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海外之声

再生凤凰难相比
——唐山的毁灭与新生
(孟加拉国)贾米拉·娜吉斯
2000年前,在意大利南部火山爆发中毁灭的两座繁华城市,早已从人们记忆中抹去。11年前,在那场地震中被人们认为已不复存在的唐山,如今情况如何呢?
前不久我去了一次唐山,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当坐车进入唐山时,我们仿佛又来到了北京城:宽宽的街道上人来车往,道路两旁楼房耸立,房顶上电视天线密布,众多的商店里挤满了顾客……只有路旁栽着小树的人行道向我们表明这是一座新崛起的现代城市。11年前,留在它身上的可怖阴影已不复存在了。
除了被当局保留下来的工厂、影剧院、学校等八处地震遗址外,许多幸运活下来而终生残废的人们都是这一可怕灾难的见证——他们被摧残了的生命和唐山一起获得了新生!
和许多截瘫病人的交谈、参观访问以及许多感人事迹的介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山的兴起是人民中国的又一伟大创举。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唐山,正是从这片废墟上崛起来的新唐山。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艰辛和牺牲啊!值得一提的是,新唐山的建设,新生命的造就,这一切没有任何外援,完全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结果。
唐山地震牵动了整个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救灾部队、医疗队、矿山救护队从四面八方赶来救灾,同时,亿万元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唐山,许多省市担负起成千上万重伤员的医护抢救工作。
但是,比治疗更困难的是抢救那些被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以及被埋在煤矿下的万名井下工人。
在各省市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援下,唐山在1977年便恢复了生产,并在1978年达到震前水平。唐山人民有了重建家园的物质基础。为在废墟上建设起崭新的唐山,国家建委从15个省、市抽调几千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十万建设大军;河北省送来了成千套设备。目前,唐山的重建已基本结束。建成后的新唐山比旧唐山大,人口比以前有所增加,人均收入增加37.1%。
唐山的重建既包括在废墟上建设起一个新唐山又包括使这场灾难的大批受害者得到新生。在这场浩劫中,唐山几乎家家都有亲人被夺去生命。父母失去儿女或孩子失去双亲,丈夫失掉妻子或妻子失掉丈夫,这样的家庭成千上万。现在,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已重新组织家庭,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有3000之多。他们之中最小的连父母的姓氏甚至自己的名字都说不清,他们的不幸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他们受到全社会各阶层的关心和照顾,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他们定会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地震中许许多多人成了残废,他们之中又有许多是截瘫,永远丧失了行走的能力。中国党和政府为他们建立了18个截瘫疗养院,一切生活费用由国家负担,我们参观了其中最大的一个。在占地六英亩的疗养院里,我和几个疗养员进行了交谈,他们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们身体虽然残废了,但对生活、对未来仍充满了希望,他们都在尽力为社会尽微薄之力。在这里我见到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她13岁那年因地震受伤,腰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从此永远丧失行动的能力。社会的关注、党的温暖使她从绝望中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她刻苦学习声乐成了一个业余歌唱演员。许多和她遭遇一样的年青人成了画家、手工艺者、业余作家。还有许多人学会了外语。他们希望自己不要成为社会的累赘和负担,希望自己对社会还能有所贡献。
从一片瓦砾废墟上崛起的唐山是一曲生命的凯歌。传说中的神鸟——凤凰,每一千年化成灰烬一次,而后又从灰烬中诞生。但是凤凰的再生无法与唐山的新生相比。唐山的新生凝结着整个民族的创造力,是个伟大的创举,是人间奇迹!
李建华 插图
(附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昂纳克说民主德国期待着赵紫阳访问
新华社莱比锡3月15日电 (记者邢桂敏)民主德国人民热烈期待着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中国总理赵紫阳今年6月对民主德国的访问。
以上是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今天在参观莱比锡博览会中国馆时对新华社记者所作的表示。
昂纳克说,民主德国相信,这次访问定将推动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昂纳克在展馆入口处看到他和李先念主席的一张彩色合影照片时,高兴地对在场的中国大使马叙生说:“我去年对中国的访问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昂纳克赞扬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他说:“我们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好。”
陪同昂纳克参观中国馆的还有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斯多夫和政治局委员、人民议院主席辛德曼等。


第6版(国际)
专栏:

