点。
他说,在经济领域,过去一年取得的最重要成绩是把1984年末至1985年一度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初步调整过来,使整个国民经济继续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全国社会总产值达到1877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国民收入7790亿元,比上年增长7.4%。粮食产量达到39109万吨,比上年增产1199万吨。农业和工业的比例、轻重工业的比例基本协调,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多年来生产资料供应紧张的状况开始有所缓和。适销对路的工业消费品,增长幅度超过整个工业发展速度。市场活跃繁荣,多数商品供求正常。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他说,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巩固前几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在一些方面取得开拓性进展。横向经济联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发展。劳动制度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多种形式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的推行,为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创造了重要条件。小商品价格的进一步放开和部分产品质量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的适当拉开,对发展生产和活跃市场起了积极作用。金融体制改革和资金市场的发展,有助于资金的融通和合理使用。
赵紫阳指出,现在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去年国务院采取的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的措施,实行的“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改革方针,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经过自觉的有节奏的调整和改革,把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置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
赵紫阳说,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科技、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过去一年里也取得许多可喜成果。


第2版(要闻)
专栏:

赵总理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
农业居国民经济重要地位 必须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赵紫阳总理今天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必须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他说,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大国里,农业这个基础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全局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他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发展所以很不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收成不稳定。这八年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首先是由于农业生产连续多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工业生产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赵总理同时指出,这几年虽然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忽视农村工作。他说,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目前我国按人口平均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占有量还很低,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林业、牧业、渔业等项生产,基础都还比较脆弱。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仍然处在开发时期,不仅通过深入改革还可以挖掘出很大潜力,而且农村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有极大的潜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是很广阔的。
他强调必须从深化改革和增加投入这两个方面入手,努力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要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一系列新的制度性建设,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使正确的政策逐步法律化,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要切实保护农业耕地和森林、草原,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积极推广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要力争粮食生产有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在这个基础上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全面稳定发展。


第2版(要闻)
专栏:

我国按人口平均的主要农产品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附图表)


第2版(要闻)
专栏:

赵总理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宣布
中葡澳门问题谈判业已圆满结束 今天两国政府代表团将草签协议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赵紫阳总理今天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业已圆满结束,并将于明天由两国政府代表团草签有关协议。这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另一个成功范例,是朝着最终全面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第2版(要闻)
专栏:

“大事,大好事!”
——全国人大代表马万祺关于澳门问题一席谈
本报记者 张何平
在昨天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上,赵紫阳总理以宏亮的声音宣布: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已经圆满结束,两国代表团将于明天草签联合声明。这一喜讯,博得全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在主席台就座的来自澳门的马万祺代表,更是兴奋激动不已。
“大事,大好事!”一见到记者,马万祺代表就连声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中葡双方经过九个月的会谈,取得这么大的成果,我们都很高兴。澳门将于本世纪末回归祖国,对中葡两国来说,这是一件大事;对澳门来说,更是一件好事。对这样的大好事,我们澳门各阶层人士都很欢迎。”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年近古稀的马万祺代表精神尤为矍铄,侃侃而谈。他认为,澳门问题谈判的圆满结束,解决了中葡之间历史上遗留的问题,不仅对澳门,在国际上都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为和平解决国际间的争端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符合中葡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将使中葡友谊更加巩固,更有利于发展和扩大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这位蜚声海内外的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特别强调,联合声明的草签,符合澳门各阶层的利益,“一国两制”,使当地居民放了心,又使外国投资者增加了信心,澳门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更有保证了。他以香港为例:“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后,两年来香港经济继续发展,说明“一国两制”,既符合国情,又符合港澳地区的客观情况。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对将来解决台湾问题很有意义。”
当谈及澳门今后的作用时,这位在澳门生活了四十多年,为发展澳门经济功勋卓著的元老认为,澳门人才济济,潜力很大。今后,作为我国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桥梁,澳门一定会对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前所未有的贡献。
马老随手翻开报纸,指着一则外国通讯社关于澳门问题的报道,语重心长地说:“这件大事,举世瞩目。声明草签后,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看最重要的是中葡双方和澳门当地群众,要共同履行协议,把澳门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局面继续下去。”他告诉记者,澳门各阶层人士,不论是土生土长的,还是移居澳门的,大家都爱澳门,想把澳门建设得更好。他相信澳门各阶层人士定能精诚合作,满怀信心地建设澳门。到本世纪末回归祖国的,一定是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的澳门。(附图片)
马万祺近影


