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论生产资料市场
周叔莲
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改革以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要建成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发达的生产资料市场,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正确认识生产资料市场的现状
为了促进生产资料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要对当前生产资料市场的状况有一个正确的估量。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资料市场。另一种看法认为,由于指令性计划范围的缩小和国家统配物资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我国已经形成了生产资料市场。我赞同前一种看法。我认为,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很多生产资料确实已经形成或基本上形成市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有些重要生产资料包括钢材等还未形成正常的市场。为了正确估量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发育的状况,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不能把国家统配物资的减少简单等同于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大。这几年国家统配物资的种类和数量都减少了。这当然为生产资料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但并非就是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大。因为,统配物资除了有中央一级的,还有地方各级的。1985年地方统配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并未随中央统配物资的减少而相应地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
其次,在企业缺少生产和销售自主权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健全的发达的生产资料市场。尽管国务院等有关部门规定了企业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自主权,但大中型企业的自主权远未落实。例如上钢十厂反映,该厂以生产各类冷轧带钢为主,年生产能力50万吨,计划安排也是这个数字。按规定,计划内产品应有2%的自销权,实际上该厂连这点自销权也未得到。据典型调查,1985年钢材由各级政府计划调拨和分配的比重在80%以上,只有不到20%的钢材在企业之间和在市场上流通。
再次,当前普遍出现的各种物资串换市场并非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由于国家减少了原材料供应,为了使企业得到必需的生产资料以实现再生产,各地普遍出现了物资串换市场。但是严格来说它并非生产资料市场,至少不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要求建立的那种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有些文章不加分析地把物资串换市场当作生产资料市场,这就难免夸大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程度。物资串换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物物交换,串换的主体往往以政府为主,企业进行串换也往往借助于行政的力量,而且一种产品可以有多种价格,价格不是由市场的供求决定的。正如有的同志所说:“政府的串换功能同目前的计划功能是相当一致的,实际上是地方计划的变种”。“串换市场的存在阻碍了生产资料市场的真正形成”。所以,分清物资串换市场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是很必要的。
又次,要弄清计划分配和市场交换的区别。生产资料计划分配和市场交换是有严格区别的。这种区别也是传统经济体制和改革后的新体制的一个根本区别。为了使生产资料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就必须改变计划分配制度,允许生产资料在市场上交换。现在计划分配的物资实际上并不是商品,和市场交换的物资有原则的区别。
这里涉及何谓生产资料市场的问题。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在研究市场问题时,必须和商品经济联系起来研究。考察我国当前的生产资料市场,特别要注意市场的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市场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这当然不是说政府不能参加市场的活动,但是如果市场的主体是政府,企业仍是政府的算盘珠和附属物,那么这样的市场很难成为正常的市场。第二,企业应该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也就是说,企业应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生产和销售等自主权。如果企业不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没有产供销等自主权,是很难形成正常的发达的生产资料市场的。第三,市场上存在竞争,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在同一市场上,同种商品有同样的价格,这也就是通常说的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有的同志提出完整的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应该包括计划市场和非计划市场。我认为,计划市场也必须具备以上三个特征,传统体制下的计划分配是不能称之为计划市场的。
生产资料市场滞后形成带来的问题
从传统经济体制向新的经济体制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生产资料市场的形成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现在我国还处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这是合乎规律的。不过,生产资料市场滞后形成也给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是妨碍企业自主权的落实。这几年国务院和其他有关单位对于扩大企业自主权作了一系列规定,但是很多规定并未落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形成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尤其是钢材等重要生产资料还基本上没有形成市场。由于在市场上买不到这些重要生产资料,企业不能不依靠上级政府机关取得生产资料,从而仍不得不做政府机关的附属物。有些地方和部门正是借口缺少生产资料市场,不给企业放权,有些地方和部门虽然愿意给企业放权,但企业为了便于解决生产资料供应等问题,却宁愿要一个“婆婆”。
