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纪念温德先生
杨绛
温德(Robert Winter)先生享年百岁,无疾而终。
五十多年前,我肄业清华研究院外语系,曾选修温德先生的法国文学课(他的专业是罗曼语系文学)。钟书在清华本科也上过他两年课。1949年我们夫妇应清华外语系之邀,同回清华。我们拜访了温德先生。他家里陈设高雅,院子里种满了花,屋里养五六只暹罗猫,许多青年学生到他家去听音乐,吃茶点,看来他生活得富有情趣。当时,温先生的老友张奚若先生、吴晗同志等还在清华院内,周培源、金岳霖先生等都是学校负责人。据他们说,温先生可能背着点儿“进步包袱”,时有“情绪”。我们夫妇是他的老学生,他和钟书两人又一同负责研究生指导工作,我们该多去关心他,了解他。我们并不推辞。不久,钟书调往城里工作,温先生就由我常去看望。
温先生的“情绪”只是由孤寂而引起的多心,一经解释,就没有了。他最大的“情绪”是不服某些俄裔教员所得的特殊待遇,说他们毫无学问,倒算“专家”,月薪比自己所得高出几倍。我说:“你凭什么和他们比呢?你只可以跟我们比呀。”这话他倒也心服,因为他算不得“外国专家”,他只相当于一个中国老知识分子。
据他告诉我,他有个大姐九十一岁了,他是最小的弟弟。最近大姐来信,说他漂零异国,终非了局,家里还有些产业,劝他及早回国。我问“你回去吗?”温先生说:“我是美国黑名单上的人,怎能回去。况且我厌恶美国,我不愿回去。我的护照已过期多年,我早已不是美国人了。”我听说他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时候,跟着进步师生游行反美。抗美援朝期间,他也曾公开控诉美国。他和燕京大学的美籍教师都合不来。他和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都绝无来往。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丧失了美国国籍的人,而他又不是一个中国人。
据温先生自己说,他是吴宓先生招请到东南大学去的;后来他和吴宓先生一同到了清华,他们俩交情最老。他和张奚若先生交情也很深。我记得他向我谈起闻一多先生殉难后,他为张奚若先生的安全担忧,每天坐在离张家不远的短墙上遥遥守望。他自笑说:“好象我能保护他。”国民党在北京搜捕进步学生时,他倒真的保护过个别学生。北京解放前,吴晗、袁震夫妇是他用小汽车护送出北京的。
温先生也许是最早在我国向学生和同事们推荐和讲述英共理论家考德威尔(Christo-pher Caudwell)名著《幻象和现实》(Illusion andReality)(1937)的人。有一个同事在学生时代曾和我同班上温先生的课,他这时候一片热心地劝温先生用马列主义来讲释文学。不幸他的观点过于偏狭,简直否定了绝大部分的文学经典。温先生很生气,对我说:“我提倡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还在吃奶呢!他倒来‘教老奶奶嘬鸡蛋’!”我那位同事确是过“左”些,可是温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前辈自居,也许是所谓背了“进步包袱”。
三校合并,温德先生迁居朗润园一隅,地址卑湿。吴晗同志花三百元买了肥沃的泥土,把温先生屋外的院子垫高一厚层。温先生得意地对我说:“你知道吗?这种泥土,老农放在嘴里一嚼就知道是好土,甜的!”好象他亲自尝过。他和种花种菜的农民谈来十分投合。他移植了旧居的花圃,迁入新屋。他和修屋的工人也交上朋友,工人们出于友情,顺着他的意思为他修了一个天窗。温先生夏天到颐和园游泳,大概卖弄本领(如仰卧水面看书),吸引了共泳的解放军。他常自诩“我教解放军游泳”,说他们浑朴可亲。
温先生有一两位外国朋友在城里,常进城看望。他告诉我们他结识一位英国朋友,人极好。他曾多次说起他的英国朋友。那时候,我们夫妇已调到文学研究所,不和温先生同事了。
1955年肃反运动,传闻温先生有“问题”。我们不得不和他划清界限。偶尔相逢,也不再交谈,我们只向他点个头,还没做到“站稳立场”,连招呼也不打。后来知道他已没有“问题”,但界限既已划清,我们也不再逾越了。
转眼十年过去。1966年晚春,我在王府井大街买东西,正过街,忽在马路正中碰到扶杖从对面行来的温德先生。他见了我喜出意外,回身陪我过街,关切地询问种种琐事。我们夫妇的近况他好象都知道。他接着讲他怎样在公共汽车上猛摔一跤,膝盖骨粉碎,从此只能在平地行走,上不得楼梯了。当时,我和一个高大的洋人在大街上说外国语,自觉惹眼。他却满不理会,有说有笑,旁若无人。我和他告别,他还依依不舍,仔细问了我的新住址,记在小本子上。我把他送过街,急忙转身走开。
不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温德先生不会不波及,不过我们不知道他遭遇的详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忽报载政府招待会上有温德教授,我们不禁为他吐了一口气,为他欣喜,也为他放心。温先生爱中国,爱中国的文化,爱中国的人民。他的友好里很多是知名的进步知识分子。他爱的当然是新中国。可是几十年来,他只和我们这群“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共甘苦、同命运。这回他终于得到了我们国家的眷顾。
去年,我偶逢戴乃迭女士,听说她常去看望温德,恍然想到温先生所说的英国好友,谅必是她。我就和她同去看温先生。自从王府井大街上偶然相逢,又二十年不见了。温先生见了戴乃迭女士大为高兴,对我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猜得果然不错。至于我,他对我看了又看,却怎么也记不起我了。
(附图片)
苗地 插图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史小品