第2版(要闻)
专栏:

他们从群众中来
本报记者 杨振武
河北饭店,是出席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北、内蒙古、天津代表团驻地。近几天,记者随便串门,接触了几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所见所闻,感受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浓郁气氛。
在719室,我认识了河北两位女代表,石家庄棉纺二厂工会副主席田益兰和邯郸棉纺二厂挡车工尹秀春。她俩告诉记者,来前单位领导和姐妹们千叮咛,万嘱托,要她们一定提提目前纺织厂的“招工难”。尹秀春说话“单刀直入”,一口气数出纺织工“招不进来留不住”的“六大难”。末了,她感慨地说:“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对此,干过多年挡车工的田益兰也有同感。她说:“凭良心说,党和政府对我们纺织工人是关怀的。这几年纺织厂实行‘四班三运转’,进行降低噪音试验等办法,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现在,虽然纺织工劳动和报酬尚不尽合理,但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为国分忧,而不应提过份的要求。”两位女代表希望各方面都来重视纺织厂的“招工难”,尽快拿出解决的办法。
326室,住着来自内蒙古草原的三位农牧民代表:锡盟的陶克套,巴盟的呼日乐巴特尔和伊盟的刘福厚。来开会前,他们都进行过专门视察,又征求了农牧民意见,因此,要说的话很多。陶克套列举事实说,区党委制订的“念草木经,兴畜牧业”的方针深得民心,现在牧区的经济形势很好。但是喜中有忧,一些地方因为载畜量大,抢用草场,加上其它原因,草原被破坏得很厉害。他呼吁进一步宣传贯彻《草原法》,把草原建设纳入国家计划。呼日乐巴特尔说:“如今牧区用上了发电机、柴油机,头痛的是缺少技术人才,机器出点毛病,就得弄到旗里去修,很不方便。”刘福厚也谈到,目前牧区一些地方依然“缺医少药”。
我来到513室,恰逢天津代表年景林上街回来。这位商业战线上的老模范,到哪里也忘不了“取经”。他现在担任中原公司工会副主席,但仍有一半的时间是站柜台。他告诉记者,中原公司在改革中注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制订了许多便民措施。年景林说:“我们的商业改革,不能只讲赚钱,更重要的是注重社会效益,提高服务质量。”他对目前社会上一些无证摊贩漫天要价,以假充真的不法行为表示愤慨,希望各地加强市场管理,对这些“害群之马”严加惩处。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他们从群众中来,下情上达,议事参政,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2版(要闻)
专栏:

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彭真委员长、陈丕显副委员长等同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亲切握手。
新华社记者 齐铁砚摄


第2版(要闻)
专栏:

