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要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不断向前推进
薛暮桥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也是如此。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一文中曾经说过:“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列宁选集》第1卷第203页)
马克思生前曾经预测,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历史的发展超出马克思的预料,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比较低、资产阶级统治最薄弱的俄国取得了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产阶级在经济发展水平更加低的、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阶段的中国,也夺取了政权。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时期,到1953年我们才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证明在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的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也有可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列宁和毛泽东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拘泥于马克思所说的个别词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篡改马克思主义,而是最忠实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呢?我同意彭真同志的意见,这就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任何社会经济形态,都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凡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态,都能够发展;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态,迟早一定要灭亡。所以,判断我们所创建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合理,唯一的检验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公平、正义等道德标准。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把社会主义当作崇高的道德观念的产物,是不正确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明产生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原因。他们指出,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商品经济广泛发展,产生日益复杂、日益广大的分工协作,由此而产生现代化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使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二三百年的发展远远超过奴隶制、封建制时代二三千年的根本原因。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全社会的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他们同广大无产阶级的贫富差别日益巨大。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同他们所创造的巨大财富比较),使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落后于社会总生产的增长,因此就周期性地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同它发掘出来的生产力发生矛盾,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障碍。马克思在世时就几次看到当时大体上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指出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根本性的矛盾所引起的,彻底解决的办法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把生产资料转为社会公有,使社会有可能用多余的产品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消灭贫困。这样,社会主义就从空想变成科学。
商品经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产生了偶然的商品交换。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商品经济逐渐有所发展。到资本主义初期,商品经济迅猛发展起来,使生产力得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发展。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应当摒弃这个生产力的巨大推动力量,而应当把它继承下来。可惜斯大林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总想限制缩小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用计划分配代替商品交换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得这种社会主义的模式逐渐僵化。实践经验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搞社会主义建设,不但应当发展机械化大工业,而且应当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农民仍占80%左右、自然经济仍占优势的中国,企图跳过商品经济的发展,用国家对产品的计划分配来代替市场商品交换,那是违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纯属主观主义的一种空想。 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要有一个漫长的创建和发展过程。原因很简单,马克思在世时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根据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刻分析,预见到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必然要发展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但他所预见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个大体的轮廓,一种前途、远景。他不可能也不愿意象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具体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细节。
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市场商品交换,马克思当时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在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可以不经过市场交换,而由社会来分配。他在这里说的是已经建立了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的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指社会主义刚建立的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货币关系问题,马克思并未专门论述。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公有制以后,所有的企业都属于全社会公有,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换,已经是同一个所有者内部的互相交换。从这意义来说,已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通常意义的商品交换似乎已经不存在了。可是现在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发展到实现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公有制,而且即使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各个企业还要严格进行经济核算。为着衡量各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它们互相交换产品的时候,可能还有必要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当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国家,而且还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时候,商品货币关系更是不可能消亡的。目前,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的国家,必须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组织全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大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这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主义者一开始都认识这个客观规律。三十年代初期,在完成农业集体化、从而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全面改造以后,苏联理论界就发生过社会主义是否还存在商品的争论。直到五十年代初,斯大林的晚年,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才肯定由于苏联还存在生产资料的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在国营和集体两种所有者之间的交换还是商品交换;国家把消费品卖给消费者也是不完全的商品交换(因为劳动力不是商品);至于国营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换,由于所有权都属于国家,实质上已经不是商品交换,只具有“商品的外壳”。根据这个理论,消费品可以在市场上出卖(某些重要消费品仍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生产资料基本上都实行计划分配,不进行市场交换。
我国1956年在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实际上采取了苏联的办法,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生产资料实行计划分配,不通过市场交换。直到七十年代,还是国家制订分配计划,每年召开两次订货会议,购销双方签订合同,不设立生产资料交换市场。象品种规格繁多的钢材,采取这个办法显然是难于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的,因此常常发生需要的钢材拿不到,不需要的钢材又在仓库中大量积压的情况。