古老的“人日”节
朱靖宇
今年夏历正月初七日,恰逢立春。这一天,是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叫做“人日”,民间也称之为“人七日”。
它的起源,比“中秋”和“重阳”等节日还要早,在西汉时就已形成。据一部佚书《东方朔占经》解说,从正月初一致初八,各占一物,按次序是“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天气好坏,有重要关系,“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时代和认识的局限,使得人们对这个节日很重视,相应地形成了众多节日活动。
比较普遍的是登高。和重阳的消极躲避灾祸不同,人日登高,更具有积极祝颂祈祷的内容,因而常是合家同登,饮宴歌唱,尽情欢乐。东晋的征西参军张望、北齐的吏部尚书阳休之以及杜甫、黄景仁(仲则)等著名文学家,都有“人日登高”的纪实篇章流传。
在这天,人们用彩绸或金箔剪成人形,贴在屏风上面,意思是表明“人入新年,形象更新”。有的用黄金、白玉等制成人形发饰,互相赠送作为节日礼物。它有个希奇名称,叫作“人胜”。过去在我国南方,在这天,还用七种菜蔬,净洗碎切,做成羹汤,作为节日食品。
如果天气好,也进行狩猎活动。苏东坡做密州知州时,写了首《人日猎城南》的诗。诗里写道:“忽发两鸣鹘。相趁飞虻小。放弓一长啸,目送飞鸿矫”,形象很生动。
文学家的情感细腻丰富,天气晴阴,人事聚散,很容易触景兴怀,所以,用“人日”做为诗歌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自然,也有许多故事流传下来,成为文坛佳话。隋朝薛道衡奉命到陈国出使,在人日宴会上做诗,刚念出两句:“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在座的都感觉太浅露,和薛道衡的诗名不相称,有的还讥笑:“是底言?谁谓此人解作诗?!”待到念出下两句:“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大家佩服的不得了,赞扬说:“名下固无虚士!”
古老的“人日”节,也在实际生活中慢慢消逝了,但是,和节日相关的文化淀积依然存在,成为我们古老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霜叶春花一样红
——读《中国当代诗词选》
李元洛
当前旧体诗词创作有两个通病,一是缺乏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而率尔操觚,作绝句平仄不调,写律诗对仗错乱,填词则不遵词谱,结果是不伦不类,非马非驴;一是摭拾古典诗词中的习用词汇,堆砌典故,重复古人诗境,从内容到手法都了无新意,可说是古人诗词失血的翻版。
读了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诗词选》(叶元章 徐通翰编)这部厚达八百余页的选集,感到旧体诗词虽如一株老树,但在新的生活与思想感情的土壤之上,在有才力的作者培植之下,仍然可以催放出绿叶与红花。
这部选集是建国三十余年来出版界的创举。以前出版的旧体诗词集,大都是名人专集,或是多人合集,这部选集收诗词近两千首,共录作者四百余人,数量多而作者众,题材、形式、风格、手法之多样,也可谓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可以说,是旧体诗词创作成就的一次检阅。
《中国当代诗词选》是一部经过数年之久精选的诗集,除个别诗作放宽诗律外,第一种弊病当不致产生;患第二种病症的虽不是绝无仅有,但选集中确实有不少作品,艺术地表现了当代人的生活与当代意识,也表现了对古典诗词艺术推陈出新的努力。郭小川是以新诗鸣世的,但“原无野老泪,常有少年狂。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流言真笑料,豪气自文章!何时还北国,把酒论长江。”这是他在文革中受迫害时的抒愤之作,无意斤斤于平仄,后人加题曰“五律”,但确实是豪情喷涌、怒澜飞空的真诗。又如李汝伦写的《秋日登高有感》:“炎威减退忆红羊,独上高台对莽苍。远韵谁家风送笛,好歌何事句留创?念年左氏春秋传,一代才人血泪场。焉得二三同调至,铜琶铁板啸清商!”痛定思痛,寄慨遥深,绝不是那种无病而呻或傅粉涂脂的赝品。“钳口幽居二十年,今朝声价上青天。当时叱咤人何在,鸦噪蛙鸣两悄然”。荒芜的诗极具功力而有情有胆,从《赠马寅初先生》中可见一斑。
除了感怀时代和人生的金钲羯鼓,这本选集还有不少写景抒情、咏怀言志的洞箫横笛,如刘章《山行》:“秋日寻诗去,山行石径斜,独行无向导,一路问黄花”。吴淮生《次韵呈克家同志》:“日照桑榆正蓊笼,童心长在未为翁。诗人何必嗔台镜,霜叶春花一样红。”臧克家《述怀》诗云:“自沐朝阳意蓊笼,休凭白发便呼翁。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林平《谒岳庙》:“古庙高坟气象殊,长留遗恨在西湖;英雄自古谁无死,错把丹心许独夫!”都是可圈可点之作。
有些喜爱旧体诗词的人,怀着一偏之见来否定新诗,甚至想以旧体诗词来取代新诗的主流地位,那是患了时空错乱症。但是,在当今的文苑中,旧体诗词当然应该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应有的地位。这本选集所显示的旧体诗词的生命力和群众性,可以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第8版(副刊)
专栏:

