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清泉,永远不能流失〔报告文学〕
赵丽宏

黄浦江畔聚集着大大小小无数工厂,上海液压件厂是其中极不显眼的一家小厂,假如匆匆路过,你甚至不会注意那块挂在门口的厂牌。要是走进厂门往里瞧一瞧,你顷刻便会刮目相看了。厂门里面是一个被楼房环抱着的庭院,不过亩把大的地盘,却整治得象苏州园林一般,假山水池,曲径环廊,绿荫中闪烁着五色花卉,水池里有喷泉不知疲倦地跳着优美的舞。5层楼的厂房阳台上,每一层都有翠绿的枝叶垂挂下来。这个幽雅的园林,似乎很难和老上海人心目中的工厂联系起来。当然,你静下心来仔细谛听,不难发现从厂房里传出的各种各样的机器声,这些声音组成了一种很和谐的旋律。了解上海液压件厂的人们都知道:本厂生产效率之高在同行业中是屈指可数的,这几年产值和利润年年往上窜,工人们干得很起劲;而在几年之前,本厂名不见经传,走进厂门,只见庭院里堆满机器杂物,一片杂乱……在同行业里,本厂面孔萎靡不振,谁也不会留恋这里。
贾炳灿厂长,一个50岁出头的共产党员,1984年初刚刚上任走进这个厂时,工人们用淡然的目光远远地注视着他。那矮墩墩身材也实在不怎么起眼,各种各样的厂长工人们见得多了。
头一次在会上和全厂工人见面,贾炳灿便宣布了一条既出人意料还有点出格的新规定:以后,因故迟到不扣奖金!
会场里顷刻漾起一片兴奋的议论声,有人甚至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迟到扣奖金,这是近几年雷打不动的老规矩。对于职工们来说,每一个早晨都是提心吊胆的。街上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交通阻塞,心急火燎赶上班的人们这时便身不由己了,眼睁睁看着手表上的指针毫不留情地走到了上班的钟点上,于是,只能自认晦气……如今这位厂长微笑着说:“上班迟到扣奖金,我看这条制度不完全合情理。有时候,不是你要迟到,而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现在我们的交通还成问题,汽车抛锚了,脱班了,公交公司又不会为你开证明。住在浦东的人遇到大雾天,渡船停开,怎么办?非迟到不可!有几位同志住得远,上班就象到苏州去一趟差不多,路上碰到意外,有啥办法呢!现在我重申:以后上班因故迟到,不扣奖金。当然迟到了要到传达室登记一下。”厂长话音刚落,全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来。等掌声稍稍平静,贾炳灿又说:“假如下班早退,那就没有道理了,我看应该扣3个月奖金!大家有没有意见?”底下又是一片掌声……
就在工人们兴奋地谈论这件事时,厂里的干部也在悄悄议论:这样干,行吗?有人劝贾炳灿:“厂长,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呵!”贾炳灿脸上的微笑消失了,语气也重起来:“厂里有几个工人想故意迟到!因为交通问题偶尔迟到,错不在工人!干部迟到了,可以跑公司,跑局,回来打一声招呼就没事了。工人迟到没地方去,只能到厂里来,扣他奖金,他服气么?罚款并不是灵丹妙药,罚得不合理,越罚越糟!”