事关亿万人的事业
——访全国人大代表任震英
新华社记者 陈湘安
任震英真是忙人。从他一到代表团驻地,记者就去寻访,几次都扑空,只好下决心等,终于在晚上11点等到了他。
真看不出,面色红润、行走自如的任震英已75岁高龄了。经问才知,一到京,他就开始为准备在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建立中国发展节能节地现代窑洞与生土建筑规划研究机构》的建议奔忙着。
从1937年同伍修权到兰州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起,任震英在兰州已度过了整整50年,他的大半生都在研究城市建筑,现任甘肃省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近年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探索适应西北地区特点的窑洞和生土建筑科研上,寻找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相适应的节资、节能、节地、节材的现代化建筑的道路。他走遍了整个黄土高原,又到全国各地农村地区调查,进行改革实验。直到这次开会前,他仍忙着收集资料,整理发言。
任震英说,近年来,全国乡镇出现了建房热,这是好事。但是,我国目前盲目侵占耕地、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很普遍,每年损失耕地约2000多万亩,相当一个福建省的耕地。这种现象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城镇也日益增多。去年我从厦门到福州来回走了3趟作调查,感到很吃惊,如果不加控制,几年后这里就是一条农房林立的700里长街,耕地将不复存在,而离公路不远的向阳山坡却荒芜着。如果利用这有利地形,有规划地拓建新的“掩土建筑”和革新的“土混建筑”,就可以更好地保护耕地。福建省领导很同意这一建议,认为这是一个事关亿万人的大事。
任震英有一条经验:“我做了一辈子城建工作,我感到,搞社会主义建设千条万条,就是要实事求是,把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可能结合起来。”
“据我了解,我国有63.5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地区,4000万人居住窑洞,1.5亿人居住在生土建筑(地面土房子)中。我们要根据这个现实考虑城乡建设。”
近年,任震英和一批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怎样将现代化建筑技术运用到窑洞和生土建筑中,给古老的普通土屋注入新的生命。他们在晋、陕、甘、豫等地进行试点,特别是在兰州市白塔山建成了窑洞群科研试验区。他们的试验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现在,全国各地有100多名专家学者在进行这项研究实验工作。这种建筑除了具有现代居住条件外,它的最大的特点是:节约资金,建一平方米的水泥建筑可建2.2平方米的窑洞或生土建筑;节约能源,它冬暖夏凉,经过加工,夏天不需降温,冬天不需取暖;节约土地,利用沟壑坡地,不占耕地。 (本报有删节)


第2版(要闻)
专栏:

土族人民的儿子
——访新增补的全国政协委员松布
本报记者 袁建达
在开往人民大会堂的汽车上,我结识了松布。
松布今年64岁,头发已经花白,但身子骨仍旧硬朗。在全国56个兄弟民族中,他是出席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唯一的一位土族人。难怪他说:“我是土族人民的儿子,我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份量!”说起来有意思,这位土族人民的儿子,4岁时就被指定为活佛。4岁,多么需要父母疼爱的年龄!可他,却要陪着孤灯青烟念经拜佛。在青海著名的估宁寺,他刻苦学习藏文,学习佛教经典,成绩斐然,一度当上了寺院的法台(主持宗教活动的负责人)。尽管他仅仅读完高小,却懂得土、藏、蒙古、汉4种语言,深谙高深莫测的宗教知识,逐渐成为土、藏群众中一位有影响的人物。
解放后,他连续三届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几次上北京参与商讨国事。谁能料到呢?这位爱国办教、积极协助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各项宗教政策的民主人士,竟然在十年动乱中被人扣上莫须有罪名,蒙冤入狱长达10年!他的妻子儿女也因此受到株连,被押送回原籍批斗劳改。
当然,这一切早已成为历史。他说,当时,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不也在遭难吗?要紧的是加倍工作,趁自己身体还好,多为国家献点计策,多为群众办点实事。
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言行的话,那句话就是“脚踏实地”。
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海有关部门为他彻底平了反,安排他担任省政协副主席兼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他不愿当个“闲官”,而是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并协助政府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
青海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土族群众集中居住的地方。“文革”中,当地最大的估宁寺遭到破坏。为了维护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祖国文物,他组织人修复了这座名寺,并正式对群众开放。在有些地区,有人违反党的宗教政策,滥修寺院,乱摊布施,增加了群众的负担,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他多次深入到农村、山区,考察调查,分析研究,及时在省政协会议上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纠正了这些不良现象。
青海境内除了土族,还有藏、回、撒拉、蒙古等许多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群众大多住在山区或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至今仍很贫困。比如有的县缺资金,缺教师,学龄儿童不能及时就学,文盲有增无减;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有些人就是因为不懂法而触犯刑律等等。面对这些现实,他忧心如焚。他说,既要看到工作的成绩,也要认清存在的问题。作为人民政协的委员,就要在各种会议上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同时,自己也不能当“第三者”,袖手旁观,而要身体力行,把肩上的重担挑起来。说到这里,他的眼里闪出了泪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