应该强调指出,尽管我们已经明确了企业应该有扩大再生产的自主权,但在没有生产资料市场的情况下,实际上企业仍然必须依靠上级解决生产资料的供应问题。这样,甚至连简单再生产的自主权有时也得不到保证。
二是不利于政府机构正确发挥经济管理的职能。由于生产资料市场滞后,现在政府机构仍需要通过计划分配或变相的计划分配,帮助企业得到不能从市场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真正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的。政府机构仍旧忙于定指标、定项目、分资金、分物资、具体调度供产销等事务工作,包揽了许多不应由它们管的事,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到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上来,计划工作的重点也就很难转到中期和长期计划上来。
三是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建立起健全发达的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和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现在生产资料市场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商品市场也是不完整的,当然也就难以形成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由于市场发育程度低和市场机制不健全,就不能为企业开展竞争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给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加快技术进步以强大压力和动力。生产资料市场发育程度低,也妨碍宏观经济管理由以直接控制为主向以间接控制为主转变。由于没有形成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加上存在价格的双轨制,还为不正之风和不法行为的滋长提供了机会。
为了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生产资料市场滞后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生产资料市场面临的困难
我国迄今未能形成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困难是很多的,切不可把问题看简单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表明,它们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旧中国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建立新中国以后,又长期限制甚至企图取消商品经济,而且实际上取消了生产资料市场。现在我们要求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比资本主义市场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打算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就形成这种市场,又怎么会不遇到极大的困难呢?
从这几年改革的经验教训看,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市场要和增强企业活力、改革宏观经济管理配套进行,而各种改革互相配套是相当困难的。经济体制是个有很多分支系统的大系统,各个分支系统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配套进行。但同时进行几项改革,不仅受到国家、企业、个人等各方面承受能力的限制,而且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要做好配套改革,需要全面地深刻地具体地掌握企业、市场、宏观管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掌握构成市场体系的各种市场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掌握其他必需的知识和本领。应该承认,现在我们对这一切掌握得还很不够。
第二,形成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要求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改变价格严重扭曲的现象,这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我们不能孤立地把价格体系不合理作为迄今没有形成生产资料市场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是说价格体系的合理化不是形成生产资料市场的必要条件。然而,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难度是很大的。例如,为了改变现有价格体系的扭曲状况,就需要设计新的价格体系,那么按照什么原则来设计呢?对此众说纷纭,现在还很难做出既比较科学又能被普遍接受的结论。即使解决了设计问题,如何使设计的价格体系付之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仍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第三,形成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要求供求大致平衡,而现在我国有些重要的生产资料供不应求的情况还比较严重,例如钢材就是如此。解决的办法,一是增加供给,二是控制需求。从供给方面看,钢材等生产资料需要的投资多,周期长,并非短期内可以大量增加生产和供应的。从需求方面看,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企业和地方扩大了投资能力和自主权,“投资饥饿症”仍难根治。从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由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经验来看,他们也是有条件有步骤地放开市场的,对有些严重供不应求的产品(不论是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不是无条件地放弃管制,开放市场和价格,而是创造条件,在供求平衡有保证的前提下才逐步放开。
第四,形成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要求强化企业的预算约束,使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而从根本上治愈传统体制下的“投资饥饿症”,克服生产资料严重短缺的现象。而要使企业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很困难的,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里的困难还在于,形成生产资料市场,固然要求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又要具备生产资料市场。它们是互为前提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又都有待于创造。