扎尔科维奇强调指出
南共联盟是人民的唯一领导力量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15日电 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维·扎尔科维奇强调指出,如果没有强大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及其思想政治活动,就不可能为实现社会主义自治进行富有成效的斗争。
扎尔科维奇是在向萨格勒布出版的《信使报》发表长篇谈话时强调这一点的。《信使报》今天刊登了这篇谈话。
他指出,南斯拉夫劳动人民清楚地知道,他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和将来可能取得的一切,都是同南共联盟及其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历史性的先锋队作用紧密相连的。他接着说,人民也清楚地知道,南共联盟是唯一能领导他们克服危机和加强社会主义自治的力量。
扎尔科维奇指出,尽管南共联盟存在缺点,但是,南斯拉夫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并没有失去对南共联盟的信念,相信南共联盟能在克服危机的斗争中发挥思想政治上的领导作用。
扎尔科维奇强调,因此,所有那些认为可以利用南斯拉夫当前困难来否定南共联盟存在的历史必要性的人完全打错了算盘。他说,反对派和反革命势力近来公开提出了否定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南共联盟作用和各族人民团结的纲领,对这种反对南斯拉夫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敌对活动决不能掉以轻心。他号召南共联盟全体盟员和劳动人民同这种敌对活动进行坚决斗争。
扎尔科维奇最近讲这番话并不是偶然的。从去年起,南斯拉夫有少数人开始发起成立所谓“团结基金会”的反对派组织,企图在保护“人权”、“民主”和“自由”的幌子下,把所有反对南共联盟的人都组织起来。一些人还把南斯拉夫当前的困难都归咎于南共联盟,甚至公然要求南共联盟“下台”,实行多党制和资产阶级民主。敌对势力的这些活动已经受到了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强烈谴责。


第6版(国际)
专栏:

葛罗米柯强调推进改革
新华社莫斯科3月13日电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今天说,“苏联的经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良好的趋势不断加强。但是,改革进行得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在改革过程中还要毫不妥协地打破阻碍我们发展的东西。”
据塔斯社报道,葛罗米柯是在加里宁州人民代表苏维埃会议上讲这番话的。
葛罗米柯说,现在,党评价干部的标准是他们对待改革的态度,是为实现改革做的实际工作。他指出,改革也将使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活动的内容发生深刻变化。
葛罗米柯强调指出,在改革过程中要特别关心青年人。他说,“我们大家应当解决教育青年的复杂任务,积极地同青年中间发生的不良现象作斗争。”


第6版(国际)
专栏:

努乔马主席开始拉美之行抵达巴西
萨尔内总统重申支持纳米比亚人民斗争
本报巴西利亚3月14日电 记者兰才基、吴志华报道:巴西总统萨尔内昨天会见了正在巴西访问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努乔马,重申巴西政府谴责南非种族主义政权,支持纳米比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努乔马主席是应巴西外长阿布雷乌·索德雷的邀请,于昨天抵达巴西利亚的。
努乔马主席的这次拉美之行包括巴西、乌拉圭、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等七个国家,巴西是他这次访问的第一站。


第6版(国际)
专栏:

昂纳克会见施特劳斯和班格曼一致强调
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两个德国关系
本报波恩3月16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民主德国莱比锡消息,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昨天在莱比锡春季博览会开幕式上先后会见了联邦德国几位重要政治家,就东西方裁军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了会谈。与昂纳克会晤的西德政界人士是巴伐利亚州总理、基社盟主席施特劳斯,自民党主席、联邦经济部长班格曼,巴登—符腾堡州总理施佩特。
昂纳克和班格曼在会晤时一致认为,维护和平是当前政治的首要目标,这对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关系来说是个决定性问题。双方认为,两国之间的关系是整个欧洲合作的重要部分。班格曼在会晤后对记者说,会晤还涉及两个德国加强人员往来和改善两德之间交通状况问题。
班格曼表示,在东西方裁军问题上,双方“部分地有很高程度的一致”。他说,西德驻民主德国常驻代表已于最近向民主德国转达了科尔总理愿意就裁军问题与民主德国举行会谈的口信。
施特劳斯与昂纳克会晤了一个半小时。
据报道,双方在会晤时一致认为,维护和平是当前首要任务,两个德国在这方面负有完全的责任。在谈到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关于消除欧洲中程导弹的建议时,双方认为不应当错过采取有效裁军措施的机会,应当充分利用这种机会。
在谈到双边关系时,昂纳克表示,民主德国准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联邦德国的合作关系。
施特劳斯会晤后对记者们表示,他再次转达了科尔总理对昂纳克访问西德的邀请。他说,这次访问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行。施特劳斯说,他认为昂纳克与西柏林市长迪普根应该互相接受对方的邀请,到柏林的两部分去参加柏林建城750周年活动。
此间舆论界对两个德国的接近表示高兴。《南德意志报》今天的报道说,还从来没有这样多的西德政治家去参观莱比锡博览会并乘此机会进行政治对话。该报社论说,东西方之间的气候虽然还未转暖,但两德关系的春天已经到来。据报道,驻民主德国的外交界人士认为,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松动为两德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政治领域,其次是经济领域。
据报道,不久前,昂纳克已经会晤过西德来因兰—普法尔兹州总理福格尔和萨尔州总理拉封丹。