新厂长这条新规定,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但对工人们来说,却象在雪地里遇到一盆炭火。以前迟到几分钟扣一元钱,工人心里有气,要发泄一下。有的看到地上的油壶,“啪”一脚就踢翻流掉2斤油,就等于丢掉11元钱;有人把水龙头一开,人跑得无影无踪;有人更绝,拿一杯滚烫的开水往厂里种的君子兰上泼头泼脑浇下去;一些被罚款的女工,马上就到医务室去开病假……现在,说起来也怪,实行新制度以后,迟到的人反而比先前少了。工人们说:“厂长信得过我们,我们可不能‘把客气当福气’呀!”许多职工都暗自提前了出门上班的时间。
几个月后,有一件事情又在厂里引起了轰动:一天,离下班的时间还有5分钟,三个女工悄悄地拿着脸盆走进了浴室。下班早退,当罚无疑。贾炳灿非常生气:“照厂规扣她们三个月奖金,没什么可说的!”三个女工只得认罚。其中一个不服气,跑到厂工会办公室里发牢骚:“罚就罚呗!但是请你们转告厂长,他最好去参观一下女浴室!”贾炳灿听说后一愣,拉着工会主席就朝浴室跑。一进女浴室,贾炳灿脸色沉下来,久久说不出一句话。简陋的浴室阴暗窄小,一共只有几只莲蓬头,要供全厂两百个女工洗澡,要轮几批才能洗完呢?从浴室里出来,贾炳灿满脸歉疚地对工会主席说:“三位女工的奖金不要扣了,扣我厂长半年奖金。我对工人的关心太不够了!”很快,一个造价10多万元的宽畅的新浴室在厂里建造起来,工人们再也不为下班洗澡难发愁了。
但后来厂里又发生一起工人提前下班洗澡的事情。那是三个上中班的男工人,也是提前5分钟离开了工作岗位。贾炳灿请全厂职工一起讨论这件事,讨论会上意见一致:明知故犯,应扣他们半年奖金。半年奖金有200元左右,不是一个小数。贾炳灿也同意大家的意见,但他还是给三个被罚者留了一条后路:假如以后有贡献,可以减免。这三个中有一个八级钳工,事后他每天推迟下班,修复了已报废的37只油泵零件,又搞技术革新,先后为工厂节约了4000多元。另外两位工人也埋头大干,每月超额完成任务20%以上。对表现如此出色的好工人,再罚他们就不近情理了,征得工人们的同意之后,贾炳灿决定取消原来扣发奖金的决定。
对贾炳灿的这些做法,工人们拍手叫好。但也有人提出质疑:你贾炳灿不是也说“治厂要严”吗?现在这样下去……贾炳灿说:“治厂要严,不错。但严中要有情,严中要有理,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动不动罚款扣奖金,决不是高明的办法。工人的收入比较低,猛扣猛罚,他们怎能不反感!扣奖金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也是教育人。既是教育人,扣奖金就不应该判‘死刑’、‘无期徒刑’,也可以‘缓期执行’嘛!”

窄窄的木板楼梯被踩得嘎吱嘎吱直响。贾炳灿低着头避开挂在楼梯上的筐篮杂物,步履沉重地从楼上走下来。他眉峰紧蹙,满脸阴云,默默地摇头……
上海老百姓住房紧张,上海液压件三厂也有很多住房困难户。贾炳灿上任后,一家一家登门察看。眼看一些为工厂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工人一家几代人挤在狭窄的空间里生活,他感到心情沉重。
工人们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贾炳灿:“你?你手里又没有房子!”
在一次厂部的干部会上,贾炳灿大声疾呼了:“我们一直说要关心工人的生活,工人生活中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住房困难,我们工厂一定要管,哪怕花很大代价也要管!”有人不冷不热地提出异议:“这样的事,我们管得了么?不是还有房管部门吗?”贾炳灿激动了,嗓门提高了八度:“工人在厂里干了大半辈子,每天都在为工厂为国家创造财富,他们一生中或许就向工厂提这么一次要求,我们能撒手不管吗!对工人,我们不能有事有人,无事无人!”
老职工曾惠风,一家七口,四代同堂,挤在一间23平方米的屋子里。女儿要结婚了,犹如火上浇油,急得老曾坐卧不宁,茶食无心,整天愁眉苦脸。一天傍晚,曾家的门被人轻轻地敲响了。老曾开门一看,是厂长贾炳灿。屋子里老老少少都默默无语地盯着厂长。厂长已了解曾家住房的窘境,但似乎也不可能带来什么福音。这回厂长把屋子里里外外又打量了一遍,很果断地对曾惠风说:“厂里派人来为你搭阁楼。”老曾先是一愣,接着面露喜色,继而又犹豫起来:“贾厂长,我,我马上要调到区法院去工作,一调走,就不是液压件三厂的人了,房子搭建的事情怎么还能麻烦厂里呢?”