为了形成正常的生产资料市场,还要探索和建立恰当的市场组织形式。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长期的市场形成过程,大都形成了各种适合本国情况的生产资料市场组织形式。我们为了建立合适的生产资料市场组织形式,既要认真研究商品经济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也要总结自己的经验。传统体制下有一套物资分配机构,改革中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市场组织形式。对于这些机构和组织形式的性质、特征、作用和优缺点,都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正确的政策,才能促进生产资料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版(理论)
专栏:

如何看中西文化的交流
周谷城
一、所谓文化
(1)所谓文化,无论是中国的或世界的,东方的或西方的,都只能是一个概括的、复杂的统一体,决不是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东西。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二十世纪新物理科学多少也暗示我们这样称呼,甚至支持我们这样称呼。
(2)梁漱溟先生所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谓西方文化的特征为“向前进取”,印度的为
“向后倒退”,中国的为“调和持中”(大意,非直录原文)。泛泛地讲,当然可以备一说,但严格地讲起来,横说吧,每一种里都可能包含此三者的成分;竖说吧,每一种都可能经过此三者所经历的阶段。
二、中西文化的交流
(1)今天所谓文化交流,只能是相互渗透,决不会由一方取对方而代之。换句话说,即谁也不能吃掉谁,彼此可能有消长升沉,但也决不会同归于尽;如果同归于尽,便是又一种新东西。有人认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会向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复归。我看这是机械论。今后世界文化的发展,不会是纯粹的东方模式或西方模式,而是会走向综合。
(2)自对方流入的文化因素,当然以需要大而能容者,流入多而快;如今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等之流入中国即是一例。来多少,来什么东西?你需要多少,又用得了,它就来多少;你完全不需要,它就不来。比如今天引进科学技术,这是最需要的,它来的就快,来的就多。那么西方呢(这里的西方指西欧、北美、日本等),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哲学、文艺,如《老》、《庄》、《周易》、诗、词、书、画、雕刻乃至盆景、园林设计等中国文化的精华之流到西方,也是实例。据说美国朋友很欣赏这些中国文化精品,他们把一些中国园林搬到美国去。这正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向西方流,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向中国流的双向过程。
三、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1)西方文化到中国来,中国文化到西方去,其结果如何呢?我是乐观派,在我看来,只会使双方的文化更为丰富多采、更为进步,不会有消极的结果,不会破坏或有损于各自的固有文化。文化的发展,用损、益这两个字最为妥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决不是谁吃掉谁,而是损益者有之。孔夫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文化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变化的,这种变化就是损益。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也只是损益,总的结果是双方都有提高,不会出现下坠的情况。中国引入西方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及法制精神等是提高;西方吸收中国哲学、文化艺术……如《老》、《庄》、《周易》、诗、词、书、画、盆景、园林设计等,也是提高。当然,提高的程序、性质不一。
(2)中国过去以为旧的精神文明如儒家学说等,实为生产进步的阻碍。今则不然,因补上了生产技术一课,生产发达了,可能用得着一些固有传统的文化中之精华。中国的现代化,无论如何,不会完全消灭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化的精华,如文学、诗词、绘画、雕刻、建筑等一类东西,决不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衰退,恰好相反,它们将越来越活跃,比任何时候都发达。
在现代化条件下,今天的文化不同于封建时代士大夫所享受的那种文化,但这些文化形式和好的传统都不会泯灭。作为科学的东西,都会得到发扬光大。西方的科学很发达,但仍把中国的诗书字画拿去,我大胆地说,他们这样做决不会损害科学技术,不会影响他们的现代化,只会丰富他们的现代化生活。总之,损益者有之,一个代替一个很少,同归于尽者更少。
西方向来生产技术发展较快,伦理或人生观,比较起来,似乎不如中国的突出。今天因为国际的社会关系较密切,可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过去更感兴趣。
(3)凡此种种,可以视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优势之一助。这样,大家就要问,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我告诉诸位,我没有下定义,我只是说文化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这个综合整体究竟是什么?可以展开百家争鸣,或自由辩论,仔仔细细地研究。本人自己则以为儒家的礼、乐之类的精神,可能优先活跃(详见拙著《礼乐新解》,收在《史学与美学》中)。


第5版(理论)
专栏:

中国文化的前途何在
张岱年
中国文化现在已经到达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废除了人剥削人的旧制度。但是,我们还属于发展中的国家。一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又属于发展中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我们现在进行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的文化将如何发展呢?这是今日必须考虑的问题。
今后中国文化的演变有三个去向。第一是故步自封,因陋就简。这是没有前途的。第二是全盘西化,完全抛弃固有的传统。这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可能的。第三是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成就,同时发扬固有的优秀传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唯一正确的方针。