第6版(国际)
专栏:

颂攀重申泰国和东盟立场
按照联合国决议和民柬八点建议解决柬问题
本报曼谷3月13日电 记者刘爱成报道:泰国外交部副发言人颂攀今天上午在此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越南提出的所谓“由印支国家与东盟国家进行谈判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建议对记者说:“越南的这一建议没有什么新东西。柬埔寨问题应由民柬三方联合政府与越南直接谈判解决”。
颂攀重申,泰国和东盟其他国家主张按照联合国历届会议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决议和民柬联合政府提出的8点和平建议解决柬埔寨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波拉德间谍案引起的美以关系风波
本报记者 陈积昌 周国铭
最近,波拉德间谍案在美以关系中引起一场不愉快的风波。3月5日,美国法院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查和审讯之后,对波拉德间谍案作出了判决。以色列间谍波拉德被判处无期徒刑,他的妻子作为同伙被判处5年徒刑。从审讯时透露出来的材料表明,波拉德原为美国海军情报局分析员,1982年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招纳,充当以色列的间谍。在几年时间里,波拉德向以色列提供了上千份美国核心机密情报,内容涉及到苏联向阿拉伯国家提供的先进武器,阿拉伯国家的军事部署和实力,还包括1985年10月以色列轰炸设在突尼斯的巴解总部所需要的情报。1985年11月,在波拉德前往以驻美使馆寻求政治避难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拘捕,锒铛入狱。
波案的披露在美国政界和舆论界曾引起一阵震惊和哗然。不少政界人士认为,以色列竟然把情报搞到美国头上,岂不是一种“背信弃义”和“忘恩负义”的行为。美国舆论也要求司法部门彻底调查波案,对罪犯要严惩不贷。以色列当局对波案的披露却十分难堪,极力贬低和缩小其影响,声称波案与以色列政府无关,并非奉政府之命,只是个别人的“孤立事件”,强调波案不会影响美以“特殊关系”。
但是,在波案的审讯过程中,波拉德本人供认,以色列政治领导层是知晓他在美国的间谍活动的,他是根据以色列当局的意志行事的。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在一次电视谈话中怒形于色地说:波案已使美国机密情报受到严重损害。他命令五角大楼官员减少与以色列情报方面的合作。
波案的判决和美国的强烈反应在以色列国内激起了轩然大波。以色列一些政界人士和舆论担心波案给美以关系投下阴影,损害双方的“互相信任”。他们纷纷要求成立调查委员会,追查政府在波案中的责任。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外长佩雷斯和国防部长拉宾,在波案问题上组成“三驾马车”,一致步调。他们一方面向美国表示赔礼道歉,承认“犯了严重错误”,“要吸取教训”,“下不为例”,以平息美国的不满。另一方面一再出面挡驾,阻止成立调查委员会。3月11日,以色列内阁经过7个半小时的激烈辩论,终于不得不决定成立调查委员会。
此间观察家认为,美国国内有强大的犹太人势力集团支持以色列,因此波案尽管使美国领导人感到恼火,却不会影响美以战略联盟关系的根本格局。舒尔茨表示,不能因波案改变美国在中东根本利益的基点。人们认为,在美以特殊关系的基本前提下,在以色列当局严密庇护下,调查委员会对波案的真相不可能查个水落石出。波案在美以引起的这场风波只不过是美以关系的一个插曲。但在波案中,人们却有机会再一次看到以色列当局自欺欺人、欲盖弥彰的拙劣表演。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要求让欧洲中立国家参加裁减常规军备谈判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16日电 南斯拉夫要求让欧洲中立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参加华沙条约国和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就裁减常规军备问题进行的磋商和谈判。
这个要求是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多·维迪奇今天在《政治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
这位长期主管南斯拉夫外事工作、很有权威的国际问题评论家在文章中说,华约和北约的23个成员国已举行过3次磋商,现在提出的问题是:欧洲的中立国家和不结盟国家能否参加关于裁减常规军备的谈判?
文章指出:“欧洲安全的军事方面毫无例外地涉及所有的欧洲国家,因为,不管它们是不是军事集团的成员国,都会涉及到它们直接的安全利益”。
文章认为,“中立国家和不结盟国家长期被排斥在磋商的行列之外是不能令人接受的”,是“荒谬的和无法辩解的”。
文章强调,欧洲的中立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可以为谈判的成功作出贡献,因此,最好是让这些国家尽快地参加磋商,并在谈判桌上占有平等的席位。