曾惠风说完,呆呆地望着厂长,满脸的尴尬。每天下班回到拥挤的住房,他感到难以名状的压抑。他常常发牢骚,平时见到领导,面孔铁板,说话也总是带刺。
贾炳灿却笑了:“你要去法院,我放你。但有一个条件——必须把你的阁楼搭好后才放你。”他直视着曾惠风的眼睛,语气诚挚而又热切,“这些年来,你兢兢业业地工作,别说我们厂,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你。作为厂长,我为你们做的太少了,我很惭愧。”
老曾想笑,却笑不出来,止不住的泪水热呼呼地把视线弄模糊了。
工厂的汽车装着建筑材料和基建工人来了。工厂技术科精心设计了搭建方案,屋顶升高,朝南开窗,一间23平方米的大阁楼很快在老曾家搭起来。工厂为此花费了2000多元材料和人工费。事后,贾炳灿又来到老曾家里,亲自检查施工质量,发现老曾的外孙住在没有护栏的阁楼上,有掉下来的危险,他马上叮嘱厂里的木工补做了阁楼的腰门。
液压件三厂为老曾搭建阁楼的事,成为一件新闻,轰动了那一带居民区。老曾的亲朋好友和四邻八舍深受感动,他们说:工厂能为工人做到这样,以前连想也不敢想,这家工厂了不起!
三年来,上海液压件三厂先后为170多个职工解决了各种各样的住房困难。这已经成为厂长要考虑的千头万绪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厂长办公室作出决定:职工住房需要扩建完善的,厂里免费出人出力施工,加层、搭阁楼、开天窗。职工或者职工家属分到住房要装修也由厂里包下来。你要装壁灯,厂里给你派电工,你要油漆墙壁,厂里给你派油漆工,你要铺地板、做壁橱、砌浴缸,厂里也派人来干。冬天暴冷,职工家里自来水管冻裂,房管所休息没人管,一个电话打到厂里,厂里马上派人抢修。连家里的冰箱、电视机和录音机坏了,厂里也可派人上门修理……
贾炳灿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以前我们总是号召工人要爱厂如家,讲了几十年,可有多少人真正把工厂看得象家一样呢?到底还是自己家里好。为什么?因为家里有温情,有体贴,有生活必需的一切。要工人爱工厂,工厂首先要爱工人,要有一点温暖家庭的样子。否则,怎么能叫工人爱起来?