发达国家的文化与发展中的国家的文化,距离很大。今日世界上出现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的国家进行文化侵略的形势。发达国家的高超的科学技术表现了压倒的优势,使发展中的国家难以抗拒。但是,如果一味追随模仿,忘记了自己的民族传统,那将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也就会丧失民族的独立性。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今日,已经广泛地接受了西方的影响。就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来说,除了食还保留了中国烹调以外,衣着、住房、交通工具都已不同程度地西化了(事实上,食也应该采取西方的分餐方式)。这正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就艺术和科学等精神生活来说,“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已经在中国生根了。医学则中西医学各具特色,共同为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中国绘画、音乐与西方的绘画、音乐是同时并存。这呈现了丰富多采的状况。难道必须铲除中国医学、中国音乐、中国绘画而后快吗?最重要的还有作为文化的基础的语言。如果取消了民族语言,那末民族的独立地位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学习外语是必要的)。
旧时代的一些陈规陋习,至今还流传不绝,形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沉重包袱。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养成了散漫迟缓、不重效率的作风;独断专行的家长制作风更令人忧虑。这些方面,破旧立新是一个严肃的任务。
民族文化中有没有优秀传统呢?我认为还是有的。中华民族存在着一个坚持“自强不息”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就是努力维护民族独立,对外来侵略坚强不屈。这就是爱国主义的传统。这一思想传统,表现在个人行为方面,就是坚持人格独立,肯定人格的价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强调人格的独立。这些优秀传统,正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思想基础。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更必须不断更新。发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继承并提高固有的优秀传统,同时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成就,争取做到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这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
(以上两篇文章均摘自《文史知识》)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苏州手工业史》评介
方之光
中国是一个以手工业发达著称于世的文明古国。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又是我国历史上手工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典型地区之一。我国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就是在苏州丝织业中出现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一部关于手工业史的专著。最近,段本洛和张圻福合著的五十余万字的《苏州手工业史》一书的问世,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有关手工业史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可喜的成果。
作者选择苏州手工业发展和演变最剧烈的1522年到1956年这个时期,把全书分为明清、近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四个阶段,对苏州丝织、棉织为主的各类手工业的数量、规模、雇佣关系、经营方式、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和反抗斗争,作了系统全面的动态论述。本书论述的虽然只是苏州手工业四百余年起伏演变的历程,但是,通过苏州手工业之一斑,可以窥见全国手工业发展兴衰的全豹。由典型的微观研究取得了一般的宏观意义与效果,是本书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
本书的第二个显著的特点是,从史实出发,刻意求新。作者在掌握丰富翔实的苏州地方志、碑刻、工商联档案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有所突破的创见。例如对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关于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估价问题。本书通过对明清苏州各类手工业经营方式和社会状况原始资料的剖析,认为苏州丝织、棉布织染、纸张加工等行业中,确实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商业资本支配生产”,即丝织业中的“账房”放料给机户加工,交产品后付给工价。但是,由于中国封建制度发展完善而顽固,这种萌芽不仅程度十分微弱,而且大多还停留在个体小生产简单协作的低级阶段。对于丝织业的资本主义萌芽在鸦片战争后的命运,本书认为它不仅继续保存下来,并且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丝织品的掠夺还有所发展,其中有一部分“账房”过渡到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阶段。这就纠正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全部夭折的传统片面看法。
本书的第三个显著的特点是,力求把研究历史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任务紧密联系起来。诚如作者所说:“本书意图通过对苏州地区手工业发展历史的研究,从中找出中国手工业发展史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一点历史材料,以加深认识我们的国情。”事实上,本书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的这个意图。书中关于抗日战争前苏州手工业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论述,就是一个显明的例证。该书认为抗日战争前随着苏州手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少数大型民族工业、众多的中小型民族工业、广泛存在的工场手工业、汪洋大海般的简单协作作坊和城市手工业,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工业结构”。这种结构“正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对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乡手工业生产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科学决策的历史依据,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为一部具有开拓性的经济史专著,本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有些史料的选用和说明还欠精确,若干新见尚有待进一步完善,个别章节处理显得简单和平淡。


返回顶部