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比较文学今昔谈
——访乐黛云
 钱宁
这几年,比较文学的研究正越来越引人注目。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新任所长乐黛云。
一谈起比较文学的发展,她既兴奋,又不免流露出点焦急……
苗地插图
记者:比较文学,顾名思义,是不是指将两个不同民族的作家或作品放在一起研究?
乐:不那么简单。比较文学常常受到挑战。有人说,把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扯到一块儿,风马牛不相及,比来比去,能有什么意义?这是一种误解。人类有许多共同的欢乐、痛苦和困扰,在不同的文学体系中以相同或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构成了不同民族作家或作品之间的可比性。当然,比较文学并不一定仅仅局限于“比较”的方法,研究一种文艺思潮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传播或某种民族文学对某一外国作家的“接受”,都属于比较文学的范围。我觉得,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在于将一个民族的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发展的整体系统中去考察,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形成一种对话。
记者:这就是说,比较文学的精髓并不在“比较”二字上,而在于强调研究必须突破自身文化体系的局限,将世界文学作为参照系?
乐:是的。世界已经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欧洲文学中心论”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研究文学,不但要关注欧洲文学,还必须关注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和拉美文学。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综合的时代,文学研究中孤立、封闭、割裂的状况已成为不可能。实际上,一个民族文学的特点,也只有以其他民族文学为参照,才能真正地辉映出来。现在,在哲学、历史、文化、经济领域中,也都开始注意内容广泛的比较研究了。
记者:如果溯源的话,比较文学之源不知何在?其流向又有什么特征?
乐:比较文学起源于法国。最初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的重点放在构成各国文学相互影响的事实联系上,这就是所谓法国学派的实证特点。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了美国学派,开始倡导“平行研究”,即认为那些完全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也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从而使比较文学的领域扩展到主题、形式和文学发展史的比较。还有“阐发研究”,即以产生于一种文化系统的文学理论来解释另一文化系统的文学作品,从而找到新的分析和鉴赏角度。
记者:看来,比较文学的兴起,是文学研究视野开拓的结果,而比较文学自身似乎也面临着一个不断开拓视野的问题。
乐:是这样。现在,文学理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不少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一种能够解释各民族文学的理论架构,这似乎是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主流。
记者:我们国家经过长期封闭与隔绝,现在特别需要以世界文学为参照系,重新估价和认识自己。不知比较文学在国内开展的状况如何?
乐:应当说欣欣向荣。目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正式成员已有二百五十多人,不少省市都设立了分会。最近,我们又把在美国、加拿大学习比较文学的留学生三十余人也组织起来,成立了“旅美分会”。深圳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正在编纂比较文学丛书。当然,这些还多属于一些基本建设工作。
记者:听说台湾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发展较早。既然我们是谈论比较文学,是否能将海峡两岸的情况也作个比较?
乐:台湾发展比较文学的确比我们早。台湾大学在1968年就创办了一个比较文学的博士研究班,有关比较文学的学术刊物也有两种。1971年以来,他们已组织了四届比较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总的讲,他们在外语和西方文艺理论方面比较强。但他们有自己的弱点,例如:对中国现代文学就知之甚少。你想,连鲁迅的著作都被划为“禁书”,对当时中西文化的撞击与汇合又怎么研究呢?
记者:前年,在巴黎召开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下一届年会呢?
乐:第十二届年会将于1988年在慕尼黑举行,主题是“Space and Boundary”,意思是“空间与界限”。我们决定把这次会议的议题及细则提前分发下去,希望能出一批高质量的论文。过去由于准备不充分,我们提出的一些报告,反响不大。这次,谁的论文好,谁就应当有资格代表中国走上比较文学的国际讲坛。现在,世界正在走向中国,中国也应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谈谈烹饪美学
郑奇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饮食与“美”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故有“美味”、“美酒”、“美食”诸说。《说文解字》把“美”解释为“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在英语、法语等外国语言中,美的概念也包含“美味”、“可口”、“芳香”等意义。人们对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喜欢借饮食用语,誉之为有“意味”、“趣味”、“韵味”、“味道”、“余味无穷”等等,反之则贬为“索然无味”、“味同嚼蜡”。陆文夫小说《美食家》的问世,进一步使“美食”的概念巩固、定型、流传开来了。饮食活动作为一种美的创造和欣赏活动,应当是毫无疑义的。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在传统的美学理论中,长期以来,美食被排斥在美学大门之外。
在国外一些美学大师如狄德罗、康德、黑格尔以及中国近现代一些美学家的论述中,无不认为审美活动是超功利的,是不带实用目的的、高雅无尚的一种精神活动,而饮食只是一种本能性的低级欲求,饮食“美感”并非美感,只是人们为满足生理需要而获得的一种快感。他们把人的感官分为两大类:视、听感官是高级感官;嗅、味、触感官是低级感官。而审美,则是唯有高级感官才具有的特殊功能。就是说,我们平常所谓美的对象——饮食,在正统美学家的心目中,被认为是与美毫不相干的。
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的基本需求未能得到解决时,饮食也确实只能是为了果腹,饿着肚皮去谈饮食之美,即使可能的话,也很有阿Q气了。正因为如此,讲究吃喝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剥削阶级的陋习,直至劳动人民翻过身来走上富裕之路后,这个观念也未产生多大改变。近年来,在一些富起来的人们那里,不乏暴饮暴食的现象,恐怕与未能以审美心态来对待饮食,而只停留在本能欲望的满足有关。
在我国全体人民还未完全富裕起来的情况下,坚持勤俭节约,粗茶淡饭,省时快餐,吃饱就行,不仅未可厚非,而且还是一种励进图强的精神表现,但这并不排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对服务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帮助人们提高对饮食美的认识。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包括制造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美不但存在于艺术领域、精神领域,而且存在于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之中。近代以来,随着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审美心理的奥秘被进一步揭示。1983年,我国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创办了烹饪高等教育,就象建筑学科必须研究建筑美学、文学系要开设文艺理论或文艺美学课程一样,烹饪专业也不能不开设烹饪美学课程。形势促使我国一些美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烹饪科研工作者从新的角度对饮食美感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很快建立了一门崭新的学科——中国烹饪美学。接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了《烹饪美学知识》;云南人民出版社又将《烹饪美学》纳入《门类美学丛书》。烹饪美学将以自己的生命活力,日益渗透到广大人民的饮食生活和饮食服务事业之中。 (上)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公牛挤奶”
徐全利
华君武的漫画《公牛挤奶》,令人捧腹:身着工作服的挤奶人,蹲在牛腹下,一本正经地以手挤奶,可是挤了半天,奶桶还是空的!
别以为这是漫画家的夸张,实在是现实生活中某个侧面的写照。譬如,某人被评为劳动模范,名闻遐迩,“挤奶”者便蜂拥而至:登门采访“致富经”者有之;上门总结“五好家庭经验”者有之;甚至还有上门要“优生优育”材料、要家教典型材料,要……总之,要个没完!
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冒尖”、“出名”,并非“百宝箱”,要啥有啥。谁也不可能行行是“状元”。不分对象,不看条件,乱来一气,必然象公牛挤奶,苦了“牛”,累了自己,何苦来哉?
我不反对一个人多方出名,多方扬名,但我反对“一好百好”,不好也是好,不要人为地塑造高大全的榜样。