工厂怎样才能有一个家的样子?贾炳灿抓了五件事情:吃、拉、洗、医、玩。“吃”,便是职工食堂。把拥挤破旧、又乱又脏的旧食堂装修一新,一张张圆餐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亮晶晶的瓶瓶罐罐里装着五味佐料,气派得象宾馆的餐厅。门口三天两头有一张红榜贴出来,榜上有名者既不是劳动模范,也不是优秀党团员,而是过生日的工人,让他去免费领取一份生日面和一块生日蛋糕。不少工人在家里也从来不过生日,常常生日过去了还不知道,如今领到面和糕时,不禁感慨万千。“拉”,是工厂的厕所。占地4300平方米的工厂原来只有一个厕所,在5楼干活的工人解手要跑到底层来,哪个领导也不愿意为造厕所花一大笔钱。现在,全厂已新建了好几个宽畅整洁的公共厕所。一次,几个小青年拉住贾炳灿,半开玩笑地说:“厂长,我们很想跳舞,可到外面跳一场舞要花2元钱买门票,跳不起呵,你能不能为我们想想办法呢?”贾炳灿哈哈一笑:“行呵,我们可以搞职工俱乐部嘛!”不久,一个450平方米的俱乐部在厂房顶上建起来了。里面有打蜡地板的大舞厅,有弹子房、电子游戏室、阅览室。下班以后,工人们有一个玩的地方了。
工人下班理发烫发很费时间,贾炳灿提议搞了个理发室。逢年过节,还允许在上班时间请假去理发烫发。为了分担女工们的家务,厂里还买了缝纫机、拷边机、毛衣编织机,办起一个缝纫组,只收一些成本费。工人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厂里都想到了。
“这样的工厂,我们能不爱吗?不爱就没有良心了!”工人们从内心发出感慨。
当然,贾厂长不时告诉大家:“目前国家还有很多困难,工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还不可能解决,希望职工同志们谅解与合作。我们厂只是根据自己厂子的条件与可能,尽量为全厂同志服务罢了。”

 贾炳灿走到工人中间时,工人们总象老朋友似的围上来,什么话都愿意跟他说。他关心工人,工人就觉得他可信任,可依靠。
1984年底的一天,飞来横祸突然落到进厂不久的青年女工陆祥妹头上。她在楼梯上一脚踏空摔下来失去了知觉。严重的脑震荡使小陆招来死神在她身边徘徊。
“不管花什么代价,一定要救活她!”一个普通女工在厂外遭到意外 使贾炳灿心急如焚。小陆被送进医院抢救,工厂立即请来两个护理人员日夜护理。家属要求会诊,厂部出面请来了大医院的著名医生。病情需要注射一种30多元一支的针剂,按医疗制度,这种药不能报销,厂工会不敢作主。贾炳灿听说后火了,大声道:“人命关天,有啥好犹豫的!买,需要多少买多少!若是我们自己的亲人遇到这种危急,别说是30元,就是300元3000元也会豁出去。难道小陆不是我们的亲人?制度规定不能报销,作为困难补助总可以吧。厂里的钱是工人挣来的,正当地用在工人身上,有什么不对!”
死神终于退避,昏迷了20多天的陆祥妹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她知道一切后,无声地哭了。小年夜那天,贾炳灿和厂里其他领导来看她,还带来了水果和补品。小陆还不能说话,只能泪眼模糊地凝视大家,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口……
小陆病床旁住着另外一家工厂的一个因工伤住院的女工,她厂里的领导从未跨进过医院的门。目睹小陆的情况,她不禁感慨了:“同是共产党员当厂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假如厂长都象你们的一样,我们工人就有福了!”
陆祥妹出院的第二天,就挣扎着起床,执意要去厂里看看。家里人不同意,她竟号啕大哭:
“你们不让我回厂里看上一眼,我死了也不会闭眼!”家里人拗不过她,只好搀扶着她来到厂里。小陆的心头,深深感觉自己失而复得的生命已经和工厂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工人们都下班了,贾炳灿办公室里的灯总还亮着。一天下来,他也觉得累,50好几的人了,年岁不饶人哪。解放前,贾炳灿就在上海当学徒工,解放后,他成长为一个工厂的基层干部。几十年来,他始终和工人们在一起,他了解工人们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在一次企业家的聚会中,贾炳灿的一席话曾使许多人吃惊。他说:“厂长是一厂之长,既是领导者,又是工人的公仆。公仆是马克思讲的,中国人讲佣人,上海人讲娘姨,厂长就要做好工人的娘姨!”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在实践这种观点。
有些人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搞改革,抓这些婆婆妈妈的琐事似乎不合时宜。
有人断言,现代社会,一切都得服从经济规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冷漠。这种断言不免有些可怕。人与人之间假如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个由人组合成的社会便要荒芜得象一片沙漠。改变沙漠的是水,是清泉。有清泉才会有绿洲,才会有生命的美丽动人的歌唱。感情便是一种清泉,汩汩流进人的心田。
清泉,永远不能消失。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感到这种清泉的珍贵,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也是金钱无法消灭的,因为人类需要它!