第6版(国际)
专栏:

黎巴嫩一秘密组织宣布将处死法国人质
新华社贝鲁特3月15日电 黎巴嫩秘密组织“革命正义”14日晚发表的一项声明宣布,该组织已对法国人质让—路易斯·诺芒丹进行了审讯,他将在48小时内被处死。
这个亲伊朗的秘密组织在3天前曾威胁说,如果法国总理希拉克不对密特朗总统关于人质以及法国向伊拉克提供武器问题的声明作出解释,该组织将处死诺芒丹。
据报道,法国政府一位发言人昨天宣布,法国将继续与恐怖主义作斗争,法国政府强烈谴责对诺芒丹和其他法国公民的绑架行为。
诺芒丹是在去年3月8日与其他3名法国电视台的技术人员一起被绑架的。这3名法国人后来已获释。(附图片)
图为被扣押在黎巴嫩的法国人质让—路易斯·诺芒丹。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真理报》说苏美中导谈判并不简单
指责美国在中导核查问题上的立场
新华社莫斯科3月15日电 苏联《真理报》15日发表评论强调,正在进行的苏美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并不是一切都那么简单”,“争取建立无核欧洲大厦将是不容易的”。
评论指责美国在协议草案中“向苏联提出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最苛刻的就地核查要求,这些要求使核查变得不仅非常困难,而且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评论认为美国提出的核查措施“过于复杂和繁琐”,美国“强调核查和监督问题是一种诡计”。
此间观察家认为,在中程导弹的核查问题上,症结可能在于,美国可以派人到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就地视察,而苏联只能派人到西欧几个部署导弹的国家视察,却不能到美国本土去视察。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巴西去年由全国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23名新州长15日宣誓就职,其中执政的巴西民主运动党和自由阵线党共获得22个州州长的席位。
△萨尔瓦多被游击队绑架2个月的东部地区两名市长14日获释,被绑架原因据说是游击队为了查明他们参与萨政府军反游击战计划的情况。
△美国人口普查局14日说,1986年,前往美国的外国移民有62.5万人,占美国全年人口增长率的28.14%,其中这一年的非法移民约20万。
△日本2月份企业倒闭1071家,比上月有所减少,但日元升值造成的企业倒闭达69家,比上月有所增加。
△日本2月份的粗钢产量为726.6万吨,比上月减少6.8%,生铁产量为528.3万吨,比上月减少10.3%。
△意大利警方最近查获一批被盗的教堂艺术品,这些价值为380万美元的艺术品是在古董店、私人住宅和一艘从意大利北部卢加诺湖开往瑞士的船上发现的,其中包括15世纪至17世纪的雕像和绘画。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答读者问