西方国家可以从市场随时买到所需要的钢材,所以工厂的库存钢材常常不到一个月。而我国从申请到取货,需要好几个月,而且常常申请不到,不得不派大量采购人员到处采购。工厂为着保障生产,库存钢材常在六个月以上,而且供应越紧张,库存积压越多。
为着解决生产资料供应问题,从八十年代开始,除计划分配外,准许供需双方议购议销,也就是说准许一部分生产资料进行市场交换。几年来议购议销部分逐渐扩大,部分地缓解了供需之间的矛盾。但生产资料交换市场还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计划分配外的物资由于供不应求以及投机者转手倒卖,哄抬价格,使两种价格之间的差距过大。今后的解决办法,除大力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力求生产资料供求平衡外,还需要普遍建立生产资料交换市场,逐渐从计划分配过渡到市场交换。
我国消费品基本上是进行市场交换的。但是在某些重要的消费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往往实行计划分配,并且为着稳定物价,常常使人民生活必需的重要消费品价格偏低,结果,生产增长较慢,满足不了人民生活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放开农产品的购销市场,1985年副食品的价格也放开了,生产迅速发展,市场供应日渐丰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事实证明,不论生产资料还是消费品,都必须商品化,必须在计划指导下广泛利用市场调节。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理论上的一大突破,是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
在历史上,社会化大生产是在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自发地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这是谁也不会怀疑的,值得讨论的是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能不能不发展商品经济,而由国家通过国家计划来塑造一个社会化大生产呢?过去的社会主义模式,正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这个理论,粗看起来似乎是站得住的。可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化大生产是如此复杂,国家计划部门肯定管理不了,重要部分不能不划分许多业务部门来编制计划,次要部分由地区来编制计划,并通过部门和地区来监督计划的执行。无论部门的计划或者地区的计划,都缺乏横向的经济联系,各自在条条和块块的范围内求发展,以致条条分割、块块分割,都只能是“大而全”、“小而全”,不利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妨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企业和劳动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是我们过去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得企业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劳动者躺在企业身上吃“大锅饭”,都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人工塑造的社会化大生产,不是由有生命力的细胞组成的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由没有生命力的砖石堆砌成的不能自我生长的建筑物。现在我们的改革要使企业都有生机和活力,就要打破条条分割、块块分割,发展横向联合,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通过商品经济发展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化大生产。我认为,这才符合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过去,人们常常习惯于把社会主义制度仅仅当做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物,而不注意它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后继者。既然是资本主义的后继者,它的身体结构中必然有许多同资本主义相类似的部分,正如人的身体结构类似于猴子一样。每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都要学习《资本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反映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许多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还要继续发挥作用。社会主义社会不应当取消在资本主义时期充分发展起来的商品货币关系,应当取消的只是重要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由此所产生的劳动力的商品化及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剥削。
我说重要生产资料,而不说一切生产资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还不能不存在相当多的小生产者,而且因为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它内部生产资料虽然公有,但在各个集体经济之间生产资料还是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生产资料多、生产条件好的集体经济,它的经济利益和劳动报酬可以比别的集体经济单位多一点,这里仍然存在旧社会的痕迹。历史上许多社会经济形态都是复杂的,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痕迹。马克思写《资本论》出于科学分析的需要,采取抽象法,把小生产者舍象了。但是现实是更复杂的,即使今天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还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它发展初期)也不会是只存在一种经济成分的社会,可以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的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在内)同时并存。
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必须认真学习《资本论》,学习《资本论》所阐明的一切继续在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特别是支配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但是同时又应当承认,《资本论》毕竟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著作,不可能简单地搬用它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所出现的新的经济问题。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不应当局限于《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其它著作,而应当研究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据这个科学原理和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继续向前推进。 批判地借鉴西方国家管理商品经济的有用经验
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多年了,在这一百多年间,不但产生了若干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资本主义也有很大的发展。马克思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但不能说已经穷尽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规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个新时期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规律,这是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没有到此结束,因此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规律的研究也不能到此结束。
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经济,比一百年前远为发达、远为复杂。资产阶级管理商品经济的经验,比一百年前也丰富得多。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等的丰富经验。在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我们有相当活跃的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而且有通过国营经济来领导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的丰富经验。可惜的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学习苏联的经济管理办法,把原来相当活跃的市场逐渐管死了。长时期来,由于我们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都供不应求,这就促使我们进一步加强行政性的计划管理,企图用加强这种计划管理的办法来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这是违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我们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扩大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就有必要批判地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方面对我们有用的经验,也包括吸收我们自己原来就有的经验。
既然是商品经济,就必须开放市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过去我们对于如何利用价值规律理解得过于简单,以为这就是由国家来规定价格、调整价格,不应当让价值规律自发发挥调节作用。现在看来,这是不够准确的。市场上的商品有几十万种,加上规格花色有几百万个,再加上地区差、季节差、批零差等,就可能有几千万个价格,供求情况又在不断变化,任何庞大的物价机关也是无法管理的。几年来我们开放市场,变国营商业独家经营为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同时放开大部分消费品和一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促使生产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改善。如果不开放市场,放开价格,自由竞争,怎么可能出现这种购销两旺的繁荣兴旺局面呢?