也有人感到贾厂长这样做有实用主义之嫌,总是为图“回报”,以获得“效益”为目的。这种“回报”和“效益”为何物呢?是提高产值,是增加利润?假如仅仅这样来认识,那未免失之偏颇狭隘。确实,这几年来,上海液压件厂的生产效率一年比一年高,同样的工厂同样的工人,现在,创造的财富却与日俱增。然而这并不是事物的全部。贾炳灿同志解释他这样做决非笼络人心、时有时无的小恩小惠,这是心和心真诚的交流,是被一些人淡忘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的复苏。它使领导和群众的距离近了,它使工人重新产生了当家作主的自豪和自信,它使共产党人的形象变得更加可亲可近可敬。这难道不是我们心向往之的吗!
贾炳灿很难忘记1986年初夏那个暴雨倾盆的早晨。一场罕见的大暴雨狠狠地下了一夜,大上海被泡在狂风急雨之中,交通受阻,积水在街道和厂区流动,商店无法准时开门,工厂无法准时开工,每家工厂都有大批工人迟到,平时对迟到职工“执法如山”的企业,此刻也只能宽容一下了。然而上海液压件三厂门口却人流汹涌。家住浦东的职工提早一小时赶来了,家务繁重的中年女工们提早赶来了,平时被人看作是“老油子”的职工也提早赶来了……全厂上下竟没有一人迟到!没有人号召,没有人动员,职工们来不及更换工作服,便冲进了积水漏水的车间……
贾炳灿站在厂门口,默默地注视着从四面八方奔进工厂的工人们,注视着这发生在狂风暴雨中的一切,眼角里滚出两颗晶莹的泪珠……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母乳
叶延滨

没吮汲过母乳
一想到这点就十分困惑
总想找到那只
盛装童年的奶瓶
冰凉冰凉
无数次手的抚摸
依然不能把
这只坚硬的铜炮弹壳
拭出一片
乳白的温馨
母亲说那是我的奶瓶
当填充在炮弹里的火药
把死神送往
烽火中的碉堡
弹壳这战神的铜塑像
用冷冷的眼神
守住我的襁褓

母亲说一生下我
就没有奶
啊,那件灰黄的军衣下
不也有丰满的胸脯
那是血是能点燃的血
那是恨是能冒烟的恨
在一个女战士的怀中
抱着一支破旧的步枪
汉阳造
枪是她的儿子
我也是她的儿子
枪搂在她的胸前
我伏在她的背上
伏在暖烘烘的背上
耳朵贴紧母亲
听惯两种声音
一颗心砰砰地跳
一支枪砰砰地响

我是老山羊的儿子
我知道当老乡用怜悯的目光
吹拂母亲发丝上的尘土
一碗碗羊奶
浸透我的笑
小羊羔一定用委屈的眼神
盯住我那
糊满羊乳的脸
我是老黄牛的儿子
我知道在野战医院的山沟
一条驮着忧伤的牛
干瘪的乳房淌不满
一只搪瓷茶杯
小牛犊一定用没角的额
顶撞着
我的那个摇篮
士兵的儿子
就是羊的儿子牛的儿子
就是大地用草在反刍的胃
揉出的乳汁
收养的儿子

没有枪声和炮声
能够惊醒我的梦
在死神舞蹈歌唱的地方
晾上一串尿布
潮乎乎的生命之诗
一颗子弹
射穿了瘪凹的军用饭盒
让乳白色的米面糊
喂着另一个婴儿——
这块失血太多的土地
即将分娩一个新国家
那布满弹孔的战旗
那散着乳香的尿布
让多少感情的乳汁
淌进我的人生

我没有吮汲过母乳
不知母乳的味
蓦地
这只摆了三十八年的
铜弹壳里
袅袅地飘出乳色的硝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