第8版(副刊)
专栏:

“先让老百姓过桥”
——记黄克诚同志一事
陈允豪
黄克诚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从1940年到1945年都在苏北盐阜地区领导新四军三师对敌伪军战斗。他当时是三师师长兼政委。盐阜区的几百万人民,至今还称他为“我们的黄师长”。
1943年春节前夕,日伪军步、骑、炮、空几万人对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三师师部为了跳出敌人的合击圈,决定从淤黄河南撤退到河北。河上用几十条小木船临时架起了一座船桥。从阜宁县城西进,经东沟、益林北上的敌人已逼近淤黄河,枪声、炮声越来越近。这时,淤黄河南几个村子的数百名老百姓也牵牛抱鸡、扶老携幼地拥挤在河边,急于要过河。但河水齐胸,老幼难行,船桥也只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单行。这时,师部人员的大多数还在河南,未及过去。黄师长也在河南船桥口上,只听他大喝一声:“部队停止,先让老百姓过桥!”他站立岸上,亲自指挥部队让路。枪声越来越密集了,炮弹已打到河里,轰起了水花阵阵。指战员见黄师长如此坚定,也就没有一个人与民争渡,都闪在一边,让老百姓先过,并指挥老百姓有秩序地过桥,以免拥挤落水。经过半个小时左右,老百姓全部安全过了桥,师部的人员才过桥。
这件事,被当时在阜宁县东乡大杨庄养病的邹韬奋同志知道了。邹韬奋同志对三师八旅参谋长庄林说:“黄师长这件事太感动人了。我病好以后,一定要写文章让大家都知道”。可惜的是,邹韬奋同志的病越来越重,不久就回上海,病逝在上海医院中。他的这篇文章也未能如愿写出来。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重见乾嘉年间北京景象
——谈日本的《唐土名胜图会》
赵洛
北京的前门,从前就是一块热闹的地方,有城楼,有月城,门前还有护城河,河上有石梁桥三,桥前有牌楼,河边有街道叫东、西河沿,尽是店铺。
金鱼池邻近龙须沟,现在大多建了新房,原来却有很多大池塘。池塘边上种上柳树遮荫,池里养着金鱼。
这是日本浅文贯书肆在文化二年出版的《唐土名胜图会》中描绘的景象。北京的堂子、先农坛、贡院是什么样子;吏部、翰林院、历代帝王庙有哪些建筑;天安门颁诏、保和殿赐宴、查楼看戏是怎样的情景;从图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唐土”是日本对我国的称呼。这本书记述我国名胜,为来我国的旅游者作准备。原拟从京师、直隶开始,陆续出版介绍全国各地州县。现在看到的图集仅京师、直隶部分,所以此书实是描绘北京和河北的版画集。但书中除山川名胜、苑囿寺观外,对典章制度、人物故事、器物风俗等也都采集图绘,加上古代诗词,征引日本名人书法,充分表现了清代的文化和生活风貌。
此书刻成于文化二年,正当我国嘉庆七年(1802年)。卷末出版者说:“费多年之力,殆倾家资以绣梓,苦心精力之所致。”可见经过艰苦努力才得出书。序文说刻书分毫不爽,并非夸大其词。如午门朝参图、乾清宫千叟宴图,人物众多,形象生动。东安门图、棋盘街图摹刻细致,连店面字号、幌子都可看出。这本书使我们得以重见乾嘉年间北京的景象,是十分难得的。
这本有趣的历史图册,最近已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影印,分上、下两册。为了帮助读者阅读,并将书中日文译成中文附在每册之后。


第8版(副刊)
专栏:

女孩与小兔 申沛农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韵 〔中国画〕 徐贤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