利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不但是保障各类商品供求平衡的有效办法,而且使经济管理部门可以在微观调节方面少花精力,腾出手来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以人体功能为例,我们的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肺部呼吸、
消化液的分泌、毛孔启闭等等,都不需要通过神经中枢——大脑而自然调节,有些本来由大脑指挥的活动,久而久之可以变成“条件反射”,不需要再由大脑指挥,这样大脑就可以集中精力吸收各种重要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指挥更多的复杂的高级活动。国民经济的运行比人体复杂,经济管理机关更有必要尽可能让微观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发挥每一个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己管理自己,大多数产品的产销尽可能让价值规律来自发调节,以便集中力量进行宏观控制,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微观活动不是不要管,而是少用行政办法去管,多用经济办法去管。在这方面,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最重要的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长期或中期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各级经济主管部门在微观调节方面花费了极大的精力,而在宏观控制方面注意不够,以致发生多次重大失误。在发现了失误以后,又忙于用行政手段去一项一项解决,而不愿意利用经济手段让它自己解决,怕利用后一种办法会复辟资本主义。十年动乱期间,“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种荒谬思想,至今并没有在所有人的头脑中完全肃清。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强大领导力量认识不足,对把微观放活以后能够运用经济办法实行宏观控制认识不足,总怕一旦让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本主义就会复辟。我认为,这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在思想认识上的一大障碍。
这几年在把价格放活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不少投机、诈骗、哄抬价格等混乱现象。这不是放活以后必然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而是由于我们还没有把市场完全开放,市场管理还不健全,还缺乏自由竞争。自由竞争是使企业能对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作出灵活反应的必要条件。当然,在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的时候,还必须有国营商业和其它经济管理机关对集体和个体商贩进行指导监督,并按需要进行地区间的余缺调剂。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往往发生“过敏性反应”,在供不应求时纷纷增产,不久就发展到供过于求;在供过于求时纷纷减产转产,不久又发展到供不应求。特别是市场刚刚开放,大家还没有经验,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因此,在通过价格提供最灵敏的信息的同时,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市场管理部门还必须收集全国情况,进行预测,及时把预测的结果公布,在发生“过敏性反应”时及时提出警告,采取措施,加以引导,以尽可能减少商品经济必然要带来的盲目性。
总之,有关商品经济的许多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要发生作用,可以采取某些类似的措施来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防止它们的消极作用。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强大的国营经济,更有力量防止它们的消极作用。也正因此,我们也有可能滥用国营经济特别是国家机关的强大力量,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使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也受到伤害。过去由于滥用行政手段干预价格,使我国的价格体系严重扭曲,给价格改革增加了障碍,这方面的教训应当吸取。
既然我们承认有必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那么西方国家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以及有关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理论,有许多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研究我们自己的经验,批判地借鉴西方国家管理商品经济的有用经验,我们就能够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工作中,不断胜利前进。


第5版(理论)
专栏:

产品适销对路是个关键
吕先声
提高经济效益是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重点,而产品适销对路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
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理论告诉我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售卖即商品价值的实现,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马克思也指出,由商品体到金体的跳跃,是“惊险的跳跃”。因为,资本在货币形式上比在容易消失的商品形式上能保持长久些,不当作货币资本发生功能,它的货币资格也不会消失;但若它过久地停留在商品资本的功能上,它的商品资格,甚至它的使用价值资格就会消失。因此,如果由商品到货币的跳跃不成功,那么,受到打击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不仅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且同样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并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不仅如此,产品适销对路,还是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前提。如果产品根本就不符合消费者需要,那么,即使质量好,消耗低,也没有多大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工作中以效益为中心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企业狠抓适销对路产品,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统计,去年市场上畅销的电冰箱、纯棉布、毛线、啤酒、乳制品以及工业生产急需的钢材、生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增长幅度都在10%到60%以上,高于整个工业生产的增长幅度;而滞销积压产品的生产增长则很小,有的还略有下降。目前,整个说来,工业产成品积压开始减少。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重产品产量、产值和速度,轻效益、轻适销对路的问题还远未解决,部分地区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片面追求速度、产值而忽视经济效益的情况。有些产品长线更长、短线更短的现象时有抬头。
为了大力增产适销对路产品,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目标,首先,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商品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深刻认识产品适销对路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市场预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搞商品经济,离不开市场预测。只有进行科学的、准确的、及时的市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随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方向,才能使产品适销对路。近年来,不少地方和部门每年乃至每季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把产品分类排队,截“长线”,补“短线”,收到了良好效果。这种做法应该坚持。其三,要依靠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开发新产品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一个企业,如果真正做到“吃一、拿二、眼观三、心想四”,即多有几手,就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就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波动面前处之泰然,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致“吊死在一棵树上”。其四,有关部门要在资金、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上,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用经济手段鼓励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限制滞销积压产品的生产。最后,改革过去那种片面强调产值增长的考核办法。卖不出去的产品产值是虚假的产值,那样的产值越多,只能说浪费越大。应把销售收入或销售产值突出起来,作为考核速度的重要指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