伊朗门事件
问:日前报载,美国总统里根就“伊朗门”事件发表谈话,请问何谓“伊朗门”事件?
答:“伊朗门”事件是指去年11月初披露的美国和伊朗秘密进行的武器交易事件,因美国政府1972年曾发生过“水门事件”,所以沿袭而称之为“伊朗门”事件。
1986年11月,黎巴嫩《帆船》周刊报道说,美国一直在向伊朗秘密运送战斗机的零件和弹药,在1985年9月到1986年10月期间,有3名美国人质被释放。报道还说,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曾秘密访问伊朗,谈判武器交易一事。11月4日,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证实麦克法兰曾到过伊朗。
消息传出后,美国舆论大哗,政府内外震动极大,一致要求总统下令调查事情真相。里根总统在11月13日晚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承认18个月来美国与伊朗确有秘密外交行动,并解释说此举有4个目的:恢复同伊朗的关系,结束两伊战争,消除中东的恐怖主义,使美国人质安全获释。
对此,美国舆论和政界人士认为这样做有悖于政府的一贯政策;这一秘密活动绕过国会、国务院,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直接负责,违反联邦法律。
11月25日,事态进一步发展,受命调查的司法部长米斯宣布,秘密武器交易的部分收入,约1000万至3000万美元,已转入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帐户。事情揭露后,直接过问此事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辞职,波的主要助手诺思中校也被解除职务。同一天,里根宣布成立托尔委员会,继续调查向伊朗出售武器的情况。12月1日起,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也开始进行调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于12月16日和27日宣布组成调查武器交易事件的特别委员会。
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托尔委员会于2月26日发表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出售军火的主要目的是交换人质;对收入款项转移之事,总统并不知情;秘密交易由国家安全委员会一手操办;里根的顾问们未尽其责,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对此混乱局面应负主要责任;事发后总统没有撒谎,也没有参与掩盖行动。
2月27日,里根任命前参议员霍华德·贝克取代里甘,任白宫办公厅主任。一周后,里根总统再次就“伊朗门”事件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现在,其他三个调查委员会还未提出报告。事态如何发展,有待分晓。
·李文云·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阿基诺总统说菲经济开始回升
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十五日说,菲律宾经济已开始回升,今年将可能实现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七的增长率。科·阿基诺是在邦板牙省卢巴奥市政府礼堂前有一万多人参加的集会上说这番话的。她说,去年,由于一些马科斯追随者制造的麻烦,几乎没有外国投资者到菲律宾投资。
泰国的巡逻队同入侵越军交火
据来自泰国东部巴真府亚兰镇的消息说,五名越南士兵十三日潜入泰国境内五百米的地方,同泰国巡逻队交火。随后,泰国边防部队同驻扎在柬埔寨一侧的越南军队互相发射炮弹,三名泰国巡逻兵在炮击中受伤。侵入泰国的越军被迫退回柬埔寨境内。
乍得部队击落一架利比亚飞机
据外电报道,乍得军方十五日发表一项战报说,它的士兵十四日下午在乍得东北部法达镇附近,用高射炮击落一架利比亚战斗机,并俘虏了机上的飞行员。据被俘虏的飞行员供认,他是从利比亚南部塞卜哈地区起飞的。
美国防部长温伯格访问西班牙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十五日抵达马德里,开始对西班牙的两天访问。温伯格在机场回答记者关于他这次来访是否有助于打破西、美两国围绕军事基地谈判所陷入的僵局提问时说,他希望在结束对西班牙的访问时,两国能使减少美在西驻军和基地谈判的条件得到改善。
西班牙和美国关于减少美在西驻军和基地问题的谈判已举行过四次。但因双方在关键性问题上分歧很大,谈判至今未获多大进展。
西班牙数万人示威要美军撤出
西班牙和平运动组织十五日发起了第七次和平进军示威活动,要求美国取消其在西班牙的军事存在。数万名示威者从首都马德里出发,前往马德里近郊的托雷洪美军基地。他们一路上高呼“不要北约,要中立,撤走美军基地”等口号。示威活动持续了五个多小时。
这次示威活动是在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抵达马德里进行访问前数小时举行的,它得到了西班牙共产党及其它左派政党的支持。
苏联一艘货船在美国海岸遇难
苏联波罗的海海运公司的货船“吉尔吉斯共青团员”号,十四日在离美国新泽西州海岸二百海里处遇难。据塔斯社十五日报道,货船从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港起航,装载面粉运往古巴。由于“复杂的气候条件”,船体倾斜,船上三十七名船员决定撤离货船。美国海岸救护队营救了他们,并把这些船员送到了美国港口。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