小城
于学一
无数觉悟了的水泥和钢筋
一夜之间组合起了那么多大厦小城,你还记得那更夫的破毡帽
吗?多彩的星星都来小城聚会夜里大家一齐起哄小城,你还记得那更夫
一摇一颤的红灯笼吗?
那么多轮子排列在柏油路上旋转
把那么多拐弯抹角的胡同碾飞了
小城,你还记得那更夫的老鞋底
敲打着夜半小街上的青石板
吗?那么多机械的、电子的、夜光的
装饰品在你的、我的、他的手腕上
闪闪烁烁小城,你还记得那更夫的铜锣儿
叮当作响的梦呓吗?
那么多立体声
那么多交响乐
那么多欢声笑语
累累飘向市空小城,你还记得那更夫的叹息和
咳嗽吗?
那么多农民企业家微笑着走向现
代生产那么多黄眼睛、蓝眼睛奇异地打
量着小城哦,小城,你还认识自己的模样
吗?


第8版(副刊)
专栏:

叶圣陶之于《山雨》
吴海发
著名现代作家王统照于二十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大多是短篇或中篇,1932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山雨》。据作家说:“意在写出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其中奚大有等艺术形象的性格颇为鲜明生动,有艺术感染力,王统照出手不凡,《山雨》立即获得读者的强烈反响。对于自己创作上的成功,王统照衷心感谢好友叶圣陶。作者在初版本《跋》中说:“末后得谢谢圣陶!因为《山雨》在开明印刷时,圣陶兄自愿替我校对,这不但作者应该十分感谢,而且是这本小说的光荣。”
《山雨》从孕育到创作都得到叶圣陶的关怀。1931年王统照由杭州来到上海,几次到叶家相访,每次都谈及《山雨》的情节及结构,叶圣陶或赞同或补充意见。《山雨》原稿于1932年12月写毕,次年6月,初版问世。封面上有篆体《山雨》二字,系叶圣陶手笔。据说取“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意,象征农村正在酝酿着巨大的革命活力。


第8版(副刊)
专栏:

黄土魂 〔中国画〕蒋志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